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004章 山雨来袭

诡三国 第1004章 山雨来袭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什么是刷新的三观,斐潜到了汉代之后真是经历了不少。

曾几何时我们看见乞丐觉得可怜,却未曾想其实乞丐看我们更可怜,曾几何时我们看着傻子说好可怜,其实未曾想到傻子看着我们也觉得好可怜。

就像在小时候老说将来会成为什么什么产业的接班人,然后果然在长大后接下了巨额不动产业的债务,实现了伟大的传承一样,花了一代人甚至三代人的积蓄,买下来的东西最终还不能完全算是自己的……

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看着别人都是傻子的时候,其实反过来,在这些众人眼中,其实这个独醒的家伙才是真正的傻子。

立场不同而已。

因此斐潜在和荀谌探讨推演除了张燕的谋划之时,经过最初的一丝愤怒和不可思议之后,慢慢的也就平静了下来,这个三国不正是如此么?

凭什么只允许自己计算别人,不允许别人计算自己?

龙傲天?

呵呵。

推演出张燕的谋划之后,反倒是让斐潜觉得可以暂时性的将张燕的威胁放到一边。因为张燕的目标是阴山,那么自然不会在鲜卑来临的时候主动上去替斐潜分忧,只有在最后的时刻才会出现,实现坐收渔利。

因此从这一个方面来说,张燕的黑山军未来的行为和出现的时间,倒是更好推测出来,在自己和鲜卑军的战斗没有告一段落之前,还暂时不用考虑黑山军的问题。

眼下,最后剩下的便是胡人的问题了。

“纵观胡虏,其兴也速,其亡也忽。”荀谌说道,“汉武之前,匈奴鼎盛,一时无双,终归北逃;如今鲜卑,恒帝之时,亦强横无匹,然檀石槐身亡之后,亦是逐步没落……”

若是檀石槐在世,以鲜卑当时的勇士纵然是多么的骁勇善战,但是依旧弹压得住,然后慢慢等第二代的人培养出自己的威信和部署之后,便可以形成顺利的权力交接,从而让鲜卑这个庞然大物可以顺利的延续下去。

不过呢,很遗憾,上天没有给檀石槐这样的机会。檀石槐死后,各个鲜卑部落谁也不服谁,逐渐内耗当中,衰败也就难以避免了。

听到荀谌这样的话语,斐潜也是暗自点头。不得不说,荀谌对于胡人还是下拉一番功夫进行研究的,在汉代大部分的士族当中,一般都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本不把胡人当回事,一类是虽然心中知道怎么回事,但是表面上依旧不把胡人当回事……

这才算是一个合格的谋士应该有的态度。

唯独有正确的认知,才能做出正确的对策。

每当一个游牧民族兴起的时候,都会出现一批极其勇猛的战士,这样的战士就像是雄狮一般,会激发起其所带领的普通族人的勇气。不说其他,如果当时斐潜和阴山鲜卑军在车阵内搏杀的时候,只要像那个手持巨斧的鲜卑壮汉一样的再多上几人,说不定整个战局就将改写。

“因此,阴山的鲜卑,不能代表全部的鲜卑人……”斐潜点头说道,“……如同燕赵之地多豪壮大汉,楚越之地多灵巧之士一般,越是往漠北苦寒之地,恐怕鲜卑人就越加的凶悍……”

荀谌微微的笑着,显然对于斐潜能说出这样的话语十分的满意,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斐潜战胜了阴山鲜卑,然后就对于所有的鲜卑人过于轻视,然后就可能会采用一些冒险的做法,但是这些冒险的行动,也有可能会导致全盘的崩坏。

