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306章 跃马阴山

诡三国 第1306章 跃马阴山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这里是阴山,双方一开始战斗兵卒,和往常不太一样,上阵的起初,都是匈奴人。若是在往常匈奴南下征战,应该是劫掠四下的汉人作为敢死营,驱赶着前出,作为一次性的消耗品来使用的,但是如今周边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人口,又是属于内讧,所以战况一开始的时候,流得血便都是匈奴自家的了。

哪怕是在冷兵器时代,双方阵而战之,对冲而上,这样进行一命换一命的肉搏厮杀,也不是一场会战的主流。打到这个份上,往往都是准备一锤定音了。原因并不复杂,身在阵中,没有辗转腾挪的空间,也不得闪避退让,只能向前,或是倒下,这样的短兵相接,在任何时代,不是精选的勇士,或者进行过严酷训练的兵卒,都是很难做到的。

尤其是骑兵。

像匈奴这种大体上属于轻骑兵行列当中的兵种,最佳的策略莫过于大量轻骑骚扰,压缩对方活动空间,最好将对方紧紧压缩在营盘之内,樵采汲水都困难的时候,也就临近胜利了。同时骑兵活动范围可以在以上的优势上继续扩大,甚至考虑切断对方粮道……

限制不了对方,那就考虑其他手段争取主动。或者攻敌必救,将对方从稳固的营盘城塞当中诱出来,在行军当中加以突袭打击,或者就是示敌以弱,诱使对手分兵,在寻隙而击。当既限制不了,又调动不了对手,寻不到什么破绽,拣不到什么便宜的时候,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主帅,很大可能就是选择不打,或者深沟高垒,或者干脆就是引兵避之,等待更好的机会。

大多数时候,两军之间的战斗,基本上就是深沟高垒,各自试探,寻找对方的破绽,然后一击制胜,宛如诸葛和司马,当对方严阵以待的时候,纵然诸葛智谋百出,但是要强攻营寨,终究还是舍不得,或者说也没把握攻得下。

然而此时此刻,大长老或许是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或者是觉得自己肯定可以攻得下这个山坡,便不管不顾的催促着兵卒往上就冲!

结果仓促而来的第一波的攻击,就在於扶罗很不厚道的笑声当中,败下了阵来。战马仰攻本身就是速度受限,再加上那些碗口大小的专门坑马,偶尔也坑一坑人的小陷阱,真的是让战马防不胜防。

战马其实就是个深度近视的傲娇娘,还特别爱美从来不配眼镜,地上有坑是真的根本看不见,高昂着头,一脚就踩下去……

失去了速度,又崴了脚的骑兵,能有什么好下场?

不得已,大长老便只能命令兵卒下马,骑兵变步卒,强行向上攻击。

一开始的时候,於扶罗的手下还占据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占了些便宜,杀得最先前的这一波人尸横满地,鲜血横流,但是随着涌上来的人越来越多,於扶罗的兵卒,也渐渐的陷入了苦战。

双方阵线之上,尸首层层叠叠,.鲜血渗入地下,将这一片的草地都染成了赤红的颜色。这血如此之多,地面已然吸收不了,或是皮靴子,或是光脚丫踩过,都溅起混杂了红色水花的泥浆,数百匈奴人都在这血色泥潭当中你来我往,拼命厮杀。

於扶罗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小肚子打颤,但是真正见血之后,倒也光棍,特别是见到了汉人重甲兵卒的防护力之后,便胆气升腾了不少,在几名汉人重甲兵卒和十余名心腹护卫的保护下,站在战线之后,时不时的瞅准了机会上前突刺砍杀一番,以此来鼓舞士气,维持战线的稳定。

魏都身披重甲,轮换着让手下的兵卒上前。如果说於扶罗带着的这些亲属匈奴人是一张网一样,那么魏都手下的这些重甲兵卒便是网上的木桩,维持着各个节点的稳定。三人一组,一人持盾,两人持长刀,劈砍戳刺,无往不利,同时在气力下降需要替换的时候,那一面以油藤包钢的大盾牌,也足够让进攻方失去追杀的任何想法。

或许是因为身上肥肉的原因,也或许是年龄大了一些的因素,於扶罗的动作并不是十分敏捷,但是毕竟是上阵多年,体力跟不上,技术来帮忙,照样可以杀的一般的匈奴小兵欲仙欲死。

