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九四三章 是进攻还是防守

诡三国 第九四三章 是进攻还是防守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只听到皇甫嵩大帐之内轰然一声应诺,顿时帐内的大小军官将校,纷纷涌出了大帐,有的向前奔去,有的则是招呼着几个相同的任务的一同一边走一边探讨着具体事项安排,总之,各个脸上都是兴高采烈,都有一些激动振奋的神色。

无论如何,长安之战似乎已经露出了胜利的曙光!

大营之内的金鼓之声震动了起来,旗帜变化飘扬,在营地当中那高高的哨台子上,一名健壮的兵卒,正在用尽全力,击响了出阵的战鼓,沉闷的鼓音,像是人身体之内的心脏在跳动,震得浑身的热血一点点的开始沸腾。

大营附近尚在忙忙碌碌的民夫们,全数都敬畏的抬起头来,看着眼前场景。自从潼关攻陷之后,不过短短几天时间,他们就在本来就在杨彪的调遣下,从弘农的各个大小坞堡周边汇集而来,从偏远一些的田地各处抽调出来,然后编伍成为民夫队伍,同时除了驮马,还有牛车和骡车,将小山一样的物资运达了这里,跟着赵温一同给皇甫嵩提供补给。

号角声中,便是先前在潼关战斗当中当先胜捷的轻锐之士,他们经历过那一场血肉搏杀之后,神色当中自然和那些民夫补充的部队截然不同,行进当中虽然不算是多少齐整,但是那隐隐的血腥味,依旧散发了出来,让在营地附近的民夫像是被什么扎到了一样,连忙低下了头颅,不敢正视。

在他们身后,才是皇甫嵩剩下的几营的兵马。如今新得到了不少补给之后,皇甫嵩的兵卒不仅人数足额,而且兵甲器械什么的都是比之前更盛,更重要的是新加进来了一千骑兵,与原本的一千胡骑合在了一处,呼啦啦的开出去的时候竟然有一点万马奔腾的意思,已经算是足够声势惊人。

这一轻骑队列,基本上都是一个个顾盼自豪,洋洋得意。要知道这些弘农骑兵,原本就是各个大小坞堡之内的好手,要不然也不会有什么机会练习什么骑术,现在得知潼关被攻陷之后,这些坞堡内的所谓精锐,便渐渐地一个个汇集起来,装备完善,和皇甫嵩原本的胡骑汇集一处,当下开出来的时候,真有这近两千轻骑席卷关中之势,自然是说不出的威风得意!

皇甫嵩依旧穿着那一身的旧甲,甲片之上的颜色颇有一些沉黯,但是披风依旧是鲜艳的血红色,组合在一起,头顶一杆硕大旌旗波啦啦的飘扬着,威严气度油然升腾。

而在其身后的赵温,却显得那么的不起眼。

皇甫嵩立住马,回顾送他出来的赵温。皇甫嵩脸上的神情自若,赵温也一副恭谦的模样,似乎将相和谐,没有任何的矛盾。

皇甫嵩朝赵温拱了拱手说道:“此处大营就烦劳子柔了……西凉贼子,顽冥不化,凶残成性,虽说已败,若不根除,恐其复燃也……子柔且在此营内稍驻,待某捷报!”

赵温就像是没听出皇甫嵩的言外之意一般,呵呵一笑,低下头拱手施礼:“恭送皇甫将军!祝将军早日凯旋!”

皇甫嵩点点头,便轻轻一磕战马,血红色的披风在风中翻滚起来,向着西面驰骋而去。

赵温依旧低着头,在众人察觉不到的地方,目光却是冰冷一片。

皇甫嵩根本不在乎赵温,因此连后勤的事情也不交给赵温管理,虽然说让赵温看守大营,但是实际上既然郑县已经投降,那么难道粮草军械还要露天堆放不成?自然是全数运到郑县当中,由之前派到郑县接收防务的那个军校进行管辖,再加上皇甫嵩留下的侄子皇甫郦驻守郑县,如此一来几乎就是等于给赵温留了一个空营!

这如何不让赵温心中怒火升腾?

但是,赵温又能如何?

抛下后方苦恼的赵温不提,皇甫大军已经一路不停,径直向西。由弘农骑兵和南匈奴骑军混合编队,已经是超过了慢腾腾的步卒,跑到了大军的前列,同时也作为斥候,给后面的步卒传递一路之上的信息。

皇甫嵩一路前行,一边转头,对着临近的将校士卒大声道:“儿郎们!长安就在近前!只需要拿下新丰,便是到了长安!好叫尔等得知,拿下长安,犒赏便是不用某多说,勤王之功,足够让各位封妻荫子,争夺下一份硕大的家业!”

