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九八三章 议民政

诡三国 第九八三章 议民政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在平阳府衙之内,斐潜看着在正厅之内济济一堂的众位文官武将,似乎有那么几秒钟的恍惚时间。

曾几何时,自己才带着三五百兵卒,凭借着些小手段辗转腾挪,硬是在并州平阳这里抢下了一块地盘,如今一眨眼已经过去了三年多……

现在厅堂之内,不仅是汇集了这些文官武将,更重要的是在平阳这一块区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如今已经是定居了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才是斐潜自己目前最为重要的根基。

一路从雕阴回来,看到的是一片繁忙且温馨的景象,已经十分的让斐潜感觉惬意了。

对于如今治下的这些百姓来说,或许这就是一年希望的开始,也是一年当中最充满活力的时候,青苗在适宜的温度下开始快熟生长,每一天似乎都能感觉到庄稼的变化,而且这个时间节点上,也不会征伐各种徭役,再加上包括平阳在内的斐潜治下,很多苦役都是由抓捕而来的胡人分担了……

赋税较少,徭役也轻,田租占比虽然比较大,但是连续耕作五年之后就将降低五成,十年之后便可以获得所耕作的土地,这对于一直以来都没有立足之地的农夫来说,无疑是一件充满了希望的事情。

除了这些农夫之外,斐潜治下的还有不少人跟随斐潜作战,在战场负了伤,不过幸运的没有因为伤势而死,或是因为身体,或是因为年龄,不能再上战场了,便根据功绩,换成了地方上底层的一些小官吏,毕竟这些人在军中多少也认得几个字,识得几个数,应付一些粗浅的民政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成为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太多,也就百十个左右,但是已经足够成为了普通兵卒的一种典范,成为了别人家的那个谁谁谁……

当然,战死的士卒,或是受伤不治的兵卒则是更多,这些人除了可以记录在英灵碑下之外,享受着汉代人极其重视的香火供奉之外,家人还可以领取一笔抚恤金,最重要的是另外可以县府还可以提供一个普通的职位,或是一份差事,可以让这些家庭可以延续下去。

这就够了。

普通人总是容易满足的,能活着回来,就是运气好,如果没有残废,那就是福星高照,如果一点伤也没有,或者只是皮肉伤,甚至还能带点战利品,那就更是祖坟上冒青烟了,至于真的不幸死在沙场之上,家中也能得到官府照料,这对于兵卒来说,便没有比这个更让其安心的了。

而且斐潜还准备推动一项举措……

大厅当中,看着左右略显得有些喜气洋洋的文臣武将,缓缓地说道:“……凡军中将士,今年冬时将依功勋大小,按律授田!”

此言一出,顿时座下的文臣武将都有些惊讶。

匡扶社稷的大义,可以在士族当中站得住立场,但是却无法引起多少庶民的共鸣。对于每天耕作不休的普通民众来说,或许斐潜强大了,他们也会高兴,也会觉得自豪,但是当这些激动的情绪像海浪一样退下之后,这些民众依旧要面对一复一日的劳作,依旧是要愁了上顿愁下顿。

激情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繁劳却是一辈子的事情,想要天天让民众打鸡血喊口号,然后就可以忘却一切不好的现实,忍受一切压榨和剥削,这个明显不现实,就算是一时有用,迟早也会出问题。

汉初也是有授田的,依照汉律,依照当时秦朝留下的爵位制度,从关内侯九十五顷以此往下,直至公士一顷半,公卒,士伍,庶人相同都是一顷,但是这样的律法在开始的时候就没有能够很好的实行,越往后,结果这个条法律就越发的不可行,从开始的缩减田地的亩数,最终变成两手一摊,木有了……

在加上汉朝后续的土地兼并,控制在朝廷之中的公田也就越发的稀缺,到了东汉,甚至还没有到汉灵帝时期,就已经完全没有田地可以用来赏赐了……

不过斐潜现在土地比较多,不算平阳这一带,光光是拿出阴山的这一片区域来发放,也可以有不少的数量。

如今追随斐潜征战的兵卒数量也逐渐扩大,就算是不算那些招募的胡骑,也有近万人,而这万人背后,一个人就是一个家庭,万余户虽然并不能代表斐潜治下的全数人口,却涉及到方方面面,这么多人也就自然成为了拥护斐潜的最直接的基础。

枣祗最先表示赞成,作为基本上整天跟农户打交道的人,深知农户对于土地是多么的渴望,所以欣然说道:“君侯此举大善!”

