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2651章篱笆和墙

诡三国 第2651章篱笆和墙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因为河东郡之内,参加考试的超出预估,再加上临时改变的考试场所,考试条件么,也就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在河东郡安邑城东,校场之处,临时搭建起来的考棚,充满了乡土气息。朴实无华的土地,散发着泥土特有的芬芳。

没有那么多的桌桉,所以只能是退而求其次,只是求一个平的板子就成,因此也多了许多的花样,甚至有些明显是什么半截门板的也出现了。坐席就更不用考虑了,只有两块砖头当做坐席。

身穿红黑色衣袍的小吏和穿着铠甲的兵卒,站在了校场之外,维护秩序。

等到时辰到了,便是由河东郡的功曹上前训话,当然还是那些套话,比如赞颂一下骠骑,宣布一下纪律等等,可是在这样的场合之下,似乎生出了一种别样的氛围,让周边的学子不免都有一些紧张起来。

其实这一次的考试,还有很多不正规的地方,但是这些不正规并不是这一次考试的重点。

重点是『有』。

从无到有。

等到河东功曹唠叨完了,便是由书左开始唱名。叫到谁谁上前验明正身,再经过简单的搜身后,便将其放进去。

流程基本上和长安的考试差不多,但是因为明显是业务不熟练,所以进展的很慢,所幸司马懿又察觉到了问题,临时再加人手增组分流,要不然光进场可能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等到所有考生都进入了考场当中坐好,时间已经是临近午时了。

耽搁了一些时间。

初夏的太阳不算是很晒,但是也渐渐的展露出了热情,校场之中没有架设凉棚,所有的参考学子都是在太阳底下晒着,然后要晒一下午,除非是提前交卷离场。

裴茂和司马懿穿着正服,登上了校场的高台,宣布考试开始。

一篇策论,《论试举》。

一篇应试赋。

题目都是司马懿出的。

没有填空题,只有文章。

难度不小。

策论相对来说比较广泛一些,肯定也有不少学子在平日里面自己有写过,而策论科举这一道题,之前没有出现过,所以即便是有学子之前押过题,只要不是在近期内写的,也未必能记得住。

另外一篇的应试赋的题目就更不可能押中了,因为是司马懿临时出的。题目是一句话,『知其所止,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大汉当下还好,题目可以随便出,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重复的,可问题是到了科举后期,题目真的是不知道被出过了几轮,而且每一次的考试当中总是有那么几篇或是十几篇的优秀文章,然后被传播,背诵,成为范文,而四书五经之内就那么多的字眼,所以最后越玩越花,以至于完全脱离了经文本意,也就成为了科举的一个弊端之一。

即便是司马懿没有出什么刁钻的考题,但是这个题目一出来之后,考生也是多有哀鸣之声,然后就遭到了考场礼官巡查的呵斥。

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动脑筋思考的。

这是人类在上古生存下来的一个保护本能。

不用思考,就意味着可以依靠旁人,依靠经验,这在上古时期,是代表着安全。一个部落里面如果有太多的人思考选择,那么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纷争,最终导致整个部落的崩塌。

同样的,若是一个上古人类面对着无数的新情况,新植物,新动物,没有任何有效的经验,即便是面对小蘑孤,也很有可能就是白杆杆躺板板。拥有旧经验的,不用试验新的东西,也就意味着危险性不大,大脑就给与一定的奖励……

可是这个保护的本能,也会阻碍人类探索的脚步。

越是往上走,就越需要思考的能力。

司马懿看着在校场之中,那些或是皱眉,或是挠头,或是微笑,或是已经在落笔的学子考生,这些人当中,又有几个人会愿意思考,想要翻越旧有的界限,迎接新的天下呢?

司马懿也看到了裴茂坐在一旁,微笑不语。司马懿觉得裴茂应该是有可能猜到了自己出这个题目隐喻的意思,但是他应该是猜不到其他方面的,属于深层次的含义……

毕竟裴茂已经老了,他更想要的是稳定,是安全,是不用思考就能坐得稳。

裴茂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而台下的那些学子考生还有……

司马懿多少猜测出了一些骠骑大将军执意要推广科举的意义所在,这是和人类本身的懒惰等负面情绪抗争的战场。

一个懒惰的人,是不愿意下功夫学习的,所以自然就考不好。同样的,一个容易紧张的人,一个害怕失败的人,一个恐惧未知的人,还有许多负面的行为,情绪,想法的人,都不适合作为人类的领袖。

司马懿之前以为,科举只是为了选举官吏,但是他现在明白了,这是在选择未来……

推倒篱笆,打破城墙。

心性与心智的锤炼,才能使内心真正强大起来。

只有真正内心强大且拥有智慧的,才能有资格去担任领导者的位置,也才能引领着人类走向未来,面对再大的变故、再多的诱惑、再难的困境,都可以从容面对,坦然视之。至于那些既没有智慧,也没有坚强内心的人,只想要留在温暖的,舒适的,安全的,习惯的老窝之中的人,绝对不是好的领导者。

大汉原先的官吏,大部分都是关系户。

父亲是什么官,儿子大体上也能是什么官,子承父业,一代又一代,篱笆,院落,城池。

最后长城被外来的人翻越了,那些原本待在温暖的,舒适的,安全的,习惯的人才发现,他们被迫要赤手空拳的去面对刀枪,要赤身**的面对冰寒,那个时候,这一些人会感谢那些建造了篱笆,院子,城池,甚至是长城的人么?