长安就在近前,犒赏和家业这种关键词又是让每一个兵卒都心念念的事情,皇甫嵩此言一出,顿时左右就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原本在行军路途当中的疲惫都似乎少了不少……

皇甫嵩坐在马背之上,眺望着远方,对于钱财什么的,其实到了皇甫嵩这个年龄,已经不再看重,他想要的其实就是真个家族的延续,整个皇甫氏的声名。当下大汉将倾,却有几个能够擎天之人?如今自己这所作所为,恐怕日后青史之上,也少不得浓墨重彩的一笔,想到此处,皇甫嵩便不由得露出了一些微笑。

一路之上,西凉贼兵就像是消失了一般,就连斥候也没有见到几个。皇甫嵩倒也不大在意,因为从郑县到新丰,乃至到长安,都是平地,自然就没有什么山谷之类的可疑藏兵,只要是将左右查探的清楚,大军自然走得安稳。

原先从郑县出发的时候,哪一些担忧,也随着路途上的视线的辽阔,加上行军途中的安稳,渐渐的消失在心底,而另外一个念头,却渐渐的升腾起来,扩大到了其他什么都有些容不下了。

长安!

攻下新丰,直下长安!

当年中平初年,战曲阳,斩张宝,得封冀州牧,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可归自己食邑的高达八千户!

可惜啊……

当初也是一年之差。

皇甫嵩不由得回首往东北方向看了一看。

大汉忠臣,大汉忠臣啊……

为了这四个字,自己付出去了多少?从槐里变成了都乡,岂是两个字的差别?汉灵帝难道不知道中常侍张让所谓的理由是多么的可笑?连战无功,耗费钱粮?

呵呵,呵呵……

不过,眼前的一切,仿佛又是再次的上演,整个大汉的王朝,仿佛都已经向他敞开双臂,就等着他去轻易拾取!

如今手握两万人马,只要能进了长安,那么皇甫嵩立刻就会摄取所有的军权,然后凭借着这些年养出的名望,牢牢的握在手中,到那个时候,至少自己不用再像先前那样活得憋屈,也不需要在向谁卑躬屈膝!

虽然说现在渐渐的天气暖和了起来,但是日头并不是太长,走着走着,眼看的日头就已经开始了西斜。

夜间临敌行军,向来就是是兵家的大忌。

因此,在前方责指挥前军的将校号令下,一队队的斥候向前面伸出侦测,而其余的步卒则是逐渐停了下来,在皇甫嵩号令之下,全军就地扎营休息。

金鼓号令声中,沿着大路开进的一队队兵马,前面的向道路的两边分开,让开中间的道路,使得后面的辎重车可以跟得上来。在最前方的斥候游骑同时向前方和两翼延伸越来越远,侦查着方圆三四十里地的情况。

过了郑县已经是关中的一马平川,所以选择地势扎营也不用费太多心思,反正都差不多一样,因此就按照将大队人马次序,按照队列就地扎下营地就是。

当两翼散开得足够远,扎营号令就已经传到了每一个的兵卒。皇甫嵩的这一只主力,在离新丰一百二十里左右,摆开了一个巨大的营地,以皇甫嵩前后左右中为区分,以军中的每一个营地将校所统领的军队为单位,分别扎下硕大的营盘。前营前突作为警哨,两翼主要安排是骑兵的营地,庞大的中军营地位于中央,同时将薄弱的后营遮蔽在中军营地的身后。

虽然不是那种依山傍水的雄伟营寨,但是已经是在平地之上比较好的一种部署了,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后营的辎重和粮草不暴露在西面的西凉军的视线之内,同时也符合在野地之上营地的标准,在各个营盘之间留有足够的通道,如果从空中俯瞰的话,皇甫嵩的整个营地就像是一朵盛开的花,也称之五花大营。

皇甫嵩的部队还是按照大汉的惯例,分为正卒、辅兵和民夫三个等级,接近两万人在这个区域忙碌起来,场面是极其壮观的。现在两翼的骑兵展开了一个巨大的扇面,对四十里范围内进行详细的侦查,而跟在后面的辅兵和民夫此时已经赶了上来,连忙在正兵的护卫之下开始了扎营的工作,挖壕沟,树塞栅,砍伐树木当作拒马和鹿砦,忙的是不可开交。

这些事情,自然正卒是不需要干的,他们更多的是担任护卫和警戒的工作,只需要等着辅兵和民夫将这一切准备好就可以了。可怜这些辅兵和民夫,走得筋疲力尽,还得干这些苦差事,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开心乐意,不过军令如此,又能如何,只能是埋着头,像牛马一样死命去做,争取在日落之前,将这些琐事全部做完。