眼见得一名大长老旗下的粗壮兵卒挥着战刀,将砍的阵线晃动,一旁另外一名於扶罗的兵卒将长矛刺过去,也被他一手揽住夹在腋下,正露出空隙,於扶罗便觑得便宜,一步就抢了上去,狠狠一刀刺出。

那名兵卒大声惨叫,被於扶罗一刀刺入他颈肩相连的部位,不由得便丢下兵刃赤手就抓住长刀,一方面减少疼痛,一方面也想将於扶罗扯过来杀了。於扶罗顺势朝前一推接着就是一搅,顿时就将那名兵卒的手指切断,鲜血如剑一般喷溅而出,染得周边兵卒身上血色又重了几份,那名兵卒再也抓不住长刀,撒手就朝后倒。

那名兵卒朝后一倒,於扶罗也不贪,立刻毫不犹豫的就朝后一缩,退入了身边征西重甲兵卒的盾牌遮护范围之内,将将闪过一支不知道从下方哪里射出来的冷箭,羽箭带起劲风,啪的一声砸在盾牌上被弹飞出去,闪出点点火光。

於扶罗呼出一口气,肾上腺素狂分泌着,忍不住冲着坡下高呼道:“老不死的家伙,有种上来,看我不敲断你的四肢,送你和你儿子一起作伴!”

虽然於扶罗嘴上还是挺硬气的,但是实际上放眼四下,因为人数对比出于劣势的原因,防守的圈子也在逐渐的被压缩着,大长老的兵卒开始向两翼蔓延开来,渐渐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

阵线交错的地方,累累都是尸首,尤其是於扶罗的正面更是最多,尸体层层叠叠,已经堆起一两层!

不过这些横七竖八的肢体,倒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於扶罗的防守,时不时有些尸首在血液和踩踏之下顺着斜坡翻滚下去,还会绊倒一些人,阻碍了进攻的顺畅。

大长老的兵卒不断的向前扑杀,或者倒下,或是负创被拖下来丢在后面呻吟惨叫。在草坡顶端的於扶罗守军似乎随时会淹没一般,可始终就是没有崩溃,以那些全身重甲的兵卒为支撑点,撑着整条阵线在宛如潮水一般的一**攻势当中拼命死战!

倒不是大长老不想派更多的人,只不过就像是即时战略游戏体现出来的一样,冷兵器时代交战的人数再多,也只有接阵的那一线在厮杀,就算是派出的人再多,不能接阵厮杀的那些后面的人,顶多就是用些远程的辅助而已,属于光喊着够不着又上不去的类型,白白浪费体力。

所以便只能是一**的,宛如潮水一般的攻击。

然而在这样血色潮水之中,挺立不倒的,便是草坡之上的征西重甲兵卒。

这些重甲兵卒,着实可畏,在这般距离之下,已经能清楚这些重甲兵卒身上甲上已经是血迹累累,但每一个人就像是山顶的磐石一般,任凭血雨腥风,不可动摇,甚至有的人身上带着一支支羽箭,还有的被扎中被砍中,也不曾倒下,到了后面,大长老的兵卒甚至下意识的开始躲避这些重甲兵卒,不敢与其正面搏杀。

大长老瞪着血红的双眼,死死的盯着於扶罗,喃喃自语,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而须卜迭尔金则是看着在厮杀场中那宛如中流砥柱一般的重甲兵卒,突然皱眉道:“这些人是汉人?是征西将军的兵卒?”

须卜迭尔金一直以来基本上都在高奴,既没有跟着斐潜参加阴山之战,也没有去过关中,甚至连征西将军斐潜的面都没有见过几次,更不用说得知征西麾下的兵卒情况了。

看到眼前的情形,其实须卜迭尔金不太想继续进攻了,虽然死的不是自己的人,但是原本匈奴人就不擅长于阵地战,这样的战斗其实不是很有利,但问题是一来手下大部分的兵卒都是大长老的族人以及相关的附庸部落,未必能听自己的话,二来么,杀了於扶罗也确实对他有一定的诱惑性。

大长老咬着牙说道:“不是征西的人,这个该死的於扶罗又怎么有胆抵抗?不过征西的这些兵卒,依旧是人!是人总有气力用尽的时候!於扶罗这个畜生以为有了这些征西的兵卒,我就不敢打,可是我偏偏就要打!看这些征西兵卒能护到几时!”

须卜迭尔金听闻大长老此言,不满的皱眉说道:“这还要打多久?我们跟着山顶这些人纠缠这么长时间了,就这一些征西的兵卒都拿不下,要是其他的汉人从外围袭来又要怎么防范?”

