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2338章橘麻当桨否

诡三国 第2338章橘麻当桨否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汉中南郑府衙之中,汉中大将军张则正坐在堂内。

大将军,自然是尊贵无比,但是加上了『汉中』二字之后,就有些不伦不类,不尊不卑,有些让人不清楚到底应该算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状态。

就像是现在,南郑城中,谁也不清楚张则具体是怎样的心思,究竟汉中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城门闭锁,消息不通,但是越是如此,便是让人越发的不安。

在府衙内外,不断地有人进进出出,既有四下去传令的差官,又有匆匆而来回禀最新军情的传骑,还有各色请示各项事宜的官吏。每个人都行色匆匆,脸上或多或少呈现出一些惶惶的神色。

府衙厅堂之外,院落之中,以及府衙高墙之上,矗立着不少的甲士,身上都披着甲胄,严肃的盯着每一个进出的人,就像是这些人当中有可能出现叛徒,也随时有人会从袍下掏出刀枪来刺杀张则一般。

在府衙之外的门廊之处,一些前来探听消息的人,或坐或站,或是来回走动,脸上也有些焦躁和慌乱的神色,和平日里面的雍容富贵的气派完全不搭,即便是有几个强撑着平稳气场,但是时不时往府衙院门瞄去的眼珠子似乎也说明了一些东西。

但凡是见到了从府衙内部出来的,有几分交情或是相识的官吏,这些人就会不由自主的围上去,七嘴八舌的问着,话里话外就是一个意思,汉中当下究竟怎样?

自从听闻了骠骑将军派遣了张辽自天水而抵下辩,不日将兵发阳平关之后,这些汉中人就彻底不相信张则的所谓汉中一切太平,一切都在掌握的鬼话了。

而在南郑城中,自从汉中战局急转直下以来,呈现出这样一片惊惶的气氛。

整个汉中的张氏兵力其实分为三大块,一块便是张则居中,把守南郑周边,另一块就是南北两个大营,最后一部分就是阳平关。

其他的地方么……

呵呵。

对于一般人来说,尤其是一辈子都没有怎么挪过窝的土著,是难以分辨出究竟强兵和弱卒有多少区别的。就像是世界第三经常自我陶醉,就连其军方代表也未必清楚自己的兵卒和其他国家差距在什么地方。以至于汉中之人一度以为骠骑的兵马比张鲁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不算什么,毕竟张鲁的那些手下能算是兵么?要不是还有当时汉中土著帮着维护秩序,张鲁连地方治安都未必能够保持得住。

能胜过张鲁的,不能说明什么。

尤其是见到了张则手下的那些甲士,铁甲森然,便更让汉中南郑之人分不清楚真假美猴王了,毕竟外在的装备都一样。

其实汉中真正有战力的部队,一部分当年跟着徐庶等人进了川,一部分则是在荆襄之战的时候到了宛城,剩下的那一点点在上庸左近,又遭受了张则的怀疑和打压,除了投奔到了黄权手下的那几百人之外,其余的也就散去了。

因此实际上汉中当下,张则手中的兵卒,称不上什么精锐。

但是张则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张则心中精锐的标准,依旧是在装备上。穿了战甲的,比没有穿战甲的要精锐,穿了铁甲的比皮甲的要强悍,自己手下有了这么多的甲士,难道不是精锐,又能是什么?

然后在一次次的战斗当中,张则发现,即便是他的这些兵卒穿着和骠骑将军麾下近似完全一样的铠甲,也依旧不是骠骑手下的对手……

军备确实是很重要,但是军备也不是万能的。

征蜀将军魏延突然突破米仓道,一举攻破南山军寨,然后袭击了房陵之兵,解救了黄权的同时也让张则的侧翼暴露,使得张则不得不再次派遣兵卒弥补漏洞,同时也派遣出了人马对于汉中地区的魏延和黄权进行围剿。

然而不可思议的发生了,至少在张则这里是完全想不通的事情……

正常来说,孤军深入的魏延,即便是不露出什么破绽,没被抓住,也不可能支撑太长时间,毕竟没有了后续粮草来源,随时可能军心涣散,大败亏孰!

