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985章瞎子摸象,骠骑之密

诡三国 第1985章瞎子摸象,骠骑之密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真实的会面么,往往都没有戏剧当中的精彩。

甚至会有些冷淡。

比如现在。

历史上猪哥攻,小鲁受,但是当下么,诸葛是街道上的路人,而鲁肃身居朝堂,腰间悬挂着官印绶带。

鲁肃注意到了诸葛亮,但是他不认识诸葛亮。相反,陈群因为太集中于他自己之前突如其来的想法,所以匆匆而去的时候没有将精力分散出来,自然也米有看到街对面站着的诸葛亮。

诸葛亮认识鲁肃和陈群,但是鲁肃和陈群并不认识诸葛亮。就像是小人物往往都记得大人物的脸,但是大人物却未必能记得全数小人物的脸一样,其实倒不是什么记忆力的问题,而是大多数人的眼睛都是长在上面,往上看是本能。

诸葛亮在历史上自然算大人物,但是他现在只是少年郎,即便是一个身穿月牙白,很俊朗的少年郎,也不过让鲁肃多看了一两眼,然后微微点头示意而已,至于交谈?

呵呵,这不符合汉代礼仪。后世有不少刚见面,甚至没见面都借钱的,但是汉代的礼仪会有一个词,叫做『交浅言深』,并且认为这是极其失礼的行为。

所以鲁肃只是觉得这个少年郎面相不错,示意之后就转身上了酒楼。

诸葛亮静静的在酒楼外看了两眼,然后又往陈群离去的方向上看了看,最终转身离开……

诸葛亮其实也是到市坊之中来寻找答案的。

这几天在长安,诸葛亮看了很多,尤其是在庞统说他『错了』之后。

『我怎么可能会错?』

诸葛亮以极低的声音嘀咕着,不服气。

所以诸葛亮一直在寻找,寻找可以证明他正确,反驳庞统的论点论据。

越找,诸葛亮便越是不服气,因为找到的东西,似乎,好像,应该,大概,并不能证明他是正确的……

因为商贸的繁盛,市坊的街道其实已经被斐潜魔改过了。正常来说,汉代的街道中间一大块,普通百姓是不能走的,只能走两边,如果百姓敢在正中走,那么就是僭越之罪。但是在市坊之中,因为商贸繁盛,如果说再在道路中间留这么一大块,就会非常妨碍交通,所以斐潜干脆只是在道路之中留了非常小的一条道,就像是后世道路中间的隔离带一样,只不过没有种花圃。

如此一来,两侧的道路就相对宽松了许多,既没有违汉代规定,也没有影响交通。

诸葛亮看着那一条小小的『隔离带』,然后又转头看着周边往来的商贸人流,看着大包小包的商品被捆扎在车辆或是马背上,耳边听着时不时响起的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回去罢……』在市坊中看了许久的诸葛亮,转过头,对身边的护卫说道。

护卫领命,旋即在前开道,撞开了一名因为讨价还价而有些过于全神贯注没有注意到身边动静而挡在了道路之中商人,将其差一点撞倒在地。

或许是之前在坊门之处受到了一些余意未了,亦或是那个商人确实是碍事,反正护卫既没有按照常理出声警告,动作也相应大了一些。

商人踉跄着稳住身形,满脸的怒容转了过来,然后变成了谄媚之色,点头哈腰的表示歉意……

路中有巡检刚巧带着些人走过,狭窄的道路似乎并没有影响巡检等人的新进。这些巡检也没有去制止喝责诸葛亮的护卫有些大一些的举动,只是略微看了两眼,便走了过去。

『有意思……走……』诸葛亮微微皱眉,缓缓前行,离开了市坊。

诸葛亮去见过了郭嘉,去了青龙寺,还去了光武神殿,也来了好几次的市坊,他发现自己原本的那些,未必对,但是庞统的那些,也同样有错……

庞统所说的那些东西,都建立在骠骑将军的身上,都依附在当下斐潜所作出的这些制度改变上,就像是在坊门,巡检作出了变化,使得诸葛亮等人等候,商人先出,使得交通顺畅,但是如果换一个巡检,或是没有巡检呢?

在街道上,自己的护卫推撞商人,巡检不也是没有看见么?

这样的制度是不稳定的,庞统的说辞也自然不能完全成立!

『去庞令君府上……』走到半路,诸葛改变了主意,他要和庞统再好好谈一谈。

结果庞统不在家。

诸葛亮有些疑惑,不是五日一沐休么,算算时间刚好今天啊?

