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九一三章 乱长安(八)

诡三国 第九一三章 乱长安(八)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潼关,最早的时候只是作为函谷关的备胎,在秦朝的时候略作修缮而已,对于秦朝的御体系,更重要的是函谷关,但是在光武帝时期,潼关作为防御西羌叛变影响到关中的重要性就逐渐的体现了出来,因此也渐渐的得到了修缮。

不过毕竟三辅之地还是属于汉朝的领地,这种处于汉帝国内部的关隘,也并没有得到物资上面多少的倾斜,所以也并不像后世潼关那么的雄伟和险要。

古代战争,关隘这种地形简直就是进攻方的噩梦。

就算是如今潼关并没有完善的城防,也宛如不可逾越的天堑一般,将皇甫嵩组织的攻势一**的抵挡了下来。

只不过,胡轸防御得也并不容易。

皇甫嵩毕竟是久经战阵的将领,统帅起临时拼凑出来的军队,也丝毫不见到有一点点的混乱和障碍,河东的兵卒加上从弘农拉扯来出来的百姓和民壮,一**的往上涌,似乎无穷无尽,不会断绝一样,给与了潼关的守军极大的压力。

有了皇甫嵩率领河东这些经过训练的兵卒作为骨干,有了杨彪这个弘农的头面人物进行鼓动,藏在弘农深处的潜力很快得就被挖掘出来,从宜阳,从陆浑,从卢县,从新城,从泉坞等等地方,一队队的兵卒汇集起来,一群群的民壮被组织起来,一辆辆的辎重车被驾驶出来,汇集到了潼关这里,汇集到了湖县。

有的民壮比较幸运,负责的是转运粮草,虽然辛苦一些,做牛做马死命搬运,但是至少不用像在潼关这边的民众一样,被征伐出来,在督战队的兵刃之下,跌跌撞撞的哭天喊地的去用泥土,甚至用自己的性命去填平潼关之下的壕沟……

皇甫嵩指挥得很是坦然,周边的兵卒也没有任何的反对意见。在他们看来,本身这个事情就是苦力,让这些民壮来做有什么不对?总不能让兵卒上去干这种事情吧?好钢要用在刀刃之上才是正理。

不过防守的胡轸带着的西凉兵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壕沟被填平,就算是再有怜悯之心也不可以,否则就是在害死自己,因此在大批大批的弓箭攒射之下,这些民壮毫无遮拦,一片片一队队一堆堆一层层的受伤,倒下,死去,和泥土一起翻滚在壕沟当中。

一些跌在壕沟之内,受伤却暂时未死的民壮,带着被箭矢穿刺的伤口,带着被壕沟底部尖锐的鹿角勾划出来的伤口,痛苦的哀嚎,绝望的翻滚。

而在壕沟的两端,不管是皇甫嵩还是胡轸,都漠然的注视着这一切,不曾有半点情绪上的波动,那些在壕沟之内沾染出来的血肉,似乎完全不存在。

这个时代的攻城围城,都是这样。

皇甫嵩多少还有一些底线,在壕沟填满之后,也就挥手让民壮退后,并没有押着民壮继续用其血肉去涂抹潼关的城墙,用民壮的生命去消耗守城的器械,虽然这种事情,也是一样是这个时代攻城的时候最为常见的事情。

毕竟这里还是弘农,这个度还是要把握一下的。

在皇甫嵩身后,数十面皮鼓敲得惊天动地,沉闷的鼓声就像是一声声敲击在人的身体之内,激荡着心脏也伴随着鼓声一同泵压着血液,让人血脉贲张。

这个潼关,必须尽快攻下来!

皇甫嵩踞坐在一张皮马扎上面,身边甲士拱卫,神情肃穆,花白的胡须在风中飘扬,双眼紧紧盯着潼关,手指在掐算着什么,仿佛像是不停的计算究竟要怎样打,究竟要填进去多少性命,才能攻克下这个潼关!

金鼓声中,一队队的兵卒带着器械冲上前去,在一道道的指令当中,伴随着双方疯狂的搏杀,伴随着双方的肉横飞,伴随着攻城器械和城墙防御体系的一道道损毁,到了这个节点,潼关就宛如一个血肉磨盘一般,将这些不幸牵扯进来的民壮也好,兵卒也罢,统统搅了一个稀烂,将其血肉涂抹在城上城下。

而在皇甫嵩步兵战阵之后,却列着一队胡骑。

这些从高奴一路上跟着皇甫嵩而来的南匈奴人,对于潼关什么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也对于皇甫嵩如何攻城没有多少的关注,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没有他们什么事情。

对于这些南匈奴人来说,听皇甫嵩的号令或者说是听从弘农杨氏的号令,都和听从平阳那个护匈中郎的号令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重要的是,可以拿多少的战利品回去,可以带给家人多少的财物,这个才是最至关重要的问题。

而对于皇甫嵩来说,早点攻伐下潼关却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从弘农进关中,一条就沿着大河的潼关线路,一条则是从卢县绕道,翻山越岭走武关那条线,然后破峣关出蓝田,便入关中。

第二条路不是不能走,只是大军一旦进山,这个时间就不是以天来计算的了,动则数旬,甚至要数月,而且山道之间,粮草也不方便转运,这其中的差别,作为作战指挥军队经验丰富的皇甫嵩,怎么会不知道其中的差别?

因此宁可硬生生的啃下潼关,也比走山路那一条路线来说要强!

更何况潼关比不上函谷关,不管是城墙还是守备都差了不止一个档次,所以虽然拿人命填多少有些损耗,但是肯定能够填得下来!

而且不能给西凉贼兵喘息的机会,虽然皇甫嵩这一支部队也是仓促成军,队列当中修整一下或许运转也能更加的灵活,但是皇甫嵩在弘农耗费的时间越久,也就等于是给与西凉兵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而像潼关这样的关隘,西凉兵多准备一分,或许皇甫嵩他们就要用上十分的性命去填……

皇甫嵩仰头看了看天色,说道:“再上一波!”

“唯!”

传令兵大声答应着,然后鼓在旗齐动之下,又是一波兵卒朝着潼关蜂拥而去……

然后在潼关之上西凉兵疯狂抵抗之下,又不得不败退了下来。

皇甫嵩终于从皮扎上站了起来,说道:“……今日便是如此了……鸣金收兵……”

收兵的号令一出,正在列队的兵卒们不由得都呼出了一口长气。

终于是熬过了一天。

只不过……

明天呢?

或者说能熬得过几天?

这一点,双方的兵卒心中都没有什么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