等到日头逐渐在远远的山边上挂着,似乎即将落下去的时候,一名皇甫嵩的亲卫走到了近前,禀报道:“将军,中军帐幕已经设好,请将军移步……”

皇甫嵩环视了一下,看到大部分的军帐也都搭建完毕,只剩下一小部分了,因此也没有生搬硬套什么军井未掘军灶未开的死规矩说事,在加上年岁毕竟大了一些,身子骨也不再如年轻时一样,一天行军下来也是酸痛无比,于是便微微点点头,跟着亲卫往大帐当中而去……

伴随夜色渐渐的垂降了下来,新丰城内也逐渐的笼罩在了黑暗当中。

不论是李傕的大军军营,还是其侧的新丰外廓城墙,在夜色当中,都显得阴沉无比,就像是笼罩上了一层黑纱,就连城头之上的火把光辉,都照不了多远。扎在城墙边上的旗帜,在被夜风一吹,哔哩啪啦响个不停。

在李傕大营当中,火把也在风中忽明忽暗,就像是此刻李傕心中的那一线的盼望。在中军大帐,帐内帐外,满满的都是站着西凉军将,当然也有一部分是羌人,每个人都是顶盔贯甲,在火把的光华摇曳之下,他们脸容上也是显得有些阴晴不定。

此时此刻,李傕站得笔直,负手而立,目光缓缓环视身边的将校,身上眼中,在长安这些日子被掩盖的那些多年在西凉厮杀的血腥杀意终于是迸发了出来!

帐中所有人都肃然无声,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直到帐外的安静被打破,不管西凉人还是羌人,都纷纷低语起来,每个人口中都只有两个字:“来了,来了!”

在这样近乎于“嗡嗡”的低声耳语声当中,几名斥候在一个斥候军侯的带领之下,从外直接奔到了李傕大帐之内,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斥候军侯带着手下拜倒在李傕桌案之前,李傕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目光炯炯,盯在这一名队率身上,沉声说道:“状况如何,速速报来!”

军侯抱拳说道:“已经接触从郑县而来大军的斥候!我等损失二十余人,终于探知皇甫军扎东面一百二十里处!”

李傕动也不动,停顿了一会儿,继续问道:“北面情况如何?”

那斥候军侯回答道:“如将军所料,还在白水沟处汇集,并无动静!”

李傕的声音一下子就凌厉了起来,再次确认道:“其骑军步卒,旗号等等均在?”

那斥候也将声音提高了,大声的回禀道:“儿郎们再三确认,白水沟的旗号都在,并无缺失!其步卒骑兵都在营地之内,清点灶台之数也并未减少!”

“好!”李傕的神色依旧没有放松,继续问道,“马将军那边如何?”

斥候军侯几乎是吼声出来:“马将军已经隐于新丰西南野林之后!如今就等将军号令发出,便可出击!”

李傕猛的闭上眼睛,长长的吸了一口气,等他再睁开的时候,已经吐气开声,大喝道:“好!好极了!来人!取酒来!”

李傕亲卫们早就预备停当,听闻李傕号令一下,顿时捧着一叠叠的酒碗分发到大帐内外的每一个将校的手中,另外有人则是捧着酒坛,一碗碗的将酒碗斟满。

李傕将酒碗抄到了手中,高高的举起:“各位都是陪着某从西凉风沙当中一步步杀出来的,如今好不容易争得了一个好前程,竟然他娘的有人看得眼热,要伸爪子!这里他娘的是哪里?是关中!这自古就是我们西秦人的!凭什么让那些关东猴子们来折腾!今天,某就再说一句!”

“关中就是我们的关中,谁他娘的乱伸爪子,伸一只剁一只,伸一双他娘的就剁一双!让这些关东猴子们也知道我们西凉汉子的刀,也不是吃素的!”

说完,李傕他将酒碗向众人一举:“各位,胜饮!喝了这一碗,砍了他娘的关东猴子去!”

大帐内外的西凉将校,顿时人人神情激奋,热血上涌,纷纷扯开脖子喊道:“必胜!必胜!砍死那些关东猴子!”

在大众内外众人齐声的欢呼当中,李傕举起酒碗,遥遥一敬,然后便仰头一饮而尽,随后便重重的将酒碗摔在地上,顿时粗陶碗砸得四分五裂,四溅飞散。在场众人也学着李傕,将碗中酒水一饮而尽,然后重重摔破酒碗,一时大帐内外兵乓乱响,就像是奏响了战争乐曲的最前面的几十个重音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