“怎么?都还没怎么打呢,你倒是先胆怯了?”大长老血红色的眼珠子转向了须卜迭尔金,“你看汉人那一身的重甲,固然是不怎么怕刀砍枪扎,但是你让他跑起来试试?我们真要走,他们能追的上么?穿这样的一身重甲,还要挥舞兵刃,哼!顶多再一个时辰,不,再半个时辰,这些家伙就肯定脱力了!到时候就算是征西兵卒来了又能怎样?难道说你这个新任的单于,连这一点的胆色也没有?”

须卜迭尔金也哼了一声,眼珠子四下扫视了一周,没见到什么动静,才缓缓的说道:“行,就按你说的,再攻半个时辰!到时候要是再攻不下来……”

大长老一摆手,说道:“少废话!肯定能攻得下!来人,再派三个百人队上去!”

须卜迭尔金便不再和大长老争执,而是让人派遣了些人马,绕过这个小草坡,往周边尤其是东面查勘一下,防止征西的人突袭。

征西将军斐潜也确实在准备突袭,但是并不在须卜迭尔金重点勘察的东面,而是在北面,在须卜迭尔金等人认为不太可能出现的方向。

因为北面在河水冲刷之下,有一片碎石地。

就在须卜迭尔金和大长老攻伐草坡的时候,斐潜和赵云已经带着人马兜了一个圈,从侧后翼接近上来,为了防止马蹄声音震动过大,引起敌人的警觉,不仅是没有放开速度奔跑,而且还在马蹄上包了一层的厚麻布。

这一层的厚麻布不仅为了保护马蹄,也是为了掩盖马蹄铁的存在。

在草原上行军,特别是沿着湿润的河边行军,扬起的尘土比黄泥地要小的很多,加上着一片因为河流冲刷,有一些细碎的石头,或圆润或尖锐,其实并不适合行马,但是有了马蹄铁的存在,只要速度不快,其实和平常道路相差不多。

匈奴这一次,基本上不残废也难了,如此一来,於扶罗就算是再有雄心,也没有什么翻身的本钱,至少在一两代人之间,不可能积攒出充足的人口出来,再加上后续的教化政策,搞不好就成为第一个被完全汉化的胡人部落了……

而陇右方面,李儒的存在导致整个陇右的威胁也相应的减轻了不少,若是有一天能够完全平定陇右,那么大汉天下三个大马场就有两个在斐潜手中,而冀州幽州又征战,此长彼消之下,可以说斐潜当下控制了绝大多数的战马资源也不过分。

所以现阶段,当斐潜将马蹄铁拿出来使用的时候,除了黄氏工匠的保密性之外,资源的垄断也将保护这样的技术先进性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而且除了战马之外,斐潜还有一个重要的资源,就是这些纯熟的骑兵老卒。

这一次跟着斐潜一路而来的,除了历年来南征北战的精英之外,还有在阴山这一代训练的骑兵,多少也算是半个当地人,自然懂得如何利用这里的地形。

征西麾下,这些年斐潜辛辛苦苦,各处布局,南征北战,慢慢的积攒下来的骑军菁华也有了不少,再加上有赵云张辽甘风等优秀的骑将作为统帅,可以说气象已经和之前汉灵帝时期的并北边军迥然不同。

原本并北,大多数都是后世所称的蒙古种战马,个体相对较小,毛发长,耐寒,耐粗重,耐力好,可上阵,可务农,但是缺点是爆发力小,负重不大,临阵突击能力不足。而现在补充了一批陇西战马之后,又刚好可以弥补蒙古马的缺陷,陇西战马虽然吃得需要更好,耐力也不如蒙古马,但是个头大,吨位重,承重高,在战场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打出高伤害。毕竟和机动性强的胡人交手,若不能抓住机会打一波,说不准立刻四散就跟散沙一样,就再也没有第二波的机会了。

两千余骑陇西战马,还有两千多并州马,联合接近五千骑兵的数量,而且都还是正卒,都可以在战场上直接投入厮杀的骑兵部队,已经可以称之为豪华阵容了,就算是当年董卓进京,也不过是三千骑兵,就压制得中央禁军不敢妄动,而丁原时期的并州,甚至连三千骑兵都凑不齐。