因此自己子侄甚至有些故意拖延的围剿行动,张则也没有说怒火攻心,毕竟没有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赢了,只要拖上十天半个月,魏延即便是再能耐,没有粮草后续又怎么活?!

可是张辽来袭的消息,顿时打破了原本的计划,张则不得不面对双线,甚至可能是多线作战的棘手局面,若是阳平关的战火也燃起,有可能就会导致连锁反应,毕竟汉中防守的地方也不少,能抽调的机动兵卒也基本上都抽调了,除非现在就能够将潜藏在汉中的魏延部队绞杀干净,否则根本没有什么富裕的人手!

然后张辽一方面的速度有可能会非常快,毕竟是以骑兵为主的部队,最新的消息是张辽的前锋已近下辩,随时可能出现在张则的视野当中,而张则还要小心从长安褒斜道和傥骆道的动静,要是这两个要道也被突破,汉中哪里还招架得住?!

烧栈道么,是最后的手段。

而且张则怀疑,即便是烧了,也未必能起多少的作用,顶多就是阻挡一下骑兵和车辆而已,至于兵卒么……

要不然魏延的兵卒怎么通过的米仓道?

南郑城防么,张则觉得问题倒是不大,毕竟南郑一开始就是汉中的中心城镇,在刘焉时代就已经是不断修缮,并且也作为了张鲁的首要据点,因此当下的南郑不仅是有坚固的城墙,也有马面射角,城门楼和角楼一应俱全,再加上张则多年的准备,防御器械倒也不缺,即便是最坏的情况被四面合围,也是至少可以支撑半年以上!

问题是城中的这些人,未必能同心同意。

这几天,已经有不少人借着这个名头,那个名义,从张则这里搞出各种的通行过所,然后驱赶着车马,载着金银细软,逃往城外!

真是一句橘麻麦皮不知是当桨不当桨……

这些聚集在府衙之外的家伙,大多数都是南郑周边的乡绅土著,其中也有不少是担任了一些官身差遣,如果直接弃官便是担心多了一个胆怯无能临战退缩的名头,便是企图在张则这里得到一个什么命令,亦或是一纸文书,以此证明自己不是孬种,不是兄弟不努力,而是那啥太猖狂,到时候大家跟着一哄而散,也就交代得过去了。

因此这些人,张则一个都不想见!

然而张则可以躲,其他人躲不了……

脚步声传来,聚集在府衙之外的人纷纷转头看去,便是见到负责南郑城防护卫的军将走了出来。负责城防的自然也是张氏的人,唤做张尚。

张尚这个军将么,虽然能力一般,但是人缘很好,所以众人见到了是张尚走了出来,便是一窝蜂的涌了过来,围着张尚就是作揖的作揖,拱手的拱手,七嘴八舌的就开始询问相关的动向。

『张校尉,眼下到底是个什么章程?还请明示!眼见着骠骑人马就快到了关前,我们都在节堂之外坐了一天了,使君也不说句话……还请张都尉可怜可怜我等辛苦!』

『张校尉,南北大营的兵马现在战况如何?这征蜀将军都在汉中盘旋数日了,竟也是毫无后续消息?这围剿一事究竟进行得怎样?可有消息传来?』

『张校尉,关中可否有兵马南下?子午谷当下又是如何?这军情急递都是从你手里过,家主可是和校尉多有往来……西郊的庄子可是住得满意?在下也是替家主多问一句,现在关系着满城官吏身家性命,张校尉莫非连这一点小事都不肯透露么?』

