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770章 筹码

诡三国 第1770章 筹码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建宁之西南。

“你疯了!”高定摇头,看着雍闿,然后又摇了摇头,重复了一声,“你真的疯了!”

“哈哈哈!”雍闿仰头大笑,“这个世道!迟早会疯!如果我不疯,难道要看着家中老小发疯不成?!”

雍闿看起来像一头猪,却是精明不过。他知道,他所能争取的时间,也就是大概半年左右,从冬天到明年的秋天。

雍闿自己的筹码,并不够。

现在冬日,关中严寒,纵然想要调兵到川蜀,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然后等过了春季,夏季在山林行进,简直就是梦魇一般,因此正常来说,就算是骠骑将军动作迅速,也要到明天秋季的时候才能大军挺近,所以现在对于雍闿来说,能拉多少盟友就拉多少盟友,只要将骠骑将军的第一波抗过去,基本上局势也就定了下来……

毕竟建宁之地,有矿产,有盐池,确实是个好地方。

“我说……费公举此人……”高定说了一半,又习惯性摇了摇头,“算了,现在说这个也没有用……”

雍闿说道:“若是高兄换成了我,敢不敢赌这个贼徒会手下留情?多少给雍氏一条活路?”

高定沉默了很久,依旧是摇了摇头。

高定对于汉人官员,没有什么好感,甚至可以说,是抱着很大的抵触心理的,这种心理并非是高定本人天生就携带而来,而是这么多年和汉人官吏在接触的过程之中积累下来的……

狗官。

狗都不如的官。

狗还知道谁喂了一口饭,会摇尾巴,而很多汉人的官吏不仅是死命要好处,甚至拿到好处了还依旧是翻脸不认人!

汉灵帝时期,贪腐成风,上上下下都是如此。而为什么会产生贪腐,根本的原因其实也不完全是汉灵帝的锅,只不过因为是整个制度的问题,当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时候,所谓稀缺性必然产生高价格,而这些多出来的价格,就成为了**的温床。

但是权柄真的就是属于这些大汉王朝边境的汉人官吏的么?

并不是,只是委托这些汉人官吏来管理,换句话说,就像是后世盖个章,那个章也不是办事人员自家的,只不过委国家托其管理……

所以后世有多操蛋,大汉王朝汉灵帝时期的大汉官吏就要操蛋一百倍,而边境天高皇帝远的这些官吏,则是要一千倍。

吃人肉喝人血,草菅人命,扭曲黑白,助纣为虐,反正只要有好处,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出来,所以雍闿问说高定会不会觉得费诗在收刮完雍闿家产之后,还能给雍闿一家老小留条活路……

高定认为还不如相信狗会说话,猪会上树。

能相信一个贪腐官吏还是有底线的么?

显然不可能。

高定看着远处围绕着篝火正在换歌跳舞的族人,看了一眼雍闿,习惯性的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这样一来,哀牢多难了啊……”

建宁之南的区域,有三个方向的交通线,一条自然是往川蜀,而另外一条是通往后世的印度缅甸方向,也就是被称之为身毒和骠国之人,还有一小部分的波斯人,还有一条则是西部山区河谷走廊,在还没有地质变动的汉代,这一条路,可以从岷江横穿到横断山区,而在这个区域之中,有大量的嶲人。

嶲人分为东西两个大部落,或者说种族,东部的嶲后来演化成为了后世的彝人,而另外西部的嶲人则是以壮泰语和孟高棉语为主,但是这么奇怪的组合,依旧同时间保存在一起,很有些意思。

高定,就是东越嶲人之王,也是哀牢国其中的重要一个部落支柱。

雍闿劝说道:“高兄,不必忧虑……我打算将滇国的旗帜再立出来!”

“滇国?”高定看着雍闿说道,“你确定?”

