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623章 天元(加更还欠账)

诡三国 第1623章 天元(加更还欠账)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许县。

风尘仆仆的伏典带着几名随从,到了宫殿之前。宫殿之前的护卫拦下了伏典,冷冷的检查了其印绶之后,便放了伏典入内,将伏典的随从拦在了宫外。

伏典咬着牙,气息难平,疾步向前而行。

早朝还在大殿当中进行着,四周显得比较安静,不管是宫女还是宦官,都静悄悄着忙着各自手头上的事情,就选是见到了一脸尘土的伏典,也都是心中诧异,却不敢上前询问……

作为皇帝的下人,算是最高等级的仆从和奴婢了,但是总归还是下人,就像是垃圾当中的战斗机,依旧还是垃圾一样。皇帝有权威,这些宦官才会有权柄,而当下皇帝么,也就那个样了,所以这些宦官也就没有多少人会去特别尊重和奉承了。

董承之事爆发了之后,宫内宫外一阵大清洗,连带着宫城护卫和宫内宦官都因此死了不少人,也更换了不少,现在基本上宫内的都是一些陌生的面孔,时不时有或是胆怯,或是审视的目光扫过。

大殿之中,正在对于一名官员的审评,抑扬顿挫的审评词语,正在被荀彧念出来,清朗的声音,就算是大殿之外的广场上,都能有所听闻。

伏典几步赶到了大殿之前的广场上,却被一名黄门宦官拦了下来,“伏中郎,请留步,留步啊……”

伏典皱着眉头说道:“某要觐见陛下,汝何故拦某?!”

黄门宦官扯着伏典的衣角,低声说道:“伏中郎,面见陛下也好歹梳洗一二啊,这……这……怕是多少有君前失仪之罪啊!”

君前失仪,罪名可大可小。当年就有因为君前失礼被剥夺了侯爵身份的,也有只不过稍微斥责两句的,完全就是上下限差距极大的一个罪名。

“某有军情要务,急需禀告陛下!”伏典瞪着黄门宦官,“延误了时辰,汝可担其责乎?”

黄门宦官尴尬的笑了笑,缩回手去,“不敢,不敢,既然如此,伏中郎,请吧……”原本黄门宦官也是好意提醒,结果换来的不是伏典的感谢,而是如此一番言语,黄门宦官虽然表面上笑容依旧,但是已经将伏典划入了榆木疙瘩相同的行列之中。

大殿之中,荀彧给与官员的评定才刚刚结束,刘协无可无不可的按照荀彧的表章上面的建议,封赏了这一名许县的官员,圣旨宣布完毕,正在走着温言勉励和谢主隆恩的过程的时候,伏典带着一身的泥汗,满脸的灰尘,走进了大殿。

荀彧微微侧头,看了一眼走进来的伏典,面容平静。

大殿之内左右文武官员分坐,夏侯惇,曹纯,曹休等人各自面容肃穆,也是冷冷的看着,不发一言。

其余像是什么刘晔、满宠之类的,也是默然,就像是一尊雕像一般坐着。

宝座之中,看见了伏典之后,刘协眉目不由得一动,旋即就看见了伏典的面色,心中立刻就觉得恐怕又有什么变故了,原本挂在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收了。

正在大殿之中和刘协对话的许县官吏尴尬得不知道如何是好,这个时候自己是继续走流程呢?还是应该赶快挪个位置呢?

伏典大步向前,沾染了风尘的外袍几乎都要扫到了这名许县官吏的脸上,许县官吏心中暗骂一声,趁着旁人注意力都在伏典身上,规规矩矩的在地上,就像是开了快进一样,迅速的将剩下的流程走完,然后低声说了一声谢陛下隆恩,便夹着尾巴刺溜刺溜的倒退两步,转到了后场……

没有人关心这个尴尬的许县官吏,所有人都静静的等待伏典开口。

伏典愤怒的看着大殿之上的属于曹操一派的那些官员,像是荀彧、满宠、又比如像是夏侯惇、曹纯、曹休等和曹操有些亲戚关系的人,然后向前大礼参拜:“臣!叩见陛下!”

