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2317章打脸的文章,历史的车辙

诡三国 第2317章打脸的文章,历史的车辙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有谁会想到是竟然第二道的题目是这个!

祢衡讥讽庞统『肉食者鄙』的事情,在长安之内广为流传,甚至很多人都在背后偷偷嘲笑庞统,可问题是这些在背后嘲笑的人,绝大多数都不敢在正面放个屁,尤其是见了这个『肉食者鄙』的题目之后,不由得又是偷偷去瞄着庞统,心中忐忑不安,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下笔。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学子,也同样是『肉食者』,或者说即将成为『肉食者』,这让他们就处于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上。

很简单,之前这些学子叽叽喳喳,扯着脖子喊着肉食者鄙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所有人都是肉食者。这些学子在讥笑和讽刺庞统的时候,其实是将自己摘了出来,而现在重新面对这个题目,则是发现自己摘不出来了。

按照之前的做法,继续发表一些什么感慨,表示庞统就是个锤子,然后结果大概率庞统就会让这些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锤子。

可是如果改口,也不合适了。

之前叽叽喳喳的时候爽了,现在翻脸表示『肉食者』不卑鄙了,先不用说能不能说通这个道理,讲出一个一二三来,但凡是之前讲过庞统坏话的,现在若是翻过来,即便是庞统不在意,旁人会不在意?

把柄等同于落入他人之手!

只要任何时候抖出来,这些在考场上改变了立场,从批判庞统转变成为捧庞统的,就立刻成为了趋炎附势,贪图富贵之辈!

奸妄之臣四字的名头,除了小部分真心皮厚而且心狠手辣的人之外,一般人还是真心遭不住……

举个栗子来吃,就像是后世里面那些经常在网络上喷粪,喷的时候爽不爽?等网络实名制一下来,甚至不用实名制,只要能证明这个账号就是他的,而且他之前发布的言论全数被某些集团,或者某个公司的服务器捏在手里,等他登到一定职位的时候忽然找上门,是一句年轻轻狂不懂事就可以遮掩过去的?

大数据面前,所有人都是透明的。

就像是当下的考场之中,有几个人敢赌自己继续大骂『肉食者』卑鄙下流,还会被庞统看重,并且高分录取?

用脚指头去想都不可能!

取才纳士是为了鼓励这些学子喷粪么?如果将这些大骂『肉食者』的人提拔起来,不是意味着鼓励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喷粪?那么政策怎么推动,法律如何执行?高考作文骂马猎还想要高分?

因此庞统将四个字怼到这些人面前,不亚于是直接在这些人的脸上正反乱抽了四个耳光,又疼又辣,具体什么滋味,也就是当事人才能体会得到。

庞统高高坐于台上,看着一帮参考学子抓耳挠腮,心中暗笑。不可否认,庞统将这四个字作为题目,也有一定的报复心理,但是若说是纯粹为了个人私怨,那么也是小觑了庞统。

『肉食者鄙』,或许是对的,但是后面那句『不能远谋』,真的就是正确的?

顶层的肉食者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必须是远谋者,否则下场和素食者一样,会沦为其他肉食者的食物,甚至有时候比素食者还要更惨。

即便是假设肉食者并不能远谋,大多数未入局的旁观肉食者,也是无法认清事实,很多时候旁观者都以为只要自己上,就一定可以搞得定,但是等真正入局之后,又是千难万难。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些肉食者或是即将成为肉食者的人,天真的以为说只要一个结果,具体过程可以忽略,又或是说可以无视某些规则,或者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认知辨识全局的一些变量,导致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结构性的破坏,旁观式的远谋在施行后则成为了笑话。

而大多数所谓的素食者,其利益格局根本不够开阔,难免会落于他人的计算,或是沉沦于自己的**,最终失败。

而那些仅存的成功者,其实更应该是偏向于肉食者的中层人物,既知道一些肉食者的状况和规则,也明白素食者的痛苦和述求,因此才能进行有效的调和各方面的利益。

并且在幸存者偏差的影响下,使得很多人觉得这些人才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素食者代表』,但是实际上,在历史之中,大部分的素食者的抗争最终都倒下了,而肉食者依旧占据着所有时代的大部分的空间和时间,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走向。

庞统巡视着,然后忽然看见了田豫投来的目光。

两个人对视了片刻,田豫微微笑了笑,然后低下了头,开始奋笔疾书起来。而庞统则是饶有兴趣的捏了捏自己三层的下巴,然后在心中略微的记下了田豫这个人……

如果说第一道的策论题目是为了竖立风向标,检测每个人的知识储备的话,第二道的策论题目则是考验个人本心,以及对于政治制度的理解程度。

毕竟曹刿的闪光点,也就是在长勺之战当中闪耀了这么一下而已,然后就没了。是不是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旁观者容易,入局者不易呢?

