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2215章新的战斗

诡三国 第2215章新的战斗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山。

汉中平原便是在目光所及的末端……

猪哥在山上。

这边的山不算是华夏最高的,但是也不矮,并且都比较陡峭。

秦岭,汉水。

这里就是当年刘邦的出发地,大汉的兴起之处。

回头望,诸葛亮似乎能看见自己一路走过来所留下的脚印。

真不容易。

纵然是这些年头来不断的修建和开辟,甚至有了水运辅助,想要从关中到汉中,依旧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诸葛亮要在汉中待一段时间,所以他连新年都没有在长安过,就急急的奔往了汉中。

倒不是诸葛亮不愿意待在关中过年,而是因为要走山道,就要趁着冬日土硬,往前赶一段,否则等春季雨水多了,那么下起雨,山道泥泞之后,即便是想要走,恐怕都是难以前行了。

以最为谨慎的态度来做事情,宁可多做,不可疏忽,这是诸葛亮的习惯。

汉中。

诸葛亮站在山头上眺望着这一片土地的时候,心中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一种及其怪异的感觉,明明这一块土地对于他来说是陌生的,却有一种熟悉感,就像是在街道上擦肩而过的某个人,明明陌生却宛如熟识。

按照骠骑将军斐潜当下的局面,直接挥军攻击山东,并不是不可以,甚至可以说只要斐潜全力攻打,曹操也未必能够抵抗得住。可问题是打下来了,谁去守?就像是前秦,秦始皇一统**,三十万雄兵横扫天下,无人可挡,何等气魄,可是然后呢?

原本从敌对的,变成了内部的,原本是阳面上的,变成了背地里的,然后像是莲勺大户这种类似的事情,要怎么办?一个莲勺可以处理,十个莲勺呢,一百个呢?山东有多少郡县,大汉天下又有多少郡县?

『诸葛侍郎,张使君属下雷都尉求见……』

诸葛亮回过了头,笑了笑,『让他上来罢。』

要在汉中打好这一次的『内部之战』,清剿蠹虫腐吏,肯定是绕不开汉中的地头蛇。曾经刘焉之子被其玩弄得神魂颠倒,不知所措,而现在……

诸葛亮微微正了正衣冠,看着从山道走来的张则的手下。

汉中,则是自己将来一段时间的重要战场,而面前的这人,或许是友,也有可能是披着友军的敌人……

这才是骠骑将军让自己前来汉中的深意。

征服一个地区并不难,难在统治。

统治一段时间也不算是太难,难在持续,有序,可发展的统治。

因此,建立其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尤其是一个良好的官吏系统,不至于像是前秦一样,土地打下来了,然后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中,却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幸好,骠骑将军足够谨慎,也有足够的耐心。

更重要的是,骠骑将军足够年轻。

也有一批年轻的小伙伴……

这样才有足够的耐心去做一些事情,不至于沦落到急切的想要做完,而不是去做好。至少对于诸葛亮自己来说,他觉得骠骑这样做,比任何一个人统帅,一个领袖,甚至是……

都更有意义。

因为这些才是支撑起一个国家的柱石,而不是那些简单的杀戮。单纯的杀戮谁不会?是个傻子都能拿把刀!

诸葛亮看见的纯粹的破坏太多了,他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建设者。

一个建设理想的大汉,心目当中的王朝的建设者。

第一步,第一块的基石,便叫做汉中。

汉中连接川蜀和关中,又可以西出陇右,东制荆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节点。其重要性无须多言。而现在,这就是诸葛亮的新战场。

诸葛亮昂起头,微微笑着。

他有一种预感,这一场战斗不会轻松。

对了,想起来了,听闻张则名号为——

『卧虎』。

……( ̄o ̄)……

旌旗飘飘。

马蹄阵阵。

曹洪作为大将军仪仗的领队,走在最前面。

这是曹操装……嗯,被刺客所伤之后的第一次公开露面,自然就是要做足了功夫。

这一段时间来,因为大将军遇刺事件而到了血霉的,恐怕不下千人,若是都将其尸首扔到许县之中,怕不是可以铺得城内城外,到处都是……

然而,没看到的,便是可以当做没有。

至少死的是别人,自己还活着。

曹操大军在兖州豫州屯扎,留在许县的自然都是一些精锐,作为大将军的仪仗,则更是精锐当中的精锐,加上之前的刺杀事件,每一个护卫甲士都是瞪大了双眼,恶狠狠的看着四周,便是若有稍微不对,便是立刻冲杀上去的样子,杀气腾腾。

原本曹操也没想着这么快就重新出来,但是一方面是荀彧,另外一方面则是刘协居然在祭祀祈福的时候真的求到了春雨,使得朝野上下顿时震荡起来,若是曹操自己再不露面,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所以,与其说这一次的露面是曹操展示权威,还不如说是曹操被迫不得不这么展示一番,就像是公狗抬起一条腿,挤出点尿来标明地盘的归属。

大将军的仪仗,威武雄壮,气势夺人,缓缓的从长街上向前行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曹操鸟没什么事,呃,没什么鸟事,嗯,大概这个意思吧,但是真要是见到了曹操,还是依旧摆出一副关心大将军伤势的模样,嘘寒问暖,轮番上前请安。

曹操依旧是涂着粉,身上踹着装着药的香囊,一起演戏。

路不是很长,却走了很久。

因为走得慢.