『张校尉,大伙儿都是一样的心思!还请告知一二,将来但凡有用得着吾等,定然是尽力……』

『张校尉……』

张尚想走,可是身边乱哄哄一群人,根本动都动不了,又拉不下脸来,被这些人推着挤着,根本走不脱,连忙高声招呼着:『各位,各位!军国大事,岂能私下谈论!让开,让开!』

一名中年的官吏根本不理会张尚那一套,径直振臂而呼:『汝欲瞒吾等乎?!如今吾等于南郑之中,刀枪之下,与张使君同进退,何必隐瞒吾等?!如今汝若不肯言,吾等便是直闯节堂,便是冒着鞭挞之罚,也要讨个说法!』

这句话算是喊出了这些中下层官吏的心声,一群人顿时大声应和起来。

本来这些非张氏的官吏,乡绅,在分批利益的时候就已经是吃了亏,现在又发现要面临危险的时候两眼一抹黑,张氏上下竟然不把具体的消息告诉给他们,这心中难免不痛快,加上在外等候也憋屈了许久,所以纵然是没有召唤擅自闯入节堂会被治罪,但是当下愤慨之下说不得真有可能不管不顾,直接闯进去!

看到局面要坏,张尚忙不迭的挥手:『冷静!诸位冷静,莫要乱了章程!』

那最先大喊的青袍官吏一把抓住了张尚的衣袍,手指都快戳到其鼻子上,『那你就告诉吾辈实情!如今汉中究竟形势怎样?!』

张尚左右看了看,然后带着周边的人往一旁走了两步,到了一旁才压低了声音,说道:『……具体军情么,抱歉,还真不能说,别急,别急,不过还是有些事情能说的……阳平关防务齐备,又有重兵把守,别说三五个月,就算是一年半载也别想攻进来……』

『此外,使君还有多路的援军……说是最多五六日,七**天,就能见分晓……其余的,就真不能说了,抱歉,抱歉啊……』

张尚一边拱手,一边朝外走,『今日也是冒了掉脑袋的风险,透露了这些机要,诸位还请速速回官廨办公罢,毕竟这人心要是真散了,这南郑城……』

『等等,等等,最后一个问题……这到了汉中境内的征蜀将军,究竟何日才能平?』有人追问道。

『啊哈,不日,不日将平……告辞,告辞……』

张尚哪里肯说,趁着有间隙,便是急急向外而走。

一干中下层的官吏面面相觑。

虽然张尚确实也说了一些,但是整体上依旧是仿佛什么都没说一样。当然,在当下这个局面上,有援兵的消息总是比没有要更好一些,可问题是这援兵究竟是谁?

而且即便是援兵来了,这汉中上下能保住多少?

要知道在长安的骠骑将军收拾完了陇右,肯定下一个就是汉中了,即便是张则在褒斜道和傥骆道布置了重兵,甚至堆积了木材燃料,准备烧毁栈道作为最后的手段,但是真就能确保关中不会侵入汉中么?

更何况阳平关可没有栈道可烧,若是真被突破了,骠骑铁骑突入汉中,席卷四野,又有谁能够挡得住?要守之处更多,就算抽调援军急急赶来,又能有多少?能不能赶在骠骑大军卷起的狂澜之前赶到?

现在就期盼着周边的防守兵卒,真的能做到防备的责任,不要像是那个杀千刀的南山军寨张时,那么轻易的就放了魏延到了汉中!

众人相互看着,都是看出了满腔满腹的忧虑,甚至是有些绝望。

张则起事的时候,受限于消息的闭塞,毕竟上帝视角并非人人都有,有些警觉且不满张则叛变的,要么被清理,要么已经逃离,剩下的这些便是觉得可以押一注赌一把的,看着手中似乎有个对子便是ALLIN了,却没有想到这牌面一开,旁人谁便凑个对子都比他们手中的底牌大。

到了当下,似乎汉中周边全部都是敌人,而盟军一个个的都不靠谱。

扯后腿的扯后腿,摆稀烂的摆稀烂。

即便是南郑之内,也是各有各自的心思,保不准骠骑一旦兵临城下,城中说不得就会有人琢磨起什么『弃暗投明』、『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老套路来……

有道是树倒猢狲散,而人总不能连猢狲都不如罢?

