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256章 山雨欲来风满城

诡三国 第1256章 山雨欲来风满城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在冀州西部,中牟之地,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间,一行人马,正在山道之间逶迤而行。太行山横贯南北,扼绝交通,唯有太行八陉可以通行,但这八陉当中,并非都是可以通行大军,比较还算是方便一些的,便是军都陉,井陉,滏口陉,其余的像什么飞狐陉什么的,光看名字就知道山陉究竟难度是如何的了。

山区,自然温度下降了不少,在冀州还是秋天,进了山,就已经是一派风刀霜剑的景象了,甚至在有的山顶,已然可以看见有些白雪,刺骨的山岚在山谷石壁之间呼啸,恨不得将石头都刮碎。

太行陉在河内,军都陉都靠近幽州了,虽然说滏口陉还算可以,但是距离邺城稍微远了一些,而且为了隐蔽起见,高干便就没有带着人马走滏口陉,而是走得白陉,又称孟门陉,就是经过羊肠坂道的那一段。

这一段虽说最险,但是距离邺城最短,然后出了羊肠坂道,便是壶关长冶,若是攻克之后,就是撬开了上党太原的大门。

这队人马在山间道路蜿蜒曲折,人马不过只有四五千人左右的样子,但是拉出去好长一条,还有一些转运粮草的民夫还在山外,并没有跟进来,就算是如此,行进的行列之长,叹为观止,若是处身其间,只可看见身边的百余人,而大队的头尾皆不可见。

和平日里面普通行军,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的模式不同,这一次并不是夹杂着辎重往前,而是完全由正卒在前进了山内,而民夫辅兵等则是在后方不停的往山上转运粮草。毕竟进山的人数越多,需要粮草的数量就是越大,而那些民夫和辅兵,战斗力又不强,就算是提前进山,万一遭遇对手的阻击,不仅不能起什么作用,反而会坏了大事。

因此在进山的正卒身上,这一次不仅需要带着自身的兵刃甲胄,同时也需要扛着些干肉粮草什么的,压得这些兵卒,就像是一只只骡马一样,手脚着地的在山道之上攀爬,一步一步的艰难向前。

战马也是累的吐着长长的白气,奋力在山道之上攀爬。战马也是走得精疲力尽,就算是在人力协助之下,也不时的蹄子打滑,险象环生。

队伍前面已经上了一个险峻山岭的半山腰,这山道是依着崖壁在半空中凿出来的。宽度仅仅是大概一个马车的宽度,一般都是只求富贵,不计生死的小规模行商,也就是那些往来边境,贩卖茶马的行商们开辟出来的道路。可是哪怕是走惯了险途的行商,走这样的山路,都是属于和老天爷争命,就不用说这些大多数半辈子都在平原上晃荡,从未攀爬过这样的山道的冀州兵卒了。

相信绝大多数的汉代人,都不知道有的人是有恐高症这种病的,这些恐高症的人在平地上的时候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蹦蹦跳跳吃喝拉撒全数一样,但是一旦处于一定的高度的时候,这些恐高症的人就开始心跳加快,面色发白,手脚发颤……

关键是,这些恐高症的人并没有什么统一的外部特征,高个子矮个子,身体健壮身体瘦弱都有可能是恐高症,而这些一站在高处就手脚发抖的家伙,又进一步拖慢了整个队列行进的速度,急得高干直跳脚。

就算是这样,不管是人还是战马,都在小心翼翼的往前挪动,依旧时不时有险象发生,走着走着,就听到队伍中间就响起几声短促的惊呼,伴随着一匹战马蹄下打滑,长嘶惨叫着从山道上摔落,翻滚着跌下山涧。一个冀州兵卒也被带倒,差一点也跌下山崖下去,幸好在山道边上,扯住了一丛草藤,才算是止住了跌势,在被另外的几名兵卒七手八脚的拉扯上来之后,个个的脸色比山尖尖上的那一堆雪都还要煞白三分。