养一个骑兵很费钱的,这一点或许也只有以经贸起家的斐潜才做得到。

马如龙,人如虎,就是装备,也几乎武装到了牙齿。

征西将军大部分的骑兵在分类上,除了甘风的那些重装骑兵之外,其余的大概是可以归拢到轻骑的范畴当中的,可是又比一般的轻骑多了一身的皮甲衬里,外面再套一层筒袖铠,有些军士还额外多一件骑兵圆钢盾,比起一般的骑盾要小一圈,但是正因为小,又是钢铁打造,可以做的薄一些也同样具备极强的防护力,所以反而比起木头骑盾要更薄,更轻,再加上一主一副两撒手的武器,每名战士,不论出身并州还是陇右,兵刃都是加强版的,像是陇右的那些直属重装骑兵,更是人手一条精工打造的马槊,有些狗大户,比如甘风那样的,甚或还有备用的。

至于黄氏工房里面产出的精品斩首刀,更是人人配备,强弓硬弩自然更是不用说了,羽箭驽矢都是上等货色,就选是远距离射击也不容易漂移,和胡人常用的骨头箭好了不止千倍,这样一整套的装备下来,足足可以养十几二十个普通步卒的了。

这只是算骑兵的,要是在加上战马……

在征西麾下,连战马也是有厚厚的麻布作为马套,几层麻和毛打成一层,外面再加一层防水的油布,既能御寒防潮又有一定防护能力,战事可以作为马甲马套,平时行军也可以当成被褥毡毯,很是方便,不过这造价可就是了不得了,也都是这一两年才算是渐渐配备起来的。

如此装备程度,简直可以闪瞎当代任何人的氪金狗眼,就是当年汉武帝时期的羽林郎,恐怕也是不相上下,而汉恒帝汉灵帝这样每况愈下的皇帝,也是只能瞠乎其后,根本养不起这样的一支部队。

除此之外,骑兵的粮秣更是充足,若是战时,普通兵卒配发的都是混合和肉干的精致炒麦粉块,压实了装在竹筒当中,有水的时候就煮化了加些野菜,没有充足水源的时候直接吃也行。而给战马的全是加了盐和糖的炒好的蚕豆。

这样的一只部队,开销出去的钱财真的和流水差不多一样,但是也换来了对于征西将军的极度忠诚和归属感,别的不说,在这样的乱世,有谁能像斐潜一样将资源倾斜到兵卒的头上,能配发这样的兵甲,配给这样的食物?

——也多亏得斐潜非常会搂钱,也相当舍得花钱。

当然,这样结果之下,就是征西的骑兵规模始终是有限的,就算是发展到了现在,整个征西地盘上所有的骑兵加到一块,也就是万人左右。当下汇集在阴山这里五千,平阳还有一千,上党太原一千,陇右关中加在一起三千,汉中地形比较特殊,也就几百。

最先发现斐潜援兵前来的,并不是勘察错了方向的须卜迭尔金,而是站在高处的於扶罗等人,当於扶罗的手下眼尖的发现了三色旗帜在战场北面出现的时候,抑制不住的狂喜大呼大喊起来,也就等于是通知了须卜迭尔金和大长老……

懒得理会於扶罗这样的猪队友,斐潜看向了赵云,也看见了赵云投射过来的跃跃欲试的目光,然后点了点头,拔出中兴剑来向前一指,沉声喝道:“冲阵!就此一战,以定阴山二十年太平!”

赵云领命,策马向前,急奔到了阵前的时候,将长枪往身后一立,双腿猛的一夹马腹,同时沉腰下裆勒住了战马,跨下的那匹雄骏的白色战马,欲奔不得,急得只是双蹄高高扬起,在阵前人立起来,雷鸣一般长嘶。

伴随着战马双蹄重重落下,赵云举枪大吼了一声:“左右两翼!展开!列锋矢阵!随某冲阵!今日便踏破王庭!”

前军近百征西骑兵顿时跟着赵云同声大喝,随后其他落在后面的兵卒也纷纷一边将命令传递下去,一边自动的跟随着身边的基层士官调整位置,一股凌然的杀气冲天而起!

悠悠千载,蒙恬虎贲,冠军骠骑,卫公儿郎,当年在汉家边荒穷塞绝域,都能将匈奴赶得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现如今面对着区区匈奴叛军,就算是其人数众多又能如何?就算是再多上一倍,也是照杀不误!

呼喊声中,赵云猛的一松缰绳,白色坐骑已然长嘶一声,后蹄弹地,又在下一个瞬间飞腾空中,直跃匈奴叛军王旗所在的方向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