将倒未倒的时候,就要考虑好了!难不成众人一家老小,都陪着张氏殉葬不成?利益没那多少,却要搭进一条命去,谁愿意?

众人无奈,正待要散开的时候,却没想到远处忽然有了一些动静,然后就见到几名兵卒,半搀扶半架着,夹了一人而来!

这人看起来像是三十多岁的样子,平日里面应该也是保养得不错,要不然一般人也养不出那么长的胡须来,只不过现在此人不仅是穿了一身的粗布衣服,甚至浑身上下连着须发都沾染上不少泥尘,泥水和汗水在脸上形成了一条条的印迹。在其粗布衣服下面,腰间似乎绑着一个革囊,鼓鼓囊囊的……

来人显然路上吃了不少的苦头,到了这里便是两腿不停的发抖,便是连走都难,方由兵卒给搀扶了进来。

『这……这不是上廉县令么……』

『上廉县令?』

上廉在上庸西面,是一个小城。

正准备往外走的人收了脚步,停了下来,有些惊慌的看着上廉县令被兵卒搀扶了进去,心中不由得冒出了一些不怎么好的想法来……

上廉县虽然是小县,但也不是随随便便那个人都能当县令的,不少人还记得上廉县令颇有才学,在之前庆祝秋收而举办的欢宴之中,上廉县令在张则面前倒也展示些诗词之能,还得到了张则的夸奖……

可是现在,这上廉县令身上所谓名士风流已经是荡然无存,狼狈得宛如丧家之犬。

莫非是……

众人伸长了脖子,侧耳倾听。

在庭院内部,传来了隐隐的哭嚎之声,然后便是有声音响起,『上廉,上廉陷落……下官,下官拼死才杀出一条血路……来向使君报信请罪……』

原来扰攘的诸人,这一刻顿时都鸦雀无声,每个人心头似乎被这一个消息吓坏了,就像是一个霹雳直接打到了头上一般!

上廉陷落了?!

上廉距离上庸才不过两百里,是不是意味着上庸也完了,或是即将完了?!

汉中之地,两个重要的大城,一个是南郑,一个就是上庸,现在上庸若是完了,下一个是不是就轮到了南郑了,换而言之,汉中是不是就将要完了?!

众人相互看着,都从其他人脸上看见了惶恐!

片刻之后,也不知道是谁先带了头,便是纷纷急急而散!

而此时此刻,坐在上廉城头上的魏延正在和黄权说道,『动作要尽快一些……能拿的都拿走……现在我们露出了踪迹,在外面的野狗很快就会闻到味道了……』

擅长于诗词的上廉县令显然不是一个什么好县令,在明明知道汉中情况有变的时候,依旧饮酒欢宴,然后被魏延抓住了一个破绽。

黄权点头说道:『我已经吩咐下去了……只不过……』

黄权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只不过……为何?』

魏延露出了一些笑容,望着远方,并没有回答。

黄权看着魏延,忽然觉得有些头疼。

虽然说黄权和魏延之前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交集,自然也谈不上什么交情或是仇恨,但是这几天在配合着魏延的行动的过程当中,黄权也不由得有些无奈和感慨。

房陵说放弃就放弃了,不解释。

子午谷的疑兵,说撤就撤了,不解释。

原先隐蔽得好好的,说要攻上廉就攻了,也不解释。

现在问下一步究竟是怎样安排的,又不解释。

这让黄权感觉魏延就像是一名赌徒,在赌桌上推出了所有筹码,然后在看着即将开出的牌面,带着些期待,又有些疯狂。

甚至还有带着一些……

莫名的兴奋和快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