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九三五章 祸从天上来

诡三国 第九三五章 祸从天上来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长安城内,斐敏正在自己的院子内背着手转悠。

这段时间长安城内的政务基本上是瘫痪了,甚至比董卓时期还要更差,那个时候多少还有李儒撑着,有什么问题去找李儒,该处理的还是会得到处理,然而现在,李傕不管事情,郭汜也不管,一大堆的民生政事堆积如山,也没有人敢去管。

官员们的俸禄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发放了,虽然王允在朝的时候,大家心里都嘀咕说董卓的那些钱财是不是都被王允私吞了,但是现在忽然又有一些怀念起王允来,至少王允主政的时候,朝廷百官的俸禄还是有的,虽然不多……

斐敏摸着有些消瘦下去的肚皮,心中不免的涌起一些悲凉。

没有俸禄,坐吃山空,家里一大帮子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等着自己,而朝廷那边什么都没有,再这样下去,或许再过两三个月,或者下下个月,家中的储存的这一些钱粮就要吃完了……

天啊!

百年河洛斐氏,竟然今天已经到了没饭吃状况?

这让斐敏情何以堪。

而更让斐敏难受的是,当下那个旁支斐潜,现在竟然窜起得如此之快,都要爬到自己头上来了,不,这是已经爬到了自己头上……

自己现在虽然升了两级,从谏议大夫一举越过了中散大夫,直接成为了太中大夫,官秩也从六百石涨到了一千石,可是那小子居然现在被封成了什么光禄勋!

这要是真的到朝廷当中来,自己这个做叔父的是不是还需要天天朝着斐潜那个小子敬拜啊?

斐敏忍不住向上翻了个白眼,仿佛能看到斐潜的虚影坐到了自己脑门上一样,一脸的愤懑,却又迅速转变成了无奈。

这世道!

什么时候不用家身,不用经书,不用资历,就可以一路跳如此之快?

什么时候武夫倒是一个个嚣张跋扈,轻而易举的就可以窃取了朝廷的高位?

这是个什么世道?!

斐敏就觉得一股气像是石头一样,堵在胸口,上不来又下不去,憋得是在难受,只得是继续背着手,在大堂之外的小院子内转着圈子。

“郎君……”斐敏的夫人坐在堂内,看着斐敏走来走去,忍不住开口说道,“……不若就让小儿去并州……”

斐敏夫人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意思也比较明确,现在斐潜眼看势大,让一个小儿子去那边沾沾光也算可以的,不管怎么说斐潜也是斐家的人,多少也要照拂一下斐敏的孩子。再者说,现在长安又那么乱,人心惶惶,官员俸禄什么的许久不见发放,若是有什么变故,一家老小都在长安这里,多少也不是一个事,所以让小儿子出去,也是作为一个母亲疼爱幼子的一份爱心。

斐敏闻言,却摇了摇头,默然不发一言。

父母都爱幼子,这个是天性,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斐敏在另外一个方面却有些接受不了……

向来都是旁支来主家寻求帮助,将自家的子女寄养在主家之内,借着主家的资源,长大了为主家服务,但是还没有听说过主家将子女放到旁支的家中去养的,那样一来像什么话?

没有这样的规矩。

斐家的主家还没有倒呢!

作为多年的夫妻,斐敏的夫人怎么会不知道斐敏再想着一些什么,顿时有些生气,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拿捏着主家的颜面不放,再者说,如果斐潜继续发展下去,自家的这个家主之位还能坐多久?现在不提前做点准备,难道还等着到时候傻眼啊?

斐敏的夫人皱着眉头,脸色有些不愉的说道:“如今斐子渊势大,倘若……郎君瞻前顾后,岂不耽误时机?再者一说,斐子渊亦为斐氏之人,多少……”

斐敏听着夫人絮絮叨叨,实在是有些忍受不了,便出言道:“此乃妇人之见!休看斐子渊势大,未必了了!如今……唉!与汝分说又有何用?且去,且去!”

斐敏的态度不是很好,也惹怒了其夫人,于是其夫人也不免有些心急火燎的说道:“善!皆听郎君吩咐!然府内米粮渐少,郎君也需主意一二才是!”

