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394章 焦虑

诡三国 第1394章 焦虑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夜风甚急,吹得火把闪烁得厉害,光影抖动之下,贾衢脸上的阴影也随着而舞动,就像是覆盖了一层不明的面具一般。

贾衢年龄虽然不大,但这几年一路从假上党郡守做到了正职,就像是在一地的副书记扶正了一样,不管是人脉还是底蕴,自然都有一些沉淀,声威日重,加上当下又是入夜,突如其然的到了大营之中,张辽确实心中有些忐忑。

半开营门之后,迎了贾衢进了中军大帐,张辽便请贾衢上首并排就坐,虽然大营之内张辽是统领,但是按照职级来说,贾衢比张辽要高上一个级别。虽然两个人都是两千石,但是贾衢是真两千石,而张辽是比两千石。

让张辽没有想到的是,贾衢并没有上坐,而是往边上让了一下,将身后的一名护卫的请到了前面……

护卫扯下了围在脸上的面巾,笑道:“文远,别来无恙?”

“征西将军!”张辽上下打量了一下斐潜,“怎么这般……将军,请上坐……”

斐潜微微点点头,便在上首坐下,张辽也不敢在一侧并坐,而是退到了下首坐在了左侧,将右侧的尊位让给了贾衢。

三人坐定。

斐潜挥挥手,让护卫到帐外警戒,然后说道:“文远无需多虑,某来此,并未有疑文远,乃有要事托付也!”

张辽拱手正容道:“将军但请吩咐!”

斐潜点点头,看着张辽,停顿了片刻,似乎是在筹措着词语要怎么说一般。

不管是从历史上的事迹来看,还是这一段时间斐潜对于张辽的了解来说,张辽在军事上当然是没有话说,无可挑剔,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张辽人也很聪明,换句话讲就是情商也很高,待人处事很有风度。

贾衢对于张辽的评价也是很高,因此才同意今夜了斐潜这样略有些冒险的行为。

张辽心中也是突突乱跳,毕竟斐潜和贾衢同时来临,就说明是事态的严重,而且张辽也似乎隐隐的猜测到了一些什么……

“文远,你认为温候比周细柳,周条侯如何?”斐潜缓缓的说道。周细柳和周条侯都是同一个人,周亚夫。周亚夫因为细柳军营事件名声大噪,又身有条侯爵位,故而有这两个称呼。

张辽嘴角动了动,沉默片刻说道:“温候不如条侯也。”

周亚夫是名门之后,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历仕汉文帝、汉景帝两朝,以善于治军领兵,直言持正而著称,在军事的才华十分卓越,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可以说如果没有周亚夫,汉武帝也没有什么资格可以嚣张,毕竟内乱平定得越快,才让一些有野心的人不得不收敛起来,也不至于国力消耗得太多太大。

不过,周亚夫领军作战是一个好手,但是在政治上却是一个白痴,汉文帝之所以忍着周亚夫,是因为需要周亚夫消除内忧外患,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汉景帝就立刻抽离了周亚夫的军权,不过多少还看在多年功勋的面子上,让周亚夫担任了一段时间的丞相。

可惜周亚夫就算是担任了丞相,依旧在政治上没有多少长进,汉景帝实在是忍不住了,就用谋反之罪,牵连了自己的儿子孙子都被剥夺了爵位,周氏从一个豪门彻底沉沦。

温候吕布,虽然也是侯爷,但是一来汉初和现在的侯爵份量上差距很大,而来吕布也没有像周亚夫那样可以拿出来称赞的事迹和赫赫战功,所以张辽当然也不可能昧着良心说一些昏话,只能是实事求是的说吕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文远可知,”斐潜微微点了点头,缓缓的说道,“……某方离太原,温候便开府衙,约见太原士族?”

张辽一愣,拱手说道:“辽实不知。”张辽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说吕布太急躁了?

还是说斐潜太多心了?

