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二一二章 究竟要如何劝说

诡三国 第二一二章 究竟要如何劝说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斐潜的确之前没关注到崔厚的父亲崔毅,对于崔厚而言也是一个牵挂。

这个是斐潜的疏忽,而且斐潜注意到,这一次追赶黄忠一行,一起去荆襄的,不仅是崔厚的父亲崔毅一人,似乎还有一些妇女家眷和儿童,这就等于是如今崔家此处,只留下了精壮的汉子。

看起来阳人常氏被屠对于崔厚一家影响还是蛮大的,因为常氏一家家族都在坞堡之内,老老少少一群,纵然想突围也没有办法拖家带口的走,只能是困守,一旦被攻破就是全家倾覆。

现在崔厚先行将自己家中的老弱妇孺全部撤出,那么就意味着万一事有不成,脱身也是较为轻易的一件事情了。

同样,崔厚此举也是在向斐潜表示他自己的决断之意,同意将崔毅等人转投荆襄其中表达出来的意味就更加的明显了。

于是斐潜便向一旁的崔厚拱手说道:“永原兄厚意,小弟铭记于心。”

崔厚连忙恭谦的说道:“不敢不敢,愚兄还要多谢贤弟书信才是!”

原来斐潜发现了自己没有考虑到崔厚家人的安置问题,然后崔厚又在自己面前提到这个事情,不仅让崔厚去追赶黄忠一行,而且还书写了一封书信,让崔毅等人到了荆襄再交给黄家家主黄承彦。

如此一来就算是崔家在洛阳的根基全断,那么在荆襄黄氏的帮扶之下,也是照样可以找到重新崛起的机会,这对于崔家来说,不亚于是一个定心丸。

现在这个洛阳的局面,阳人常家被屠,也从另外一个侧面推动了崔家彻底的倒向了斐潜这个方向,原本家族中还略有声音,埋怨要长途跋涉等等,结果崔厚将斐潜写的书信一拿出来,立刻就封住了许多人的嘴。

毕竟现在斐潜也是荆襄黄家黄承彦唯一的女婿,现在虽然黄承彦身体康健,还暂时谈不到下一代继承的问题,但是斐潜话语权同样不小,况且斐潜又是庞家庞德公的学生。因此有了这封书信,就等于是崔家将在荆襄两大地头蛇的照拂之下,就算是将本钱全部都在洛阳打水漂了,也能够从荆襄黄氏、庞氏那边得到新的财源补充,东山再起也不是难事。

因为崔厚的这一件事情,斐潜也想到了之前被自己忽略的一件事情,就是河洛的斐家。斐潜还是受到了后世的经验的影响很多,特别是在家族方面,的确没有像汉代的人那么重视,没能考虑到崔厚家族之人的安排不是斐潜不够聪慧,而是在后世,绝大多数的人基本上都是各自顾及自己的小家庭,很少有什么家族的意识,更不用说为了家族去牺牲自己了。

因此斐潜原来根本就没有将河洛斐家考虑到计划之内……

而有趣的是,原先不论是庞德公和黄承彦都也没有提及河洛斐家的事情,斐潜现在想想,应该是在他们的观念里面,是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抛下自己的家族单干的,像斐潜这样的事情自然会通知斐家,至于斐家原不愿意参与到这个事情当中来,那就是斐家家主自己应该考虑的问题了。

是的,现在自己还是要去找一趟斐家家主斐敏,当然具体事项上要怎么说,还是要考虑考虑……

×××××××××××××

在斐潜考虑要怎样和斐家家主斐敏如何说辞的时候,洛阳城内的李儒也是实在头痛,不知道要怎样向董卓劝说。

在李儒看来,发兵去屠杀阳人常氏一点战略上的意义都没有……

就像前几天奉董卓之意将弘农王刘辩毒死一样,都是属于做起来解气一些,但是对大局没有什么正面影响的事情。

弘农王的死讯,李儒还尽可能的秘而不宣,但是李儒知道,像这种事情不可能遮掩多久,最终必然会被人所知。

似乎是董卓董仲颖现在的杀戮之欲过于强盛了?

之前的阳城集社之事,那个是因为袁家的散步谣言之人躲藏在内,全部围杀那是因为一个是那么多人实在是不好分别出谁是造谣传谣之人,二也是借此向袁家发出警告之意……

但是杀刘辩,这个真是……

唉,原本在李儒的设想里,在有必要的时候,将这个刘辩可以进过一番的精心设计之后,推出去给弘农杨氏,让弘农杨氏去拥立刘辩,那么作为同样是天下闻名的士族,杨氏自然会持宝自重,到那个时候,高举大义之旗的袁家就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听刘辩的命令还是不听?

听从就意味着袁氏辛辛苦苦又是为了他人作嫁衣,不听那么就是失去了大义立场,将自身的私欲坦白在天下人面前……

届时关外的士族至少将会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袁家为首的冀州、豫州,一个是弘农杨氏为首的司隶、兖州,双方势力犬牙交错,必然会引起大规模的冲突。

或许还会多出一块墙头草的阵营……

但是不管是关东士族分成几块,都同样达成了李儒的目标,到那个时候,关中的董卓手中还是握着一个相对比较正牌一些的皇帝,等到关东士族们自己闹得不可开交相互攻伐,消耗自身实力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再率领关中铁骑出兵讨伐,连出师之名都不用再想了,名正言顺的讨伐叛逆——谁让你们这些关东士族拥立了废帝?

但是这一切的布局都在一杯毒酒下化为了泡影……

唉!

现在董卓又没有知会李儒,径直派了兵士去将这一段时间抗令不上缴调粮的阳人常氏给灭了门,虽然是对于当下洛阳附近的士族能起到一定的威吓作用,但是然后呢?

岂不是将这些人推向了关东士族的方向?

要是直接动刀子能解决所有问题,那李儒何必还派人去摸金?

本来走的这条路线就是如同在悬崖边上行进,每一步都要精心计算小心谨慎,却没想到到了这样的时刻,董卓居然不按常理,胡乱的出牌,搅乱了李儒的部署。

如此一来,为了要弥补董卓捅出来的漏洞,又需要重新调整计划了,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去劝说一下董卓不要再轻易动刀枪了,就算是要动也要找准方向才是……

李儒掐了一下自己的额头,真心是有些头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