司马懿微笑起来。

前秦,打破了无数的篱笆,院子,城池,可是最后秦朝自己修建了长城……

然后汉朝打出去了。

西域,北漠。

现在还有南疆,还有更加遥远的泰西。

大汉,需要那些勇于去跨越界限的人,就像是大汉开国的那些勇于去打破原有禁锢的人一样。

科举,就是为了将这些人找出来!

这恐怕就是骠骑大将军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层么……

司马懿的目光停留在有一些学子身上。

虽然说那些学子可能已经是尽力想要穿得正式一些来参加考试,但是贫瘠的生活依旧使得他们的衣袍展现出了一丝窘态,使得他们的皮肤显露出了那些劳作的痕迹,但是他们的目光依旧是清亮的,专注且充满了对于未来的希望。

来河东,就是为了给这些人,同样的一个机会。

只要肯上进的人,都需要给予一次机会,至少是一次。

想要跨过篱笆,走出院子,打破城墙的那些人,要给他们一条路。

这些人和那些甘心于懒惰当中的人不一样,如果不给他们一条路,迟早会出事情的,就像是黄巾贼。

疯子,是不可理喻的,既然如此,就不要把人逼疯。

若说骠骑还有第三个方面的考量,司马懿的目光往一旁的裴茂身上落了一下。

裴茂微笑着说道:『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好啊,这题目好啊……』

司马懿也笑着拱了拱手,心中想着,莫非这个裴茂也看出来了?看起来到也如传闻一般,老奸巨猾啊……

……<( ̄︶ ̄)>……

从平阳匆匆赶回到了长安的张时,明白了一个事情,就是太原的事情,已经有了备桉,不需要他插手了。

现在张时,正接受了新的任务,盯上了新的猎物。

张时坐在临街的酒肆当中,看着不远处的五方上帝的道场,神情微妙。

在张时边上,有一个年轻人,穿着一身麻布衣袍,从桌桉上推了一个油纸包着的东西到了张时面前,像是普通店铺售卖的糕点一样,低声说到:『这是相关情况……还请张从事收好……』

张时也从袖子里面抽出了叠好的一个小飞票,用手指尖压着,递送到了桌桉对面,『这是在下一点心意,还烦劳……』

桌桉对面的年轻人笑了笑,双手远离了桌桉,挺直了腰杆,『张从事,鄙人主上给张从事这些……不是为了钱财……』

张时的手微微停顿了一下:『贵上是……』

年轻人朝着张时点头,拱手告辞,『到时候张从事就知道了……』

年轻人很干脆的就走了。

张时看着年轻人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片刻之后,他将目光停留在了那个用油纸包起来,像是糕点一样的东西上面,然后站起身,拎起了那个『油纸包』,结账回家。

刚走下酒楼,张时就看见谯并出现在五方上帝道场门口之处,身穿绚丽五彩道袍,周边百姓忙不迭的上前施礼问好,还有些虔诚的信众甚至低头拜倒在谯并的脚下……

『啧啧……』张时暗自笑了笑,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在街道对面的谯并,似乎是察觉了到了张时的目光,便是抬起头来四望,却没有看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后很快就被身边的信众搅扰,不得不又是装出一副得道高人样子,缓缓的点着头,并且给这些信众『赐福』……

赐福仪式过后,谯并返回道场内部,脸上原本仙人清澹的样子,也渐渐的被凡人的情绪所替代。

这几个月,教务工作上,整体来说并不差,成绩也不错。

可问题是谯并他也不是神仙,不是真人,而是凡胎俗骨,也有七七八八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他有家人,有族人,有这些尘世的烦忧……

谯并穿过了道场,进入到了后院之中。

五方上帝教的后院不大,主要就是作为道场之内的这些宗教人士休息的地方。左右两侧是双层的厢房,是大通铺,类似于宿舍楼类型的普通教众的休息睡觉的地方,后院的正厅,是作为处理道场事务的办公场所。在正厅后面,通往两个小院,一个小院是厨房和餐厅,以及存放一些杂物的地方,而另外一个小院则是属于谯并个人的院落。

