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905章讲武堂演,不败即胜

诡三国 第1905章讲武堂演,不败即胜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斐潜看着刘备离开的时候,心中难免多少有些感慨。

斐潜年少的时候,初读三国演义,喜欢的是刘备,觉得刘备身边都是好兄弟,但是后来再读三国,却觉得曹操更好一些,人和毕竟干不过天时,而现在,斐潜更愿意站在相对来说更客观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而不是单凭喜好。

毫无疑问,当罗老先生在写刘备的时候,罗老先生是倾注了许多的情感的。在他的笔中,刘备是一个光辉靓丽的形象,也是罗老心中最好的主公代表。毕竟张士诚这个家伙,对于罗老先生来说,有些像是扶不起的阿斗。

但是抛开三国演义不谈,就单看历史记载而谈,刘备这个人,运气确实不怎么样。家里穷,没有出名的祖宗弟兄,连亲爹都没了,在家里跟母亲贩鞋子织床单过活。这在东汉末年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

换句话说,刘备的起点非常低。

出身不好,然后去学习罢,也没能学得多好,『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若是到了后世,妥妥的一个杀马特,一个成绩不怎么样还有点小虚荣的学生。

用三国志当中的记载,叫做『先主多败绩』,就是这样在不断的给旁人打工和跳槽当中,刘备不知不觉度过了三十岁,四十岁,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刘备四十七岁。

在年轻的时候,在没有踏入社会之前,多少都会对于自己的才华和价值有比较多的溢价,对于社会的残酷认知太少,就像是毕业前问起对于薪资的期望,说个八千一万的都觉得自己亏了,然后等真的到了公司……

一帆风顺,永远都是祝福。现实是大多数人都需要在漫长且曲折的瓶颈当中挣扎,去寻找那个光明的出口,就像是生命的诞生。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三国,是因为总是能找到三国当中的自己。

而刘备,是一个平民的英雄。是一个靠着自己的奋斗,在泥坑当中不断摔倒,又不断爬起来,最终站上了高位的英雄。

为了这样的一个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普通人的英雄,也为了给普通人多一点能够出头的希望,斐潜不愿意就这么杀了刘备,即便是这样做,会存在风险。

因为斐潜在刘备身上,也看到了自己。

斐潜在后世,也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任何的家世可以依靠,所有的努力都来源于自己,甚至还比不上刘备,毕竟刘备还有兄弟,斐潜连兄弟都没有,酒肉朋友倒是有,平常嘻嘻哈哈似乎比谁都亲,但是实际上出了事情肯定不能指望。

斐潜在后世最先任职的公司,是一家私人企业,入职的时候见到了白手起家的老总,听了老总慷慨激昂的演讲,顿时觉得自己也可以像是老总一样,成就一番事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斐潜发现,其实私人公司的上层,全部都是老总的各种亲戚……

当然,如果说这些亲戚都能像是公司创始人老总一样能力强,倒也不算是什么事情,可问题就在这里。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出了事情找不到人,有了麻烦下属去背,到了公司不奖励先进,反倒是天天盯着这个扣钱那个罚款的上层领导,有谁会喜欢?

而且关键是,这些人并不认为这个是一个问题。

后来斐潜便去了另外一个企业,大概半事业类型,虽然说没有出现一大帮子的老总亲戚,毕竟公司更大了么,但是有了更多的『朋党』和『派别』,外省的,本省的,新来的,老人的,更是错综复杂,甚至比当下荆州的士族体系还更繁琐。处理事务虽然也看能力,但是同样也看派别和关系,有时候甚至派别和关系比能力更重要。

当年的斐潜便是在不同的派别夹缝当中去求生存,就像是当下的刘备在不同的诸侯夹缝当中挣扎一样。

所以,多给刘备一点希望,就算是全了当年自己的一些期盼。

当然这一些,也是有限度的。

就像是人情,用着用着,也就薄了。

现在的刘备,已经很薄了,至少比斐潜刚到汉代的时候薄了非常多。

斐潜一边想着,一边带着黄旭许褚,出了将军府,拐进了讲武堂。

赵云、张辽和太史慈已经先期前往各自的驻防战区了,当下讲武堂之内,便是一些中上层的校尉,像是张绣甘风李典等人,而且在今天的讲武之后,这些人也基本会分散到各个地方,然后等待下一次的汇集。