怎么说都不好,也不能说。

斐潜笑了笑,没有继续就这个话题说下去,而是拍了拍身下的胡凳,说道:“当地初抵太原之时,太原王氏携诸子弟,于二十里亭内迎某,便在亭中设了胡凳胡席,邀某入座。若以文远之见,当坐还是不当坐?”

张辽的目光一动,思索了许久才说道:“不当坐。”

“为何?”斐潜问道。

“坐与不坐,乃将军所选,”张辽沉声说道,“太原士族,不得擅自安排。”

斐潜哈哈一笑,点点头说道:“也有几分道理。不过某未入座,并非为此,乃另有他由也。正如孔仲尼所言,择善而从之,不善则改之。吾等之辈,胸怀天下,胡人有其力,则取之,汉人有其能,亦用之,岂可因胡汉之别而因噎废食?曾有一贤人言,为人处世,当持为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某未入席而坐,乃不可以此失之偏颇也。”

当然,斐潜的话语正面理解也可以,若是反过来理解的话,就别有另外一番的意思了。

张辽默然。

“如今山东之人多以为山西之辈近胡多矣,衣胡服,食胡饼,用胡物,乃不敬汉俗,故多有异词。殊不知周公出于西岐,秦人立于西戎,赵武胡服骑射,皆为用胡而胜者……”斐潜继续说道,“赵武之时,公子成亦多有异议,称疾不朝,另有赵文赵造等欲为乱,所幸公子成幡然而悟,未行叛举,方有赵武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立赫赫不世之功。”

“如此,当不因胡而恶,不因汉而喜,取能者居位,纳贤才安民,同心协力,共御外敌,方可正乾坤,护社稷……”斐潜看着张辽说道,“温侯有周条侯之能,亦有靖土安民之愿,本应成就一番事业,奈何温侯天性纯良,易受奸邪蛊惑,故而今日夜见文远,有一事相托……”

张辽心中跳了一下,没有任何迟疑的说道:“请将军吩咐,辽无有不从。”

斐潜点了点头,身躯往前倾斜了一些,低声了几句……

………………………………

太行山脉巍峨耸立。

百余名的轻装骑兵沿着山道蜿蜒而行。在队列当中,一些是胡人的装扮,一些则是汉人的模样,混在在一起,似乎也是有些特别。

这些骑兵,就是大汉许多边境军队常有的一种状态,有些时候,胡人和汉人打生打死,但是有些时候又凑到了一起,不了解情况的人,自然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实际上这在边境胡汉交错的情况下,又很正常。

因为就像是汉人也有很冀州人,豫州人,益州人一样,胡人也是分成了不同的部落,部落和部落之间也是有时好有时坏,甚至有时候相互攻伐,就和汉人之间也同样会爆发战争一样,所以一个胡人的部落南下劫掠,另外一个胡人的部落与汉人联手合作,这样似乎看起来差别很大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常态。

而且汉朝对胡人这一两百年来,都有些心理上面上的优势,所以在边军招募胡人为军,甚至胡人仰慕汉人的文化和经济主动靠拢的,也是常有的事情。就像是鲜于辅和鲜于银的部落一样。

当然,咸鱼氏,呃,鲜于氏自认为还是汉人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箕子的后人。当时箕子为商纣王的太师,多次就纣王的荒淫残暴进谏,纣王仍依旧如故,不思悔改,后来竟将箕子关入大牢。

周武王灭商后,箕子直言劝谏武王当行仁政,却不肯应武王的请求再次为臣,便出走辽东,入古朝鲜国。相传他的子孙中支子仲封地在于邑,就合国名与邑名,自称鲜于氏。

不过呢,因为鲜于辅等人在东胡一带居住得太久了,所以已经是胡化得差不多了,也就是主家的这些人多少还有些汉人的念头,其余普通的鲜于氏民众,又是和东胡通婚,又是没有了汉文化的传承,所以在外表形态上几乎就和东胡之人没有什么两样。