现在斐潜等于是整个并北集团的最重要的核心,自然最为首要的事情就是稳,倒不是说不能冒半点风险,而是没有必要的风险就不需要去冒。

荀谌对于这一次的鲜卑来袭,并没有感觉到非常大的压力。因为很显然事情,鲜卑不可能持续战斗多长的时间。

“鲜卑此战,必然是主要是以阴山要塞为目标……”荀谌用双手在桌案上比划着,勾勒出了一道阴山的大体轮廓。

阴山这个塞山江南,其实有些像是一面是水的大型的半月形状的盆地,阴山山脉就像是一个强壮的巨人,撑开双臂环抱了这一块土地,然后用厚实的脊梁挡住了北面的寒风。

就算是在后世工业机械发达的情况下,在阴山山脉上依旧没有开凿出什么其他的出入口,任然是按照几千万年形成的地形来设定的。

这一次鲜卑违反常理,不再秋季出兵,而是在现在赶到了阴山,无非就是被斐潜在阴山修建的要塞给逼的。要塞一旦建成,要想从阴山南下,便失去了最佳的途径,要么只能是远远的绕道往西,然后在大河和阴山山脉的交汇夹角处绕过来,要么就是……

“走东面!”

斐潜和荀谌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

在汉代,阴山东面的乌梁素海还没有成型,只是一片沼泽湿地,但是从乌梁素海的南面的末端,则也是一个重要的通道口,只不过是相对来要绕得相对长一些。

大厅之外,不知道什么时候天空渐渐的暗了下来,风死命摇着庭院内的树叶,似乎是要抢夺这些树叶才刚刚生长出来不久的幼苗嫩叶。

斐潜看着眼前的情形,忽然想到了一些什么,扭头看向了荀谌,就见荀谌脸色也是一变,两个人不约而同的说道:“不好……”

………………………………

长安城南,临近未央宫处,杨氏宅邸。

大汉士族冠绝天下,唯有袁杨。

之前袁隗在朝的时候,弘农杨氏虽然名满天下,诗书传家,但是并没有选择和袁氏一样站在明面之上,而是显得更加的清高一些,不管是汉灵帝让杨彪担任太尉也好,或者说免职也罢,似乎都是淡淡然,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士族子弟的口碑。

也正是如此,之前王允在朝的时候,杨彪基本上是闭门谢客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确实王允大权在握,另外一个方面杨彪也没有正是树立起大旗,因此杨氏府邸门前,还是比较冷清的。

但是这一段时间却多有车马停在门口。

长安城中,如今经历了多次的战火兵灾,能拿出这些车马的主人,也只有多半是朝野当中相当有分量的一些人员了,但是这些人毕竟和弘农杨氏的品级上略有些差距,因此往日他们就算来拜会杨公,门房笑容可掬的收了名刺或是拜谒,但是基本上也都不会有什么回应,通常多半是客气不是委婉的告知请去。

不过呢,这一次杨彪进了长安,却不同于往日,在关中乱事变故风云变化之际,敏感的人都嗅到了其中味道,纷纷前来拜会。而杨彪也终于开门纳客,虽然大多数的人也就是在堂上走一圈,聊聊一些家常话,绝口不提朝局和关中之事,可是对于有心人来说,杨彪基本上的态度已经很是明朗了……

杨彪接见宾客的地方,就是在一处优雅又有格调的花厅,虽然是已经进入了夏令时节,但是下人们依旧搜罗来不少的花卉,装点着四周,隔三差五的就需要全数更换,在花厅的一角,一个铜俑熏香炉正冒出袅袅的青烟,沉香安神又丝毫没有呛人的烟火气,虽然花厅当中并没有什么富贵的摆设,但是这样的布置,又岂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谁不知道,弘农杨氏虽然之前并不显山露水,但是并不意味着什么本钱都没有,这一次关中之争,前前后后拿出来两三万的兵力,这样的底蕴已经是不容小觑了。

当然,朝野当中现在还是种劭把持着局面,但是还能持续多久,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这一次杨彪的关中之举,那两三万的兵力既然拿出来了,肯定就没有再次缩回去的道理。

不过这样的事情,众人心中虽然明白,但是并不能直接宣之于口。大家也只好是从杨彪的神色言语当中去推演,去猜测一些将来的发展,以便于自己提前可以做一些应对。

来来往往的宾客,虽然尽力的和杨彪谈笑风生,聊一些诗书,讲一些典故,道一些家常,但是谁都知道,这些表面上的东西,不管是说了什么,又或是谈了什么,其实都不是非常的重要,重要的是杨彪已经是通过这样的行为,所传递出来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信息。

