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2212章早晚哼哼

诡三国 第2212章早晚哼哼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许县。

尚书台依旧是沉闷无比,众多的官吏低着头,匆匆而行。

郭嘉沉着一张脸,疾步而行,根本就没有理会旁边的小吏的点头哈腰,甚至连多看一眼都没有。

低下头行礼的小吏,在看见郭嘉的衣袍在眼前晃过去之后,才慢慢的扭了一点头,看着郭嘉的背影,嘴角向上抽搐了一下,显露出有些狰狞的面色,然后才重新恢复了正常,直起身来,又是满脸堆着谦卑的笑容……

这些小吏出身都一般,基本上来说都是属于和郭嘉差不多的水平,有的人稍微好一些,有的则是更差,因此他们在背地里,在低下头的时候,难免会将自己想象成为郭嘉第二,然后有一天就像是后世里面的那些『药神战神罗刹龙王』一样,发动下巴之力,气场全开,然后震慑一片宵小,但是当他们抬起头来的时候,就不得不再次挂上谄媚的笑,点头哈腰像一朵菊花随风摇摆。

郭嘉转过回廊,看见荀彧独坐厅中,便是越发的生气。

『你疯了么?!』

郭嘉几乎要贴到了荀彧脸上,『你居然去跟主公说什么春耕?!』

『要不然谁去说?』荀彧不动神色的将郭嘉给推开,『某去还能活,让旁人去……』

『那也不能你去!』郭嘉挥动着袖子,『谁便叫谁去都行,反正死了就死了,也算是尽职尽责……』

『奉孝。』荀彧看了一眼郭嘉,『慎言。』

『嗯……』郭嘉气闷闷的坐了下来,『好吧,我收回刚才的话……』

沉默了片刻,荀彧缓缓的说道:『春耕不能拖了……这两年四处征战,加上又是雪灾,又是旱灾,虫灾,即便是富庶之地,产出也不足半数,若是今年……故而无论如何,若是以家国社稷为重,当下便是要全力春耕,以保庄禾……』

郭嘉点着头,说道:『没错!你说的很有道理!非常正确!可是……可是文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满朝上下,里里外外,林林总总这么多人,就没有一个人认识到春耕重要?就没有一个人觉得要保庄禾?如果都不知道,难道这些人都是傻子么?如果已经知道,为什么这些人都不说?!就连……那什么都不在乎,你在乎干什么?!』

荀彧忍不住拍了桌案,『郭奉孝!』

郭嘉缩了缩脖子,怏怏的重新坐了下来,拉达着脸。

远处山脉,渐渐的退去了冬日的萧瑟,如今浅绿深黛。

近处庭院,细碎的一两个绿芽也试探的在枝头上冒了一点点出来,似乎带来了一些春天的气息。

低沉的男中音……

呃,串台了。

是荀彧的声音在一旁响起,『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嗨!』郭嘉无言以对,只能是愤愤,却又怜惜的看了荀彧一眼,然后摇摇头,闭上眼,再度叹息了一声。

良久,郭嘉甩袖子站了起来,『不管了,某要饮酒!饮酒!』

荀彧看着郭嘉摇摇晃晃的走了,看着郭嘉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最后也闭上了眼,几乎是为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

想必自己劝诫曹操注重春耕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的许县,说不得传递到了豫州,冀州,但是最终来找自己的,也仅仅只有郭嘉一人……

大汉啊……

一厅。

一桌。

一人。

荀彧仰着头,进贤冠上的长带在风中微微飘着,脸上平静如水,不悲不喜。

……(╯︵╰)……

长安。

大汉骠骑府。

到了交公粮,呃,交作业的时间。

其实在这个时候,斐潜就会觉得,布置作业一时爽,然后批改作业么……

所以后世那些老实,才会乖乖的批改孩子的作业,而那些老湿么,呵呵,只顾有时间去研讨师生恋是不是合法合规,哪里会有时间管什么作业?

因为斐潜所布置的话题,原本就是类似于研讨,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因此也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错之分,只要是能说一些道理,并且能够说得通的,也就算是不错。

可是当斐潜看到司马懿交上来的文章之后,不由得愣了一下,然后抬头看了司马懿一眼。

司马懿低着头,坐得端端正正。

『呵呵……』

斐潜读完了司马懿的文章,并没有立刻发表什么见解,亦或是对其置评,只是捏在手中,轻轻的拍了一下,然后笑了笑。

因为后世的一些影响,以至于斐潜对于司马懿的观感么,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并且以为司马懿应该是那种比较顽固的士族利益维护者,但是现在看来么,或许有了一点的转变。

这种转变,是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斐潜不太清楚,或许只有等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比较清楚一些。

