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十三章 各下各的棋

诡三国 第十三章 各下各的棋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此夜,对许多人而言,都是一个未眠之夜。

袁隗此时将下人都赶了出去,独自在书房之内,摆下棋盘,徐徐落子,不一会儿已经在棋盘上摆下一局残局。

汉代还没有正式提出养气八法,但儒家心平静气养气之道却已经是每个学习儒学的人必须了解和奉行的了。手谈在汉时期渐渐盛行起来,成为了士族养气之道之一,甚至班固为围棋专门写了一篇《弈旨》,确立了围棋在当时社会高层人员中的地位。

袁隗受其兄袁逢的影响,也偏好此道,曾几何时,兄弟二人常常对坐手谈,无关输赢,只有兄弟之间的情谊。

袁隗对着这盘残局,老眼竟然泛出点点水光。

此局是他和兄长袁逢最后的一盘未了的对局,今天他终于要把它走完了。

那一夜,刚好是党锢之祸发动之时。届时整个洛阳城彻夜火光冲天,兵甲啸闹,不知多少清流文士家破人亡,身首异处。

那一夜,袁隗和袁逢心惊肉跳,强自镇定对坐与厅中对局,等待不可预知的宣判。所幸,汉灵帝并没有同意宦官对袁逢的处理意见,袁家方得以幸免。但其后,兄长袁逢虽说未曾罢官,但一时之间也多受牵连,从此一蹶不振,最终导致郁郁病故。

自从那时起,袁隗就对宦官恨之入骨,但无可奈何的是当时宦官权柄滔天,袁隗只能是隐忍雌伏。

今夜也是如同那时一般,火光满映洛阳,兵甲四处奔走,但不同的是,此次人头落地的是不可一世的宦官们。

多年的布局终于到了收官的阶段。

袁隗与何进没有什么仇恨,严格来说,士族世家清流阶层对于外戚平日能往死里喷就往死里喷,但是却并不会有多少人真把外戚当成生死大敌。

因为士族世家都知道,外戚常常换,最多风光个几年,当宫内的那得宠之人声色渐衰,人老珠黄之时,风头再盛的外戚也有倒台的一天。

但是宦官不一样,美人常换,阉人不常换!

袁隗等待许久,终于等来了机会,趁着新帝登基,老一代的宦官还未能立刻与新帝拉近关系之际,挑拨外戚和宦官的矛盾,不断火上浇油,甚至不惜启用埋伏多年的隐子,终于将所有的对手成功的拉向死亡的深渊。

外戚大将军何进,亡。

宦官众,张让、赵忠等一干人员,亡。

袁隗伸手将棋盘之上点死气眼的黑色大龙逐个提起,随手掷于地上,高高扬起头颅,蔑视的看着黑色棋子在地上四散滚落。

冰冷的笑意在袁隗嘴边浮现。

“可惜不能全功……”袁隗敲了敲棋盘边角两处小小的苦苦成活的黑色棋子,“也罢,毕竟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算此二人此番命大……”

“不过……下一局,汝等是否还有如此运道?”

****************

一队威武兵马蜿蜒而行,正是西凉董卓所辖兵马。

李儒,李文优此时此刻在马车内借着一盏风灯,摆开棋盘,黑白两色棋子在棋盘之间相互搏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竟然最终双双成为劫杀劫活的局势。

胜负五五之数么?

李儒捏着棋子,仔细审视确实已经到了无法再下的地步,冷哼一声,将棋盘棋子统统扫落一旁。

既然旧局已经无法再下,就新开一局!

李儒掀开马车门帘,厉声传令道:“传吾军令,左右两翼各自散开二十里,多举火把旌旗以壮声势!全军加速向洛阳进发!必于明日食时之前赶到洛阳!失期者,斩!”

顿时董卓军队骤然膨胀开来,像一张大网一样快速的往洛阳城兜去。

***********

斐潜和崔厚也在小院厅内,摆开棋盘手谈一局。

虽说城内喧闹之声渐渐小去,但是经此一闹,两人也再没有什么睡意,相约之下,便到小厅内下棋消磨时间。

“贤弟带回二人我看非富即贵,也不知是哪家公子落难至此……”崔厚拍下一子,随意问道。崔厚心思根本没用在那两个小孩身上多少,他估计是洛阳城哪家失火的公子慌不择路跑岔了而已。

斐潜也很随意的回答道:“我也不知,不过看二人年幼,又惊魂未定,也不好细问,待天明后再说吧。”

崔厚“哈”了一声,开玩笑的说道:“贤弟还说人年幼,敢问贤弟今年贵庚啊?”

