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三零五章 并州之选

诡三国 第三零五章 并州之选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斐潜低着头,并没有直接谢恩之后便离去,而是叩首道:“臣……自请转任并州,守国藩,护社稷,为大汉开疆辟土,不使胡马度阴山!”

董卓盯着斐潜,血红色的眼珠子似乎在分辨斐潜是真情还是假意,沉声说道:“并州苦寒之地,常年纷争不断,汝可是想好了?”

董卓自己是长年和羌胡对抗,也是深知身处于边疆的不易,人地贫瘠不说,经常处于大战三六九,小战天天有的状态,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处于危险当中。

当年边章韩遂叛乱,凉州宋扬、北宫玉、李文候等各路势力犬牙交织,纷乱无比,纵然是当时许多大臣,皇甫嵩、孙坚等等将领,就连董卓自己都吃了败仗,后来太尉张温也只是一时的胜利,旋即被边章和韩遂反打一耙,连杀数位大臣,金城太守陈懿、护羌校尉伶征都在此役中死去,最后还是韩遂和边章反目成仇,导致叛军自己的阵脚大乱,才最终草草收场,战况激烈以及场面的凶残可见一斑。

所以当斐潜主动提出要到并州守卫边疆的时候,董卓还是很欣赏这种举动的,至少和这些当朝大臣们来比较,更加的有血气,有担当,最重要的是不来扯董卓的后腿,而是实实在在为大汉做事,这点很重要。

众人也是侧目。

因为在场的以袁隗为首的一帮山东士族,虽然没有亲身上战场,但是也是知道,并州也不是一个太平之所。

虽然说现在匈奴已经不再成为大汉朝的心腹大患,但是与其接壤的鲜卑、羌胡缺成为了新的问题来源,更何况如今连南匈奴也发生了叛乱,后续的影响尚不确定,此时此刻,斐潜主动请缨,志气可嘉。

斐潜默然良久,再次叩首称是。

董卓抚掌一笑,说了一声“善”,然后便不再言语了。

这个事情袁隗等人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因为这个事情,并不会影响到山东士族的利益,而且守卫边疆不管是对董卓一方也好,对山东士族来说也罢,都是执政者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的事情,就算袁隗等人将来都斗垮了董卓,也是一样需要人员去守卫边疆的。

所以以袁隗为首等人,也没有起什么阻扰斐潜的心思。

关键是并州军团已经在董卓手底下了,如果董卓愿意分一部分给斐潜,那么也是相对的削弱了董卓的实力,如果不愿意分兵,那么并州这个烂摊子原本就没有人要,既然斐潜愿意去接就去呗……

既然朝中无人出言反对,那就这样差不多定下来了,至于斐潜去并州是按照什么职位去,这个现在不急,反正等尚书台最后确定即可,现场也不可能马上定下来,因此张辽、斐潜行了一个礼,便告退了。

出了北宫,张辽和斐潜并肩而行,沿着大道往西面走去。

因为这一次的召见,本身就只是一个临时朝议,而不是什么正式朝会,所以是从中午才开始的,而等张辽和斐潜出来的这个时刻,太阳已经开始西落了,略带红色的阳光铺散下来,将洛阳城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红黄色。

张辽看了默默前行的斐潜几次,最后还是开口问道:“子渊,你这……究竟是为何啊?”并州不是一个好地方,原先斐潜在荆襄不是好好的么,就算是洛阳呆不下去了,也可以回到荆襄,为何选择了要去并州?

在并州多年的张辽,自然是知道并州的情况,这个并州,虽然称之为州,但是实际上实力和人口连内地的一个大郡都不如……

况且虽然南匈奴名义上说是归附了汉朝,但是实际上还是野性未改,时叛时伏。为了安定人心,让大汉民众认为汉王朝是一个安定稳固的朝廷,很多时候仅仅是落于记载,并只是简单的进行描述,并没有让更多的人知道。

而这些情况,身为并州人士的张辽显然是知之甚深。

张辽一边跟斐潜慢慢的前行,一边缓缓的讲,并州这么多年,基本上刀枪就没有停歇过……

典型的事情就像是在延熹九年,鲜卑听说当时在北地相当有名望的张奂离开,回到朝廷之内担任大司农,鲜卑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便与南匈奴勾结,并招集乌桓人一起,多路杀入塞内,寇掠边境九郡,杀百姓无数。

后来朝廷又重新拜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领九卿秩,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兼察刺史、二千石和以下的官员皆有任免权,权柄一时。张奂调派多路军队进行围剿,南匈奴、乌桓因为害怕其威势,就投降了,归还了劫掠而去的人口约有二十万……

这是大规模的侵略掠夺,那些小规模的就更多了。就算是直到了灵帝时期的中平四、五年仍有南匈奴“寇边”——

中平四年十二月,休屠各胡叛……

中平五年春正月,休屠各胡寇西河,杀郡守邢纪……

三月,休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

张辽没有讲的撕心裂肺,但是越是平静的话语,下面潜藏的情感越是深沉。

这些年每一次的胡人寇边,作为守卫边疆的兵士其中的一员,所闻所见,那些人间的惨剧,真的是见得太多了,痛得太深了。

每一次胡人寇边,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的,不是在洛阳的这些高管贵人,而是那些守卫边疆的兵士,然后就是边郡的汉人。

南匈奴说是归化汉朝的胡人,但是说到底仍然是胡人,讲就的就是谁的拳头大,谁就能统治一切。

而中平五年,就是公元188年,也就是两年前。

走到了十字路口,斐潜缓缓的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向身旁的张辽拱了拱手,来感谢张辽的善意。

“文远兄,有些事情总是要有人去做的……更何况,如今现在洛阳的局面……”斐潜回头看了看北宫,叹息了一声,“……我宁愿去面对胡人的刀枪,也不愿再次面对同胞的暗箭……”

张辽一愣,竟无言而对。

斐潜再次供了拱手,向张辽告辞,便迎着夕阳向西而去,只见身影在夕阳的照耀之下,拉得好长好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