斐潜再次看了看司马懿,然后将司马懿的文章交给了庞统,『士元不妨诵读之……』

庞统接过了文章,微微斜眼看了一下司马懿,然后展将开来,『……臣伏见骠骑时,尝命臣等以周王为文,撰春秋之变,阐更迭之理,臣愚钝……』

『挑重点……』斐潜瞄了一眼庞统。

庞统嗯了一声,然后眼珠子迅速上下活动着,嘴里快速咕噜咕噜过去,然后忽然停住了,睁大了眼,抬头去看司马懿。

在场的其他人也跟着庞统将目光投向了司马懿。

司马懿双目低垂,纹风不动。

『嗯咳咳……』庞统清了请嗓子,『……仲尼修书,注写春秋,论述尧舜,三代间事,甚为备详。然其少言五德,亦避阴阳鬼神,若五德乃正朔大事,岂无独明言乎?故臣以为,夏商周三代,并无其说……』

黑胖子的声音刚落下,便是哗然。

『哦呵……』

『嘶……』

斐潜伸出手示意,让众人安静。

『……春秋之中有云,「十月陨霜杀菽」,又有一说,二月「无冰」,足可见三代之时,时与天合。乃至秦法,以十月为正,勿应天时,唯求其德,不务纯道,直求虚名,上则戾于天,下则妄于人,则后又僣乱假穷者众也,各有所论,不知所从,治乱之迹,不可不辨,维正直道,不可不明。臣之学,愚笨不足以全,唯愿引他山之玉也……』

『……华夏正统,可为传曰,「君子大居正」是也,又可曰「王者大一统」之言,故可知正者,乃正天下之不正,统者,乃合四海之不一也。天下之不正,四海之不一,便如春秋各国,纷乱相争,民生潦倒,生灵涂炭,是以君子所不忍,秉先贤之志,行荆棘之路,求天下之正,四海之统也!』

『……尧舜之传,三朝之代,各有其故,或以至公,或以大义,或是平以乱,或是靖八荒,皆得天下之正,合四海于一。故可知,非有德,方行之,乃行之,方有德……』

『……故虽有正名,然无正行,终无可为是也。有居其正,而不能合天下者,东周是也;有统四海,而不得传其正者,前秦是也。五德始终,生克由人,秦亡汉继,王贼又生,光武中兴,便是重论……』

『……若天有五德,岂可如此儿戏?若天道有常,岂可随意更改?』

庞统话音刚落,便是哄然一片,众人纷纷控制不知自己的八卦之火,熊熊喷喷,叽叽喳喳起来。

华夏历史上的这个五德,似乎看起来简单的五行五色,实际上却影响了华夏政治长达千年的变幻,一德对一色,金德对白,木德对青,水德对黑,火德对红,土德对黄。五行相生相克,终而复始,天道轮回。

然后每一个称王称帝,或是企图称王称帝的人,都会先宣称自己,或是自己统帅的这些人是一种可以克制旧朝的新『德』,甚至还没有成功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改换了颜色,进行所谓的『颜色革命』。

周是火德,秦始皇就说自己是水德,而水德相应的颜色就是黑色,所以整个大秦帝国就成了『黑客帝国』。

庞统的声音依旧在继续……

『若五德之说可真,则前秦用之切矣。色尚黑,旄旌节旗,处处皆黑,改年始,朝贺皆冰雪,十月方为正,数以六为纪,符冠皆六寸,舆六尺,步六尺,乘六马,真所谓无不以六,无处不黑,然则如何?一统天下,一十五年,便是天下大乱,道德尽丧。色尚不足黑乎?法尚不足六乎?』

斐潜忽然觉得有些想笑,若是后世那些只会喊六六六的咸鱼,怕是在秦朝能混得挺好……

『五德始终说』的起点,然后说是黄帝,然后那个时候开始,其后的夏、商、周、秦分别为木、金、火、水,按照这样『有规律的五德轮换』,按照道理来说,汉朝革了秦朝的命,那么是土克水,汉朝应该是土德才对。可刘邦却自认为黑帝,没土德,是水德,所以制度服色依旧沿用秦朝旧制。而汉朝官方正式承认土德,是在百年之后的汉武帝才得以实现……

然后大汉变成了一片黄色。

然后大汉啥都用五,五铢钱,就连官印上面的字,也是五个字最多。

算起来,汉武帝革了他老爷子,他祖宗的命?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搞了一个新朝出来。由于他是和平革命,通过让人禅让的方式得来的帝位,跟以往暴力革命的方式不一样,所以『五德始终说』对他而言就有一些相对困难了。

但这并没有难住王莽,他当黄门侍郎时的同事刘歆,为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个『五德相生』的理论,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从此,五德就即可克,又可以生,亦或是不生不克,反正上面大大的写着『五德』二字,然后在不引人注意的边角旮旯,则是出现了一行小字,『以上解释权归……』

