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九零九章 乱长安(四)

诡三国 第九零九章 乱长安(四)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带着大小羌人头目的马腾和韩遂,一路急行准备袭击长安,却不得不在五丈原前停了下来,安营扎寨。

因为在五丈原这里,樊稠带着兵马驻扎在这里。

五丈原是个高隆而起,呈现出阶梯状的一块高原平地,位于渭水之南,高出渭水约有五十丈左右,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陡坡,大体上像一个向北倾斜的一个琵琶乐器的形状,东侧便是武功水,也就是斜水。北临渭水,西侧是一条深达十丈的水沟,南侧便是秦岭浅山,著名的斜谷便由这里入山,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

而在五丈原不远处,就是原本董卓重新动用了百万劳役修建的郿坞。

樊稠选择在此扎营,用意非常明显,就是仗着五丈原的地形,要在此抵御马腾和韩遂一行了。

有时候简单的办法反而更难以破解。

长安三辅地区,也并非是一整块的平地,至少在五丈原这里就是如此,这个地形不管是谁先抢占了,都非常难以攻打。

很棘手。

马腾和韩遂坐在马背上,看着五丈原上的营盘,不由得相视苦笑。

这一路而来,他们也并没有耽误多少工夫,但是毕竟还是远道而来,和长安这些西凉兵多少还是在路程上有所差距,因此在这种关键性的地形上面,没能抢得过李郭等人,也算是正常,只不过这个五丈原,高低落差加上三面都基本上是直上直下的悬崖,确实不好攻打。

就以五丈原这种地形,旁边就是水源,因此不管是围攻也罢,强攻也好,真的要打的话,必然是一场持久的消耗战。

樊稠在这里能固守多少时间,取决于樊稠携带了多少的粮草,虽然五丈原这里周边并没有多少的乡镇,但问题是在五丈原的后面不远处,还有郿坞,马腾和韩遂也没有把握说在郿坞还有多少钱粮多少兵卒……

当然了,马腾和韩遂也相信,樊稠也不会在这里一直守下去,因为不管怎么说,就算是从郿坞调取粮草,可一可二也不可能再三调取,而且现在距离秋收还有半年左右,要防守这里,自然是消耗大量的粮草,粮草一旦耗光,樊稠也只有退兵一途。

可是问题是,马腾和韩遂带的粮草也不多……

除非四处抄掠。

但是问题是一旦抄掠,一个是等于和关中的这些人结仇了,另外一个方面,周边可以提供抄掠的县乡也不多,以抄掠进行补充的话,注定会越跑越远,越抄掠越少,最终也是崩溃的局面。

樊稠在五丈原上扎营,马腾和韩遂攻又不好攻,舍不得那个本钱,但是退又不甘心退,大老远跑来了,怎么能空着手回去?

只好离五丈原远一点的位置,也在渭水边上扎了个营,距离离五丈原四十里左右,马腾和韩遂只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找到解决的办法。

双方一时间就僵持在这里……

*********************

而在长安城内,李傕和郭汜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开始了僵持……

早在李傕和郭汜两个人联合的时候,就没有分出一个高低大小来,只是联军,这种各占百分五十的汉代西凉集团股份合作公司,在困苦奋斗的时候,两个人也算是齐心协力,努力进取,但是到了现在,就像后世常见的情形一样,为了谁更强一头,开始了貌合神离。

起因,就是贾诩找汉帝刘协签字盖章,火热出炉的那一份封官的诏书。

李傕获得了车骑将军,而郭汜呢?

后将军。

差了一级。

可是凭啥差了一级?

这就成为了郭汜心中的执念,虽然表面上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但是实际上在肚子内不知道嘀咕了多少回。

同样是董卓的部下,甚至同样也是牛辅的部将,但是为何差了一级?

但是毕竟现在还有外敌再侧,郭汜虽然心中有所不满,但是还克制得住,并没有直接发作出来……

*********************

在霸陵之内,种邵的府衙之内,侍中马宇和左中郎将刘范的意见,也在相互僵持不下。

种邵少时就有贤名,董卓当权之时就多有征召,甚至准备让其去益州当刺史,但是种邵最终并没有去。

现如今见到了长安城内的局面,种邵就找到了好友马宇和刘范,共同商议,准备对李傕和郭汜等作乱的西凉兵下手。

马宇是马伏波的后人,说起来和马腾多少有一些亲属关系,因此马宇在得知了马腾和韩遂领兵前来之后,便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但是刘范却有不同的想法,他认为虽然马腾在西凉当中确实有所谓比较忠厚的声名,但是再怎样说也是属于西凉人,万一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岂不是毫无作用?

刘范是益州牧刘焉的儿子。

作为在汉灵帝时期就分封出去的封疆大吏,将自己的儿子留在朝野当中充当质子,这是一种惯例,因此刘范和兄弟刘诞、刘璋,就留在了雒阳,后来也跟着汉帝刘协,一同来到了长安。

而刘焉身边,只带着刘瑁进了川。

作为质子,同样也是为了安抚刘焉的心,多少还是有一些亲兵护卫,这就成为了长安城内为数不多还有一些武力的人员。

刘范的意见是护匈中郎将斐潜更加的合适。

如今长安城内虽然传播了杨彪和斐潜表示要举兵清君侧,但是杨彪在弘农,而想要从弘农到长安,有一个关卡是不得不过的,那就是潼关。

万一李郭等人派兵把守住了潼关,那么杨彪至少一时半会在没有消灭潼关之兵前,是威胁不到长安的。

而在雕阴的斐潜则有所不同。雕阴隶属于上郡,而从雕阴沿着洛水而下,便是左冯翎,直接可以挥军紧逼长安。

种邵也有些犹豫。

马腾韩遂近在咫尺,而且兵力也不少,若是能成为助力,确实也是不错,但是对比起西凉人来说,斐潜这样的身份,有更加的能让人信赖一些,只不过雕阴原本残破,上郡也是薄弱,护匈中郎将斐潜纵然遵循大义领兵而来,又有多少兵卒,这个也难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