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689章 邀请

诡三国 第1689章 邀请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太原。

贾衢带着些护卫到了西南郊外的道观,原以为这里就是一个道观,没想到实际上却像是一个庄园一般,而且因为是远道而来的人多了,道观之内的房屋不够居住,便围绕着道观周边修建了一些临时棚屋,幸好还是初秋时节,要不然白天黑夜不能遮风也不能避雨的简陋棚屋,怕不是立刻一群感染了风寒出来。

讲课的地方大概时庄园之内的院中,修建了些帷幕,也铺垫了一些席子,但是在外面则是长长的木凳,嗯,也不能完全说是木凳,就是将树木砍伐了然后去了枝杈和树皮,就那么横放在土地之上,勉强能坐就是了。

在道观的一角,还有些行商和店家搭的棚子,售卖一些什么水,食物,还有些杂货,倒也有模有样……

贾衢没有立刻表明身份,准备先悄悄听一节课再说,正准备找一个席子坐下,旁边却来了一个笑容可掬的仆从,还未说话便是连连弯腰行礼,“贵人可是要来听郑公之课?”

贾衢点了点头,“正是。”

仆从点头哈腰,然后将手指向了庄园内比较靠近中心,搭建了一些帷幕的地方,“贵人请看,那边有帷幕之居,可纳五六人,皆有席,还有专职使唤仆从,早中晚免费供三次茶水点心,一天只需要一枚征西金币即可……”仆从显然说过很多遍了,一长串下来都丝毫不打磕的。

“……尔等还收钱?”贾衢有些惊讶。

“贵人这话说的……”仆从笑容可掬,“总是要恰饭的么……”

贾衢摇了摇头,到是不是他没有那个钱,一方面贾衢是穷过来的孩子,所以花钱也从来不大手大脚的,另外一个方面,若是到了那边,保不准就会有人将他认出来,原本悄悄听一节课的计划也就做不成了。

“这样啊……贵人若是觉得帷幕处不妥,还有那边的前席之位……”仆从的笑容冷了一些,“一席可坐三人,一日一次茶水点心,有事亦可唤仆从代劳……一日一席只需三枚征西银币……”

“不必了……”贾衢依旧拒绝了,那边同样比较靠前,不如这边隐蔽一些。

仆从依旧点着头,但是脸上全数堆着假笑,“这个……呵呵,这里么一席十枚大钱,无茶水点心供给,有事也请贵人自便……且不知贵人要多少张席子?”

“哦?这样一张席子要十枚大钱?”贾衢又指了指外圈的那些用树木做成的长条凳,“那么那边要多少?”

仆从脸上的笑容渐渐僵硬,“彼处多是寒门子弟,一人一天一枚大钱……”

“哦……”贾衢点了点头,“那还是这里罢……给某取三张席子来……”

“是,是……盛惠三十大钱……”

贾衢租赁了三张席子,和护卫一同将席子铺开,坐下了,左右看了看,不约有些摇头,虽然之前一直听闻什么郑玄郑康成有教无类,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可以听课,但是现在看起来,其实还是自然而然的分出了等级高下来,有钱的士族子弟在内围听讲,而寒门子弟只能在外围,至于那些普通的贩夫走卒,恐怕就只能是站着远远的听些只言片语了……

贾衢来的时候算是比较早,坐了一会儿之后太阳渐渐升起,清晨的薄雾消散,人便越聚越多,但是大体上还算是秩序井然,没有多少的喧嚣吵闹,也不知道是这些引导座位并且收取钱财的仆从起了作用呢,还是因为郑玄已经讲了四五天的课,众人已经是习惯了这样的模式……

大概是快到了巳时的时候,有清脆的铜锣声响了起来,然后从道观中央走出了一名提着小香炉的少年弟子,然后又是一名弟子搀扶着一位白发老者,缓缓而至。

贾衢定睛观瞧,这老者须发皆白,腰背略躬,腿脚似不灵便,步伐有些蹒跚,但是脸色看起来还算是红润,整体的精神还挺好,估计便是大名鼎鼎的郑玄郑康成了吧。

郑玄在弟子搀扶之下,到了中央台中坐下,也没有什么开场白自我介绍什么的,便直接开始宣讲。因为郑玄一人讲课,毕竟年迈,声音不可能很大,所以离得远了根本就听不见,所以在他讲完一句之后,便有一旁的弟子大声的重复,也算是一种扩音效果了。

