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三零四章 祥瑞

诡三国 第三零四章 祥瑞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斐潜感觉自己额头之上的血管蹦蹦蹦的直跳,为啥就不能按照剧本好好的演?李儒你这样任性的突然改剧本,你娘造么?

李儒微微的笑着,看着台阶之下的斐潜。

虽然说当时确实和斐潜略达成了口头上的协议,但是李儒是何许人也,在斐潜走后立刻反应了过来,多少被斐潜利用了。

自己居然被斐潜算计了?

这种感觉非常的有意思。

让人略有些不爽,但是又不会觉得很讨厌又或是反感,因为李儒本身也是获利的一方。

之所以不爽,是因为斐潜献出的方法明显不是这两天,又或是近一段时间才获得的,而是早就掌握的,否则也不会在解释的时候如此的举重若轻……

这就说明了,斐潜在之前那次来求过所的时候,还有所保留的!

李儒有一种感觉,就像是斐潜明明有好的计策,好的办法,但是就是揣着手,站在旁边看着,看着李儒忙得焦头烂额——然后在其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斐潜才像是吝啬鬼一般,东扣一点,西挤一些出来,用来换取一些东西……

最关键的是斐潜这些好不容易拿出来的东西都是好货!

因此,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李儒出言的目的一则是多少表示一下,之前自己被斐潜计算的内心不爽,另外一个目的也想再压榨一下,看看斐潜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又蹦出什么好货色出来……

这个问题么,可大可小,可轻可重。

就看斐潜怎么回答就是了,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办法,死死憋出一个“无甚异常”也就可以将此揭过了。

不过么,斐潜不打算用最笨的方法去应付了事。

斐潜显得有些犹豫,迟疑的说道:“……若言异常,确有一事,然小臣不敢擅言……”

斐潜此言一出,许多人就算是脸色没变,目光都有一些闪动。

李儒也是没想到,饶有兴趣的看了一眼斐潜,然后又看了眼董卓。

董卓会意,沉声说道:“左署侍郎但讲无妨,恕你无罪。”这话原本是应该皇帝来说,但是现在董卓说出来,也没有人敢做什么反对。

斐潜拱了拱手,说道:“小臣……途经函谷,歇于驿馆,夜闻驿长曾言……”

斐潜顿了顿,像是犹豫再三之后,才说道:“……壬午夜间,曾有……紫色毫光现于函谷上空……”

一言而出,四座皆惊!

斐潜低着头,一副老实人的模样。

朝堂之上,三公还算是稳重一些,一旁九卿等吃瓜群众就难免开始小声的议论起来,一时间嘈嘈切切起来。

汉代或许是因为刘邦这个流氓头子第一个搞出了什么斩白蛇的祥瑞,所以两汉是历史上出现祥瑞最多的朝代。

尤其是在西汉董仲舒正式确认了天人感应的理论之后,认为“天”是有意识的,可以看见人世间的一切,若是君王无道,上天即会降下灾异,反之,如果君王是有德的,那么就会降下祥瑞进行褒奖,形成了一整套“人在做,天在看”的观念理论。

许多汉代帝王在位期间也常常用祥瑞来证明自己是才德兼备的天子,所以对于祥瑞之事很是上心,而在汉代的大臣们为了规劝君王的时候,也常常用灾异为引子,将其归为君主的某种不当的行为引发上天的惩罚……

所以两汉期间就成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造假祥瑞时期。

会有人去追究祥瑞的真假么?

历史上真的有人脑袋抽抽了,去认真查证了某个祥瑞真假,然后要求皇帝下令去追究造假人的罪责……

而皇帝怎么说?

皇帝说,造假祥瑞这个事情么,是不应该的,但是考虑到这个人也是一片善意,就这样算了吧!

算了吧……

所以,斐潜根本就不担心他的谎言被戳穿,更何况像这样的言语对大家都是好事,有那个二愣子会傻到去求证,然后跳出来说,不对,根本没什么祥瑞?

没祥瑞就意味着上天没有给皇帝褒奖,没有褒奖就说明天子做的不够好,天子没能做好难道大臣们就没有责任么,大臣有责任难道手下这些具体办事的就没有事情?

所以,呵呵。

李儒反应最快,率先拱手说道:“昔黄帝治天下,于是日月精明,星辰顺行,风雨时节,五谷登孰,虎狼不妄噬,鸷鸟不妄搏,凤凰翔于庭,麒麟游于郊。今新帝登基,群贤辅佐,天下康定,故上天将瑞于函谷,以彰贤德,正合迁都于西,此乃上瑞之兆也。”

好么,李儒你比我更能扯……

斐潜继续低着头,不做声,心里给李儒这一番鬼扯评了九点九分,少一点是怕李儒骄傲……

司徒杨彪,哦,现在已经不是司徒了,杨彪辞职之后又被封为光禄大夫,旋即不久又封为大鸿胪,大鸿胪杨彪站了出来,朗声说道:“上帝后土,真龙登兴,神光并现,咸受祯祥,此乃国之幸事而!然上瑞现于函谷,实证河洛乃福地也,离福祗而远就,恐失嘉蒙也!”

斐潜心中也给杨彪写了一个赞字,这个都能扯到洛阳是福地,迁都容后议,也是厉害了……

旋即就像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李儒反驳说函谷关原本就是关中门户,怎么跟河洛之地能有什么关系?

杨彪再次反驳说,秦函谷关才是关中门户,汉函谷关已经建到了新安,又如何跟关中有什么联系?

反正有一点已经确认的是,斐潜所说的祥瑞一事,已经没有人去关心真假了,只有心思要利用这个所谓的祥瑞,如何给自己一方创造出更大的利益……

至于函谷关黄巾贼这一件事情,已经不知是谁,定性为企图破坏大汉祥瑞的恶贼,与函谷关令郑揂勾结……

反正死无对证。

争论了许久之后,才有人想起还有两个小喽罗在堂下等着呢。

于是就正式的给张辽升荡寇校尉,两千石;而斐潜则是升左署中郎,比六百石。

原本到这里,就没有张辽斐潜二人什么事情了,大佬们的争论两个小角色也无从插嘴,所以谢恩之后,就可以退场了。

但是斐潜却并没有起身离去,而是叩首再次说了一句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