一声闷响。

然后惨叫声就断绝了,只剩下些许回音在山壁之间来回碰撞,渐渐消失。

沉默片刻之后,带队之中低层军中士官的呼喝号令之声重新响了起来,这不见头尾的大队,慢慢的又开始蠕动着,一步步向前。

在山道的一处石台之上,高干和一众将校,在亲卫的护卫之下,正裹着大氅,低头着看着脚下蜿蜒崎岖的长长队列。

高干是陈留人,祖辈上也是出过的不少的名士,颇有清誉,因此和袁氏有联姻,辈份算起来的话,高干还是袁绍的外甥。这一次来,便打算侵占上党太原之地而来,袁绍在临别之前也当众宣称,表高干为并州刺史,当然,这个并州刺史能不能从表章之上落到实地,就要看高干自己了。

袁绍和公孙瓒的争斗,风头全数被鞠义抢走了,若不是袁绍有意平衡,鞠义保不准现在鼻孔都快敲到天上去了。鞠义之下,便是吕布和黑山贼的一战,三百骑兵大破万人,说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可惜就是冀州人容不下吕布……

不过正是因为冀州人在背后搞的这些小动作,袁绍现在也不愿意全数将赌注压在冀州人氏身上,便有了高干独领一军,左出并州的行动。

高干自认为虽说达不上千古名将级别,但是至少和那些颜良文丑这一类的莽夫有所不同的,而现在颜良文丑在北面幽州和公孙瓒的战役当中获取了不少功勋,这让高干怎么会觉得心胸通畅?

终归是要让这些家伙知道某的厉害!

壶关,是一城一关,因此,高干不惜走这一条羊肠坂道就是为了避开壶关口!只需要取了壶关县城,那么其南面的壶关口也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而一旦取了壶关,上党,太原,便就在兵锋所指的范围之内了……

………………………………

别看城池大,兵卒就会多,似乎应该是更好防守,但是在很多时候恰恰相反,大城往往反而是易攻难守的,因为城大,则需安排防御的兵卒就需要更多,兵力稍稍差一些,就意味着城防上会出现好大的破绽。

而且大城往往都不在险绝之地,反而大都是位于交通便利的所在,不然也不能形成城池的人口规模,周遭村落市镇肯定也不少,就和后世的卫星城一样,依附着大城生存。因此一旦被围城而战,进攻方甚至可以选择到大城周边劫掠这些村落,多多少少可以支撑一部分的大军消耗,而且这些周边的村落什么的物资相对来说也会比较充足,至少可以搜集足够木料等来打造攻城器械什么的。

同时大城内人口消耗也是很大,后勤粮草就是一个巨大问题,一旦完全被围,城中每日的消耗都是巨大的数目……

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说,在险要必争的地势择地建起的小而坚的城塞,比起大城来,更好的避免了以上弱点,并且城小则不需要多兵,就可足用。地形险峻,周遭接济无多,敌方的大军就难以长久在外围困,攻城器械也摆不开用不上,只需要积储一定数量的粮食军资就足以供不多的守军长久支持下去。

如果说壶关口是一个险要关隘的话,那么安邑城,就可以算是一个大城了。

这么多年来,河东一直都没有遭受到什么大规模的兵灾,就算是匈奴和白波,其实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是在外围活动,没有到安邑附近来过,因此安邑这个城池,确实在这一段时间就像是它的名字一样,的确够安逸的。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征西将军的队列开出平阳,缓缓向南的时候,位于安邑的卫氏就得到了信报……

卫氏老太爷站在安邑城墙之上,默默的望着北面,许久才幽幽的吐出一口长气,在秋寒之中化成一片的白气,宛如当下卫氏的前景一般,虚幻且渺茫。

卫凯站在卫老太爷的身后,半响才说道:“按照行程,应已至临汾了……”

平阳沿着汾水向下,便是临汾,过了临汾之后,便是闻喜县城,而过了闻喜,就是安邑了……

“临汾……”卫凯停顿了一下,说道,“毌丘领兵北上,搜刮不少,恐难守矣……征西兵至,多半即降……”

之前杨彪派遣毌丘兴带着兵卒北上平阳,任是谁都以为这一次必定是杨氏获胜,结果没想到征西将军斐潜竟然来了个扭转乾坤,顿时就让卫氏尴尬异常了。

临汾,毌丘兴北上的时候就作为最靠近前沿的供给基地,不管是兵卒还是民夫,还有粮草物资等等,都是一股劲的要么主动送往毌丘兴军中,要么毌丘兴下令调集征募,因此毌丘兴一败,连带着临汾也没有了多少郡兵物资可以防御。

所以,当征西兵卒南下的时候,首当其冲的临汾,不想玉石俱焚的话,便只剩下了投降一条道路可以走。

卫老太爷半转过头,冷冷扫了卫凯一眼,说道:“凯儿,你怕了?”

