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2150章破事

诡三国 第2150章破事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夜沉沉。

人未静。

欢宴终有时。

在郭嘉醉酒之后,宴会在半夜之时也就渐渐的结束了。

不知道是酒精的作用,还是思绪的难平,曹操回到了后院,依旧是没有任何想要睡觉的心思。

喧嚣过后,便是空寂,热闹背后,只剩孤独。

曹操想不明白斐潜的做法,不是因为他不聪明,是因为他的思维和斐潜南辕北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治国方略。

曹操托着脑袋,纷乱的思绪在酒精的刺激下,使得曹操觉得脑袋又开始了有些疼痛。

稀碎的脚步声传来,门外响起了曹丕的声音:『父亲大人万安……』

晨昏定省,作为子女,这种礼仪在汉代是不能少的,即便是曹操今夜饮酒到了半夜,曹丕也必须等到请安了之后,才能回去休息。

当然,如果曹操之前有吩咐说今日不需要曹丕请安,那么才可以免了,只不过今天一整天曹操心思都在外面,哪里顾及到内庭来,故而自然也就没有吩咐这些琐碎小事……

曹丕很困了。

少年人总是会觉得睡眠不够,曹丕也是如此,他原本想着就是像是往常一样,在门外请安一声,然后曹操回应一声,便可以回去睡觉了,却没有想到今天曹操竟然一反常态……

『丕儿么?进来叙话……』

曹丕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黑漆漆大半夜的,叙什么话,有什么不能等明天再说么,呃,等天亮了再说么?

但是在下一刻,曹丕就乖乖的低着头,进门拜见,『见过父亲大人……父亲大人可是安好?』

『嗯……』曹操摆摆手,指了指一旁的坐席,『坐。』

『……』曹丕的鼻子微微动了动,但是什么都没有说,依言到了一旁做好。

『今日……奉孝得归……』曹操低低笑了两声,『某甚喜也……吾儿可知某喜从何来?』

『得贤才而归,自然不胜欢喜……』曹丕回答道。

曹操脸上露出了一种难以描述的笑容,虽然嘴角上扬,但是似乎是被硬硬拉扯上去的一般,『呵呵……贤才啊……不光是贤才,还有人心……』

曹丕应和道,『是,得人心者可得道助也……且为父亲大人所贺……』

曹丕的意思么,就是老爷子你高兴就好,事儿整完了大家回去各自睡觉罢,但是没想到曹操却丢出了一句,『人心……那么,当下人心,又是如何?』

『啊?』曹丕愣了一下,飞快的瞄了一眼曹操脸色,一时间不能答。

『春秋战国之时,先有管公,后有商君,其道如何?可得人心否?』曹操嘿嘿的笑着,似乎想到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管仲在经济上采用国有经济主义,也就是所有能挣钱、高利润的行业都收归国有,嗯,包括那啥啥……然后由朝堂来垄断经营并获取高额利润。

这种经济政策有利于快速集中财富,壮大国家实力。在经济总量并不大的情况下,能优先保证国家的经济利益,确保朝堂拥有最大的财富,能够削弱地方贵族的力量,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在对外战争时,也因为中央朝堂拥有更多可调配的财力物力而处于有利地位。

而商鞅则是更近一步,将整个国家全数都严格限定,以农养战,以战促农,将国家所有力量都集中在了战争和农业上,这其实是一种战时经济体制,在天下纷争的时候,这种体制的优势自然是不言而喻。

因此齐国用管仲而九合诸侯,秦国用商鞅而一统天下。

在其后,因为其二人成功了,所以这种经济政策便被记载和沿袭了下来,哪怕是后来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管仲和商鞅的经济政策依然是儒家之人所推崇的有效的政策,也是很多后来统治阶级心中念念所想的『好政策』。

管仲和商鞅的经济政策,就像是两份『标准答案』,明晃晃的悬挂着,只要抄一抄,似乎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所以后世便多有人但凡是提及经济策略,便是将管仲和商鞅挂在嘴边,拿出来抄上一抄。

像这样的问题,即便是历史上的诸葛亮,都做不好,更不用说曹丕了。听曹操如此问,曹丕吭哧半天,最后憋出来一句,『或可得之……』

曹操摇了摇头说道:『商君,就不提了……管公之策,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然若无齐桓公……哼哼……』

管仲一生其实说起来比较魔幻。年轻的时候,管仲比较浪荡,做过商人,从过军,也当了一些官职较小的地方底层官员,旋即不久又被辞退了,成为了失业人员……

后来管仲便遇到了鲍叔牙,就有了那个词,管鲍之交,咳咳咳咳……

当初管仲做生意,和他合伙的就是鲍叔牙,并且很是大度,管仲多拿钱少出钱,鲍叔牙不以为意,甚至还举荐管仲,让管仲再次从一介平民,成为了辅佐公子纠的重要官吏。

结果么,管仲这人吧,有些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做生意坑鲍叔牙,管仲自己少出多拿就不说了,在齐襄公要确定继承人的时候,也是丝毫不念旧情,为了帮公子纠,还专门去追了公子小白和鲍叔牙,私图直接刺杀公子小白,若不是小白机警装死,后来也就没有了齐桓公。

公子纠争位失败,管仲当然也受到了牵连,然后鲍叔牙对管仲是真爱,又再次举荐管仲给齐桓公,而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会接受管仲吗?很显然起初也是接受不了,毕竟管仲曾经差一点杀了自己,但是在鲍叔牙的开导之下,后来才愿意见管仲,也才有后来的彻夜长谈,管仲复起。

贪小便宜,恩将仇报,不择手段等等恶劣行径,可以说如果没有齐桓公的支持和肯定,管仲就肯定会像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一般,惶惶而终。

那么现在呢?