“今日说书……”郑玄说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郑玄说一句,一旁的弟子就同声传递一句,然后说完了正文,就开始注解,比如解释一下“昧爽”二字的由来啊,意思啊什么的,如此这般。然后一口气说了大半个时辰,便停息了下来,然后换了另外一个同样大嗓门的弟子上来,又再次的宣讲起来,又讲了半个时辰左右,便算是结束了他上午的课程,在弟子的搀扶之下,回到了院中。

“书”就是尚书,郑玄今天上午所授的,倒也是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解释文字什么的也是按照典故来的,并没有像是今文经学那帮子人瞎扯什么微言大义,算是比较正规正常的一场课。

然后又有一人上台,倒是自我介绍了一下,说自己是山阳人,郗虑,字鸿豫,现在跟着郑公求学,代郑公讲《诗》,然后又说了一篇诗经,也算是规规矩矩,大概是因为之前的尚书太过于隐晦拗口,所以诗经便是针对一些普通的民众,因此也没有讲多长时间,大概半个时辰不到,便起身行礼,表示今日上午的课程全数结束,然后下午是答疑时间,将于什么时候开始云云……

人流渐渐开始散去,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全数聚集在一起吃饭,有的是自带的,有的则是有仆从递送的,当然更多的则是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处,相互探讨经文,还有些或许是因为理解上面的不同,便争执了起来,再加上小商贩往来兜售食物等商品的叫卖声,整个场面渐渐的就开始喧闹起来。

贾衢观察了一阵,站起身,让人将席子退给了那个收钱的仆从,然后便朝着道观中间而去,却在道观之前被郗虑拦了下来。郗虑拱手说道:“抱歉,家师年高身乏,不见外客……且不知贵客所欲何事?若是欲拜师,可至旁侧找某师兄任昭先……”

或许是这几天来拜投郑玄的士族子弟很多,所以郗虑基本上这一套说辞也说来了很多遍,甚至都没有按照惯例先询问一下贾衢的来历。

贾衢拱手见礼,说道:“某非拜师而来……某乃上党守,求见于郑公也……”挥挥手,让人递上了名刺。

“竟是贾使君当面!失礼失礼!”郗虑连忙道歉,然后捧着名刺说道,“请使君稍驻,在下即刻便去通禀……”

没过多久,郗虑便又转了出来,说是郑玄有请。

不过让贾衢没有想到的是,在正厅之中,郑玄竟然是躺着见他的……

之前不是在台上还好好的么,怎么现在又躺下来了?

一旁的郗虑解释道:“家师年迈,血气淤堵,久坐便腰股胀痛,不能自己也……故而授课之后,便需静卧良久,方可稍复,非无礼怠慢使君也……”

郗虑还没有说完,就被郑玄所打断了:“见客岂可高卧?莫言郑某无礼耶?且扶老夫起来……”

贾衢连忙上前见礼,说道:“衢亦未持节,不着印绶,突兀前来,已是失礼,得郑公想见,已是荣幸,安敢使郑公辛苦?郑公可安卧,不必起身了……”

郑玄微微一笑,也没有要强,“如此,便怠慢了……”

郗虑在一旁连忙拿了锦垫来,帮忙将郑玄靠背垫高了些,让郑玄可以半躺着和贾衢对话,然后退下,跪坐在一侧陪着。

“昔日听闻郑公于高密授课,衢心向往之,奈何山高水远,不得聆听郑公教诲……”贾贾衢寒暄了几句之后,也算是进入了正题,拱手说道,“今得幸旁听郑公授书,添益良多矣……不知郑公此来,有意于此立门而授乎?”