庞统的门房管事看到诸葛亮,拱着手问道:『敢问是否诸葛郎君当面?』

诸葛亮走上前,说道:『某就是。』

庞统门房躬身说道:『家主有所交代,若是诸葛郎君来了,便奉上此物……』然后取出一个锦囊来。

诸葛亮挑了挑眉毛。

锦囊捏起来很硬,不像是字条巾帛之类的。

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装着一块木牌,正面有个虎头,方形的虎口之中有大汉骠骑府几个字,背面则是一个编号。

这个是骠骑府临时通行号牌,一次性用品,用的时候就需要上交。

诸葛亮明白了。

见诸葛亮拿着通行号牌有些发呆,护卫在一旁问道:『郎君,要去骠骑府么?』

『嗯……』诸葛亮沉吟了片刻,摇了摇头说道,『不,先回住所……』他还没有完全想通想好,跟庞统争论争辩倒是没什么要紧,要是去到了骠骑面前,他还没有准备好,还需要好好整理一些思路……

需要整理思路的,不仅仅是诸葛亮一个人。

离开市坊不久的陈群,也在整理着自己的思路。

能思考,并且会思考,这种本领,陈群一直认为是一个士族最为基础的标准,或者说,会思考的士族才是一个合格的士族。

至于那些名义上挂着士族子弟,但是完全不会思考的家伙,陈群认为那些家伙都只是鱼肉,等着什么时候上刀俎而已。所以,士族子弟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就像是人最重要的是脑袋一样,砍掉了脑袋,不能思考了,还能算是人么?

但是陈群今天看见了什么?

市坊之中,士族子弟竟然给商队让路?

不是,是骠骑之下的巡检,竟然让士族子弟等候,让商队先通行了,关键是这样的行为,竟然没有引起任何的奇怪反应,说明在长安之中,或者说在骠骑的地盘上,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所以自然也没有什么好稀奇的了……

这,难道不稀奇么?

大汉王朝之中,什么时候士族要给商人让路了?

就像是脑袋给脚趾头让开了位置,让脚趾头长在了脖子上一样,这事情,难道不稀奇,不怪异么?

这个事情一方面让陈群感觉很不可理解,另外一方面则是隐隐有些觉得这或许就是斐潜之所以商贸成功的关键……

这怎么可能?

陈群吞了一口唾沫。

让手足思考,或者说让底下的人思考?这么危险的事情,难道骠骑没想过后果么?

虽然陈群不知道一句鲁先生的名言,所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不妨碍陈群思考着的时候,感觉自己有些发冷。尽量,或者说严禁底下的人思考,这不是上位者的默契么?

因为不管是什么思考,位于底层的人的问题,都容易最终变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我?』

交赋税的是我,服劳役的是我,被欺压的是我,被辱骂的是我,被贩卖,被欺瞒,被愚弄等等,都是我……

上位者见状,连忙大喝,别想,去做!去执行!执行力才是关键!想那么多没有用!谁不在基层岗位上干十几二十年就递送什么建议书的,都一律开除!

然后又换了个口气,这是命啊,这是福报,呃,业报啊,这是你们欠的贷款,嗯,错了,是罪业,总是要还的对不对?你们终究是有福的,想那么多干什么呢?好好做就是了,有的吃,有的喝,还有快乐,将来还给养老金,考虑那么多做什么?好好活在当下,快乐生活,不就是可以了么?

这个口子不能开啊……

陈群有些慌乱。

因为就像是打飞机一样,只有第一次和无数次,当第一个问题浮现出来之后,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也会随着时间渐渐浮上来,迟早而已。

『为什么不是你?』

『我怎样才能成为你?』

这两个问题,陈胜吴广喊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刘邦则是大笑着回答,『大丈夫当如是』!

『骠骑怎么敢这么做?』这个问题才在陈群的脑海之中盘旋而起,然后瞬间就变成了另外一个问题,『骠骑想要做什么?』

『文以明道!』

陈群脑海当中忽然蹦出了这几个字,然后站起身来扒拉着一旁的东西,翻找出了那一枚的玉印,然后看着玉印底部的四个字,喃喃的重复道,『原来如此,哈!原来如此,哼!竟然是这个意思……』

陈群忽然觉得他待不下去了,他必须马上就走。

骠骑将军是一个疯子!

更可怕的是,还有一群人跟着疯子一起疯!

『什么「明道」,不能要这种「明道」!』陈群下意识的一哆嗦,就想要将玉印扔掉,但是想了想,还是将玉印收在盒子之中,然后狠狠的压上了盒盖,恨不得再贴上一个俺把你被蒙哄的真言封印,嗯,写错了,应该是『唵嘛呢叭咪吽』……

当然,如果陈群是佛教徒的话,他一定会这么做,可惜他并不是,所以只能是将盒子塞在了行囊的最底下,企图用这样的方式要让这种危险降到最低。

而在另外一边,鲁肃却没觉得斐潜有什么可怕的,甚至还在考虑江东搬抄斐潜这里做法的可能性,因为鲁肃和陈群想的不一样。

鲁肃看到的是胡商,而且鲁肃以为陈群看到的也是,要不然怎么会在那一队商人进出坊门的时候,就忽然有些恍然的神色?

说起来,胡商这个事情,江东还真的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就像是鲁肃原先也以为胡人那边能有什么?

一堆破皮子烂毛,能值几个钱?

牛羊?