汉代女人可以说比后代的幸福许多,甚至比后世的某一些情况下也强上不少,在汉代,女子可以协议离婚,寡妇可以再嫁,情侣可以私奔,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

所以斐敏夫人也没有多少客气,该说什么便说什么,只不过也和绝大多数的女人一样,在窝里横,其实也就图一个嘴皮子爽快而已……

斐敏用手一指,气不打一处来:“汝……汝……”

而斐敏夫人倒是觉得痛快了不少,便站起身,甩了甩袖子,准备往内堂走,就在此时忽然听闻院外一阵喧哗,兵甲粼粼之声动人心魄,一个下人惊慌失措的冲了进来,吓得声音都有些失去了腔调:“不好了!不好了!兵啊!外面……外面来了,来了许多兵卒!”

一个沙哑的声音在院外响起:“斐大夫可在府内?”

斐敏抖了抖有些惨白的面皮,高声应道:“……何……汝乃何人?!”

“如此说来是在的了……嘿嘿嘿……”那个沙哑的声音继续高声说道,“美阳侯有请斐大夫!请斐大夫移步!”

“这……这……”斐敏脸上的血色尽褪。

自从听闻斐潜举起反对李郭二人的旗帜,开始领兵南下,斐敏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总觉得心惊肉跳,恐怕有事会发生,却没想到发生的这么快,这么的突然……

“……美……美阳侯寻……某……某何……何事?”心情紧张之下,斐敏讲话都有一些结巴了。

沙哑的声音响起:“某乃一介军侯,焉知美阳侯之意……斐大夫!是否要进府内相邀?可是有言在先,吾等粗手粗脚,若是进府之后不小心……嗯嗯,可不许责怪某等无礼了!”

“不!不必……某,容某更衣,更衣……这就动身,动身……”斐敏微微颤抖着说完,便想往内堂去换衣服,刚刚抬了一下腿,却不知为何发现一条腿似乎不太听使唤,顿时一个踉跄……

“郎君……”斐敏夫人急忙奔上前来,搀扶着斐敏,心里也知道恐怕并非善事,眼泪顺着脸庞滚滚而下,“……郎君……怎么办?要不从后门逃走吧?”

斐敏苦笑了一下,只是脸庞上的笑容比哭还要难看,颤抖着握着夫人的手,深深吸了口气,稳定了一下,然后才说道:“……尚未动武……应是无碍……不过,若某万一……万一今日不得回归……夫人可速与孩儿寻个机会,尽快离京,去投斐子渊!”

说完,便松开了手,一面叫着下人准备更衣,一面往内堂走去,在台阶之处又是一脚踩空,差一点摔倒。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顾得上去笑话斐敏了,个个如丧考妣,此刻兵刃临门,岂有善事?

“郎君!”斐敏夫人悲鸣一声,再想说些什么,却看到斐敏狠狠的瞪了自己一眼,便忍着眼泪点了点头。

斐敏再次深深吸了一口气,带着几分决然,仰头向前走去……

就在斐敏准备迎接着未知的将来的时候,摇摇晃晃一行车马去左冯翊上任的贾诩却没有多少准备的也是撞上了一队兵卒。

关中之地,原本极为昌盛,人口众多,所以事情也就多了,因此便分成了三个府衙,来分散一些行政上的压力,于是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府衙就被称之为三辅,因为距离京都极近,因此也成为相对来说高个半级的郡太守。

原来么,汉代长安是首都,为了民政方便,虽然设立了三个不同的衙门,但是为了统一步调,协调办公,简化流程等等,三辅的办事机构还是设在长安当中,但是后来长安变成了陪都之后,这种原来的便利性就变了味道,于是又拆开回到各自的领地当中。

因此严格来说,贾诩现在还不是左冯翊,他要等到了左冯翊的治所,亲手交接,捏着大印升堂见过一帮下属官员之后,才可以说他是左冯翊的郡太守……

接任这个左冯翊么,贾诩本来不太感兴趣的,只不过现在长安比较不稳,风险较大,所以他就先暂时避上一避,方为上策,刚好李傕郭汜二人又封他为左冯翎,因此就顺水推舟的来了,至于能当几天,或者下一步往哪里走,贾诩也在琢磨,不过现在,反正先离开长安再说。