“嗯……起来吧……”刘协说道,“爱卿前往关中宣旨,辛苦了……”

“为陛下分忧,臣不觉劳苦……”伏典谢过了刘协,然后正坐道,“臣……臣……”伏典咬了咬牙,终究是吼了出来,“臣弹劾司空大不敬之罪!”

大不敬,其实应该是分两个等级,一个是“不敬”,然后一个才是“大不敬”,两者之间也是略有差别,不过大体上都是指指蔑祖、侵犯帝王的尊严或人身安全的言行。

刘协一愣。

众人侧目,就连大殿内外似乎都在这一刻安静了下来,只听到急促的呼吸之声,却不知道是位于大点之中的伏典,还是其他的人发出来的。

似乎只是过了片刻,又似乎是过了许久,刘协清了请有些发干的嗓子,说道:“弹劾司空,何罪之有?”

“大汉骠骑敬献陛下三千人马,以拱卫京畿,护陛下安危,不料于雒阳之时,曹司空竟然囚某于城中,夺某兵符,强抢了三千人马而去!此等行为,岂不是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乎!此乃除灭忠正,专为袅雄,祸害陛下之大不敬也!当直追其罪,昭告于天下!”

刘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夏侯惇冷晒了一下,不置可否。曹纯曹休则是将头转到了一旁,就像是没看见伏典一般。

刘晔满宠等人依旧是像雕像,低头垂目,宛如未闻。

“陛下!”伏典依旧是怒气冲冲,“请圣裁!”

刘协将方才吸进去的气,缓缓的呼了出来,微微瞄了一眼依旧是气愤难平的伏典,心中却有些哀痛和不满,为什么,为什么我竟然一个得力的帮手都难寻啊!

三千人马,不管是被囚禁也好,被诓骗也罢,就这样被人给带走了?

“陛下……”一旁的荀彧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越众而出,站在了前面,躬身说道,“陛下有所不知……司空征调三千兵卒,乃袁军偏军自河内而进,进扰河洛,侵逼许县,危及陛下也……故而征调兵卒以御之,非不敬陛下也……至于不敬之罪,更是荒谬之极……”

伏典依旧不信,说道:“何来袁军偏军?”

荀彧没理会伏典,依旧面向刘协,从袖子里面掏出了一卷书绢,递送上来,说道:“臣有本,大汉司空曹,于河洛东南二百里,大破袁军偏军,俘虏敌将,并获战马兵器无数……还请陛下依律封赏……”

得,这抢了我的人马,我还要封赏!刘协瞪着眼,看着手中的表章,顺便还瞪了一眼伏典,想着若是伏典能够争点气,要是能立些战功什么的,自己也是定然大加封赏……

“既破袁军,此三千人么位于何处?”伏典追问道,“便应当归还陛下中宫,以充北军才是!”

荀彧拱手说道:“虽破袁军偏师,然河洛不宁,亦难保河内再出兵来袭,故而驻守大河津渡,亦拱卫陛下安危也……陛下大可放心,待此番战毕,便可回旋……”

“这……”伏典忽然拜倒在地,叩首道,“请陛下恩准,臣愿去于军中,替陛下守疆土,定贼乱!”

刘协终于是露出了一丝的笑容,这个伏典,总算是做了一件像一些样子的决定,正待出言之时,却听到旁边的夏侯惇冷笑了一声说道:“司空忠心为国,却遭妄人诬陷!此等奸人,若不惩治,何以平民愤?!陛下,请罚伏中郎以诬告之罪!”

“这个……”刘协皱起了眉头,面露不愉。

荀彧又出声打了圆场,“伏中郎也是忠心陛下,急切之间多有妄语,也是情有可原……不若小惩大戒就是……”

夏侯惇瞄了荀彧一眼,嘿嘿笑了两声,便不再言语了。

“伏中郎出使关中有功……便以此功过相抵就是……”刘协连忙说道,“此外,既然伏中郎有意分朕忧虑,亦有报国之志,便可至阵前,独领一军……”

“不可!”夏侯惇反对道,“伏中郎不通兵法,亦无战阵之勇,何德何能可领一军?岂不是罔顾兵卒性命,至国之大事于儿戏乎?”

