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299章 各自的思考

诡三国 第1299章 各自的思考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斐潜在阴山南城,站在府衙文房之中,看着满满一屋子的卷宗。这些卷宗,便是这一段时间陆陆续续增添出来的阴山户籍。

汉代地方官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政绩考核标准,便是赋税,而赋税的来源在什么地方,便是这一屋子的户籍卷宗。

以齐民为由进行编户,编户齐民,编在前,齐在后。编有了,齐呢?

华夏人创新的这四个字,真的是韵味悠长。

若是在他处,被编入户籍的,主要包括四类人,主要是地主、自耕农、佣工、雇农,但在阴山此处,多少有些不一样。最大的地主便是斐潜,然后是各个小军勋阶层,至于士族什么的,老早就没有了。自耕农阶层也是只能说算一半,毕竟大多数都是刚刚从流民或是黑山众转职而来,很多人必须耕作满五年甚至更长一些的时间之后,才能获得授田,才真正算是自耕农。

佣工和雇农基本上也都是基本上没有的。

虽然有军勋阶层,但是这些人也大都不雇佣工人的,手下有的是兵卒,自己养的私兵就是最好的雇佣者。

户籍制度,从先秦开始,绵延后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行政管理和收纳赋税上最为方便。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按照汉代当下的最为基础的赋税来说,除了三十税一的普通田租之外,还有人头税,也就是算赋和口赋;在加上徭役和兵役。

当然,在阴山这里大部分都算是屯田农,所以田租比较高,但是少了兵役和徭役,因为这些劳役基本上都被鲜卑奴隶所替代,这些屯田农只需在闲暇的时候,帮忙到草原上缴纳一些青篙进行储备,就算是抵消了。

算仁政么?

算是吧。

立场不同而已。

斐潜拿起其中一卷,翻开一看,只见其中一片木牍上写着,“户主刘氏名常仁居阴山南篱十五里刘家寨年四十有二妻一人曾氏男同产二人妇同产一人宅地三亩用牛一头耕亩五十”,端端正正的汉隶从上至下一气呵成。

嗯,没有标点。

所以古代行政的解释权都归于官府。

这才刚刚开始,户籍都略有些粗略。要是按照汉代标准的户籍,不仅要记录这些基本的信息,还需要记录下户主及家人的来源,甚至连身体健康情况也会标明,还会标明个人相貌特征等等……

这些都是汉代开国丞相萧何制定下来的,而且还专门出台了一个《九章律》,其中的“户律”就是用来规定详细的户籍管理办法,随后各个朝代便不遗余力的在户籍制度上添砖加瓦……

到了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民户逃亡,在继续推行北魏时期“三长制”的基础上,加强基层管理,整顿入户编制,用“三长”这个基层组织实行“大索貌阅”。

到唐朝时户籍管理已相当完备,实行“团貌”和“输籍定样”,一年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管理较为缜密。

户籍制度经过宋朝和元朝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明朝推行了户帖制度。为防假冒、伪造,每份户帖上有编号,加盖官印,一式两份,一份交于百姓留执、一份上交户部。明政府还在里甲制的基础上编造黄册。

清朝么,略……

要不要启用警察制度呢?

斐潜皱着眉头,翻看着户籍,沉思着。说起来“我大清”也并非没有在户籍上完全没有贡献,这样肯定会有些遗老遗少急得跳脚,至少警察制度便是在清末的时候初步建立起来的,当然或许还要加一个前提,被迫。

那些清末民初的电视剧电影上面的黑皮狗子的形象,斐潜多少也有些印象……

警察制度之前,管理户籍的是基层乡村,是三老,是保甲,是府衙,但是警察制度之后,便是警察局,警察代替了衙役,成为了基层的户籍管理和刑事民事处理人员。警察制度优势在于剥离了宗族对于族人的一部分统治权,但是警察制度对于基层人员的要求也是要更高一些,现在么,推行起来难度还是有些大。

现在城市巡检制度大体上初步建立了,而警察制度和巡检制度相互配合,就可以将大部分的立法权和执法权从宗族手中剥离出来,同时也可以消化军队年龄老化,伤残兵卒,是一个值得去尝试的方向。

现在还是要先放放,毕竟人手什么的还是要储备一段时间……

只不过别人穿越到三国,干的是捅人的事情,不是捅女人就是捅男人,就斐潜他来三国,不仅搞了城管,还要搞警察,这真是……

斐潜默默的将户籍卷宗合拢,放下,然后调整了一些情绪,也笑着点点头,对于马越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成效表示了赞扬,马越当时就乐得合不拢嘴,露出的八颗大牙怎么也收不回去。