反正庞统心中有了标准,这『肉食者鄙』,重点并非是在『肉食者』上,而是在『鄙』这里,只要正儿八经的能说出怎样才能不『鄙』,或是如何杜绝『鄙』的产生,那么基本上这一片的策论也就合格了,若是能够再联系一下『不能远谋』,然后格局再大一些,至少得个优是没什么问题。

相反,如果这些人只是将文章的重点单纯的放在『肉食者』和『素食者』身上,说什么两者的优劣好坏,那么基本上没戏。

毕竟,人是典型的杂食动物……

……(☆′?`☆)……

学子在考棚当中刚刚走出来,还没有来得及消化或是相互议论一下答案,一份从陇右传来的答案,便是令整个的长安都振奋了起来。

陇右之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北宫号称三十万的羌人部队,在张掖城下一战而溃,被羌人占据的地盘,也几乎全数收复,羌人之乱,眼瞅着就要终结。

消息传来的时候,许多人还不相信,甚至觉得这是骠骑将军斐潜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为了稳定军心,为了秋获,为了考生等等,反正这些人觉得之前西羌之乱打了那么长的时间,怎么可能这才没有多久,就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了?

老百姓倒是欢天喜地,毕竟不管是那朝哪代的百姓,都不喜欢打仗,故而虽说不算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可是精气神提升了不少,也不再是整天提心吊胆,觉得羌人随时可能打到长安来了。

至于某一些人的怀疑,在这个点上,也并不是太重要的事情,毕竟只要河西将战利品和俘虏一路解押到长安来,是真是假自然一目了然。

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刘祯带着一些人,来到了长安。

刘桢是汉章王的宗室子孙,其父亲早亡,其母是元帝时京兆尹王章之玄孙女,也算是大户人家出身,琴棋书画,诗辞歌赋无所不通,她年轻居寡,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及众侄身上,方有今日刘祯。

刘祯一行人在驿馆稍微修整之后,便是首先来拜访斐潜。

说实在的,斐潜对于刘祯一点都不熟悉。

若是提一嘴什么建安七子,或许斐潜还能哦一声,可问题是现在那有什么建安七子的名号,又不是后世影视剧当中政委给战士打气,张嘴就是我们要打八年的抗战……

所以光侍郎刘祯四个字,抱歉,斐潜是真没有什么印象。

简简单单的见了面,话没说两句,就让刘祯走了。

刘祯是代表了天子来征辟郑玄的……

斐潜还没有什么明确的态度,小道消息倒是传得挺快,成为了新的议论热点,嗖嗖的直往榜一窜去。

『郑公……不知道会不会受命哈?』

『不好说啊,这太子太傅之职……可不是一般啊……』

『听说不是说郑公淡泊名利,不求于三槐么?』

『说是这么一说,但是……嘿嘿,看着吧……』

『啊呀,那就没啥意思了……再说郑公想走,这骠骑愿意?』

『不愿意又能如何?这是朝廷征辟,天子相邀!』

『倒也是……』

街头巷尾顿时分成了两个层面,一个是士族子弟,对于郑玄之事议论纷纷,一个是普通百姓,对于陇右之战欢欣鼓舞。

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

各有各自的议论点。

而对于斐潜来说,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动作,甚至连所谓的暗示也没有,似乎郑玄究竟去不去许县,全数都是有郑玄自己拿主意一样。当然在这也是应有之意,毕竟郑玄是天子征召,即便是名义上的天子,也是天子。

对于这种局面,郑玄自然是处于旋涡之中,其下的弟子也是各自有各自的想法,相互之间争论不休,只不过郑玄本人倒是闭门谢客,既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似乎还在衡量和犹豫之中。

若说是斐潜一点想法也没有,也不现实,但是现在对于斐潜来说,郑玄愿意留在关中显然更好,但是如果说郑玄执意要离开长安,斐潜明面上阻止也并不好。

汉代高级官员选用属员的制度。中央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等官员,可自行征聘僚属,任以官职。东汉时直接征聘名望之士担任中央高级官员,亦称征辟。

朝廷特徵士人,为『征召』。

朝中大员,地方长官自行召集士人,为『辟除』。

即便是不用召集众人商议,斐潜也能多少猜测出山东那一帮子人的鬼心思……

在大汉当中,郑玄可以说是一面经文上的旗帜,山东士族的这些人一开始对于郑玄爱理不理,谈不上什么珍惜,甚至可能觉得郑玄还会侵占了他们原本的位置,所以便是一致将郑玄排挤在外,结果现在好了,一看郑玄到了关中,成为了斐潜旗下的台柱子,顿时就多少后悔了……

第二么,又可以挖了斐潜的台柱子,然后肥了自身。不管是郑玄愿意不愿意来,都可以向斐潜治下所有的官吏透露一个信息,类似于什么『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意思,不管有没有人相信,反正这个态度是要先做出去的。

第三个方面么,大体上还有在气势上打压斐潜一番的味道,毕竟这两年斐潜实在是太招摇了,以至于天子都看不下去了,特意征召郑玄,让斐潜知道大汉还是有天子的,有规矩要遵守的……

很多人都眼睁睁的看着斐潜准备怎么应对,但是没有想到斐潜什么都没有表态,只是让刘祯就这么自己去找郑玄。

难不成骠骑将军斐潜服软了?