其余在座的人也纷纷表示赞同,因为他们实际上也知道,虽然斐潜只是说了普通兵卒,但是能少得了在座的人么?

所以诸人免不了都有些喜色,纷纷称赞不已。

于是第一项民政事项,就这敲定了,顺利之极……

然而斐潜却知道,授田并非是一件好事。

土地一旦可以买卖,就像是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很多东西都会飞出来。

但是如果要禁止土地买卖,是不现实的。

就像是在后世,在留下一个硕大后门的同时,再覆盖上所谓“流转”,“租用”,“使用”等等词语,但是实质上却如同“就地转进”一样,依旧是一种委婉措辞的买卖……

如果现在于汉代规定不允许土地买卖,首先不谈士族会不会全体暴动,单单是因此会不会丧失了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一个政权,以武力来镇压来维持社会的稳定,是迟早会出问题,想要长治久安,就必须掐住下面被统治阶级的咽喉,然后再给其套上绳索,这样才能指挥和控制被统治阶级。

而对于汉代而言,或者说对于绝大多数的封建王朝来说,最重要的法宝是什么?

就是土地。

控制在皇权手中的土地多了,皇权的权威就大,而控制在各地大族手中的土地多了,那么世家大族的权力就大,而如果还按照现在制度来处理的话,授田分散出去的土地,或迟或早都将重新打乱,汇集到大族的手中,那么从和平到纷乱的老套路就将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上演……

那么如何来控制,或者说预防,或者说调控这样的情况出现呢?

其实斐潜也有些头疼,但是又不得不面对。

这是一个大工程,也是必须于现在这个阶段就要逐渐建立起来的架构,否则等后面士族渐渐侵入进来,掌控了乡野的时候,再想要做什么改变,就会提升难度,也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斐潜知道有一个现成的条例,似乎是可以拿出来借鉴……

“从今年伊始,一应税赋均以田亩计税,不另行征收口、算……”斐潜环视一周,缓缓的说道,“……诸位以为如何?”

“免口、算,这个……恐怕会减少不少赋税啊……”杜远眯着眼,开始估算如果减少了口赋等,会有多少的影响。对于他来说,管理的毕竟是平阳乃至于整个并北区域的后勤,对于口赋这一块的东西自然是最为清楚……

汉代的税赋主要是三种,田赋,又称之为地税;算赋,或者称之为口赋;然后就是徭役,也称之为更役或是力税。

其中田赋很低,不过三十税一,高的也就是十五分之一,额外征收的刍稾税也不过年每顷 55 钱,可以说是古代最低的土地税,但是相比较而言,汉代的人头税还有更役等折算出来的其他税收是比较重的,尤其是到了当下的时分。

正常的一个农户之家,除了每户要缴纳200钱的“户赋”之外,每一个成年的男子还需要每年再缴纳300钱“更赋”,这只是“戍卒”的价格,也就是要到边境执勤的代替费用,如果是要花钱免除服役“正卒”的,则是要出2000钱,而且汉律还规定,这个责任,就算是残疾或是老弱,这样的一个项目都不能免除,“罢癃咸出”。

在人口税方面,最开始的时候,十四岁以下的孩子,不分男女,都必须每年上缴23前的口赋,这23钱当中,3钱归大司马,作为特殊军费支出,其余20钱则是归少府,也就是皇帝来进行使用,成年的人口税则是一直需要交纳到56岁,每人每年交纳120钱,商贾和奴婢加倍征收,这个成年的人口钱则是全部归于大司农进行管理。

