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294章 风波

诡三国 第1294章 风波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春天的气息在雒阳城中荡漾着,躁动着人的心思。

比起之前败落的时候来说,雒阳城确实是恢复了不少,至少热闹了一些。原本冬日里面冰封的渭水重新流淌了起来,往来的客商就像是鸭子一样,最先顺着水流而来,经营售卖着各种物质。

在雒阳重新建设的这一段时间内,就算是一捆稻草,都是有价值有用,可以卖钱的,而在这些商队当中,又以杨氏和黄氏的商队为主要力量。虽然斐潜和杨彪打生打死,做过了好几场,但是似乎和这些商队毫不相关一样,相互碰见了面,还笑嘻嘻的拱拱手见个礼……

当然,至于背后做什么动作,那就不知道了。

商场也有商场的规矩,有些手段就像是后世的核武器一样,有准备着,但是轻易不动用,因为一旦动用,基本上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那就意味着更大的损失。

雒阳城南城渡口,总算是重新恢复了些往日的场景,但是比起当时鼎盛时期来说,那还是有些差距的。在董卓没有毁掉雒阳之前,一个近百万人口的大城,每日在渡口的船只真的是头尾相接,都能连成一片,甚至不得已要改到其他附近的渡口下船再转运过来。

虽说是有差距,但是也是在逐渐的向好的方向发展,不是么?

有意思的是,在雒阳城当中,率先最齐备起来的,并不是售卖平民百姓的日常所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杂货铺,而是那些轻吟晓畅,浑话百舌的酒楼瓦肆。

官吏么,总是这样,偶尔下基层体验一下百姓生活么,那自然是可以的,但要是天天都下基层啊,那么国家大事谁来处理啊……

京官,原本在外地官员面前,总是带着三分的傲气的,现在么,大体上还剩下了一分。和后世的朝代差不多,天子脚下的民众,总是喜欢替天子考虑忧愁一些问题,就算是家中还吃着米糠,在外也要在瓦肆里坐坐,端着一碗酸酒聊上大半天。

这段时日,整个河洛周边的朝局,终于是被颠覆了过来,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变化,让许多人都有些应接不暇。原本把持着朝政的弘农杨氏,如今似乎跌落了云端,沾染上一身的黄泥,不是屎也像是屎。

而伏完联合吕布,一文一武,代替了原本杨彪留下的空位。

伏完身为外戚,封大司空,领尚书事,持节钺,统领百官,总管朝政,而吕布进封为卫将军,执金吾,假节钺,统管雒阳九门校尉。

与之同时在雒阳城当中翻搅起来的,是一些关联此事的人事后续变动。

二袁么,还是老样子,伏完自然也不指望着二袁能够立刻迷途知返,收拢兵卒拜倒在地痛哭流涕的伏法请罪,所以表面上派了个使者去催一下赋税和朝贡,顺便加封了一下袁绍和袁术的爵位之后,也就没了下文。

杨彪从朝堂中央被剔除出来,封了一个太常,然后杨彪以病为由,辞官不受,伏完又再次派了公车去请,然后杨彪再辞,一来二去,也就慢慢的淡化了。

迟迟未决的事情,还是在西面。

杨彪上表,请表征西将军斐潜,晋升为骠骑将军。表上言辞凿凿,说征西将军这些年南征北战,收复国土,开辟阴山,稳定百姓,治理流民,云云种种说了一大堆,然后说非骠骑将军不可酬,让人多少有摸不着头脑……

这杨彪是转了性子,准备和征西将军联手了?

还是借这个机会捧杀一波?

亦或是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

消息一传出来,顿时一阵哗然。

最有意思的便是当有人传说是杨彪上表的之后,便有弘农杨氏的人在辟谣,说杨彪没上表过,说杨彪连自己的官职都没有去当了,还给谁上表?

那么究竟有没有?