在队列当中,依旧是穿着汉家衣袍的,不是鲜于辅和鲜于银两兄弟,而是刘和。

刘和是刘虞之子。

刘虞可以说是第一批被封为州牧的皇室宗亲,加上当时汉灵帝还在位,所以一些事情还算是比较规范,刘虞在幽州任职,刘和便留在了雒阳担任郎官,位拜诗中。

当然,刘和只是挂了一个虚职,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具体事务,其实他的身份和当时刘范刘诞差不多,就是一个外派封疆大吏留在雒阳的质子,虽然真要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往往也没人在乎这个质子的死活,但是多少算是一种仪式,就像是每年的三月份某个协会似乎才有存在感一样。

太行山间,初春景色,倒是很有些生机勃勃的感觉。

天地之中,山峦起伏,又有四下青翠之色渐生,山崖顶端白雾缭绕,时不时有鸟兽鸣于山涧,若说是景色,定然让后世看惯了灰白水泥的都市中人羡慕,但是对于这一队人马而言,则是视若无睹,仿佛这些优美山色根本就不存在。

刘和脸色有些沉闷,这一路来都没有什么笑容。

就像是大多数人一样,尤其是一个生为皇室宗亲,从小在官宦之家长大的男子,对于权势的眷恋,就像赌鬼眷恋着赌场,烟鬼眷恋着香烟,酒鬼眷恋着美酒一样,难以割舍,甚至一旦离开,就痛苦非常。

公孙瓒搞死了刘和的老子之后,刘和一开始还以为名冠天下的袁氏能够像是传说当中乘坐着五彩祥云来临的正义使者,可以帮助自己完成复仇之路,然后子承父业什么的,结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袁术根本正眼都没有多看一眼,甚至连敷衍一下都懒得做,直接让杨弘和其接洽,完全就将刘和当成了一个普通部将文官一般。

甚至刘和怀疑,当时在刘虞未身亡的时候,袁术留下刘和他,还要他写信的一系列的举动,就是为了挑起刘虞和公孙瓒的不和……

随后刘和找了一个机会逃跑了,却没有想到到了冀州,袁绍竟然也几乎采取和袁术一样的举动,扣留了刘和,并企图以此来要挟刘虞,结果导致公孙瓒感觉到了极大的威胁,后来的事情,便是众人皆知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孙瓒是杀害了刘虞的直接凶手,而袁术袁绍两兄弟,却是这个事件的幕后谋划和帮凶之人。刘和在痛定思痛之后,也沉稳了许多,假意在袁绍之下做事,并帮助袁绍最终击败了公孙瓒之后,便带着深受刘虞恩惠多年的鲜于氏等人,离开了袁绍系列,转头寻征西将军而来。

因为刘和听闻,袁绍要进军太原上党。

而这一条路,刘和也不知道究竟是走的对,还是走得不对,但是可以说,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因为如果说天下还有能够和袁氏兄弟对抗的人,恐怕如今也只剩下了征西将军斐潜了。

鲜于银骑在马上,摇摇晃晃,觉得多少有些无聊,咳嗽一声,想找旁边人吹两句牛,闲扯几句也好消磨一下旅途的无聊,结果发现右边的鲜于辅沉着个脸,前方刘和更是一路之上就根本没有说过几句话,都是心事重重的模样,更不用说和他凑趣聊几个五铢钱的了……

是啊,鲜于银也是明白,他们两个人心中或许都在盘旋着一个名字,征西将军斐潜!

大汉征西将军!

斐潜这个名字,几乎和光武之时的冯异一般了,都是战功赫赫,平定关中的人物!

然而……

若是和如日中天一般的袁绍相争,能争得赢么?

刘和不知道,所以在忧虑。

鲜于辅也不清楚,因此也是在思索。

鲜于银左右看了看,巴咂了两下嘴,在心里低低的叹息了一声。

就在三人默默前行的时候,忽然前方一名前出的哨探奔了回来,禀报道:“前方,前方有一队人马!似乎就是征西将军所属!”

这么快就碰见了?

刘和和鲜于辅、鲜于银交换了一下眼色,咬了咬牙说道:“来人!带上某的信物,前去拜会征西所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