“……”卫凯默然,不敢说没有,更不敢说有。

卫凯此人,花在经书文字上的功夫远远超过其他的方面,论书法,论经学,论文赋,都是一等一的,尤其是书法,工篆隶草,无一不精,甚至在河东有人愿意长途跋涉慕名而来,就是为了求一副字。

但是再多文学上面的成就,不能临时转换成为兵法上面的经验,当下听闻征西大军来临,纵然是一再给自己打气,同时要求自己绝对不能露怯的卫凯,多少也有些心中忐忑。

卫老太爷年老成精,怎么会看不出来卫凯心中所想,微微叹了一口气,重新往向了北面,缓缓的说道:“凯儿啊,越是紧要之际,越是不能乱了自家阵脚……若是吾等一乱,那么久必定是万劫不复了……”

卫老太爷虽然说现在尊享荣华富贵,但是毕竟也是伴随着匈奴羌人鲜卑这些胡人搅乱北地而成长起来的,那个时候北地依旧豪杰义气,也跟随着汉王朝的大军兵发苦寒之地迎击胡人,因此见识过的战阵,比起卫凯这个基本上在蜜罐里面长大的人要强不少。

卫老太爷沉默片刻,开口说道,或是在说给自己听,也似乎是说来安慰卫凯:“此番已是退无可退,唯有一战!征西南下,过临汾、闻喜,战线冗长,若留兵,则兵散,若不留兵,呵呵……故而胜负尚未可知也!”

卫老太爷将手中拐杖在城墙上一敲,厉声说道:“某年少上阵搏杀之时,征西焉在?此乃卫氏祖宗之基业,岂能拱手而让?祖宗英灵在上,当佑吾等一举胜之!”卫老太爷说得激昂,周边卫氏私兵也受到了鼓舞,纷纷举臂高声呼喝起来,气势倒也不差多少。

“太公教训得是!”卫凯拱手说道,“当以卫氏基业为重,定败征西于城下!”

卫老太爷示意了一下,让周边护卫的兵卒往外走了一些,让开了一段距离之后,才低声说道:“凯儿有此心志,某心甚慰……不过,凯儿可有方略,不妨说来……”

“这个……”卫凯瞪圆了眼,巴眨了几下眼皮,说不出什么来。

“……”卫老太爷一瞪卫凯,叹了口气,也没有再说什么,直接说道,“……首要之事,便是坚壁清野!尽迁安邑北面庄园坞堡人、物于城中,而后焚之……”

“啊?”卫凯愣了一下,说道,“太公,这已临近秋获之时,焚……焚之?岂不可惜……”

“可惜?”卫老太爷恨不得用手中拐杖敲打一下这个在文学上造诣非凡,但是在军事上却有些榆木疙瘩的卫凯,“若征西兵临城下,城外庄禾是吾等收割还是落入征西之手?纵然今秋颗粒无收,也好过以其资敌!”

“……”卫凯沉默许久,才点点头。

“其二,某已遣人联络杨公,此事凯儿应广为宣传,以安人心……”卫老太爷继续说道,若不是他年龄实在是太大,不方面在外奔波,而且也需要竖立起卫凯的形象,这些事情他自己都可以去做了……

“凯记下了……”卫凯点头说道。

“其三,与河东各族联系,需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卫老太爷咬着牙说道,“让出原有卫氏产业,换取河东各族援手!征西骑兵强盛,然骑兵焉可攻城?昔日胡蛮万骑犯边,不也是铩羽而归?直待征西兵疲于城下之时,便是吾等致胜之机!”

大风呼啸,在城头卷过,将天边乌云一片片的推赶过来,宛如大军压境一般。

正是山雨欲来风满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