一些人说有,一些人说没有,但是大汉骠骑将军这几个字,却在猛然间浮现在风头浪尖之上。

大汉的骠骑将军,从卫青那一代开始,基本上就不轻易授予了,甚至比大将军还要珍贵些,毕竟多少只要像个样子的外戚,基本上都可以捞个大将军做做,但是绝对不可能会顶着一个骠骑将军的头衔。

依照惯例来说,大将军虽说是统管全国上下的军队,但是实际上因为大将军长期在京都,极少出动,手中反而没有多少兵力,有时候还不如四征四平有威势。

因此在武职之中,四处出动,有统兵大权的便是骠骑将军了,车骑将军也往往成为其陪衬。当年袁绍搞了个自我吹捧的时候,也不敢一下子就领骠骑将军,也可以侧面证明这个职位在大汉百姓心目当中的权重程度。

然而斐潜这些年来,实打实的是有些功勋的,说起来么,似乎也不差,但是……

对于雒阳左近的这些河洛百姓而言,什么二袁纷争,什么兖州大战,似乎都有些遥远,就连当年的黄巾之乱,也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但是唯独西面的事情,让这些百姓记忆深刻,毕竟从汉灵帝时期就开始的西羌之乱,整整打了一两代的人!

当年多少钱粮,就像是整桶整盆的水浇到沙地上一样,就只看见些印子,然后如水一般的钱粮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多少人命财货填下去,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填下去,似乎就是无底洞一般,怎么填都不能填满!

到了最后,甚至连朝廷都有些撑不住了,甚至有人说可以将整个的大汉西部完全舍弃,割掉这个不断流血的肢体,长痛不如短痛……

那么现在这个征西将军,或者说是未来的骠骑将军,能够完成持续了一两代的人都没有完成的事业,像大汉先前的那些骠骑将军一样,威震边疆守靖安民么?

酒楼食肆,纷纷扰扰,十桌倒有七八桌,都在谈着这个话题。

“……征西将军平白波,收阴山确实是有大功,不用说是会领兵的。白手起家,经营出个平阳,这财计上面本事也不浅。已经算是难得人才了,但是想碰这件事情……想想当年多少英杰填下去啊……这征西恐怕还是斤两不够!”

“依我看啊,给征西十个八个的豹子胆,他也不敢碰这桩事!当年朝堂当中调了北军,调了各地郡兵,加上边军,至少都有百万计!都没能打得下来西羌!朝廷当年拨下来的粮饷,就跟山海一般,当年运送的物质车队,天天都是一直接到天边去!就这,都没有能够打得下来,最后还是求和了事!”

“我说王二混,这个时侯你又来说嘴!朝廷拨下去粮饷,真是全数到了军中么?这点事情大伙儿还不是心知肚明?当年转运物资的时候,你组织人手去轮流劳役,也没少趁机捞钱,得了一贯钱回来,还不是跟我们在这里显摆?现在捞不着好了吧?”

“这……我那也是凭气力的辛苦钱!再说我祖上也为大汉也有血战之功的,这样的差事才能落到我的手上来,要不然普通的浪荡子什么的,根本想都不要想!嗨!不是这个事,我的意思是说,当年那么多人,那么多物资,那么多的将军,就连三公都上阵了,都没能解决这个事,征西将军现在就那么一个人,这能成么?”

“……我说啊,征西将军定然是个聪明人,智绝不止于此,依我看来,也不过就是扯一个架势出来罢了,最后也是轻轻放过……”

“放过?架上去了谁肯放过?当年那些放过的人呢?当这个骠骑将军是好当的?谁都可以当着玩玩?别逗了!征西将军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还不是凭借着这些年在边疆的功勋换来的?而如今若是不领这个,岂不是将自家的跟脚全数抹杀了?而若是领这个骠骑,那又是一个无底洞一般,说不得填多少下去,家本都赔光!”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倒可惜了,这征西将军当真是一身本事。平白波就不用说了,经营起个平阳来,据说也比这雒阳还更有些热闹气象,要是就这么给坏了,多少也得叹息几声。唉,当今的事,算什么事啊……”