即便是曹操想要进行改革,如同管仲一般修正一些错误,使得大汉王朝可以像是齐桓公一般登上霸主之座,而天子刘协会支持曹操么?

曹操笑容依旧,可是在笑容深处黑影之中隐藏的悲哀,却如浓墨一般的深沉。

斐潜则不一样,在他周边,既没有头上的压制,也没有周边的纠缠,而曹操这里稍微一动,便是如陷入泥沼……

为什么?

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将来,又需要怎么办?

曹操想着心事,曹丕又不知道要说什么,一时间房内便沉默下来。

片刻之后,曹丕便忍不住睡魔的引诱,虽然心中想着说不能睡,但是开始眼皮打架,慢慢就睁不开了……

『ε=(′ο`*)))唉……』

曹操一转头,看见摇摇晃晃的曹丕,叹息了一声,然后也没有了和曹丕继续说下去的心思,便叫了醒了曹丕,让他去睡觉。

曹丕顿时眉眼舒展,毫不留恋的拜了一拜,转身就走,心中更是嘀咕着,父亲大人真是……就这点破事能巴拉巴拉这么多!

要不是看在你是父亲的面子上,小爷早就翻脸了!

耽误小爷睡觉!

真是……

……(╯︵╰)……

觉得身边都是破事的,不仅仅只有曹丕一个人。

还有孙权。

这段时间,孙权觉得身边真是没有什么事情,没有什么东西不是破的。书翻了两页就觉得是破书,没有什么好看的,船坐了半天就觉得船是破的,坐得屁股都疼,吃喝更是一堆破败鱼虾,塞牙缝都嫌弃……

至于人和事,就更是破坏孙权心情了。

『子敬!』孙权冷笑着,捏着桌案,『哦,这倒是新鲜,这谋逆之徒,为何不能杀?莫非有何赦宥之处?!』

船队再过两天就要倒吴郡了,而孙权对于孙辅之事的怒火显然还未熄灭,甚至有些越烧越烈的状况,使得鲁肃再也坐不住了,找上了孙权。

有的人看着水天山色,便有什么怒火也会渐渐的变小,但是有的人不管做什么,只要有怒火没能第一时间扑灭,便会越来越大……

孙权则是后者。

这两天沿着大江一路往下,并没有因为山川壮丽而豁然开朗,而是因为想着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越发的气愤。老子辛辛苦苦在外征战,尼玛一群狗东西在家里捣蛋,老子烟熏火燎差点被曹军杀死,尼玛一群狗东西躲在后面搞事,老子开疆扩土差点染疫,尼玛一群狗东西只懂嚼舌而议!

越想便是越不甘心,越想便是越发愤怒,眼珠子渐渐充血,三角眼皮渐渐拉起,鼻孔变大,眉毛也是立起,磨着牙,捏着拳头……

以上都是在心里。

外表上,孙权还是依旧很能装……嗯,很平稳气场。

可惜依旧是被鲁肃看出来了,当然周瑜也看得出来,但问题是周瑜劝说不了孙权,因为孙权根本不相信周瑜,甚至怀疑周瑜那么说是不是别有居心。

『主公请屏退左右。』鲁肃缓缓的说道。

孙权沉默了片刻,挥了挥手,让侍从和护卫都退出船舱去。

水声滔滔,船儿摇摇。

『主公以为,可比齐桓公乎?』鲁肃说道。

孙权皱了皱眉,『子敬何意?』

『正所谓能长保国者,故当可终善者也。』鲁肃缓缓的说道,『如今诸侯并立,各逞心机,能终善者方为长,列士并立,择良而栖,能终善者方为先……昔日齐桓公继位之时,亡国待存,危邦待安,若其怠于德而享于乐,逆于谋且劳于民,只求心念通达,不顾社稷所需,敢问齐国何以霸业?《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知主公以为然否?』

孙权沉着脸,『子敬之意,莫非某还要赦宥此等叛逆不成?!此乃谋逆也!乃大不赦之罪!』

鲁肃点了点头,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和孙权争辩,而是说道:『主公稍安……昔日齐桓公继位数年,东南多有**者,遂南征伐楚,逾方城,望汶山,使贡丝于周而反。荆州诸侯莫敢不来服。又是北伐山戎,斩孤竹而南归。海滨诸侯莫敢不来服。逾太行与辟耳之谿拘夏,西服流沙、西吴。岳滨诸侯莫敢不来服……便如当下骠骑将军,平白波收黑山,并北莫敢不来服,征李郭平西域,雍凉莫敢不来服,战汉中定川蜀,锦地莫敢不来服……』

孙权挑起了眉毛。

怎么说着说着又到了骠骑将军斐潜身上?

