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二三六章 两难之选(为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1/3)

诡三国 第二三六章 两难之选(为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1/3)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当斐潜远远的站在李儒的府前,心中还是有些犹豫,不知道是不是该进去。

李儒突然的部署完全搅乱了斐潜的计划。

原来斐潜预计的李儒应该是对于东面、南面及洛阳背面的小平津等渡口严防,一是用来隔绝洛阳和外界的信息,二是也要防止关东士族的突袭……

但是没想到,李儒连洛阳的西面也封锁了,现如今要出入洛阳,必须先要找董卓军开出通行证,按照汉代的说法,就是“过所”,其实也就是一块木板,大约五寸左右,外面还套一个封木,上面加盖印章……

之前的行商和游学等等的人员所用的,同时全部宣告作废,都需要重新登记和颁发,再加上本身基层的官吏就大量的减员了,更何况一下子要有这么多的人需要办理,若是走正常的程序根本就不要想了。

导致摆在斐潜面前的路就只有两条,一是等董卓军的安排,毕竟朝廷官员也是要迁移到长安,必然会有所安排;二是来找关系,而董卓军中,多少能有一些关系而且说话也管用的,斐潜就只认识一个李儒了。

如果等董卓军的安排,虽然安全以及车马不用考虑了,但是同时要迁移那么多的朝廷官员,所以能够提供给蔡邕使用的车马肯定有限,不能完全确保蔡邕府上的书籍能够全部转运,并且最困难的一件事情是董卓军肯定是一路护送着前往长安,绝对是不允许半途有人转向又或是脱离队伍的,所以第一个选择就完全的不可行了……

而要选择第二个,斐潜真心没有多大的把握,虽然有和李儒见过几次面,也有那么一点点的关系,但是那毕竟是斐潜父亲对于李儒的恩情,更何况李儒将斐潜介绍给了蔡邕之后,也算是偿还完了这一段的恩情,现如今斐潜找上门来,也是只能想办法用其他什么方式来打动李儒,若是再提起斐潜父亲的事情,未免就有挟恩图报的小人之嫌了。

况且,当下这个局面下,李儒肯定也不会轻易开口同意斐潜的请求,否则,洛阳有那么多的官员,这个要来求这个,那个要来求那个,李儒设卡不就等于是虚设了?

所以第二个选择也是难啊!

斐潜远远的看着许多人进进出出的李府大门,心中不停的在盘算,一时之间难以下定决心……

××××××××××××

就在斐潜犹豫不决的时候,远在邺县的袁绍,也难以下定决心。

袁绍之前挂节东门,出奔冀州的时候,虽然天下人传唱的时候,似乎讲的是袁绍一个人单骑走马,宛如孤胆英雄一般从洛阳到了冀州,但是实际上,袁绍当时的举措早有准备,其人在东城门挂节就是一场作秀,该带的人和物品一个都没有少……

逢纪、许攸就是当时跟着袁绍一起来到了冀州的。

逢纪和许攸都是南阳人,也是早早的就跟随着袁绍,为其出谋划策,在整个袁绍选择出奔的地点的时候,这两个人也是大力的推荐选择冀州这个区域。

大汉最为强盛,享受优惠政策最多,士族最旺盛的区域,一个就是南阳,另外一个就是河北之地。

毕竟当初刘秀能够登上皇位,跟这两块地区的大力支持分不开,所以刘秀以及刘秀之后的东汉皇帝,都对于这两块地区的人员很是优待,朝野之中,这两个地区的人员也是出任官职最多……

当时南阳已经被默认的指派给了袁术,作为次一点的选择自然就是冀州。

逢纪是袁绍在担任大将军何进下属的时候认识的。当时何进和蹇硕正闹矛盾,恨不得将对方除之而后快,当时亲信张津劝他选贤良为国除害,就联络了袁绍,后来又广征智谋之士,逢纪就是当时进入了何进的班底。

可惜的是,大将军何进虽然找来了人,但是不懂得用,结果便宜了袁绍。

袁绍当时对于逢纪很是尊敬,甚至折节下交,让逢纪身为感动,后来大将军何进身死之后不久,逢纪就正式对于袁绍效忠了,开始为袁绍出谋划策。

而许攸则是在袁绍出了洛阳之后,半路上赶上来的。

许攸年轻时与袁绍、曹操交好,所以也算是老交情。并且说起来,许攸也是一个狠角色,中平元年之时,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并试图劝说曹操一起参加,但曹操拒绝了,王芬欲趁汉灵帝北巡时,以防黑山贼为由发兵,以便起事,但最后汉灵帝欶其罢兵,并召他入朝,王芬畏罪害怕而自杀,许攸等人逃亡。

许攸反对汉灵帝的借口虽然是说汉灵帝的出身是刘氏支族,而且还贩爵鬻官,亲近宦官,搞了两次的党锢,杀了不少的士族,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许攸此人在冀州的影响力也是非常的大……

所以当时袁绍走到了冀州境界的时候,许攸就出现在袁绍面前,成为了袁绍的左膀右臂……

这一次接到了太傅袁隗的密信,让袁绍速速前往河内,并要兵压河洛的北线,必要时还要关注洛阳动向,选择从孟津又或是从小平津进攻……

袁绍将密信交给逢纪、许攸传看。

对于袁绍这种毫不隐瞒的气度,逢纪、许攸两个人都是非常的钦佩,恭敬的接过书信看了起来。

看完了书信,许攸将书信交还给袁绍,两个人都静静的思考,没有贸然开口。

毕竟这个事情关系重大,牵扯极多,尤其是现在冀州还没有到手的情况下……

是的,袁绍一直留在邺县,就是为了谋取冀州,为此,袁绍甚至给自己封了一个车骑将军的封号。

车骑将军之位仅仅在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之下,位比三公,所以如今袁绍的职位终于比冀州牧韩馥的要高了……

可以说现在就差最后一步,逼迫冀州牧让权,这个事情逢纪、许攸两个人已经在着手做了,所以现今非常的关键,而太傅袁隗要让袁绍立刻离开邺县赶往河内,岂不是将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一边是太傅袁隗,天下冠族的家主之令,一边是自己梦寐已久,宏图可展的锦绣之地,现在这两种选择就摆在了袁绍面前,将要作何选择,究竟何去何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