看着马越兴奋的模样,赵云站在斐潜身后,默不作声。

黄旭微微侧头瞄了赵云一眼,也没有说什么,毕竟黄旭只关心斐潜的安危,而是赵云在考虑什么,只要不妨碍,不威胁到斐潜,黄旭都当作没看见。

赵云其实人在这里,但是有些走神,他微微皱着眉头,想着心中的问题。

征西将军斐潜来阴山也算是到了几天了,先是看了阴山营寨,不,现在也算是阴山城修建的情况,接着又查看了张烈训练骑兵的进度和成效,现在又看了户籍,似乎完全将於扶罗抛到了九霄云外,似乎完全是忘却了一样。

赵云看了一眼斐潜的背影,征西将军斐潜到阴山仅仅是为了巡边么?显然不是啊,可是为什么觉得征西将军根本不着急呢?

还有,之前找白石羌买盐,征西将军怎么就能判断得出白石羌的人会来探听情况,又怎么推断出高奴的人会知道消息?然后高奴的人就一定会推动阴山此处的於扶罗的态度产生变化?

若是脑海当中的问号能够看得见,赵云脑袋上肯定是顶着叮当乱响的一大堆的问号。不过赵云又是沉闷稳重的个性,所以虽然有这么多的问题在脑海当中旋转,但是也按捺住性子,默默的观察着,等待着……

对于斐潜来说,赵云当下所考虑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白石羌不行,也还有龚浚等人不是么,只不过是这股风是从北往南吹,或是从南往北吹而已。而现在,在斐潜的心中的问题,是这一场风波将会发酵成多大,还有要怎样后续处理。

斐潜背着手,看着阴山天空云卷云舒,听着马越讲些这些时间的阴山趣事,时不时的点点头,好象是听的很认真的模样,但是实际上也在开小差。

要不要向曹师兄学一下?

这倒是个问题。

………………………………

“赎罪?嗯,或许是个办法……”

於扶罗琢磨着。说起来於扶罗并非是一个杀伐决断的枭雄,甚至连枭为未匹配的上,熊嘛,勉强够格。虽然嘴上说着要学习冒顿大王,要振兴匈奴云云,但是和某部分人是一样的,只有在喷口水的时候才是巨人。

冒顿手狠,不仅杀了弟弟,连母亲也一同干掉了。

於扶罗就学不来。

虽然说之前於扶罗对于呼厨泉也有些防范的心理,但是在见到了呼厨泉那个倒霉的样子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又想起了小时候两个人相互友爱的快乐时光,想起父亲死后便只剩下了呼厨泉这个亲人了,再加上部落里面的一些长老劝说,便怎么也下不了狠手了。

但是就这样放了呼厨泉,於扶罗也同样不敢。

征西将军的阴山城寨就在左近,整天那个姓张的校尉带着新兵和老兵在草原上呼啸而过,汉人在马背上的实力增长是每天都能看得见的,要是得罪了征西将军也是麻烦。

汉人……

汉人的人口,怎么这么多啊,就像是草原上的野兔子,一窝一窝的,打了一窝还有一窝……

“大单于,那个北面的人想要拜见你……”王帐之外的护卫说道。

“哦,让他进来吧……”於扶罗收起有些发散的思绪说道。

“尊敬的单于,不知道对于我们室韦的建议,考虑得如何了?”鲜卑使者拓跋欣金打断了於扶罗的思绪。北面的天气越来越冷了,北部鲜卑被迫向南迁徙,但是迁徙的脚步却被征西将军斐潜的阴山城寨拦住了,便只能是绕过了阴山白道,走阴山西侧的山口,找到了於扶罗。

因此拓跋欣金也没有什么客气,或者是也不太懂得什么是客气,在北地荒漠讨生活的鲜卑人,身形彪悍,耿直,还混杂了一些色目人的血统,毛发有些发黄卷曲,就像是一只大棕熊一般。

拓跋欣金一张嘴就将於扶罗怼到了墙角上,於扶罗脸色难免有些难看。

建议?鲜卑人能有什么创新性的建议?还不是老一套,共同起兵,然后平分获取的人口,财产和土地……

给点创意行不行?

於扶罗虽然不知道所谓创意为何物,但是也对于鲜卑人提出来的条款不怎么感兴趣,看着拓跋欣金,心中忽然跳了跳,连忙低下头咳嗽两声掩饰一下眼睛里冒出的凶光。

不知道卖一卖这个鲜卑使者,能不能拿个好价钱?

