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2661章明面文章(加更)

诡三国 第2661章明面文章(加更)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王凌到了坚昆,和坚昆的大统领见面,主要的目的就是不想要让坚昆的各个部落头人误会骠骑大将军,以为那些太原走私之事是骠骑大将军的意思,同时也是为了告戒坚昆,老实待着就好了,千万别乱搞,要是动不动伸爪子,不仅是要砍爪子,甚至还要砍人头!

对于漠北,骠骑大将军的策略还是比较明确的,在气候温和的地方进行半耕半牧,其余地方还是以游牧为主,同时查勘矿产,进行开发。

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之下,对于漠北是侧重间接性的控制,而不是直接下场。

坚昆国当然就是这个间接控制当中的一环,相对来说,这些坚昆的国人,尤其是婆石河氏部落,还有须卜居次部落,以及熟羌,南匈奴等就是最好的人选,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斐潜伸向大漠的间接控制的触须。

部落之中矛盾深厚,相互之间更是经常有血债。直至近代,在草原部落之中还有出现屠戮全家,抢夺牛羊牲畜,欺占妇孺的情况,奴隶制甚至一直持续到了接近新秩序确定的时间,但即便是如此,还是有一些脑残的游牧后裔,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鼓吹什么伟大的游牧英雄所吸引,然后觉得那个游牧的年代才是他们的辉煌……

更不用说当下这些游牧民族的人大多都是属于野蛮状态,没有文化,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对于这个天下的认知,说一句鼠目寸光真不是什么贬义词,只有少数几个人才看得深远一些。

就比如是婆石河元尝。

婆石河元尝虽然觉得王凌提出的条件相当不错,但是总觉得其中可能有些什么问题。

当然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骠骑大将军确实是很强。

坚昆国在历史上,被淹没在了小冰河之下,悄无声息。

北漠之中,游牧民族大部分都是如此。

更多的时候,因为先天上的不足,导致游牧民族的巅峰就是在热兵器之前,然后不转型的也就没有什么然后了……

西域都护府,其实是一个绝佳的创举。

只可惜的是,在西域都护府之后,大汉并不能举一反三。或许是因为西域都护府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利益,也或许是因为当时朝堂高层对于边缘地区的蔑视和短视。

而现在,骠骑大将军推行的北域都护府,无形当中就是将这个制度拓展了,也将汉国的边疆扩展到了大漠之中。

虽然说这种管辖的模式并不是十分完善,但是相对于比较落后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制度体系了。

都护府的这种管辖并非简单的羁縻,这种管理是有效的。以西域都护府为例,自汉代起,即设西域都护、西域长史、戊己校尉等,唐代则设安西都护、北庭都护等,都有命官、驻军,以监护南北两道。

即便中原大乱之际,西域亦往往仍旧受到中原王朝所遣官员、兵士的守卫,以防来自于北方或西北方的游牧行国趁虚而入。

若是讲究起来,中原王朝不能掌控西域的时间,大概也就怂宋了,但若将契丹辽也当作是华夏民族的一部分,那么华夏对于西域的统治和管理的时间,就是相当长了。

西域都护府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控制能力不强,和中央王朝的联系也不是很深等等,尤其是在于商贸的利润,很多时候是被中间商吞噬了,导致中央王朝很少能从其中获益,所以也就对于西域爱理不理。

而现在深知商贸重要的斐潜,大力推动起商贸的时候,在坚昆国这里,还真的没什么人可以抵挡得住这种诱惑。

婆石河元尝召集了众头人,商议了一两天,也没有最终商议出一个所以然来,只能是先含含湖湖的答应下了王凌的那些条件,然后派人到了王凌所言的云中集市进行查看。

云中。

兔子打洞那是天生技能。

所以大华夏基建科技树点满了又有什么问题?

云中一度被东汉废弃,后来赵云进军常山,建立北域都护府的时候,云中就被重新收复了,然后修葺废弃的城池,重新规划,安置人口。

在云中城北。以城北的外壕沟石桥为起点,往北延伸四五百步,是作为和坚昆,或者说和北漠的各个游牧部落的交易市场。被称之为北桥市。

这一条主街道,还有两条东西横向的次级街道,暂时形成了一纵二横的布局,根据后续的发展,也可以进行拓展,街道两侧已经搭建出了基础的商铺店面,后续若是有需求,也可以推倒重建,建造更加豪华的酒楼或是大商行。

在最初建设的时候,也有一些人觉得云中这么偏僻,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商行,会有那么多的商户前来?

就连辛毗也觉得是不是做得有些大了,毕竟之前很多时候和游牧的互市,常常只是在野外某个地点建设一圈草棚子而已……

而这个云中北桥市,可是长期的建筑,不仅是有像模像样的街道,同时还有配套的骡马店,大车行,驿站,货栈,甚至还修建了配套的给水和下水渠道!

