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六八一章 诗和远方

诡三国 第六八一章 诗和远方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文字就是一个文明的基石,农耕文化之所以最后战胜了游牧文化,并不是因为在武力上有多么的英勇,而是在文明这一棵大树上爬得比游牧的文化更高。

一种文明的好坏,不是说段时间内能爆发出多少,而是在漫长的岁月当中能不能持续的保持生命力,能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就像现在汉代的汉人和胡人。

於扶罗和里那古在思索着,斐潜同样也在思考。对于这个方面的认知,斐潜也是到了现在才有一个更为深刻的概念。

中原华夏为何虽然有动乱不定,但是最终还是会走向大一统?

民心?

呵呵,也算吧。

但是更深层的东西是这块土地上的生产生活模式,也就是农耕文化最终在起作用。

农耕文明深切的依赖土地,需要常年的值守庄稼,因此就会在适宜耕作的地方掘穴筑屋,修建长期居住的场所,这样就慢慢的形成了村落,然后扩大成为了城镇,也就自然的形成了邻里关系和家族关系。

而中央的封建集权国度就很容易的根据这样的地域关系划分出来了郡县,然后进行管理,根据土地进行征纳赋税,摊派劳役,而且因为华夏的农耕地区相对集中,大部分都在长江黄河流域,这种紧密相连的地域关系,就算是短时间的分裂出来,都会因为人口的不断扩展,而导致对于土地的进一步饥渴,最终导致不管在这一块相连的土地上有多少纷争,最终都会形成一个大一统的格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块区域上,土地一直属于国家的,只不过形式上略有不同而已……

华夏几千年文明,就是在这样的轮回当中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败。

当土地多于人口的时候,王朝就兴起了,当土地开始供不应求的时候,王朝就走到了巅峰,当为了土地开始疯狂的时候,大量的土地集中到了少数阶级的手中的时候,这个王朝就走向了末路……

汉、唐、明、清,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套路。

唯独元除外。元朝是北方的好邻居游牧民族的唯一的一个巅峰朝代,清朝的小辫子也就是捡了点牙慧而已。

所以,斐潜想着,既然有机会,为什么不实验一下?

“单于,豪帅,二位对于北地应是比我更加的了解。不知道你们记不记得上一次开设像我们这样的边境集市是在什么时候?”斐潜问道。

里那古回想了一下,然后似乎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我也不知道中郎你们汉人的年号,差不多就是十几年前?”

在另一旁的於扶罗微微点点了头。

其实就是西羌叛乱,然后鲜卑带着东羌、匈奴、乌桓几个小弟也开始趁火打劫的时候,汉灵帝就断绝了和胡人之间的贸易,所以於扶罗和里那古也都不会讲得很清楚。

斐潜笑笑,说道:“单于,豪帅,二位说句实话,你们觉得是之前你们来汉地劫掠过的日子更好,还是像如今这样的相互交流贸易过的生活更好呢?”

里那古转转眼珠,笑道:“当然是现在这样交易更好了!”

斐潜大笑,说道:“豪帅又讲假话!抢劫的时候不要花钱,不用拿东西换,抢到一个就是一个,白白得到的,如何不好?对吧,豪帅?对吧,单于?”

里那古陪笑两声,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话是这样没错,但是……咳咳,这个劫掠,”於扶罗也干咳两声,当着斐潜讲这些劫掠汉人的话题,总觉得有些尴尬,“……一个是也不确定能得到什么东西,另外一个基本上就算是劫掠而来的也基本上是旧物,而且关键是也是要死伤不少儿郎……哪能比得上和中郎交易来的好啊!”

里那古闻言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其实於扶罗和里那古都隐瞒了胡人劫掠的另外一个方面,除了物品之外,还有人口。严格说起来,靠近汉地附近的胡人部落有多少纯血的胡人?恐怕已经不到十分之一了。

斐潜也不说破,只是点点头,然后轻轻的拍了拍桌案,又比划了一下四周,说道:“平阳城最初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恐怕二位心中自然是有数的,这种变化,难道就没有我们相互之间贸易的一点作用?贸易带来的好处是双方都有的,就像平阳城,就像豪帅身上的锦缎和手下的商队,就像是单于的册封……”

“我们手下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跟随着,我们自然也需要为这些人考虑,担负起走向未来的责任。我现在除了平阳、上郡之外,又加了上党的太守,而单于马上就要回归美稷重建王庭,豪帅随着你商队的扩大,想必在西羌的名望也会越来越高……”

“难道单于不想在美稷建设出一个比平阳城还要大的王庭?难道豪帅不想在金微山上建一个白石之城?”斐潜微微的笑着说道。如果游牧民族的贵族们,也就是於扶罗和里那古这样的人开始定居下来,享受起了安逸的生活,那么还能算是一个游牧民族么?

於扶罗微微仰起头,并没有说话,倒是里那古笑了笑,说道:“中郎说的是不错,但是……这个谈何容易……”

“无非就是‘人’、‘物’二字而已!如果觉得难而不去行动,那么就永远不可能成功!人是因为理想而伟大,没有理想的人和一块咸肉干有什么区别?”后世的鸡汤相当的多,斐潜顺手就倒了几碗,算是免费的奉送,“人的眼睛为什么是长在头上而不是生在脚下,那是因为告诉我们别只是盯着脚下的方寸之地,而是要望向远方。有些事情,蹲在帐篷里是永远解决不了的,只要站出来,向远方眺望,就能看到美妙的未来。”

“人力的问题,呵呵,平阳城外的集中……嗯,鲜卑人的营地是做什么用的?物资的问题,只要二位需要什么,在我这里,绝对都能获得公平的交易,这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斐潜缓缓的说道,声音当中充满了诱惑的气息……

“单于,阴山以北,原本也是匈奴的草场,只不过现在被鲜卑所占,并且鲜卑再往北还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土地,比平阳这块区域还要大上百倍,就算是纵马跑上一个月也未必能到边……”

“豪帅,河西之外,甚至在西羌以西,还有数不清的国度,只要翻越了那个大山,就是一片被称为流淌着蜜奶的土地,有闪烁的宝石,遍地的黄金,还有温顺的美********山以北有草场,这个事情於扶罗还是知道的,但是西域以西的描述,里那古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将信将疑的说道:“这个西边真有这样的地方?中郎怎么会知道这些?”

斐潜仰头哈哈大笑,说道:“所以说这就是有文字传承的好处了!上古的贤人有去过,便留下了记载……如果你们也有文字传承,说不定你们也能知道这些……”

就是欺负你们没文化,你们又能怎么样?只要有需要,信不信斐潜还能重新整理一下山海经,当然还会详细的叙述一下生活不仅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