就跟汉人的庄禾一样,是胡人的命根子,想要他们的牛羊,那就要和胡人对着撸,而且牛羊也就吃一会儿,那有土地庄禾可以吃了一年又一年的?

所以胡蛮越夷能有什么价值?

嗯,也不能说什么价值都没有,毕竟鲁肃也知道,孙权有很多的田地,都是这些南越蛮夷的人在耕作……

但是现在鲁肃看到了,其实和胡蛮通商,似乎也有不少的好处啊……

可是为什么之前,没有这些好处呢?或者说不像是骠骑这里这么好?鲁肃想着在市坊上的商队,心中也略微有些了一些感悟。

商贸,都是要培养的……

在江东地区,即便是和南越蛮夷有商贸行为,都是非常短暂的,甚至是随时都可能翻脸的那种,所以双方交易,一定都是交换最为紧迫的需求,交易对方认可的东西,所以往往价值么,就有非常大的浮动,而且也主要集中在仅有的那几种商品上,并不像是斐潜这里这样,从生活到生产,从针线到陶碗,什么都交易。

这才是关键所在啊!

鲁肃感叹着,『不愧是骠骑!』

江东和南越蛮夷作战,获得了什么?虽然抓了一些劳动力,但是却留下了难以化解的仇恨。南越蛮夷会时不时的趁着江东兵没有防备,突袭哨卡,劫掠商队,甚至还会试图侵占城池,侵犯坞堡等等,双方若是在外碰见面了,下一刻就各举刀枪砍杀在一处是常有的事。

鲁肃处理行文的时候,也没少接到下面禀报,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被蛮夷突袭了,又或是讨伐了什么山寨,斩获了多少首级等等……

所以孙权治下的江东地区,和南越蛮夷接壤,但是并没有获取多少的好处,甚至可以说,麻烦一大堆,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对应处理这些事情。

然而骠骑此处……

『妙啊!』鲁肃不由得击掌赞叹,『此乃上兵之策也……』

虽然鲁肃不完全懂得『市场』这个词的含义,但是鲁肃察觉到了这就是最为重要的所在。骠骑打胡蛮,打下了一个胡蛮部落,就等于是开拓了一片市场,而江东打南越,打下一个山寨,除了收获一堆人头,还要付出去大量的将士犒赏之外,落在手中最多的就是仇恨……

如果学着骠骑将军这里一样,换一个思路呢?

鲁肃喃喃的念叨着,比划着。

汉人的物品,无疑,比周边任何一个胡蛮都要精致,都要好用,所以汉人的一切东西都是先天上具备优势的,可以将胡蛮原本用的那些器物打得稀里哗啦溃不成军。

只要价格合适,胡蛮自然希望能用上汉人的器物,然后呢?

胡蛮里面原本做这些器物的人,就渐渐的没有了,毕竟他们的东西既不美观,也不好用,所以他们要么学着如何做得能跟汉人一样,要么就没了活路。而等这些原本会做一些东西的胡蛮渐渐的要么被同化了,要么消亡了之后,那么胡蛮就已经离不开汉人的器物了……

鲁肃忽然哆嗦了一下,似乎是寒冷,亦或是激动。『这……这,这……真是太骠骑了……』

鲁肃想起了前几天得到的玉,一块是玉块,一个则是玉印。

玉在西域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或者说价值并不像是汉王朝这么大,而骠骑拿到手里,变成了玉印,这个价值么……

原来什么『敬以知微』,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玉啊,原料,产品,然后其中的差价!

一瞬间鲁肃的脑海里面迸发许多东西,南越里面有什么,有木材,有铜矿,有铁矿,说不得还有白银和黄金,这些东西孙权要是派人去找,怕是找个十几二十年都未必找得到,但是南越之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其中,他们很多是守着矿产,却没有能力将其变成有价值的东西啊!

哈哈哈,就是如此!

鲁肃忍不住都要手舞足蹈起来。

懂了,学到了!

这就是骠骑将军的秘密!

??呃……

鲁肃想到了另外的一件事,神情立刻就有些沮丧起来。

恐怕,孙二愣子,不一定愿意这么做啊……

很简单,因为比起能制作各种器物的工匠来,自然是江东各大家族才是主力,孙权之下才有多少?若是按照这个方法来做,孙权本身能捞到多少好处?很明显大头都会被江东家族拿走了,这样下来,孙权又怎么会同意,会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办呢?

『敬以知微……敬以知微……』鲁肃想起玉印上面的字,又重复念叨了两遍,叹了口气。这个玉印哪里是给我的?这哪里是在说荆州,明明就是说孙二愣子的啊……

可问题是,按照孙二愣子的脾气,鲁肃根本不可能,也不敢将这个他推测出来的意思完完全全的表达个孙权,甚至还要站在孙权的角度上,来委婉的,稳妥的,照顾方方面面的,再将意思表述出来。

这,究竟要怎么说呢?

鲁肃捂着脑袋。

哎,我,好难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