相比较起来,原先的云中县城反倒是更简陋了些。

毕竟之前云中只是作为中转站。

辛毗在商馆之中转悠着。

商馆是由一座由高墙围绕起来的建筑物,里面有作为本体的两层小楼,还有用来储存堆放货物的仓库和装卸空地,同时在小楼后面,还有护卫营房,厨房等功能房屋。

这里就是云中集市作为万一出现极端情况下的守备点了。

商馆主要是由砖石结构而成,大门甚至包上了铁条,在商馆四周的高墙四角,还准备再修建塔楼,这样一来,即便是真的出现什么暴乱,一时半会也打不进来。若是等商馆内的塔楼建成,再配合上街道当中的哨塔,小规模的骚乱根本翻不起多少风浪,而大规模的作乱,且不说近在迟尺的云中城守军,还有常山大本营的兵卒……

至于日常管理治安的巡检,最近也陆续到位了。

巡检的守备场不在商馆,辛毗将其安排在北桥市的另外一边,这样就和云中城,商馆,形成了三个点,互为犄角。

辛毗在商馆内巡查了一圈,又特意检查了水井和仓库的放火设施,还让人敲砸了一下高墙,看看垒土和青砖的复合围墙的强度,才算是比较满意的从商馆里面走了出来,对着云中县令戴思说了句『做得不错』。

云中县令戴思顿时笑得合不拢腿。

戴思出身寒门,原本只是军中小吏,后来因为做事认真负责,对于算术等也颇为精通,便是在云中城此处作为中转的官职,留在了这里。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云中城,包括这个北桥市,都是戴思亲自修建起来的。

辛毗转出了商馆,到了街道之上。

此时此刻,在北桥市当中,十字街头最为显眼的地方,已经开始有商铺在准备了。

拉车的骡马和忙碌的伙计,时不时响起的人声和马声让这个新建的集市显得有些热闹了起来。

最先入驻的商铺,当然就是老三样,『盐铁茶』。

这三种都是半官卖的性质。

也就是大汉商会里面开出的商引,然后各家去竞拍这个专卖的商引,分为三年期限和五年期限不等,价格也自然不一样。这有些像是后世的经销商制度。

草原大漠之中,人要吃盐,牲口更是要吃盐,所以这里不光是有上等的精盐,也有普通的粗盐,还有更为低劣的砖盐,就是那种苦卤硬块,像是石头一样。

这种苦卤盐,人吃多了肯定出问题,但是牲畜消化系统和人不一样,所以对于这些大小牲口来说,就是无上的美味了,要不然这些牛羊还要专门跑盐碱地去舔土……

盐的利润,若是单独看一包盐来说,确实不多,奈何这是必需品。虽然说每一包盐赚的钱确实是没有多少,但是随着大漠里面的人都来买,那就积少成多了。

辛毗走进了盐铺。

盐铺的掌柜正在盘点货物,他认得戴思,但是不认识辛毗,只不过看着戴思在辛毗身后亦步亦趋的样子,也是知晓是来了大人物,便是立刻上前打招呼。

辛毗点了点头,没说话,而是走到了店铺之内,询问了各个档次的盐的价格。

后世那种市场上常见的盐,在大汉当下,被称之为雪盐。属于上等精品,价格是普通盐的百倍。

然后次一档的,称之为青盐。颜色稍微差一些,但是没有多少苦卤的味道,是一般的士族子弟,大户人家日常所用的盐。

再往下,就是粗盐。颜色黄黑,味道也是一般,发苦发涩的是常有的事情,就是普通百姓所用的盐了,是最为大量的盐品。

然后再次一档,还有石盐,混杂泥沙,不仅是有严重的苦卤味道,还有泥沙土腥味,一般是用来给牲口的,但是如果说贫苦百姓,买不起粗盐的,也会买这种盐。

『四种盐都买两份。』辛毗吩咐道。

掌柜立刻上前,陪着笑脸,『贵人说笑了,贵人能来本店,是小店的荣幸,怎能让贵人破费?贵人要这粗盐作甚?不好吃的,那谁,快去拿一匣上等的雪盐来……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没错,当下的雪盐是有专属包装的,就像是后世的人参一样,厚重的油漆木盒子,垫上了防潮的油纸,甚至还在木匣子上面有凋花和彩绘。一小匣一小匣的,论匣卖,不论重量。

辛毗摆摆手,『不必了。四样都买,这是定检所用,不是我要用。』

『定检所用?』掌柜没听过这个词。

辛毗笑了笑,根本不和掌柜继续解释,转头看了看手下买的四种盐,付了钱,没理会掌柜的推辞客气,转头就走出了店铺。

『这是大汉商会的新规矩……』辛毗一边向前走,一边和戴思说道,『你过几天就会收到相关的行文了……以次充好,欺行霸市,这种事情你也没少见罢?』

戴思一愣,旋即目光转到了辛毗随从手上提着的盐,顿时略有所思。

『一份我存档,一份你存档。』辛毗笑着说道,『初期么,为了吸引客流,肯定上的好货,倒是后面人流多了,多半就掺杂着买了,甚至拿下等货去卖上等钱……』

戴思恍然大悟,回过头看了看盐铺,顿时觉得这小子恐怕是要倒霉了。

或者说,如果想要耍滑头,那就将要倒霉了。

问题是商人有几个是不滑头的?