『骠骑将军到!』

站在厅堂之下的护卫高声喝道,顿时堂内大小军校都纷纷起身。

『礼!』

斐潜微微点头,在众人之中昂首而过,待在上首坐定,便挥挥手,说道:『免礼,都坐。』

『谢主公!』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然后纷纷坐下。

斐潜环视一周,然后让黄旭将带来的第一张锦图悬挂在堂中,『今日之授,乃「奇」也!』

奇兵,不是说单纯的埋伏,亦或是什么翻越山林,穿插敌后什么的,而是对阵之时留有手段,集中少量精锐骑兵或步兵,从合适的角度直接冲击对方主帅所在的本阵,或者是撕开对方两翼阵型,形成缺口直接威胁对方主帅,进行斩杀,又或是对敌方的主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形成恐慌,导致对方指挥失灵,然后大军并进掩杀,确定胜利。

也就是『擒贼先擒王』。

这是一种比较适合斐潜麾下的战斗模式,也成为了许多将领都采用的战斗方式,赵云、张辽、太史慈,现在就连徐晃也是用这一套。

说明这一套战术已经比较成熟,并且成为了非常契合斐潜兵卒的战斗方式。

为什么说比较适合斐潜麾下使用呢?

第一个方面是因为斐潜麾下的兵卒比一般的郡兵也好,或已是其他诸侯的普通兵卒来说,都要更强一些,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斐潜麾下也很大多数是凉并之人,而对于在汉代边境的这些人来说,在长期和胡人对抗之下,也很习惯这样的战法。

『用奇,当有倚!』斐潜指点着锦图上的战阵示意图,『以正合,方可以奇胜!且看此图,镇军将军于汝南以两千骑兵破七倍之敌,万余黄巾……』

得益于斐潜在军中推行的文化教育和讲武制度,基本上每一场的战役之后都会形成一个类似于对阵图一样的存档,记录记载当时对阵的情况。

徐晃所用的,便是典型的骑兵拉扯,待对方阵型出现破绽之后的冲击战术,这就是可以称之为『奇』的一种运用。

『突阵之前,需慎查之!破阵之后,需慎择之!』斐潜指点着说道,『镇军将军以五百骑掠前,一则牵扯敌军,二来可查敌阵……凡有陷,翻,坑,拒,刺者,敌军队列绕转于途,当进不进,当退不退,人散而旗不堕等等,必然有异,则不可贸进……』

『破阵之后,或驱,或逐,或穿,或散,』斐潜继续说道,『当以敌形而定之,不可贪一时之快,反而坏了大事。镇军将军破黄巾左翼,因长驱而至,战马亦疲也,又有黄巾士气败落,无心抵抗,故而行缓「驱」,一则积蓄马力,二则可避乱阵,待敌力竭之时,一举而定之……』

『为将者,当明天地人,需知日月星,』斐潜环视一周,『不可拘泥于一法,亦不可循规而蹈矩,融会贯通,阴阳并用,方为知也……』

对于甘风张绣等人来说,这样的战斗方式已经是融合在血脉当中的一种能力,毕竟这么多年他们在和胡人对抗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没有像是斐潜这样能够总结起来,形成更为精炼的理论罢了。

但是对于李典来说,这简直就是全新的世界……

此时此刻,李典才算是彻底明白,为什么山东诸侯,在和斐潜对抗的时候,总是落于下风。其他方面就不说了,单是这样的战法,就算是曹操来了,也一样会觉得很棘手。

毕竟李典两次被俘虏,都不是正常对阵之下,但是现在李典重新推演一番的时候,发现即便是自己正面对阵,也很难抵抗斐潜麾下精锐的突击,甚至还有被阵前斩杀的可能,顿时觉得自己后脖子上凉嗖嗖的,冷汗直流而下,不由得心中暗自叫了一声侥幸。