这样的人口税,导致很多农户生不起小孩,甚至故意将生下来的孩子杀掉,造成了许多的人伦惨剧,这种极端的情况,才引起了汉王朝的重视,最终才改为从7岁开始征收……

为多收取人口税,也是为了鼓励生育,女子年满15岁如果还没有结婚的,就必须开始收取重税,每三年加重一算,最高是五算,也就是说在汉代,女子想要升级成为“死而无汉”的最高级别,家中首要条件,便是一定要有足够多的钱,否则光第一级别的“剩斗士”就足够让一个普通家庭崩溃了……

当然也有奖励,但凡妇女怀孕者,免其夫算赋一年。

就算是这样,征收的赋税依旧满足不了庞大的开支,因此后续还加上了所谓的“献费”,就是默认全天下的百姓,都是自甘奉献的,于是凡成年男女,每人每年都要额外“献给”皇帝 63 钱,以供其宫廷费用。

其次地方徭役也是农户最为沉重的负担。

每个在户籍的年满十七岁的男丁每年都须在户籍所在地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从事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粮草等基础建设或是劳动。

征发徭役是以三十天为限,但只要工程质量不合格,就需要返工,这个时候就叫“勿计为徭”,即不计算在固定的役期内,所以在实际当中,徭役的时间往往都是超过一个月……

而在斐潜的治下,则是例外。

为何当下平阳的农户都觉得斐潜很不错,是一个好的官员,甚至会自动自发的来夹道欢迎斐潜的归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地方性的这个徭役很多都由捕捉回来的鲜卑人代替了,减轻了在平阳附近的农户的负担,所以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因为徭役导致农户逃亡的现象。

虽然在汉律上严禁流民的出现,不管是郡守还是县令,只要是治下出现流民,便要治重罪,但是流民问题一直屡禁不绝,也是当下困扰汉代政权的大难题……

“免口、算,或可行也……”荀谌点点头说道,“……若减口赋,以此募民,便可汇集周边也……若除算缗,当利商易,以促民生也……”

一旁的令狐邵和卫留,也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而新加入进来的贾诩,则是默不作声的眼观鼻,鼻观口,摆明了一副你们随意,我没有任何意见的模样……

汉代对于流民,也经常用免除口赋、更役等等进行优惠,然后吸引其重新定居,所以包括荀谌在内的众人对于这样的举措也不陌生,至于算缗,则是更多针对车、船所有者,也就是像是后世的燃油附加税,只是针对于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员进行的征税,也是可以促进商贸的举措。

对车、船征税,这个是汉武帝的创举。

后世的燃油附加税多少还算是比较文明的抢钱,有驾驶才消费,而汉武帝则是比较无耻的掠夺了,只要家中有车、船、牲畜、奴婢的,就必须征税,不管有没有使用,一律交税,不交税或者少交税的,允许民间相互举报,颁布告缗令,对告缗者赏给查出财物的一半,结果,效果自然是相当的理想……

这件事情,实际上最主要的还是影响削弱了许多汉代的中产阶级的发展,导致整个汉朝最终朝着极端的两极分化大踏步的前进。

关于这些事情,像枣祗、荀谌、贾诩,甚至像是杜远,卫留、令狐邵等属于士族当中多少了解民生政事的,多少还是能够理解的,但是至于一旁的黄旭,张辽,则是有些似懂非懂,有些茫然了,所以他们也没有什么意见……

斐潜看了看荀谌等人,知道这些人恐怕又是将方才他所说的事情看成是权宜之计,和吸引流民的临时性举措一样看待了,便干咳两声,强调道:“诸位,某之意,非一时免除口赋、算缗,而是从今年开始,永不征收!”

原本像个木雕模样的贾诩,猛然间抬起头,原本眯成一条线的眼睛瞪得溜圆,直直的盯着斐潜。

但是贾诩的异状,却没有任何人察觉,因为其他的人也是同样的一副诧异模样,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啊?

永久免除?

厅堂之上的众人面面相觑。

这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先不说因此导致的税收减少,真要是推行下去,然后再因为钱不够花,出尔反尔,那么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誉就会彻底的垮塌……

这个斐潜,莫非是刚当上平阳侯,所以昏了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