雍闿看到高定的表情,猜到了高定的意思,便补充说道:“不是你想的那样!我说立这个滇国的旗帜,不是为了收什么钱财,又或是要什么人,而是希望能将大家都集中在一起,共同做事情!高兄,你想想看,如果我们东一个,西一个,分散在这里一点,那里一点,汉人打过来了,你一看,不管我的事,也就不管了,然后等汉人来打你,别人一看,也不管他的事……哈哈,我就是打个比方……如果有一个统一的名义,是不是就方便多了?”

高定翻了一下眼皮,呵呵笑了两声,“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保全你自己?”

雍闿也不避讳,点头说道:“没错!也是为了保全我自己!但是如果说真的重新将滇国的名号重新立出来……高兄,呵呵,谁可以当这个滇国之王,啊哈,当然,现在应该叫,嗯,大盟主?”

“打蒙煮?”高定摇了摇头,“应该叫统领,嗯,大统领比较好……”

雍闿哈哈笑了笑,也不反驳,心中却想着,“大桶拎”也不见得好听到哪里去,不过无所谓了……

滇国,在西汉时期强盛一时,然后被汉武帝打残废了,后来便分散成为了越嶲人外,还有濮人、昆明人、川羌人、叟人等等,当然,最多的,还是越嶲人。而后越嶲人便又立了哀牢国这种比较松散的联盟国。

哀牢国周边,还有闽濮、鸠獠、僄越、裸濮、身毒、寻传、钦族、掸人等等,反正繁杂得不得了,就连越嶲人自己都分东西两部,就更不用说平日里面相互之间有时候因为猎物啊,水草啊的矛盾纷争了。

如果说真的重新将滇国的旗帜立出来,然后将所有的部落都笼络在下面,有矛盾了一起坐下来解决,有利益一起分享,尤其是建宁的铜矿……

高定瞄了雍闿一眼,觉得雍闿提出的这个建议,似乎还是有那么一点可行性的。

“不过,就这样,还不够……不够……”高定摇了摇头,说道,神态像极了一个捏着筹码想要上台玩两手的赌徒。

雍闿笑道:“高兄不用担心,小弟还联系了另外一个人……”

“谁?”高定不由得盯着雍闿。

“绥南中郎将,交趾太守,士燮字威彦!”雍闿缓缓的说道。

……(???)( ̄Д ̄)╯……

关中冬日严寒,若是在外没有穿得厚实些,简直就是寸步难行,但是对于交州来说,天气虽然转冷,但是反倒是进入了相比较舒服的季节,至少在没有空调的汉代,冷的时候多穿两件就是了,但是热的时候,总不能将自己的皮都扒了罢?

这一点也算是南方和北方,相互之间的差异吧……

交趾太守士燮虽然说在三国演义当中并没有多少出彩描写,但是实际上,士燮做的事情,其实也不少。

士燮并非是南越人,其祖辈是鲁国人,在躲避王莽之乱的时候,一路跑到了交州。士燮少年的时候,还去过雒阳游学,后来被举为孝廉,补尚书郎,而后又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巫阳令,最后才任职交州太守。

因为士燮家族已经在交州定居了近两百年了,所以实际上士燮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大帮子,比如士燮的弟弟士壹合浦太守,二弟士?担任徐闻县县令又兼任九真太守,三第士武任南海太守,一家子齐齐整整都是太守。

因为这些年华夏中原动荡不安,所以逃亡交州的人员也是不少,比如袁徽、许靖等等,也是一些才学兼备之士。

士燮作为民政官来说,也算是不错的,至少在中原大乱的这一段时间之内,不仅稳定了交州地区,还和周边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甚至还在交州发展了儒学。

不过和骠骑将军斐潜不一样的是,士燮还没有更进一步到教化的程度,只是“初开学,教取中夏经传”,不过就算是如此,也影响了一批交趾地区的民众开始通诗书,知礼仪。甚至影响到了后世,越南在发展过程当中,曾产生了一种文字,叫做喃字。有人认为这种喃字就是士燮土创,为了让交趾人更好的学习华夏经传。