反正是要赎罪的,说不准还可以减免些财物损失什么的?

於扶罗换上了一幅笑呵呵的脸,说道:“贵使不用着急……这个事情牵扯众多,总是应该商议商议的,再宽心几天也不迟么……”

拓跋欣金皱着眉,迟疑了一下,想要说一些什么,但是却被於扶罗大声的吩咐上酒上肉的话语给堵了回去,然后闻到了酒肉的香味之后,有些直肠子的拓跋欣金也就忘了之前想要说些什么了,多考虑就多考虑吧,不行就再等一天?

於扶罗乐呵呵的唱着劝酒歌,端着马奶酒邀请拓跋欣金,吃这个喝那个,养的白白胖胖的,也好上称啊!

吃喝到一半,於扶罗将油手在袍子上擦了擦,然后起身出了帐篷。马奶酒度数并不高,但是喝多了膀胱也受不了,总是要放松放松。

可是於扶罗刚在大帐后面找了个位置,正伸手到皮袍里面掏啊掏的时候,一转头就看见族内的长老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然后被护卫拦了下来,但是也不走就那样在远处翻着死鱼眼看着於扶罗方便。

“……”於扶罗低声的嘀咕两句,淹没在汩汩的水声当中。

匈奴并非是高度集权的政治结构,而是部落联盟制度,大长老就是另外一个较大部落的头人,名义上听从单于的调配,但是在其部落当中也是拥有充分的行政权力。

这一次反对於扶罗杀呼厨泉的,主要的便是大长老,当然,其他人也没什么资格议政。

大长老怀的心思,绝对不是嘴上说的什么治病救人,给犯错的一个机会,而是有他自己的考虑。

对于匈奴这样松散的联盟制度政体来说,单于的权限越大,那么作为大长老的权限相对就越小。在这一点上,呼厨泉活着比死了好,因为按照匈奴的惯例,呼厨泉是有这个资格继承单于的位置的,所以如果於扶罗做的太过分,就可以用呼厨泉去顶替於扶罗,从而做到政权的平稳过渡。

呼厨泉活着,就可以制约於扶罗,并且对于大长老来说,呼厨泉还有一个於扶罗说没有的优点,呼厨泉并不偏向于汉人,至少不像於扶罗那样还看什么汉人的经书……

当然,这是刚开始的时候,大长老的判断,因此大长老一开始就强烈反对杀呼厨泉。

不过,事情事态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的,就像草原上的风,鬼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将尿吹回来淋湿了脚……

於扶罗颤抖了几下,然后将皮袍盖下去,缓缓的走了过来,笑着说道:“大长老,什么风把你给吹过来了……”

“我的单于……”大长老抚了一下胸,行了一礼说道,“听闻大单于准备要和汉人按照汉人的规矩,做什么……赎罪?赎呼厨泉的罪?”

於扶罗皱了皱眉,说道:“你听谁说的?”

“不能赎罪!”大长老斩钉截铁的说道,“我们匈人有自己匈人法则,凭什么要去听汉人的什么规矩?这一次让我们赎罪,下一次就要收钱收税到我们头上来了!汉人的规矩,哼哼,汉人的狗屁规矩!南面的零散小部落,没年都要给汉人什么税,牲口都要二十抽一!大单于你知不知道?”

“知道啊……”於扶罗有些不以为然,说道,“那是羌人的事情,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而且看羌人也没什么意见的样子,怎么,大长老还跟羌人有什么往来?”

“上一次是羌人,这一次就是我们匈人了!”大长老似乎有着超前预见性的说道。

“不和汉人议罪?”於扶罗皱起眉头,下意识的看了大帐一眼。他原本还想着拿鲜卑人去抵消一部分罪过呢。

大长老年老成精,顺着於扶罗的视线一看,忽然笑道:“看来单于早有安排……果然是羌渠的儿子,行,这个方法不错!我看这样可以!如果汉人不同意撤销右贤王的罪名,那么我们就联合鲜卑一同进攻!”在大长老的心中,当年征西打下阴山,其中功勋至少有匈奴的一半,现在翻脸不认人了本身就可恶至极,还想着得寸进寸的收什么牲口税,简直就是忍无可忍。

“呃……这个……”於扶罗刚开始还点着头,结果听到后面半截的时候才察觉有些不对,却一时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说汉人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

说匈奴现在主要需要恢复生息了?

最终,於扶罗目光闪动几下,说道:“这个……我会考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