愿意过来的,欢迎。

不愿意过来的,不强求。

但是,该到选择的时间了……

………………………………

天空当中的光线,不知道什么时候暗淡了下来,一片片的云朵汇集了起来,然后渐渐的增厚,从原来白色逐渐的成为了灰色,然后进而晕染成为黑色。

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野外那些树叶几乎被采摘而空的树木伸着光秃秃的枝头,仰望着天空,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一滴雨珠砸在黄泥地上,减起一圈的印迹,然后迅速的被土壤吞噬进去。

然后又是一滴。

两滴。

转眼之间宛如天空那一道水坝决口了一般,哗啦一下全数倾倒了下来!

原本停息的风又迅速的咆哮了起来,仿佛之前只是上天的风神口干了喝点水喘口气一般,然后现在重新恢复了气力,甚至还更加用力三分的不停鼓吹。

在长安城外,驻扎了大堆大堆的杨彪的军队人马,一部分是在渭水南岸,一部分驻扎在了霸陵附近。

这些营地当中,靠近长安的毕竟还有朱儁调理着,多少还算是齐整,但是在霸陵附近的,以民夫居多,就有一些混乱了,老弱间杂混居,也没有什么像个样子的模样,一点随军的可怜家当都是当宝贝一样,就算是一路过来,也不舍得舍弃半点,统统的带到了这里。

大雨倾盆而下,原本破烂不堪的帐篷对于这样的雨势根本无济于事,只是徒劳的在风雨当中勉力挣扎了一下,便是宣告全面失守,雨水从各个破洞当中浇灌而进,不管帐篷内外,都成为一片泥泞。

大雨太过于突然了,完全让人措手不及。

一些曲长和队率,叉着腰站在大雨当中,顾不得去抹一下不断泼溅到脸上的雨水,只是在风雨当中嚎叫着,指挥着民夫扯着油布加盖在一辆辆的辎重车上。这些辎重车上面都是草料和粮食,最是不能受潮,一旦被淋湿,那么就意味着距离**和霉变不远了。

民夫在风雨当中全身湿透,沾染着一头一身的黄泥,奋力的扯拉着油布和绳索,只求将这些辎重车包裹个严实。

一阵大风袭来,一名站在辎重车上捆绑绳索的民夫正半弯着腰拉扯着绳索,被斜斜的大风猛地一推,站立不稳,一头栽下了辎重车,所幸临近地面的时候本能的用手撑了一下,才没有立毙当场,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手臂咔嚓一声骨折断裂,鲜血一下子就涌了出来,晕染在一大片的黄泥汤当中。

负责指挥的曲长和队率,连多看一眼都没有,在这个时候,几条人命算得了什么,还不如辎重车上面的一带粮草宝贵。

营地之侧,一名似乎是伙夫什长模样的人愤怒的大声吼叫着,让手下去将一旁漏风漏雨的草棚破洞堵上,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很快灌进来的风雨不停的泼洒在燃起的火堆之上,纵然是伙夫一再努力维护,但是依旧无法和风雨抗衡,只能无力的看着狂风夹着雨水得意洋洋的将火焰扑灭,然后又灌了一锅一釜混杂了尘土的黄泥水……

“这可咋办啊?”一名伙夫呆呆的看着锅釜之内的半生不熟的黄泥野菜杂粮汤说道。原本渭水就不是很清澈,但是多少还能接受,但是现在风雨将周边的风沙尘土全数卷进了锅釜当中,倒了么,绝对是浪费,但是吃么,也没熟。

火都被浇熄了。

“他娘的!还能咋办,就这样了!”伙夫队率大声吼道,“老天不赏脸,有啥办法?他娘的,早说调些油布过来盖一盖,他娘的就是不给!好,现在就这样了,爱吃不吃,爱咋咋的!”

反正后营伙夫也只是给一般的中低层的兵卒做饭的,至于那些高级的军官,自然有他们的小灶,是不会吃这样的黄泥汤的。

至于那些民夫,连这样的黄泥汤都没份,一项都是几个人凑在一起,自行去泛黄的渭水旁打水做饭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