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八八四章 不速之客(九)

诡三国 第八八四章 不速之客(九)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原本荀家一大帮子都在颍川,对于荀爽比较侧重于荀彧这个事情也有很多人怀着不同的意见,但是因为被董卓派遣了徐荣搞了一次,后来又被李傕郭汜再度洗劫了一次之后,许多留在颍川附近的荀家的人员惨遭不幸,所以又有人想起了荀彧之前劝慰荀家的人迁徙的事情来了,便纷纷觉得这个荀彧或许有一些远见……

因此荀彧便比之前多了几分明面上和暗地里的支持。

戏志才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然后很随意的吧砸了两下,显然是有些嫌弃茶汤的味道。在荀彧面前,戏志才几乎也不掩饰什么,便放下了茶碗直接说道:“真是难喝,还不如劣酒呢……嗯,按照你的想法,准备怎么做?”

荀彧微微抬眼,自动忽略了戏志才最前面的半句话,然后说道:“你不是已经着手在做了么?”

戏志才忽然僵硬了一下,然后扫了荀彧一眼,说道:“你怎么知道……嗨,其实你不知道……”

荀彧点了点头,依旧是平缓的语气:“……不过我现在知道了。”

戏志才翻了翻白眼,有些无奈,一时间没有防备,着了荀彧的道了,不过也没有多少恼怒的情绪,而是问道:“那你怎么看?”

“刚愎自用,恶之始也,罪无可赦。”荀彧严肃的说道。

戏志才呵呵笑了两声,点点头,说道:“身为宗亲,不忧社稷,狼子野心,屠戮同僚,此乃无能无德之人,其死也可。”

荀彧微微的叹息了一声,默默地点点头。

对于戏志才做的这一件事情,荀彧觉得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至少这个人开创了各地诸侯相互倾轧的序幕,因此也就第一个被有心人联手起来,将其抹杀掉了。

汉室还没有完全崩塌,这些野心家们就一个个开始迫不及待的站上了舞台,尤其是在雒阳和长安相继陷落之后,或许有的人会悲伤,会痛惜,但是更多的人却似乎是带着三分的窃喜,三分的兴奋,三分的踌躇满志再加上一分的洋洋得意。

“所以你才来选曹孟德?”戏志才忽然挑了挑眉毛,眼珠子咕嘟嘟转了好几下,忽然想到了一点什么,对着荀彧说道,“……其实你来找曹孟德,并不是因为看上曹孟德有德有行,又或是什么其他,而是……嘿嘿嘿……”

戏志才转动着眼珠子上下瞄了荀彧几眼,“……对吧?我没猜错吧?其实如果按照荀家的标准来说,曹孟德虽然也是不错,但是毕竟还是差了一截,是这样吧?”

“……是的。”荀彧看着戏志才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这个戏志才,不,郭嘉,实在是太过于聪明了,有时候也会让荀彧感觉到有些不适,就凭借这一点点的信息,就能拼凑出大体完整图案出来。

荀彧看着戏志才说道:“好了,我们两个打平了。怎样,可愿助我?”

“哈哈哈,当然!这么好玩的事情,自然少不了我……”戏志才哈哈一笑,然后又摇了摇头,“唉……可惜了,此时若是有酒,岂非快哉?”

荀彧瞄了戏志才一眼,然后默默地伸手入怀,从怀中取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小酒葫芦……

戏志才眼珠子都亮了几分,连忙接过,打开就是咕咚一口,惬意的哈了一声。

荀彧却将视线转向了西方,似乎在眺望着什么……

********************

荀家八龙,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荀旉,但是只有两人出仕,一个是荀绲,一个就是荀爽。

荀爽就不提了,大家都是知道。荀绲曾经担任过济南相,也是两千石的地方大吏了。

荀绲有五子,两子早夭,其余三子按照辈分来排列的话,则是荀衍、荀谌和荀彧,荀彧最小。

在荀彧这一辈当中,除了荀衍、荀谌之外,还有荀俭之子荀悦与荀爽之子荀棐,都可以称得上是敏捷而有才,但是比起荀彧三兄弟来说,还是差了一截。

斐潜初来三国的时候,也没有少做比如猛将名臣纳头便拜的美梦,但是后来才明白其实每个人行事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不是毫无目的性的,或者是荒谬的随意选择。

就像是杨彪可以抛下杨瓒的死,和皇甫嵩来到雕阴,难道就是因为感怀斐潜收复阴山的大义而来?