亦或是在暗搓搓的憋着什么其他的应对招式?

刘祯多少也有些忐忑,可是天子的征召之令还是要去完成的,所以也就硬着头皮去找郑玄。可是对于皇帝的这种征召聘用,被征召者也有应聘或不应聘的自由……

因此郑玄也没有明确表态,氛围一时间似乎就有些怪异了起来。

在郑玄的迟疑,或者说是考量的时候,在陇右祁连山中,在昏暗的山洞之中的做着噩梦的北宫,便是再一次的梦见了如同炼狱一般的场景,见到了哪一座古老城池,还有在城池周边沸腾而起的杀伐之声……

从皮子上忽然惊坐起来时,北宫的额头上,已是冷汗淋漓。山洞内的光芒昏暗,外面哗啦啦的下着雨。北宫咬着牙从皮子上爬了起来,走到了山洞口。洞口的清新空气,一点都没有让北宫感到心境愉悦,因为北宫又回想起了那一天,那该死的宛如梦魇的一天。

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按部就班,都在北宫的计划之内。

部落当中的精锐,精壮的小伙,强健的战马,雪亮的战刀,飘扬的旌旗,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而且根据北宫他对于河西地理的了解,整个计划也是认真周祥的一再考虑过,先头部队的进攻也很顺利,连续攻克了汉人好几个城池军寨……

在打到了张掖之前,眼见着汉人都是无心抗争,一路退却,尤其是在追着汉人骑兵的屁股的时候,那心情是真心爽啊……

就像是自己是天神庇护,吉子上身了一样,特别是领着兵马将张掖团团围困的时候,那种如同天兵天将一般,掌控了一切的感觉,在阵前激励兵卒,成千上万的羌人齐声高呼的时候,简直就是北宫的巅峰时刻,一辈子都难以忘却。

『天神在上!吉子庇佑!』

北宫耳边似乎还有这样的声音回响,可是随后么……

所有的一切似乎开始混乱了起来。

首先便是西面来的汉人援兵,然后莫名其妙的就打输了!

北宫到现在还想不太明白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使得三千的前锋打一千的汉人骑兵,竟然挺不过半天,甚至连一两个时辰也没有抗过去。就像是北宫也想不清楚为什么在张掖城下,被汉人将领突袭之后,那么庞大的羌人兵团便是轰然垮塌!

北宫一直认为,汉人是强弩之末了,纵然听闻骠骑将军如何如何,即便是看到一些骠骑将军的骑兵怎样怎样,但是他认为自己和羌人骑兵才是北地的勇猛之士,才是真正的尚武血性之人!

北宫也一直以为,只要拿下了张掖,便是可以提升羌人士气,随后只要等来了祁连山另外一侧的羌人部队,自己就可以联合祁连山两侧的西羌之众,然后建立一个庞大的羌人军团,像是滚雪球一样的成为当代最为伟大的北宫,成为新的羌人王!

但是原本预定计划之中早就应该抵达的祁连山羌人,却没有到,而到了张掖的,竟然是汉人!

然后,然后就那么败了……

至今回想起来,北宫依旧是觉得莫名其妙,不知所谓。

就像是一场梦,从美梦到噩梦。

北宫逃亡的途中,一遍遍的回想,一遍遍感受着撕心裂肺的痛楚。

这两天祁连山中下雨,不得前行,北宫甚至奔到了露天之处,冲着天地咆哮,嘶吼痛哭,任凭雨水打落在他的身上,和他脸上的泪水混杂在一处落下。

身边仅存的护卫和族人也默然无语,大多数人都是垂头丧气,就跟丢了魂一样,只有几个老人才上前劝慰他说,还可以东山再起,重整旗鼓。

可是北宫知道,一切都已经改变了。

一万多人啊……

原本巅峰的时候,北宫自己可是统领着一万多人啊!

『一万多弟兄儿郎啊,我原本……我原本是想要带着你们……』北宫他口中喃喃地说着,终于压抑着吼了出来,『天神在上――我究竟做错了什么……』

那声音回荡在雨幕里。

也回荡在祁连山中。

套一句老话来说,历史的车轮,毫不客气的在北宫脸上碾压了过去,然后转眼之间就远去了,只留下了一条深深的车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