雒阳城中,纷纷扰扰,尽是说着这番事情。言下之意,没有一个人看好斐潜真能行此事,就算他一意孤行,下场也几乎是注定的一般。

对于民间而言,官场上的消息则是更加的迅捷,甚至在民众还没有议论起来的时候,就已经有好几个版本在官吏之间私底下流淌了。

有人说杨彪根本没有表征西为骠骑,只不过是因为要和征西缓和关系,才上了一个夸赞的表章,根本就没提骠骑什么事情……

也有人说现在征西势头太盛,二袁就够让人头疼的了,再加上一个新崛起的征西,那还了得?朝廷还能算是朝廷么,收拾这些人早就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二袁不太好下手,征西便先做个表率,到时候征西,嗯,骠骑将军平西羌,然后接下来二袁一个平北幽,一个平南越,大汉边疆问题就都齐活了……

百官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也都是各持己见。

因为大汉的这个边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最顽固的病患。但凡有识之士,都清楚这些年来大汉这些问题上的庞大开销,若是这一次能够出让些地方利益,便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些边疆问题,那么未尝也不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其实这个上表的事情究竟实际情况是怎样的,伏完和杨彪两个人应该是最为清楚,但是很奇怪的是两个人都没有正面回应这个事情,似乎都在等待着些什么一样……

此刻在雒阳城中一处新开业的酒楼之中,在楼上的雅间,都被人所包了下来,还特意叫人拆了隔断,连成了通透的大厅。反正汉代酒楼大体上都算是砖石土木的混合结构,一层基本上是砖土,二层往上外墙有一些用砖的,也有的便直接用木板了,所以拆什么隔断门墙什么的都是简单,反正拆下来自然能够装得回去。再说敢在京都当中开酒楼的,也都有这份眼色,知道什么时候端架子,什么时候放下身段。

酒楼上面,此刻四下都有壮健汉子守候,伺候的奴婢如同游鱼一般在场内流动着,将酒水和菜肴不断的送上来。

雒阳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恢复之后,再加上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败坏了那么长的时间,李郭等人作乱的时间也短了些,再加上杨彪初期也是下了些气力整治了一番,因此倒也恢复了一些模样。

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酒肉什么的还是奢侈品,一年到头吃不上一两次,但是对于朝堂之上的官吏来说,酒肉能算得了什么?

在最里面的上首位置,伏德悠然而坐,周边都是些年轻人,也基本上是朝堂当中各级官僚的公子,一个个博冠纶巾,长袖飘飘。

一人得道,全家沾光。大汉的外戚轮流做,今年到了伏氏的家。

伏完毕竟身份贵重,有些事情不怎么好出面,就算是要拉拢一个人,也不会轻易出手,否则一旦被拒绝了,岂不是颜面扫地?

因此在前面探路的责任,基本上就是伏德来做了。当然,今日在此设宴,不仅有表现身份,也有替伏氏招揽人才的意图在内。

酒至半酣,伏德忽然听闻一旁角落之处有人高声喧哗些什么,不由得引起了些注意,微微示意了一下,便有一旁的心腹会意,领命而去,片刻之后便返回而来,在伏德耳边嘀咕了几句。

伏德愣了一下,转了转眼珠子,端起了酒爵,就朝着那处而去。

“哈哈……何事如此热闹……”伏德笑着,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只是被声音吸引而来一样。

“来来!伏兄,某引荐一人,满腹经论,有大才,有大才啊!哈哈哈哈……”一名侍郎模样的中年人说道,虽说用的词不错,但是语气却有些调侃的味道,“周章周子丰!方才周兄弟曾言修有农桑之术,若经其手,不论上下之地,皆可增产至少一成!哈哈哈哈……”

周章隐蔽的吸了一口气,面不改色的说道:“某言增产一成,已是少说了!”

伏德上下打量了周章几眼,眨了眨眼睛,微微笑道:“周兄弟,此事可说笑不得……”

周章早就发现伏德了,此时见伏德说话,内心当中其实也突突直跳,接着拱手行礼的时间调整好了心态,沉声说道:“农桑之事,重在国本,小弟虽然轻狂,也不敢妄言!”

似乎有什么默契一般,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伏德静静的看着周章,半响之后忽然展颜一笑,说道:“善!若周兄弟真有此大能,朝廷也定然重用!来,来,为大汉所贺,为陛下所贺,饮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