斐潜环视一周,停顿了一下,给众人一些思考的时间。

其实这样的战术,在历史上的三国之中,是刘备运用得最好,只是可惜后期被猪哥给带偏了……嗯,其实也不能怪猪哥,毕竟川蜀之中,便再也没有了北地大将的新来源……

这么说来,其实猪哥后期选择姜维,也是企图复制刘备的战法?毕竟只有姜维才是正儿八经的北地出身,而脑后反骨的魏延则是南阳的异类。

黄忠汉中的定军山一战,便算是这种北地精锐战法的最后绝响了,『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没有所谓的演义当中的计谋,也没有什么虚假的噱头,实际战斗过程粗暴且直接。夏侯渊的兵卒也是精锐,那么黄忠带了一只更精锐的兵卒,鼓舞士气,直接冲击夏侯渊的本阵,而且还用金鼓加强了兵卒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手,最终斩杀了夏侯渊,获得了大胜。

这种战斗模式也是同样有局限的,因为这样的战斗,必须要有一支战斗力强悍的精锐部队,如果说这样的『奇』兵部队战斗力有限,那么用其突击敌方本阵,无疑就是自取灭亡。

斐潜麾下,不管是从装备还是从训练上,斐潜的兵卒质量都强过其余诸侯,所以,这个问题现阶段来说,还可以不用太担心。

但是并不是说这中战法就完全没有其他的弱点……

历史上曹操面对马超的时候,汇集将领军议,有建言说『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而曹操却说,『战在我,非在贼也。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耳……』

可见当时曹操上下都对于这种北地冲击战法的认知和重视,众将是觉得如果要进行对抗,必须要有精锐的先锋部队形成对攻,而曹操根据之前和吕布刘备作战的经验,他选择了另外的一个方式,『坚壁勿与战』,简单来说,就是不正面肛,因为肛不过。

这就是北地战法的第二个弱点。

斐潜让黄旭换上了第二张的锦图。

许县地图。

当时斐潜和曹操大军遥遥相对,并没有真的打起来,但是事后斐潜仍然让人根据当时的情况,绘出了这样一幅对阵图。

『本方,约八千精锐骑兵。敌方,约三万步卒,另有骑兵千余,乌桓骑兵两千,城池一座。总而言之,大概算是五倍之敌罢……』斐潜大约的将敌我双方布阵情况讲述了一遍,然后说道,『若战之,当如何?各自以策论,一个时辰之后交来!』

从某个角度来说,如果对手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阵列,并且有大量的长戟长枪大盾,那么以骑兵冲击对方的阵线,就不是一件占便宜的事情了。

就比如同样也是山地战,定军山可以取得胜利,在夷陵却一败涂地。陆逊对阵刘备的北地冲击战术,就是简单的利用三峡一带错综复杂的地形,坚守不出。

受限于三峡一带的地形,或许还有刘备本身兵卒更替,精锐的后续薄弱的问题,最终刘备无法突破陆逊的防守,更没有办法率领一支精锐,成功的去突击对方本阵,最终陷入僵局,被一把火烧光了最后的荣光。

对于刘备来说,他最为深刻的问题,并不是在军事上的失败,而是他并不清楚胜利之后应该干什么,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好好的去利用胜利,就像是在泰山之下感叹苛政的孔夫子一样。

在历史上即便是面对曹操这样的对手,刘备也能够依靠他自己熟悉的战斗方法取得局部的胜利,但是胜利之后的事情,往往又让他手足无措。

对于山东士族来说,对于大汉朝堂来讲,刘备为代表的的北地男,终究是个乡巴佬的形象,是武夫,是『健壮』,不受到欢迎,也无法完全融入。

刘备最后能以百折不挠、屡败屡战的精神,辗转大河上下、大江南北,走荆州据川蜀,成就一番事业,归根结底,并非因其在北地战术上有什么新突破,而是在于猪哥在隆中给刘备指出了战斗背后应该做的事情,从战术进化到了战略,补上了那块漏水的板子,将局部突击的战术胜利,转化为三足鼎立的天下格局……

