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三零零章 统筹学

诡三国 第三零零章 统筹学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现代生活中,要喝茶,但是水没烧,水壶茶壶茶杯没有洗,茶叶也要去大厅里面拿,怎么办?

洗水壶、茶壶、茶杯各需要一分钟,拿茶叶需要一分钟,烧水需要十分钟,要喝茶,总共需要多少时间?

做这个事情,大多数人不用特别说明,都能安排的很好,时间也大都不会浪费。

因为就算不懂的什么数学的高深理论,生活当中的经验足够支持解决这样的问题了。

但是——

如果叫一个十岁的小孩,从来没有这方面经验的人来做这个同样的事情呢?他还会做的井然有序,不浪费时间和步骤么?

或者更复杂一些,要让一百个人喝上茶,而烧水的炉火只有二十个,只容许二十个人同时烧水;领用水壶、茶壶、茶杯的地方只有四个,每一个人领用一套需要用时要半分钟;领用茶叶的地方只有两处,每个人领用一包茶叶需要10秒……

然后当第一百个人喝到茶的时候,总共需要用时多少?

迁都的事情就好比将这个一百个人喝茶的事件放大一万倍……

皇室、百官、军队、百姓,每一种人都不同,牵扯的物资也不一样,况且数量也是庞大无比,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率的进行安排整个的流程,让每个层级的人员在进行迁徙的时候能够最大的获取应有的资源,充分的利用时间,使得全部的环节都能够完全的运转起来?

这就牵扯到了组织行为学和基础统筹学……

听起来似乎很高深,但是实际上就是数学理论的高级运用。

斐潜在后世是公司办公室中的资深老油条,对于资源调配、人员配置等等拆东墙补西墙的事情纯熟无比,而且公司每一次的全员启动会、年末的公司年会、表彰大会等等会议,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所有的会场布置,行程安排,车辆调度,吃饭住宿全部都要考虑周到,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都是大问题……

所以,斐潜献上的纸张,上面的内容就是对于汉代皇室迁都的整体规划行程安排。

从洛阳到长安大概是八百里的距离,而一般性的行军行程约为四十里到六十里之间,也就是说如果从洛阳到长安,需要走十五天左右的时间。

斐潜也没办准确的知道汉代皇宫里面究竟有多少的宫女、太监,这些数据只有在少府调出文册之后才能统计得出来。因此斐潜只是大概的用一个约数来进行计算,反正在汉代要是真的搞出什么小数点之类的东西,反倒是让人无所适从,更加的看不懂。

为什么普通人在搬家的时候会觉得烦躁不安,因为要统计打包的东西太多了,零碎无章,平日里面用的一些原本井井有条的东西就会像乱草一样的冒出来,让人不胜其烦。

斐潜此时呈现给李儒的就是这样的一份分门别类的统计,分成人、物两大部分。人员篇是包括皇帝在内的各类人员的数目以及用度,而物品篇则是按照衣食住行四个部分进行单列,囊括了从洛阳出发到长安期间,皇室在衣物、饮食、起居、仪仗等等方面的物品……

当然,这些项目因为纸张篇幅的限制,斐潜不可能写的很详细,只是写出了一些大概的分类出来,最关键的是占据了半张纸张篇幅的一个流程图,也叫做进度表。

从洛阳到长安,以每一天为节点,到达的地点,所需的人员物资,还有各地配合提供的粮草等等都有注明……

李儒越看越觉得有趣,捏着胡子,脸上终于是露出了笑容。

这些事情他不是不懂,也并不是不会做,像皇帝迁徙的种种事项都在李儒心中装着,每一天,每一步都已经是考虑得清清楚楚,但是李儒却没办法像斐潜这样清晰的描述和表达出来,让其他人看了之后也能够明白自己要具体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才叫做做好了。

就像是一个大工匠,可以随意的将一个木头削成标准无比的一个圆盘,但是要问他这个圆周率具体是多少,这个圆盘的面积精确是几何,他肯定回答不出来……

李儒现在就像这样的一个大工匠,在他心里什么都跟明镜一样,整体布置行程全部都在内心中有了预案,但是唯独苦于就是没有办法将这些心中的事项完全让手底下的人了解。

所以造成了只能一个事情一个事情的交代,随后一个事情一个事情的再重新汇总到李儒这里,之后又再次在李儒心中计算盘整过,再吩咐安排人员进行下一项的事务。

如此庞大的计算怎能不让人心力憔悴?

如此繁琐的步骤怎能不让人痛苦不堪?

李儒忽然才想起来,眼前的这个斐潜,不仅仅是专注于文学的蔡邕的弟子,而且也是算术上深有造诣的刘洪的弟子……

虽然斐潜并没有写的非常详细,但是大体的意思李儒取能够看得明白,尤其是在这一张纸的后半部分所画的进度表,就像是推开了一扇窗户,让李儒看到了另外的一个方面的风景。

原来这个事情还可以用这种模式来进行处理!

每个事项有一个负责人,每一个负责人具体每日要完成的事项,到什么时间完成到什么程度,然后再跟什么人进行交接,如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妙法!

对于斐潜而言,这也是整整耗费了一日的时间,几经反复推演,才整理出来的数据,当然这也是特别针对于李儒才拿出来的东西。

这样同一张纸,给吕布去看,就算是给他看一年,能看得懂得多少?

所以斐潜并不担心这种方法能给董卓军增加多少战斗力,因为没有现实具体的经验,又没有基础理论的支持,这一张纸就是鬼画符一般,就算看了也不一定能懂,更谈不上去使用了。

这是斐潜在一路之上,冥思苦想之后,才想到的可以供给李儒,减轻其负担,但是又不会让董卓军在后期能够获得多少助力的方法。

就算是李儒了解掌握了这种方法又能如何,要知道统筹学和组织学就算是现代也是交叉边缘学科,并不是汉代的普通人知道点算术之法就能掌握的。

因此这就是一个筹码,就是推到了李儒面前的一个诱饵,用来换取斐潜自己想要的那些东西,当然,这个诱饵非常的香甜,显然的引起了李儒的兴趣。

不过,李儒也显然是猜测到了斐潜的想法,微微笑着,放下了纸张,问道:“子渊献此法,可是有所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