刘协皱眉说道:“天下之人可有生而知之者?若天下人不通兵法、无经战阵,皆不得从军,则无班定远矣!国事动荡,社稷困顿之际,自当不拘一格,鼓励勇任国事者!伏爱卿,上前听令!”

这一次,刘协体现出难得的强硬,当即宣布了对于伏典的任命,颇让夏侯等人有些措手不及……

若说刘协心甘情愿的将好不容易得到手中的兵卒就这样白白的送给曹操来指挥,刘协肯定不愿意,既然伏典表态愿意替刘协去掌握一只军队,自然是不可能因为夏侯惇的反对就作罢的。

于是乎,伏典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典军校尉,统领一军……

不过刘协也还是担心伏典年轻,没有多少经验,搞不过曹操的那一帮子亲戚,便又封了刘晔作为伏典的副手,一同前去统领。

刘晔毕竟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多少和刘协之间有些血缘上的联系,对于刘协来说,也就算是矮个子里面挑高个了,属于无奈之下的选择。而对于荀彧夏侯惇等人来说,也不愿意立刻就和刘协翻脸,尤其是在袁绍大军压迫的局面下,所以也就暂且认了,等待后续再说……

可是前庭确认下来的事情,到了后宫,当伏寿知道了自家的小弟要去军中的时候,却不免深深的忧虑起来,毕竟当下伏家就剩下这样的一根独苗了,若是军阵之中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伏氏就这样绝了后?

“陛下……”伏寿有些迟疑的低声说道,“军中刀枪无眼……若是……还恳请陛下三思啊……”

刘协深深的皱起了眉头,“此事已决。”

“陛下……”

伏寿还待再说,却见到刘协一下就站了起来,冷声说道:“汝虑伏氏也甚乎!”

伏寿拜倒在地,哀声说道:“陛下……伏氏仅此一人……若事不得改,恳请陛下给典弟寻一门亲事,多少绵延些骨血下来……”

“骨血?”刘协呆立了片刻,愣愣得不知道在想着一些什么,片刻之后,看了一眼伏寿额头处的疤痕,心中一软,点了点头,说道,“朕知道了,当选一良家,配于伏卿……汝大可放心就是……”

“谢陛下……”

伏寿连忙再拜,等起身的时候却发现刘协已经离开了。

刘协心中郁闷,又无人可以倾述。原本还可以跟伏寿说上一说,结果董承之事爆发之后,刘协痛定思痛,也想着为什么整个事情会被泄露出去,想来想去,多少也有怀疑到了伏寿身上,因为这个事情,在整个宫中,刘协也只跟伏寿一个人说过。

再加上如果董承真的成事了,那么董贵人必然又凭子而贵,伏寿这个皇后的地位自然也是有些不稳固,所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伏寿泄露出去的可能性极大……

可是当曹操派人去后宫擒拿董贵人的时候,伏寿又因为要保护刘协的骨血,阻拦而受了伤,撞到石柱之上,额头上都破了,差一点就死于非命,这又不像是作假……

所以刘协很矛盾。

当然,现在朝中也没有什么人可以相信,这也是刘协不得不按捺住对于伏寿怀疑的另外一个原因,如果再针对伏寿做什么动作,那么也就意味着伏典等也同样的会遭受到打击和排挤,那么刘协原本就极其单薄的力量就将濒临灭绝……

不知不觉当中,刘协走到了宫中的太庙之前。许县的太庙自然是后来才建的,自然没有原本雒阳之中的庞大和华贵,不过总归是要有个意思,就像是祖宗的牌位,平常之时多半不能派上什么用场,但是又不能没有。

守护和请扫太庙的几名宦官,连忙跪倒在道旁迎接。

“你们都退下……都退下罢……”刘协仰头看着太庙之上高高摆放着的牌位,轻声的说道,“朕要给诸位先帝上香,休要打搅于朕……”

刘协默默的点燃了香,拜倒在地,然后再将香插在了香炉之中,默默的坐回了坐垫上,仰头望着高高在上的那些祖宗的牌位。

不知道过了多久,昏暗的太庙之中,刘协轻轻的传出了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我的……儿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