而走得慢的原因是一**的人撅着菊花一般的笑脸拜倒在路旁……

曹操心中冷笑着,表面上却越发的亲切,语气也是始终和蔼。

『得见大将军无恙,真乃大汉之幸!』

一名胡子花白的官吏大声高呼,心中却想着,苍天无眼,竟然没有收了此贼……

『天佑大汉!天佑大将军!』

一名文士感慨着,热泪盈眶的仿佛是见到在这一次事件之中被牵连而死去的友人……

『大汉万胜!大将军万胜!』

有人带头欢呼着。

然后便是一群人欢呼着。

最后便是不明情况的百姓下意识的跟着欢呼着。

声震长街。

响彻皇宫……

午门之上,跟在刘协身后的黄门宦官低垂着的脑袋几乎微不可查的偏了偏,瞄了一眼刘协的脸色。

刘协笑着,似乎没有听到任何的声音,又像是根本不在意这些声音。

午门之前,大将军仪仗停了下来。

『臣惶恐,害得陛下担忧……』

『今见大将军无恙,朕心甚慰……』

在这一刻,大将军曹操是那么的谦卑恭敬,天子刘协是那么的祥和关切。

无数的欢呼声响起。

曹操胡须微动,低声说道:『陛下……长高了……』

『大将军……』刘协也低声回了一句,『辛苦了……』

两人目光相触,便是齐齐欢笑起来,然后一起朝着午门之下的民众挥着手,表示着大汉朝堂的祥和,融洽,以及处乱不惊的勃勃生机……

……╰( ̄▽ ̄)╭╰( ̄▽ ̄)╭……

大汉骠骑将军府。

斐潜慢悠悠的喝着茶,『仲达动身了?』

有道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像司马懿提出五德谬论说这么有意思的事情,怎么能藏着掖着呢?肯定是要大家一起分享的啊……

一侧庞统也是慢悠悠的喝着茶,『一大早就出发了……』

咕嘟,咕嘟。

哈……

要是有些瓜子就好了……

葵花籽似乎是外来的?是那个区域的?嗯,像是美洲?

『青龙寺,怕是要热闹了……』斐潜丢开了纷乱的思绪,笑了笑,说道。

庞统点了点头,『一定很热闹……』

在大汉,或是说在后续的一些王朝之中,五德,以及从五德衍生出来的谶纬,几乎都成为了一个王朝的政权的基石。谶纬更多的是用来煽动,为了证明自己的造反有理,而五德则是用来证明自己的继承,是秉承了上天的意志……

虽然有时候经常会出现自己扇自己脸的情况,但是可以选择当做没有打脸的事件发生。

对于大部分的王朝来说,拳头大的都不需要特别讲什么道理,但是一个讲道理的拳头大,总是会让一些弱小的家伙觉得心理上多少是有一点的安慰。

斐潜要搞事情,但是也要表现得讲道理。

所以司马懿就去『讲理』了。

理论的地方,当然就是青龙寺。

至于使用语言讲通,还是用拳头说明,亦或是吃些刀削面之后才能大彻大悟……

手段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慢慢荡漾而开的思潮,就像是蝴蝶的翅膀,或许将卷起一场风暴。

这一次,算是意外的收获。

算是司马懿自己开辟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战场。

整体来说,斐潜就对于上一次众人的洗……商议结果感觉到了满意,毕竟是大汉一流的谋臣,有时候真的会给斐潜带来一些意外……

然后斐潜还要装得像是早就预料到了一样。

就像是这次,斐潜也没有想到司马懿会搞出一个『五德谬论说』来。

斐潜原本的想法,是表示阶级需要流动,固化的阶级就等于王朝的死亡,就像是春秋时期一样,固化的诸侯国,并不会代表稳定,而是代表了不可避免的战乱,只有流动起来,持续扩张,才能保持一个王朝的活力……

所以其实上,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司马懿想过头了。

只不过么,司马懿因为想过头,然后搞一个这样的『五德谬论说』,似乎也不错。

『士元以为此论如何?』斐潜问道。

庞统呲溜着茶,『举世皆惊也。』当然,潜台词就是司马懿此举,多少也有一些哗众取宠,故意搞大来吸引眼球的味道……

斐潜笑了笑,『可有几分道理?』

庞统眼珠转了转,最后还是点了点头,『且与主公之前五方天帝之论暗合,若是仲达此论得用……则可开宗是也……』

斐潜微微的点了点头,『或如是也……』

斐潜之前改动过了道教,推行五方上帝的信仰,然后这个五方,便是五行。当然,斐潜改革道教推行五方上帝,核心的目标并非是为了有一天司马懿能够提出五德谬论说,而是主要为了简化道教的神话体系,以更加包容姿态去吞噬周边幼小的神灵体系,有利于宗教体系的传播。

