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四九四章 汉代的通货膨胀

诡三国 第四九四章 汉代的通货膨胀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斐潜将桌案之上的五铢钱拢到了一起,叹息了一声,在心中不免涌起了一些罪恶感。

三国在历史上最后是归到了晋,然后就崩盘了,在后世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司马氏只会吃喝嫖赌抽的原因,然而斐潜方才从货币上推演猜测,其实这个罪责不一定完全是人的因素……

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也是不着四六,然而也没有啥事,唯独司马浪荡糜烂了一些就导致国家完蛋了?

其实恐怕还是落于这个“钱”上。

钱,由国家发行,自然就是由国家背书,承担信誉。

但是一旦民众对于这个钱,已经丧失了信心,那么,对于发行这个钱币的国家,还会有多少的信心?

晋朝的迅速垮台,和三国后期已经被打成了筛子的糜烂经济分不开。换一句话说,其实诸葛也完成了拖垮魏国的心愿……

长达三四十年的战争,不仅把人打没了,而且把魏蜀两国的经济都打垮了,唯独好一些的就只有长期蹲坑的江南,因此最后晋朝南迁。

司马一族完蛋就在于会打仗,会谋略,会花天酒地,但是唯独不懂经济,不会理财……

而现在,即将到来的一场通货膨胀,将席卷整个的北方,这其中,应该有自己推波助澜的一部分因素……

斐潜幽幽的叹息了一声,这个感觉无法形容,有激动,有遗憾,也有些愧疚,甚至还有一丝后悔,然而却不得不做。

三国,许多人只记得帝王将相,有谁知道其实这小小的一片铜钱,也能让这些英雄豪杰跌落尘埃?

只要通货膨胀到来,自己让崔厚借贷而来的那些物资就跟白捡的一样,到那个时候,傻子才会那铁锭去还债,整个经济都将一片混乱,物价沸腾,而自己只需要拿那如同废物一般的铜钱去还就好了……

而那些借出物资的人,就将成为斐潜借着通货膨胀收割的韭菜。

而之前在雒阳就埋下去地雷,现在估计也冒出来了吧……

×××××××××××××

长安。

丞相长史府。

贾诩刚刚进到了厅中,就被李儒狠狠的瞪了一眼,下意识的往回缩了一下,说道:“我不是擅自而来的,我是有公务的,只是顺道……咦!师兄你怎么这番模样?!”

李儒略有些无奈的摆了摆手,说道:“……现于陇西如何?”

“还是老样子……不过,马家略有些不安分了……”贾诩一边说着一边围着李儒绕了两圈,摇了摇头说道,“……师兄啊,你这是……唉……还是我留下来帮你吧……”

李儒指了指旁边的案席,示意贾诩过去就坐,说道:“马家,呵呵,马家不安分也不是这一次两次了……我还撑的住……嗨,别转圈了,过去坐下。”

贾诩方摇摇晃晃的去斜斜的坐了,依旧在叹息:“……你这体型,要吃多少牛肉才补得回来啊?”

“行了,不用提醒我也知道……”李儒拍了一下手中,立时从堂外走进了几名侍女,将一些菜肴和酒水摆放到了桌案之上。

贾诩捏起一块牛肉,填到嘴里,让牛肉的汁液在口腔内迸发,满足的呻吟了一声,“还是师兄这里的牛肉好吃啊!”

“那是因为这里的管饱又不要钱吧……”

贾诩迅速结束这个话题,说道:“董仲颖的情况看起来不怎么好啊……”

“你至少要叫董相国吧……”李儒皱了皱眉头,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确实有一些,这段时间……嗯,甚至……有些健忘……”

“好吧,好吧……”贾诩将手指头上的油渍在桌案上抹了抹,说道,“可惜相国之子早夭,董侍中和牛中郎又……不成气候……”

贾诩忽然往李儒那边歪了歪脖子,挤眉弄眼的低声说道:“……要不然……师兄你……嘿嘿嘿……”

“胡闹!”李儒脸一沉。

贾诩将伸出去的脑袋缩了回来,低声嘟囔了一声:“……非要承什么通古遗愿……”

李儒也不说话,就拿眼瞪着贾诩。

贾诩掩面,说道:“好好,不说这个,不说这个。师兄我刚才进来的时候,看你拿着个木头牌子发呆……是不是今日人口突增,不好安排啊?”

说到这个事情,李儒微微叹了口气,将一块木牌递给贾诩:“人到是好安排,但是这东西不好安排啊……”

贾诩翻过来倒过去将木牌看了几遍,忽然说道:“这个应该不是你的主意吧,否则你也不会搞得这么多,导致现在吃不下了……”

“事起仓促,当时……”李儒点点头,将当时雒阳下层官吏都跑了之后斐潜献策的事情说了一下,然后道,“一时没收住手,就给发得多了……”

效果还是不错的。从司隶迁徙来民众比原先预想的更顺利,在路途之上也减少了许多的纷争,从这个方面来说,木牌确实起到了正面的作用,但是现在副作用也体现了出来,到了地头了,民众便拿着木牌要前来兑现了……

本来发多了一些,也还李儒的控制范围之内,反正从雒阳处搜刮了不少的钱财,但是没有想到来到长安之后,一个不受李儒控制的经济现象搅乱了原先的计划安排。

长安地区急剧的通货膨胀突然就发生了!

快速增加的人口消费需求和大量涌入的钱财,与长安地区原有的定量的物资储备之间产生了巨大的供需差额,这种结果导致李儒根本措手不及,眼睁睁的看着长安的物价在段时间内超过了他原先准备的钱财,而且上到官吏,下到民众,所有的人都在疯狂的抢购,存储……

从雒阳带来的钱财,瞬间缩水,而长安地区物价因为本地人员和外地人员的双重哄抬之下,已经涨到了一个非常离谱的境地,一石粮竟然要一万钱,而且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李儒懂天文地理,懂的军事谋略,也懂得民生安排,但是面对这个汹涌而来的恶性通胀面前,却有心无力。

李儒向董卓求过一次援,调了存于郿坞的军粮压制了一次物价,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只是平稳了几天之后,便又开始了疯狂攀升,然后董卓便说什么都再也不肯外调粮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