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五四九章 各种各样的麻烦

诡三国 第五四九章 各种各样的麻烦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不管黄承彦究竟是怎么想的,反正对于斐潜来说,制作弩的工匠是一定要想办法搞走几个的。

当然那些其他的比如造纸的、打造兵器的……

多多益善啊!

尤其是造纸啊!

纸张已经成为了斐潜的新的怨念。

斐潜很是痛恨没有纸的日子,并不是每天都要拿着沉重的木简锻炼臂力,而主要还是为了屁股的菊花啊!这年头,上个厕所都要先在厕筹里面挑一个干净点的,没有毛刺的……

否则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么娇嫩的地方,扎进去一个竹刺或者木刺的酸爽……

搞到最后斐潜不得不自己去准备一个专用的,每次都要去洗,然后再装到袖子内的袋子里。

虽然解决了一点问题,但是却引发了另外一个心理疾病,斐潜老是觉得那个袖子有点蜜汁臭味,萦绕不去,这个真是……

唉!

汉代的问题不仅仅只有这个一点,现在摆在斐潜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秦朝那一块的标准,结果到现在居然完全的遗失了!

刘邦那个没文化的流氓,当上了皇帝之后,脑袋抽抽了居然要搞一个汉制标准!

秦尺一般来说是22.5-23CM左右,然后刘邦那小子就说我们大汉的尺寸怎么能和秦尺一样?然后就加了一点,大概汉尺是在23.5-24CM左右,然后其他的度量单位也是略有一些偏差,反正原本统一的计量单位又变成了极度混乱的一件事情。

然后后来伟大的先行者王莽同志,在实践着社会平均理念的同时,也对于计量单位有了进一步的规定,还发明了游标卡尺……

现在的汉代,不仅仅有“分寸尺长引”五个长度计量等级,而且在分之下,还有毫和厘两个微小的计量单位,制造出一批铜丈,竹引,铜嘉量,铜衡杆等等物品来进一步衡量国家度量单位。

可惜,王莽同志,这个……

后来的汉皇帝虽然也是有用这些,但是毕竟就没有王莽那么追求细节了,差点就差点,差不多就行,导致了全国的度量单位也就这样延续下来,虽然有,但是并不精确。

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汉代很多器械,甚至是拿到后世也是极其了不起的物品,比如混天仪,地动仪,指南车等等,都只是唯一的,先不讨论是否实用性,这些复杂的机械,都不能大规模的复刻生产……

原因就是标准不一,甚至老师和徒弟之间的尺子的长度就有所区别。

这一点在黄氏家族内也是存在,斐潜和黄月英看着地上摆放着的十几把尺子,有些挠头啊……

这些都是黄家工匠们的自己用的尺子,但是就这些尺子,在长度上就略有一些偏差,虽然都不多,相互之间就算是差,也就差个几毫米这样,但是确实是有,而黄氏工匠们的态度是:“差一点没事,磨两下就好了。”

是的,大部分手工制作的器具,若是在装配的时候,有些不符,这些工匠们基本上就随手磨一磨,挫上一挫,就可以了。

斐潜看着这些尺子,和黄月英对视了一下,说道:“还是要统一比较好些,找个最好的,做一个模,然后灌注一批出来,就叫‘黄氏尺’,不是更好么?“

“‘黄氏尺’?”黄月英转了转大眼睛,笑着说道,“好啊,我觉得挺好的!”

一旁的黄氏工匠也纷纷点头。

人总是这样,对于自己认同的就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如果斐潜跳出来指手画脚说你们的尺子全部不行,必须更换成为新的标准尺,估计很多工匠心里就会嘀咕了……

现在拿出一个“黄氏尺”的名号,这些人就觉得理所当然,都可以接受了。

尺度标准统一了,这是小问题,摆在斐潜面前的还有一个比较棘手的事情——秦朝兵刃制度化制作到了汉代就消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材质的改变。

秦朝是利用成熟到了极点的青铜技术来对抗刚刚其他六国发展出来的黑铁技术……

不是秦朝不想用黑铁技术,而是当时秦朝地处关西,一是没有铁矿,二是没有会铸铁的人才,不得不将青铜技术推向巅峰,但是秦朝的胜利,并不意味着青铜的胜利。

黑铁的延展性和刚韧性,对于青铜而言是绝对的优势,也就是汉代之后,采用钢铁材质作为兵器的最根本原因。

但是青铜的熔点低,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灌模处理,然后就可以大批量的制作出各种器械,再经过打磨抛光,就可以生产出一整批的兵器了。

但是对于铁来说,生铁太脆,要想将钢铁的延展性和刚韧性完全展现出来,必须经过多次的锻打,但是锻打这种加工技术,要想成为标准制作,就相当的困难了。为了追求一致性,必然会增加许多的人工和重复回炉,这样反而会导致整体产量的下降……

所以在汉代,使用了更先进的材质之后,原本的制度化标准化生产军械就成为了比较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状态,于是从上到下慢慢的也就没有人去做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可是这样的结果让斐潜很难接受。

原来他还想着,借着后世那些穿越小说的经验,搞一个制度化军械标准,再做一个流水线出来,然后就等着成吨成吨的物品自动出现,最后只要A一下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现在,这个梦想在汉代粗浅的冶金技术设备面前“噗哧”一声被刺破了!

要想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像钢箭头这样的小型物件,必须是像后世的冷轧钢,然后直接压模,再进行打磨成型……

而这其中,汉代和后世差距的不仅仅是几台机床的问题啊!

自己还是想当然了啊……

可是要怎么办?

斐潜有些发愁,皱着眉头,看着手里的一块青铜和一块钢。显然是不可能再用几百年前的青铜和现在汉代的钢铁来对抗了,但是要将钢铁这种需要过多人力的材质转变成为机械化,规模化,在这其中,不是说两句话,顶个标准就能做到的啊!

那么自己第一步应该在什么地方改进呢?

麻烦啊!

斐潜还在皱眉苦想,而一旁的黄月英忽然像是听到什么,回头伸出手臂,挥动了一下,说道:“父亲大人,我们在这里!”

只见黄承彦匆匆的走来,听到了黄月英的声音,也只是稍微点了点头,脸上尽是沉重,显然有些什么事情发生了。

黄承彦走到了斐潜面前,叹息了一声,说道:“刘荆州来了,想要见你……”

刘荆州?

刘表要见我?

这个大尾巴狼上门,能有什么好事?

该不会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