但是在其中,也隐隐约约的有一点否认五德的意思,毕竟斐潜并没有要求强调五方上帝当世要以谁为尊,而是五方并列,不管是祭拜哪一个,或是同时祭拜五个,都行。

所以说,究竟司马懿有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或者说考虑到这个方面上,斐潜不得而知,但是就像庞统所说的一样,司马懿这一次的理论,将对整个大汉的世界观是一个极大的震动。

甚至可以认为司马懿提出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观。这种新的世界观带来的巨大冲击,不亚于是一个陨石撞在了地球上。

五德五运之说,原本就不见于六经,可以说其本质,实际上和谶纬是穿一条裤子的,因此根本就不值得任何信奉,更不用说以此来作为王朝的行动准则,亦或是道德标准了。可是在历史上,五德始终说即便是多么荒谬,依旧还是有人去信,即便是到了后世,已经许多人开始怀疑了,还是有人以此来作为借口,亦或是作为自己的遮羞布……

斐潜缓缓的放下了茶碗,然后站了起来,走到了窗前,看着窗外渐渐萌发的春意,细微的绿色开始取代远处山峦原本的灰白黑,沉默了片刻说道:『仲达此战,不亚于十万兵……』

庞统挑了挑眉毛,显然是觉得有些不理解,亦或是觉得斐潜称赞太过,但是并没有说一些什么。

斐潜虽然没有回头看,但是似乎也像是看见了庞统的表情一般,补充说道:『自三代而来,先有伏羲定八卦,后有周王成易经,春秋之时有百家,再往后呢……前秦,好歹有个……不对,《吕氏春秋》都是乱抄的……那么大汉呢?大汉在这个方面上,能留下些什么给后人?莫非是天人感应?呵呵……』

庞统怔住了。

这个……似乎是个问题……

『盖因前秦焚书……』庞统说了一半,然后停了下来,因为他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斐潜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斐潜还记得自己还在后世的时候,有一年大旱,然后便是有人说因为国家领袖的名字火太盛,然后一年大水,便又是国家领袖的水太多……

关键是还有人信,叽咕叽咕的传得到处都是。

这种行为,和两千年前,和当下的大汉的这些愚昧的百姓,有什么区别?多了两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又积累到了那里?

取一个好名字,让人好认好记,朗朗上口,这对于一般的人的生活确实有帮助,这一点没有错。一个名字全部都是生僻字的,可以想象他会遇到各种问题,甚至身份证都会比一般人多些标记和符号。

可是要论一个名字的五行,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

这就真离谱。

若是真的这种理论能够成立,那还需要费心思管理国家干什么?干脆就按照五行搭配,什么名字干什么事情不就完事了?

千年的遗毒,呃,是两千年的遗毒,居然后世还有人觉得很有道理。

阴阳五行是华夏最先展开对于科学的研究,对于万事万物的解释,对于自然现象的归纳,这在上古时期,在全世界人类都还是未开化的年代,无疑是思想的瑰宝,是皇冠上的明珠,是难能可贵的文明之光!

可问题是接下去的,没了!

古典哲学,物理化学,科学格物的道路,就走了一个开头,然后就这么断了!

原本领先了世界的理论体系,无疾而终!

是上古的华夏人才聪明,可以创造出如此庞大且繁杂的世界观体系,然后后人都是愚笨,一代不如一代?

显然并不是,但是即便是再后世有一些学子大儒开始对于五德产生了怀疑,并且加以批判和否认之后,依旧是还有大量的人相信这一套的理论,

汉唐就不说了,到了宋代,宋真宗朝编纂的《册府元龟》是第一部历史学的百科全书,而这一本百科全书之中,也堪称五德终始政治学说之历史体系的集大成者,专门设立了一个『运历』的科目来手机关于五德五运的著作……

就连给太子的书,培养未来皇帝的书籍之中,也是特别注明了『始自唐虞……五德之相生,世系之联属,靡不提纲撮要……』

华夏需要一个科学体系,需要一个可以发展的体系,而不是一个只懂得轮回,原地踏步的科学理论,一个经历了千年依旧没有什么太大发展的世界观。

究竟是因为什么才导致了五德始终说如此具备黏性?

这个答案,斐潜心中有,庞统也清楚,甚至司马懿多少也有些数。

『故而……』庞统看着斐潜,『如此……或可行之……』

斐潜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庞统皱了皱眉,『主公,臣之意是……』

斐潜摆了摆手说道:『某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看着这个天下,慢慢的想着自己想要走的方向去转变,听见历史的车轮发出叽叽歪歪,但是又无可奈何的声音,拐到了另外一条路上,不是更有意思么?

看着眺望远方的斐潜,庞统轻轻的叹了口气,然后摇了摇头,但是没过多久,他自己也笑了起来,看向斐潜的目光里,更添加了几分的热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