“老夫其实只是面幼而已,其实老夫已经六十有五了!”斐潜也很配合摆出一副正颜说道。

崔厚听完哈哈大笑,抓起一把棋子就放于棋盘上,“好,好,我服了,你赢了……”随手令一旁伺候的侍女都下去新煮些茶水换些糕点。

待侍女远远离去,崔厚抹了抹笑得有些泪痕眼角,离席正容向斐潜拱手一拜:“吾代家严谢过小郎君!崔家今日承此情谊,郎君旦有驱使,崔家必定遵从!”

斐潜连忙将崔厚扶起,“安能受兄如此大礼耶?”

“当得的!不瞒贤弟,贤弟此方对我家而言,不亚于久旱甘露一般,”崔厚苦笑着四下点了点,“别看现在如此,实际上我崔家已是外强中干了。”

“怎会如此?”

崔厚点点头,慢慢给斐潜解释起来。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崔家原本起源于姜姓,始祖传为姜太公,鼻祖为炎帝神农氏,西周时齐国国君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山东崔姓,所以说山东临淄是崔家的发源之地。

但在崔家开枝散叶的过程中,崔烈这一支在经商方面颇有成就,历代不断积累,也从山东之地慢慢发展到了河洛地区,并在洛阳扎下根来。

到了崔烈一代的时候,山东那边的崔氏一脉已经有些没落,家主之位就落到了崔烈这一支上。

当然此间还有一番激烈角逐,就不为人知了。

角逐得胜的崔烈,原本也是家财万贯,当时崔烈商而优则士,初初当上司徒之时,确实如日中天,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崔烈被宦官打到,丢官不算还被抄家,家财已经十成去了八成,随后崔烈一病不起最终离世。

虽说崔烈临死之前将家主之位传给崔毅,但此时这个位置不亚于烫手的山芋,因为已有旁支盯上了这个家主的位置。

家主在整个家族中的地位崇高,在古代,家主拥有掌控着家谱,家祠,对家族内部人员可以说掌握一项杀伤力巨大的权利——革除大权,这对于古代世家弟子而言不亚于生死大权。

因此原本就丢官破财了,此时若是再丢了家主之位,那么崔毅崔厚这一枝就要彻底沦落,再无出头之日了。

幸亏崔烈在朝中还有不少人缘情分在,崔毅才得以暂时保全家主之位,但人情毕竟会淡,会有终究用完的一天,所以为了维持崔毅家主地位,崔家这些年头不知散发出去多少浮财,不仅要维持庄园人手开支,还要结交朝中大臣,几年下来连家底都几乎要掏空了。

可是朝中这些高官贵人,普通金银基本上是不放在眼中的,喜好的都是一些珍稀宝物,可这珍稀宝物又不是田间的野草,又岂能是随处都有的?

不得已,崔家只能是四处收罗,每每收罗到一个,基本上都进贡给了朝中大员。

斐潜暗暗点点头,原来如此,怪不得坊间有崔家设计坑人宝物的传言,看来原因就出在这里。

现如今,得到了斐潜的改进琉璃制法之方,崔家就意味着抱上了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首先不用再四处无头苍蝇一般搜寻珍宝,自家的琉璃就是珍宝了;其次也开辟了一条新的财路,改变了崔家出大于进的局面,对于稳固家主之位大有裨益。

或许斐潜可能还有其他什么秘方,但是对于现在的崔家来说,巩固手中的,抓紧现存的,才是最重要和最正确的事情,所以在家中大匠试作之后,确认了斐潜的琉璃秘方对于改进琉璃色泽度及光亮度有奇效的时候,崔毅很干脆的做出了交好斐潜的决定。

这也符合世家一贯的法则——家族第一。

如果不是因为斐潜只是斐家旁支的话,甚至是要崔毅亲自出面来致谢的。崔厚此番和斐潜交代清楚崔家前后的缘由,并无一句问及斐潜如何获得此方又或是问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如此一来,除了表示感谢的态度之外,还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崔家从此对斐潜不再设防,以诚相待;二是对斐潜秘方的来源不会再贪心窥视,并会对此保密。

至于斐潜若是日后需要崔家做什么,崔家自然会根据此次秘方的价值大约进行衡量一下,给予对等或是更多的回报。

当然这些所谓的衡量标准,都要看日后斐潜的地位和崔家的地位而言了。好比如对于一个快饿死的穷人和每日酒足饭饱的富人,同样的一顿饭,对于两个人的意义当然有所不同。

此时门外侍女端来了新煮好的茶水以及一些糕点,并询问已是快到鸡鸣之时,是否要准备些洗漱了。

斐潜和崔厚闻言方知,这漫漫长夜已经悄然过去,又是新的一天来临了。斐潜将茶碗举起,向崔厚一敬,“永原兄,不妨就借此茶,共辞旧日,共贺新始如何?”

崔厚立刻反应过来,也是一举茶碗:“贤弟果然妙人!共辞旧日,共贺新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