以至于后世在《大越史记全书》还将士燮任职的这一时期作为一个纪年来记载,称为“士王纪”。文化的传播使得交趾地区开始慢慢的步入文化时代,慢慢摆脱原来野蛮落后的生活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士燮在交趾地区的地位,可见一斑。

滇池的雍闿也并非是出了事情才找到的交州士燮,而是长期都有联系,否则在遇到变故的时候,也不会毅然就发动了极端的手段。

不过那是雍闿的问题,士燮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要不要配合雍闿,亦或是想不要想进军川蜀。

这对于士燮,不,这对于整个的士氏家族来说,都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交趾虽然比起大汉冀州豫州,甚至扬州青州来说,都要更加的穷困贫瘠,但是毕竟士家在交州经营了近两百年,就算是再愚钝的士族子弟,也能积攒下一些东西来……

那么,现在的筹码,足够士燮下场玩一玩的么?

士燮有些犹豫。

在交州,士燮他几乎就是土皇帝,说一不二的那种。可是反过来看,他也就是交趾一带的土皇帝,距离一流的地方诸侯还差了一些火候,现在,就不知道是不是到了添一些柴火的时候?

士燮找来了下属进行商议。

程秉是士燮的长史,按照道理来说,程秉应该给士燮一些建议的策略,可问题是程秉自己在技能上加偏了点数,基本上全数都点在了民生政务和文学经书上,所以对于军事么,也就是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所以也就是坐在一旁,作为一个陪客,说不出一二三来。

袁徽则是不然,他是一个经典的汉代学者,他虽然离开了中原,可是心还是牵挂着汉室,时常会有感叹自己能力渺小,不能挽救汉室倾覆……

于是乎,袁徽觉得是一个机会,是一个重新返回中原,去支援汉帝的机会,至少,总比一直呆在交趾一带要来得更好一些。“主公,如今天下大乱,汉室将倾,若可领军北进,便可位居中枢,终可匡扶朝纲,以全仁德之道,顺天下民意也……”

士燮点了点头,他明白袁徽的想法,但是虽然说士燮也对于汉室保持了一定的敬意,但是还没有说要将自家两百年的基业全数倾倒在中原赌桌上的想法。

能赚一些最好,但是也不要赔本。

许靖见状,微微一笑,并不说话。许靖当年在孙策攻江东的时候,带着家属避难,辗转到了交州,受到交趾太守士燮礼待,只不过和程秉、袁徽不同,许靖一直都没有真正拜士燮为主公,而是保持着客将的身份。

当然,也是只有许靖如此,毕竟许靖当年在年轻的时候就与堂弟许邵一同创下了硕大的名声,士燮虽然在交州,也是知晓其名,故而相当的礼遇。

士燮看了看许靖,低头思索了片刻,说道:“文休,此事汝意如何?可否指点一二?”虽然许靖不表态,但是士燮觉得还是要亲自问一下。

“怎劳使君动问!某之过也……”许靖连忙拱手回答,然后笑了一下,“使君,不妨先试之一二……”

如果说士燮有十足的意愿想要出征,那么根本就不会问这个问那个,也不会在袁徽给了一个相当光明正大的理由之后,却显得有些犹豫不决,所以整体而言,许靖判断,士燮其实心中还是有些不安的,所以便顺水推舟跟着士燮的思路走下去。

“哦?”士燮眉毛动了动,“请问如何试之?”

许靖捋了捋胡须,缓缓的说道:“使君可是忘了刘交州?”

“刘交州?”士燮微微皱眉,虽然没有说什么话,但是表情已经透露了他显然对于这个交州刺史很不喜欢。

“如今刘交州欲夺使君基业,无非乃其无地可居也……”许靖拱手说道,“如今川蜀动乱,又有刘益州之故,想必刘交州深恨骠骑……若使君有意,不妨表其为益州刺史,引其北进,一来可免交州兵火,二来么……”

许靖笑了笑,没有继续说下去。

士燮想了想,也不由得抚掌而笑,连连点头说道:“文休果然聪慧过人,妙哉,妙哉!便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