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八五零章 风雅颂(三)

诡三国 第八五零章 风雅颂(三)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斐潜到了营地当中的中军大帐,略微沉吟了一会儿,然后对着马越和徐晃说道,“……二位此去北地阴山驻守,且须记住此句。”

斐潜在和徐晃、马越两人说阴山的天气么,显然不是。

诗经在汉代,是一个士族最基础的课程之一,而斐潜所说的词语又是诗经里面的一首,因此对于徐晃和马越而言,自然也是明白斐潜的意思,因此不约而同的抱拳允诺。

斐潜认真的看了看徐晃和马越,然后略微停顿了一会儿才说道:“……汉人如是,胡人亦如是。”

“……”徐晃和马越不由得微微睁大了眼睛,因为他们两个人方才都是以为斐潜的那句话只是针对于汉人所说的。

看到徐晃和马越的神情,斐潜在心中就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汉朝为何老是在边疆上面不能得到安定,此起彼伏的叛乱屡禁不止,除了在政治上的方向性错误之外,在边疆的这些汉朝官吏们其实也需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汉代朝堂默认的规则是,乡郡的太守,均不得本地人出任。

那么自然大汉边疆的这些县令郡守,自然大多数也不是当地人。

边疆苦。

这个事情不管是古代还是后世,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那么既然被发放到了边疆担任官职的人员,尤其是已经见识过京都那种花花世界的,基本上来说心理的落差难免就大了一些。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茫然间到了边疆苦寒之地,冷又冷半死,热又热得够呛,吃一餐饭,风沙为佐料,这样的环境之下,又有多少士族子弟能够像班固那样尽忠职守?

因此班固便只有一个,而绝大多数的士族弟子到了边疆之后,想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怎么干好边疆的民政职责,而是怎样熬过这几年,然后回京都去……

尤其在灵帝卖官的伟大举措推动下,想回京都来,好办啊,明白标价童叟无欺,因此许多边疆的官吏为了能够凑足给灵帝以及中常侍的财物,简直恨不得刮地三尺!

在这样的心态之下,对于边疆的这些民众而言,又怎么可能会有好日子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压迫之下,频频造反也就成为了边疆的胡人的一种常态。

斐潜看着徐晃和马越的疑惑的小眼神,也不想用后世的什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五朵花等等大道理来阐述,只是说道:“黑山的那个赵都尉,过几日会率部来投……其手下部众,随二位北上阴山,赵都尉本人则留于平阳,负责募兵集训……”

不是说对于赵云不放心,按照历史上来判断,如果真的和斐潜记忆里面的一致的话,赵云还是比较能让人信任的,只不过对于黑山军,兵将分离,这是最基础的处理手段。

徐晃和马越对视一眼,均是露出了一点笑意。对于赵都尉这个人,两个人都并不反感,因此也比较欢迎其加入进来,斐潜这样处理才是合理的举措,而且如果赵都尉懂得欣然接受,才有资格正式的成为这个圈子内的一员,否则只懂得死死抓住自己手里的那一点点的东西,那么也就失去了获取更好未来的机遇。

“阴山初复,民政之事等机构及人员均是不全,二位至阴山后,可以军法治之。”斐潜继续说道,“……若有为乱者,无需羁押,无需堂审,当场举证,确凿者可即行军法!待乱定之后,方建府衙。”

简单来说,就是阴山什么民政机构都没有,因此干脆就给与徐晃和马越一定的权限暂时性的实行军政府统治,简单,高效,以此来度过阴山无政府状态的这一段时间。

徐晃和马越都认真的听着,然后严肃的点点头。

“……军法最忌讳奖赏不公,刑罚不明,因此无论是胡人,汉卒亦或黑山之人,均需一视同仁,不应偏颇,方能服众。”斐潜继续说道。

以军法治理就是有这个好处,反正条条框框就那些,触犯者不是鞭就是斩,简单明了,只要执行者公平,不因为是汉人就减轻惩罚,也不因为是胡人就加重处罚,这样一来自然就会让民众信服,也就避免了一些对于相互之间民族不同而产生出来的猜忌和怨愤。

徐晃和马越听到这里,基本上也就比较清楚了斐潜的意思,因此几乎同时拱手,异口同声的说道:“当遵中郎之令!”

“……至于阴山农耕及编齐之事,可暂缓……不过……”斐潜伸出了三个手指头,然后弯下其中的一个,说道:“阴山职责重大,除安民之外,另有建寨、练兵二事。建寨之事,以公明为主……”

斐潜看着徐晃说道:“……各类物资,工房正在筹备,首批不日即可交付;人手么,调拨八百鲜卑苦役于你,另外,若是於夫罗有所缴获,送来的鲜卑之人公明可留下一半充当苦役……需在秋收之前,在阴山南麓白道谷口立雄寨一座!”

徐晃起身肃容拱手道:“某遵令!”

斐潜示意徐晃重新落座,然后对着马越说道:“……练兵之事,子度为主。阴山之地,草场丰美,正是战马繁衍之所,亦是绝佳练兵之地。之前连场战斗,兵卒折损颇多,新兵骑术急需苦练,方能派上用场……秋收之前,需再练骑兵两千!”

马越也是起身肃容道:“某遵令!”

斐潜点点头,让马越坐下,最后问道:“若鲜卑来袭,二位当如何?”

“当为中郎拒之!”徐晃和马越当即朗声说道。

还行,用的是“拒”,而不是“吞”,说明对于自己的实力还是有一定判断力的,知道是要以防守为主。

“……二位前去阴山,调张都尉回平阳,虽少了四百余铁骑……”因此斐潜便将已经布置好的准备说了出来,也算是安一下两个人的心,“……然崔使君已允暂借一千五百步卒,待至榆林大营之时交割……”

现在斐潜干掉了阴山鲜卑,也就等于大大缓解了西河郡北面的防守压力,因此当斐潜向崔钧借兵防守阴山的时候,崔钧也没有多少的犹豫,当即就同意借给斐潜一千五百的兵卒,这样一来,加上徐晃的一千五百步卒和马越的一千骑兵,那么初期的防御力量也基本上够了,只要度过前期的这一段薄弱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再加上将募集的新兵送到阴山训练成为更多的骑兵之后,自然在阴山方面的防守力量就会越来越强,也就不用再过于担心鲜卑的问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