『齐桓公良车三百乘,教卒万人,以为兵首,横行海内,天下莫之能禁,南至石梁,西至酆郭,北至令支……』鲁肃继续说道,『便如曹孟德,领青州兵三十万,南讨袁公路北伐袁本初,平定青徐,掌控中原……便如斐子渊,曹孟德之辈,亦未闻以斩族内血亲兄弟而成其业者……』

『好胆!』孙权恶狠狠的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之上,『鲁子敬!以为某不敢斩汝乎?!』

孙辅是孙羌的儿子,而孙羌是孙坚的兄长,因此孙辅是孙权的五服之内的兄弟。鲁肃的话非常犀利,直指问题核心,不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桓公,还是当下的曹操斐潜,其威望都是打出来的,并不是杀几个人就能获得的……

『主公息怒!若斩肃一人,便可定江东,直请速斩之!肃当毫无怨言!』鲁肃拜倒在地,叩首咚咚有声。

毕竟船舱都是木板……

孙权深深的吸了口气,半响才说道,『起来……坐……』

『昔有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战而伯天下……』鲁肃谢过了孙权,重新坐下,继续说道,『今主公胸怀天下,囊括四海,有匡扶社稷之志,救万民吊悬之苦,息八荒兵刀之害,立不世伟岸之功……肃甚敬之,亦愿为主公大业肝脑涂地,死不旋踵……』

这就好听多了……

孙权嗯了一声,捋了捋胡须。

鲁肃知晓孙权脾气,若是不让孙权先将怒火发一些出来,孙权是断然不会听得进去什么话的,故而鲁肃冒着危险先激怒了孙权,然后行安抚,显然使得孙权的情绪上比较平静了一些,也能听进去一些东西了……

鲁肃继续说道,『主公,管仲曾射齐桓公,然齐桓公赦宥之,方有桓管五杰,宁戚可令粮草无忧,王子成父可勇兵卒,宾须无可律政清明,隰朋可不战而屈兵,东郭牙可直谏功过……肃不才,不敢自比东郭牙,然拳拳之心,亦愿协助主公成齐王之业……』

孙权点了点头,说道,『子敬勇于直谏,某甚是欣慰……然此贼可比管仲乎?子敬不免言之过矣。』

『主公,不知是先有梧桐树,再引良禽栖,还是现见良禽来,急寻梧桐树?』鲁肃说道,『杀一人可得天下乎?若可,便直杀之,若不可,何不以其引之?』

孙权深深的皱起了眉头,『其谋逆也!谋逆若可赦,何人不景从?』

『主公谬矣!此事尚不可定也!』鲁肃说道,『句章之乱,多有蹊跷!主公若是静心思量,定可洞悉……若主公征讨之,便为谋逆,若不征之,仅为民乱尔!』

『民乱……』孙权皱眉。

孙权其实对于孙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恶感,年少的时候甚至还一起打过猎喝过酒,但是现在咬着孙辅不放,是因为孙权感觉到了孙家将领的威胁……

而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孙策之子……

父死子承才是汉家道理,兄死弟及那是蛮夷做派!

当然,在面上是这么振振有词的,实际上是因为弱主,必然会强于旁支……

再加上江东士族在其中不断的掺沙子,便自然让孙氏之中兄弟之间越发的显得疏远。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孙权担心有一天七国之乱就在江东上演,所以一直都想要中央集权,扶持新生力量,以此开取代老派将领,自然就侵犯到了这些孙氏将领的利益,矛盾就由此产生了。

虽然严格说起来,大部分的孙氏将领都是孙权的五服之内的亲戚,但是在利益面前,『亲戚』二字便是宛如情趣内衣一般,说有用罢又遮蔽不了什么,说没有用罢也不能算是没有穿。

『句章之处,如同小恶,若主公大举兴兵,反而落了下乘,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不说,必然引得吴郡空虚……』鲁肃沉声说道,『太夫人于吴郡之中,必然早知此事,然亦不动声色,便多因此之故也……』

这个事情之前周瑜也说过,但是孙权认为周瑜是在欺骗他,吓唬他,所以根本听不进去,现在经过了鲁肃这一番话之后,又重新提及这个问题,孙权才意识到周瑜所说的,或许真有这种可能性……

『如此说来……』孙权看着鲁肃,『子敬可有良策?』

『主公既有齐桓公之志,』鲁肃微微笑着,说道,『何不效仿其举?临近新年,宗族自当聚之……届时若是肯来,便不足为患,若是不来……主公吊伐其逆,亦得大义是也……若是当下胁迫过甚,反而使得多有戒备……』

孙权沉思良久,终于是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