既然王莽用五德说事,那刘秀也不客气,就顺势利用了这一点,来做光复大汉的事业招牌,表示说王莽的金,是九阴虚金,刘秀他自己的火,是天罡真火……

好吧,这个是蜀山的说法。反正最终刘秀成了火德皇帝,整个大汉天下的颜色又变成了红色。

汉朝一会儿水德,一会儿土德,一会儿又火德,更加表明了这种所谓的『五德』解释,其实完全都是操控在人类的手上,而非什么天意。

然后到了黄巾起义,按理说这是暴力革命,按照五行相克的理论,应该是水德,色尚黑,口号应该喊『红天当死,黑天当立』,可张角没多少文化,他觉得黄天更有气势,所以他要建立一个Yellow的世界。当时的革命纲领《太平经》提出,『东汉是火德王,汉运衰,代汉而兴者当为土德。』起义头目张角自称『黄天』,以示将承汉祚而王天下。但很不幸的是,他的大黄朝并没有建立起来,反倒是到了曹丕的年代,才实现了张角的遗愿,采用了所谓的土德,改了世界一片黄……

然后也没坚持多久。

所以说,曹丕和张角是一伙的?

嗯,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毕竟似乎看起来都是一样的蠢,一样的急不可耐,一样的毫无章法……

『……夏替炎黄,因其德衰乎?炎黄若无德,何能称圣?又有东周以继西周,春秋各国纷乱,晋又分三,终秦一统天下,盖因秦亲于周乎,逆于周乎?乃顺德乎,乃逆克乎?夫自古王者之兴,必有盛德以受天命,或其功泽被于生民,或累世积渐而成王业,岂偏名于一德哉?』

庞统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司马懿,然后念完了最后一句,『故,五德始终,乃谬论之!』

……Σ(?д?lll)……

冀州。

邺城。

新年过后,官署也渐渐的解除了官印封存,开始正式上班。

作为冀州首要的干饭人,打工魂的崔琰,当然不可能说只是待在自己的家中逍遥躺平,必须作为官吏的代表,努力的去工作……

至少表面上应该是这样。

毕竟现在冀州上下有很多的地方,因为之前的事情,官吏大幅度的减少,以至于整个的政事几乎都是停滞的状态,不论是民生还是水利,诉讼还是刑罚,一切就像是电脑里面的行程被挂起。

因此邺城官署里面的事务更显得繁杂……

然而崔琰依旧是平稳气场,有条不紊,在摸了一天的鱼,错了,是奋斗了一天之后,崔琰便是准时准点,按时下班,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崔公!』

栗攀微微提着自己长袍,疾步而来,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眉飞色舞,『崔公!大喜,大喜啊!』

崔琰咳嗽了一声,略微表示了一些自己对于栗攀如此行为跳脱的不满,然后看了栗攀一眼,眼眸之中微微闪过了一点异色,说道:『何喜之有?』

栗攀没有注意到崔琰的变化,他只是沉浸在喜悦当中,左右看了看,然后强压着兴奋,伸长了脑袋,以极低的声音说道:『曹公……下令……春耕……』

对于栗攀等人来说,之前曹操给与的压力,自然相当的大,而且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他们与那些被抓被杀的大户也有一些往来,这要是被说成谋逆分子,冤屈不冤屈?现在曹操发布诏令说要各地抓紧春耕,暂休牢狱,那么其实也就代表着一场风波就暂且停歇,大家都可以缓一口气了……

曹操怂了!

原本大杀特杀,以一挑五的家伙怂了!

他退回去了,咱们的泉水保住了!

呃,反正大概就是类似这样。

这对于冀州上下的士族大户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喜事。

『崔公……』栗攀微微咬着牙,脸颊旁边的肌肉跳动了两下,『如今既然……春耕之事……是否可以……』

崔琰沉思了一下,摇了摇头。

栗攀微微睁大了眼睛。

崔琰说道:『非不敢也,乃不可也。想必敦促春耕,非曹公本愿,若是……岂不是正落其下怀?』

栗攀点了点头,却又皱眉说道:『若是……』

崔琰淡淡一笑,说道:『诗有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至少算是士族子弟的基本功,若是说出来还有人不知道出自于何处,讲的是什么事情,恐怕立刻就会被人扔到一边,顺带递过去几块泥巴。

『崔公之意……』栗攀眼眸当中,闪着一些阴毒的色彩。

崔琰笑了笑,说道,『……「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故而,明白了?』

栗攀连连点头,带着满脸的佩服之色,『明白了!明白了!某这就去办!这就去办!』

崔琰微微点头,然后看着栗攀走远,脸上的笑容便是渐渐的凝结起来。

自己也才刚刚接到了消息,而栗攀便是后脚就到,说明栗攀的消息渠道……

这倒是有些意思。

看起来,即便是自己如此作为,依旧是还有人并没有将自己视为冀州领袖!

这群鼠目寸光的家伙!

崔琰心中不免有些愤愤,但是脸上笑容依旧。

『早晚……哼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