为了招揽生意,初期的时候用好货,然后等一段时间就开始掺杂一些次等品进行销售,就像是后世某些品牌的手机屏幕往往是好几个供货商,虽然对外宣称都一样,但是实际上还有些隐形的指标并不一致,自然成本价格也不尽相同。

盐铺这里也是如此,当下在售卖的肯定都是官方出的盐,可是之后可能就会有不同地区的盐……

和盐铺一样,在其他的商铺之中,辛毗也是同样采购了相应的货物,布匹,茶叶等等,有贵的,也有便宜的,

这些东西将作为大汉商会暂时性的检查标准。

骠骑大将军也有下达指令,说是在将来,还会对于一些民众常用的商品,进行相应的规定,确定具体的等级。

『这里将成为北漠重要的商贸县城……』辛毗对着戴思说道,『你可要好生做事,不可懈怠。』

戴思自然称是。

辛毗往外走,走了一段之后却停了下来,左右看了看,然后对着戴思说道:『另外在店面靠近街道之处,可以额外搭建一些棚子架子,让这些店铺可以将一些货物摆放出来……这些北漠人,可未必看得懂字,也听不明白店招喊的是什么……有货物摆在那边,北漠人也就知道是卖什么的了。』

没办法,语言文字不通,就是这么麻烦。

当然熟悉了之后,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

可是在刚开始,这些游牧民族,真的未必能够认得『盐』字和『酒』字有多少区别,虽然他们闻的出来,但若是只面对汉字么,就抓瞎了。就像是后世汉人面对苗文或者藏文的时候,苗人和藏人也觉得他们的文字已经写得很清楚明白了,怎么汉人就是个睁眼瞎,连这么大的差异都不认识?

戴思愣了一下,然后反应了过来,便是连声称是。

辛毗又转悠了一圈,对于整个的集市状况而言,他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虽然说当下的开设的店铺不是很多,甚至比不上汉地之中的一般县城,商品的种类也比较缺乏,可这些并不是什么问题,在足够的利润之下,那些商户就会蜂拥而至,将云中此处的北桥集市,变成北漠最大的市场。

而商人的聚集,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变化。

不仅仅是集市上的变化,还有对于汉人的,尤其产生对于大漠里面的这些游牧民族的变化。

这很有意思。

这也是辛毗到了北域之后,一直都在总结的一件事情。

之前位于山东之时,辛毗和大多数的山东士族子弟都一样,认为北漠没有什么东西,属于是孝武帝的面子工程,光花钱得不到好处的那种,家底打没了,百姓死伤无数,也没有换来对于大漠的控制,过没有多久就从匈奴变成了鲜卑,汉人依旧是不能涉足大漠,亦或是涉足了也没有用。

可是这样的观念,在辛毗到了关中之后,却被转变了。

西域,北域,亦或是传言之中的南域,还有可能在将来会有的东域,骠骑大将军在构建了一个巨大的框架的同时,也让在这个框架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新的变化。

每一个人,汉人,西羌人,南匈奴人,还有当下的这些北漠人。

这是摆在明面上的文章。

无人可以拒绝,也没有人可以反抗。

辛毗丝毫不怀疑,不管是坚昆人还是柔然人,亦或是那些其他的小部落里面的北漠人,只要到了云中这里,体会到了集市这里的方便之后,便没有人会拒绝这里了。

当然,可能也有一些不开眼的家伙想要打这里的主意,毕竟这里的集市是属于半开放的模式,这也是骠骑的创新,也是一种试验。

不过没有关系,北域都护府之中已经有不少军校在抱怨说当下获取功勋没有像是早些年那么容易了,想要积攒一些军功给自己还有家里做福利,已经不太容易了。

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想要军功,只能在越来越偏远,越来越边缘的地区去获取。要是天天都能在内地之中获得军功,那么也就说明辛毗这样的治理内政的官吏不合格。

所以,如果有人胆敢打这里的注意,想必北域都护府里面的不少人会开心的大叫起来,甚至不惜大打出手,抢夺出征的任务……

辛毗想着,然后脸上带上了些笑意。

不管什么时候,有一群能够让自己放心和信任的军校兵卒,总是令人心情愉悦的一件事情。

辛毗站在北桥集市的最北端,停了下来,眺望着远方。

在他的脚下,地面明显有了一个切线。

在他的身后,是石板和碎石的街道路面,青石板下覆盖着沟渠,在道路的两侧还有移植而来的树木,在他的面前,则是普通的,只不过经过简单夯实的泥土路。

而再往前方,便是往来的车辆和人马踩踏出来的临时道路……

将来这条道路还会继续不断修缮,然后沿着商人的往来,深入大漠。

直至通往天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