谯并走到了自己的院子之处,其心腹谯多禄已经在院子外恭候多时了。

『多禄啊,这一路来,辛苦了啊……』谯并走进了院子,到了内堂之处,坐了下来,询问道,『家中当下如何?』

『启禀主上,家中……这个,家中,一切都还好,还好……』谯多禄从怀里摸出了一封书信,双手奉上,『这是少郎君给主上的信……』

谯并接过,看了看火漆,然后先让谯多禄坐在一侧,才打开了书信,展开看了起来。书信是他儿子写来的,信中写了一些家人的情况,表示因为谯并的身份,在川蜀之中的谯氏上下,都还不错,但是同样的,谯并之子也提到了一点,就是他的族人在借着五方上帝教的名义在敛财……

『嗯……』谯并深深的皱起眉头。

谯并严格说起来,他并不是虔诚的信徒,他虽然代表着五方上帝教的教宗,但是他内心当中依旧是把他的职位当成是一个官职。在这样的影响之下,谯氏一族利用五方上帝教在谋利,也就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了。

同时,谯并也清楚所谓的五方上帝教在斐潜手中,不过是一个工具,所谓的『修行功德』,不过是一种欺瞒手法而已。

『多禄啊……』谯并放下了书信,『你老实告诉我,我那几个族弟都在干些什么?』

谯多禄有些迟疑,『这个……』

『你要说实话,这样我才能清楚究竟应该怎么办!』谯并有些严肃的说道,『你要是隐瞒我,那么将来真要是出了大问题,就麻烦了!实话实说吧,我那几个族弟,究竟做了些什么?』

在谯多禄叙述之前,谯并也猜测着,多少也做好一些心理上的准备,可是他真没想到,谯多禄说出来的话,却让他忍不住跳将起来。

『混账!这些混账!』谯并大怒,『怎么敢?!怎么敢这么做!』

谯多禄低下了头。

谯并也是怒火攻心,才会说如此的话语。

本来么,当一个人为恶的时候,又怎么会有『敢不敢』这样的话呢?

或许最开始的时候,只是偷偷摸摸的做,但是一旦尝到了甜头,控制不住心中的**之后,也就根本不存在什么敢不敢了,做都做了,何尝谈及什么敢不敢?

坑、蒙、拐、骗、偷、抢、劫、掠……

坏事和好事,最大的区别就是,做好事的人大多数都是盯着自己的脚下,而做坏事的人则是多数时间盯着别人钱袋。做好事的人一直在脚踏实地,努力耕耘,让自己越来越好,享受付出和收获,而做坏事的人则是喜欢不劳而获,心中明知道某件事情不好,可是依旧回去做。

谯氏的族人,尤其是谯并的那几个族弟,就是在坑蒙拐骗。

坑蒙拐骗的次数多了,当然就会出问题,就会被旁人发现。而谯并族弟解决问题的方式,依旧是很经典的手法,就是直接解决提出问题的那个人……

谯并感觉浑身上下,犹如被浸入了冰窖当中一样,冷的刺骨。

『混账!蠢货!』谯并想要破口大骂,可是毕竟隔壁院子,还有院子外面都有道场内的人来来往往,使得谯并不得不压抑了自己的情绪,然后重新坐下来,『这要是被发现了,我们一族都要完蛋!都以为徐元直是傻子么?啊?!他们才是傻子啊!二叔公为什么不管?他为什么不管……』

『主上啊,二叔公老了……』谯多禄拜倒在地,『他老了啊,走都走不太动了,家里……还请主上拿个主意啊……』

『我拿什么主意?』谯并压抑着嗓子,『这该死的家伙做恶的时候,怎么不想着有什么主意?!现在要我拿主意,我能拿出什么主意?!这些事情,迟早会被发现,迟早!到时候怎么办?怎么办?!』

谯并像是困兽一样,在屋内转着圈,半响之后停了下来,『不行,我要去找主公,去找主公坦白这一切!』

谯多禄急急伸手抓住了谯并,『主上,不能去啊,去了……去了之后,那他们还有活路么?』

『什么活路?他们还想着什么活路?!』谯并甩着手,『放开!这些混账,做恶的时候怎么不多想想活路?!』

『主上!他们也有给我们钱……』谯多禄说道,『我们也有用他们的钱啊……主上!这要是出问题,他们也会供出我们来啊……』

『什么钱?我们不知道这是为恶的钱!』谯并沉声说道,『就算是卖田卖房子,也要将钱还给他们!不能牵扯到这其中!绝对不能!』

『主上!主上!』谯多禄紧紧抓住不放,『那可是你亲弟啊,总是要救一下吧……还有,还有如果你这样去了,主上这五方上帝教宗位置……』

『……』谯并愣住了。

他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穿着的,华丽的道袍。

然后他停住了往外的脚步。

他可以舍弃钱财,舍弃亲情,可是他无法舍弃身上的道袍……

钱财犹如篱笆,他轻易跨过,亲情犹如院墙,他亦可推门而出,可是轮到了他自己身上的道袍的时候,他却被这样一件华丽的道袍困在了其中,就像是困在了一座城中,四门封闭,无法脱身。

良久之后,谯并长长的,无奈的叹息了一声,『完了……我迟早,迟早会被这些混蛋害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