贾衢的潜台词自然大家都能明白,郑玄叹了一口气,说道:“老夫垂垂,形将入土,若不是情非得已,岂愿背离乡梓?唉……”

一旁的郗虑低声补充说道:“郑公之子……仕于孔北海,然……”

原来郑玄因为从徐州回到高密的过程之中,得到了孔融的高规格的待遇,再加上孔融别的不说,在经书上面的造诣也不差,因此郑玄也就顺水推舟让自己儿子在孔融身边出仕了,觉得自家儿子跟在孔融身边,毕竟也算是不错的一个起点,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孔融这个鸟人遇到事情,竟然自顾自的跑了,然后不仅是丢下了妻女,甚至连郑玄儿子也不顾……

呃,话应该这么说,孔融连自己妻女都顾不上了,哪里还能顾得上郑玄的儿子?

因此郑玄的儿子就很悲催的死在了袁谭的兵卒手中。

最近这一段时间,袁谭不知道发了什么疯,不仅是娶了孔融的女儿,甚至还派人到高密来找郑玄,意图征辟郑玄为官。袁谭杀了自己的儿子,郑玄又怎么可能到袁谭手下当官?于是郑玄当然不可能再继续于高密待着了,也不敢在冀州,于是乎偷偷的便传过了太行山,来到了太原。

郑玄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老夫年岁已高,死则死矣,也不算是什么……然昭先、鸿豫随某多年,怎忍因老夫断了其仕立之途?故而腆颜而至……”

贾衢点了点头。袁谭攻打孔融这个事情,贾衢倒是知道,但是不知道其中还有一个郑玄之子死于了这一场战役……不过这样一来,郑玄前来太原就算是比较有理由了,而且从某个角度来说,也不可能是袁绍派遣过来的搞事的,至少在情理中差不多是如此。

贾衢劝慰了两句,然后说道:“郑公有教无类,广授课业之心,着实令衢敬佩……然今日观此处简陋,起居亦甚为不便,若郑公首肯,不妨前往平阳如何?”这一次贾衢前来,自然不是他自己慕名而来的,而是接到了斐潜的命令。

一方面是因为太原的崔均,肯定是知道郑玄这个事情的,所以不管是用什么方式前来,都不可能表示自己不知道郑玄来了,肯定一出场就是公对公了,而作为上党太守贾衢来说,则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私人的方式或者以骠骑的名义来处理这个事情,在选择的余地上自然就游刃有余了。

贾衢经过考虑之后,觉得郑玄这样的理由比较可信,毕竟死了儿子这种事情不能作假,稍微调查一下也必然就清晰了,再加上也不能放任郑玄在太原持续授课,和平阳的守山学宫形成对台戏,所以既然算是比较正常的学术交流活动,自然是送倒平阳学宫之处去比较何时了。

郑玄却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某身躯残破,已然不堪,翻越太行,几欲气绝矣……如今实不堪路途之苦也……倒是老夫这几个弟子,若是去平阳学宫,倒也可行……”

郗虑叩首于地:“先生正需弟子服侍,弟子怎可自离?弟子情愿追随先生左右,以尽孝道……”

郑玄有些发怒,但是郗虑等只是叩首。

贾衢沉默了片刻,说道:“若是郑公心忧苦途,倒也不必……郑公有所不知,如今并州,精修官道,四通八达,纵然缓行,亦十日之内可达平阳,加之骠骑新研制四轮马车,路途更是安逸,宽敞舒适,绝无颠簸之苦,若是郑公不信,明日某调一辆来,便知一二……”

郑玄辛辛苦苦来太原,不就是为了有个更好的前程么?就算是不为了自己,也考虑着自己的这些徒弟。在汉代,师父这两个字可不是随便叫的。

若是只是为了避世,那么又何必在太原大张旗鼓的授课呢?之前不愿意去平阳,倒是真的害怕一身老骨头就在路上给颠簸没了,原先是想着多少静养一段时间再说,现在听说有更为舒适的马车,而且道路修整平坦,不像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痛苦的路程,郑玄也不免有些心动,可是又有些担心,迟疑了一下,又看了看身边的弟子,最终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便烦劳使君了……若是真的可免路途劳顿,老夫……老夫也愿前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