至于当下的刘备么,那块板子依旧漏着水。

而且没人可以补得上。

猪哥现在应该还在荆襄……

一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堂下众人最终也陆续上交了各自的策略。

斐潜将众人上交的策论大概看了一遍,微微笑了笑,然后说道:『张、李二位校尉,且上前来!』

斐潜自然不可能说是闲着无聊才来讲武堂的,他到讲武堂自然也是有自己的考量,毕竟作为麾下有了吕布张辽等人,又有西凉骑兵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斐潜也几乎等同于北地这种战术的继承和发扬者。

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也容易形成一种惯性,导致手下的将校一味地用这种战术,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碰到『夷陵之战』。所以斐潜必须将这种已经比较规模成型的战术的弱点,再一次强调出来……

因为在当下这个阶段上,斐潜麾下的精锐质量若说排第二,还真没有什么人敢排第一,所以只要是正常的稳扎稳打,至少可以大概率的在对抗中保持不败,反倒是若是一味凭借武勇,贪功冒进,就很有可能会像是张辽一样,纵然最后胜利,也会损兵折将。

张绣和李典对视一眼,走上前来。

斐潜示意两人站在悬挂的战图两侧,张绣代表斐潜一方,李典代表曹操一方,开始『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最忌讳的就是枉顾事实,或是脱离实际,但是在场的基本上都是有着丰富实际作战经验,统帅过兵卒的中上层校官,所以排兵布阵究竟合不合理,众人心中多少也有杆秤。

李典微微回头看了斐潜一眼。

斐潜笑着点了点头。

李典心中略安,便开始和张绣对抗起来。说实在的,李典在写这一场模拟战策论的时候,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因为他觉得如果斐潜和曹操当时在许县之下真的交战,斐潜未必能占据多少上风……

起初李典还担心这样写会让斐潜不快,但是想了又想,迟疑再三,还是按照原先的想法写了下来,并且还特意注明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很快,李典和张绣就到了最为重要的意见分歧点了,张绣认为在骑兵拉扯之后,在对于曹操本阵的具装骑兵突袭之中,曹操本阵会崩溃四散,然后就会确定胜局。

李典认为曹操本阵不会崩坏,至少不会那么快的崩溃,然后四周曹氏兄弟和夏侯兄弟会迅速扑上来,形成合围,到时候败落的反倒很有可能是陷入曹军阵中的斐潜骑兵……

两个人争执不下,裁决权就回到了斐潜手中。

斐潜先是表扬了一下两个人的布置兵马的方式方法,然后问道:『若某本阵遇袭,二位是否来援?』

张绣李典自然是拍胸脯的拍胸脯,表态度的表态度。斐潜微微点头,然后看向堂内其他的人,说道:『张李二校尉尚且如此,更何况兄弟亲族?更何况曹司空多诡诈,定然有所防备,张校尉突袭本阵,说不得正中其下怀!』

然后斐潜大概讲了一下如果真的当时要打,应该如何做什么举措。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骑兵高机动性,就像是小刀割肉一样进行侵袭,曹操唯一的对应策略就是收缩阵列,压缩防御范围,否则任何突出的部位都会被割掉……

一旦曹军收缩之后,斐潜就获得了更多的战场主动权,可以选择侵扰后方,也可以在外游弋,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不可能速胜,很大可能性会进入拉锯战,而拉锯战并不是斐潜想要的结果。

当然,斐潜最终选择和曹操商谈,还有政治层面的考量,而这些就自然不用和这些军校说明了,最后,斐潜总结道:『为将之道,临阵之前,当先虑不败,后方求其胜!不求百战皆胜,但求不败之军!今日之讲,课后讲义汇总下发,各位好生研读……』

简单来说,就是别浪!

历史上太多前期顺利后期发浪,结果自己浪到死的家伙,斐潜可真不希望自己最终成为一个负面教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