可是没想到,贾诩还没有到左冯翊的治所临晋,才刚刚走到了重泉县,就撞见了张辽……

说来也是倒霉。

从粟城出发,沿着洛水不过两三日,便到了重泉县城。

虽然张辽带的都是羌人骑兵,并且羌人的马也比较吃苦耐劳,但是终归是要补充一些精料,才不会掉膘掉的厉害,而且羌人兵卒就算是不要**细粮食,也需要粗盐来补充体力,所以到了重泉县城附近的时候,张辽在县城之外寻了一个树林,让大部人马隐藏起来,自己带了几个人进城采买一些补充品,结果刚好看见贾诩乘坐着华盖车摇摇晃晃的在街市之上走过,进了驿站……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有心算无心之下,贾诩也不知道居然在重泉街道一侧几个羌人模样当中,居然潜藏了一个张辽,因此在贾诩再次出发,离开了重泉县城不久,就被尾随在其后的张辽快马追上,一顿冲杀之下,便将护送贾诩的护卫杀赶一空。

贾诩看着周边杀气腾腾的羌人骑兵围上前来,不由得吞了吞口水。虽然这种事情他不是第一次遇到,但是贾诩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上……

贾诩当年也被一群劫匪在拦在半道之上,只不过当时的劫匪不是羌人而是氐人。当时贾诩假称自己是太尉段颎的外孙,结果氐人畏惧段颎的声名,认为要是干掉了贾诩便会引来段颎的疯狂报复,于是便不敢加害贾诩,让贾诩逃过了一劫。

但是现在要借用那个人的名头会比较合适呢?

正当贾诩琢磨着的时候,忽然有一个羌人越众而出,走到了贾诩面前,说道:“讨虏校尉,别来无恙?”

贾诩最早的时候的官职只是董卓的一个掾吏,后来董卓到了长安之后,便成为了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再后来便去了牛辅的军中担任辅军,所以张辽还是称呼在哪个时间节点上贾诩的官职。

“张文远?!”贾诩瞪大了眼珠。

张辽点点头,然后二话没有多说,便提起长枪,准备一枪干掉贾诩,他和贾诩并没有多少交情,上来只是想让贾诩做一个明白鬼而已……

张辽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贾诩给李傕郭汜等人出谋划策,但是多少也有些耳闻,因此既然是现在斐潜要对付的李郭二人的谋士,而且自己身上又肩负着搅乱三辅的任务,因此能借这个机会收拾掉李郭二人的谋士,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且慢!某乃为斐中郎,”贾诩见势头不对,立刻大声喊道,“哦,斐侯,助其获十万雄兵而来……”

带着血色的枪头在贾诩面前停了下来,几滴红缨上的血珠却去势不止,按着惯性砸到了贾诩的脸上,就像是点上了几朵血红的花朵,激得贾诩脖子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张辽半信半疑,眯缝着丹凤眼,冷冷的看着贾诩,说道:“……何来十万雄兵?”

贾诩吞了一口唾沫,说道:“……吾与西凉诸多将领有旧,又深知长安虚实,且容某至斐侯之处细细分说,便可助斐侯一举速破京都,收拢西凉兵卒,岂不十万雄兵轻举而得?”

反正不管怎样,先活一天算一天,蒙过了张辽眼前的这一杀关再说!再者这里距离粟城还有一段距离,说不定路上还有机会逃亡也不好说不是么?

张辽心知贾诩所谓的“十万雄兵”多半只是虚数,不过贾诩所说的知道长安虚实倒应该是实情,如果能提供给斐潜有效的李郭二人在长安周边兵力虚实布置情况等等,倒是真的有利于斐潜下一步的作战。

因此张辽盯着贾诩,慢慢的收回了长枪,然后转眼看了看,见到远处草丛当中似乎有些动静,便高声喊道:“善!既然文和欲投斐侯,某便为汝引见!来人,请文和上马!”

贾诩顺着张辽的目光看去,不由得咧了咧嘴,哭笑不得,但是眼前的情形也不容得贾诩多做什么其他的事情,便只得在张辽警惕的目光之下,爬下了华盖车,坐上了马,被羌人骑兵围拢在其中,呼啦啦往粟城方向而去,留下一地尸首和各种残骸。

许久,等马蹄的声音消失不见之后,那草丛当中才缓缓的冒出了一个满面惊恐的兵卒的面庞。那兵卒四下看了看,见周边无人,便连滚带爬的钻了出来,踉踉跄跄的往重泉县城方向奔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