所以,眼前的这个荀谌又是为了什么而来?

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荀谌想来我这里交易一些什么?

不过抛开斐潜的疑虑不说,荀谌目前暂时对于斐潜倒是比较的满意。

一个自然是比较谦逊的态度,并没有因为取得了阴山之功就表现的爱来来,爱玩玩,爱滚滚的模样,另外一个是在自己不断逼迫的情况下,还保持着一种谨慎的言行。

斐潜先是说自己不强求名望云云的套话,摆出一副并不热衷于名望的高人模样,这个自然是谁都不会相信的,谁信谁就是傻瓜……然后才在自己的挤兑之下,表示出欲提吴钩觅封侯……封侯拜相这基本上是每一个学有所成,欲取功名的人的愿望,若说这个就是心怀不轨的大志,那么当下大汉当中恐怕都是叛逆了……

更何况“封侯”一词,真是可圈可点,既表达出个人的野心的同时还紧紧抓着大义不放,若是斐潜能够保持住这样的姿态下去,荀谌觉得或许才是可以试探着辅佐一番的人物吧……

因此迎着斐潜探寻的目光,荀谌倒是表现得很坦荡,沉稳的说道:“中郎可曾听闻……家族隐士一词?”

“家族隐士?”斐潜有些不解,但是回想起之前荀谌所说的话语,又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这个……是否和方才退治,嗯,友若所言之名望相关?”

荀谌点了点头,说道:“荀家上下直系百余人,若是再算旁系则是近千人……家中传书固然是相同的,然所学所悟并非一致,故而多有纷争。胜者自然卓显,名利双收,而败者……多隐于山林,故称为家族隐士也。”

没等斐潜做出什么回应,荀谌继续说道:“某叔父玄行先生,亦为家族隐士……昔日曾有问许子将,靖与爽孰贤?子将曾曰,二人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润……而今之时,孰知玄行之玉色?”

“某……亦应为隐士,虽无不妥,然并非吾愿。一路行来,扪心自问,终是放不下这名望二字,故腆颜见于中郎……冒犯之处,望中郎见谅。”荀谌说完,便离席而拜。

斐潜连忙上期扶起,请荀谌再次就坐之后,方问道:“如此说来,莫非友若……相争失利?”

“非也……”荀谌知道斐潜想问什么,因此回答道,“非相争也,乃弃之也……昔日袁车骑挂节奔北海,家族之中便令某辅之,如今家族中人又欲另选明主,便令某背之……某便无颜再留于冀州……”

斐潜点点头,忽然有些尴尬的看着荀谌说道:“如此说来……”

“……正是。”荀谌点了点头说道,“中郎虽复阴山,然底蕴薄弱,又属旁支,终非上上之选。”

“……”说的好有道理,斐潜无言以对。

“某在荀家之中,亦非上上之选……”荀谌向斐潜拱了拱手,微微笑着,但是在眼中却流露出一点精光,“然又能如何?!天下之大,芸芸众生,焉可一言而定?若如中郎真如所言,提三尺吴钩,一扫不平之事,若如此,某虽不才,亦愿追随中郎,殚心竭虑,以助中郎一臂之力!”

“善!来人,取酒来!”斐潜让人取来了酒水,然后亲自递给了荀谌,举起了酒碗说道,“大丈夫当如是也!天下多有不平事,总有慷慨拔刀人!荀君,共勉之!”

荀谌慨然相应,然后便与斐潜一饮而尽,然后相视大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