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2140章修一座桥

诡三国 第2140章修一座桥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或许是因为从远古时期,人类便知道了经验的重要性,因此愚笨的人总是希望靠近智者,这样的情形或许在后世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表现的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大汉这个时间点里,即便是会写自己的名字,都足以自傲,更不用说像是郭嘉这样的谋略型人才了。

曹操之所以迫切的想要换回郭嘉,甚至不惜以大量的荆州人口作为交换,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希望重新获得郭嘉的智慧。

普通民众,尤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对于智慧的需求并不大,他们更多只想着劳作一天之后,能吃一顿饱饭,然后美美的睡一觉,以应对第二天的劳作。如果还有一些多余的精力,也往往是放在眼前的事情上,对于未来的思考很少。

但是曹操就不一样,他在少年之时,就思考着整个的天下,甚至愿意付出具体的行动,所以曹操他更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郭嘉在关中这一段时间获取的信息,从而来判断出曹操自己和斐潜之间的差距……

这个世界,其实在不同的人观念当中,是有着不同形状的。就像是曹操等人认为世界是个平地,必然会有尽头,山海阻挡,便是尽数,而斐潜却在说山那边是海,海过去是山,似乎是无穷无尽一般……

张骞当年离开关中三辅,然后抵达了『遥远』的大月氏,这在相当多的的汉人观念之中,便宛如抵达了这个世界的尽头,已经是无路可走了。而对斐潜来说,张骞那家伙确实了不起,但是他其实就去了一趟中亚而已,路才走了一半。

这样的认知差距,对于曹操郭嘉等人,自然是一种震撼。

同时,也带着怀疑。

『取酒来!』郭嘉屁股刚刚坐下,便是毫不客气的吩咐道,就像是庞统家中的仆从就像是自己的手下一样。

庞统捏着下巴,对着自家的仆从点了点头。

『先喝酒!先喝酒!酒足饭饱,万事好说!』郭嘉笑着,拍着手说道,一副立刻就要放肆大吃大喝一番的作态。

『奉孝欲激吾乎?』庞统笑着,细细长长的胡须也抖动着,『居于席中,便是尽呼酒肉,岂不失了名士之风?』

郭嘉大笑,『名士之风?哈哈,可食之乎?可饮之乎?哈哈哈……昨日得闻庞令君欲宴请于某,某便是忍着一日一夜未曾进食了!如今已经是饥肠辘辘,雷鸣不断矣!』

庞统愣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挥手让仆从快些上酒菜。

庞统当下身居高位,家中所用之物也自然不是一般凡品,不管是帷幕,窗纱,案几,锦榻,宫灯,香炉,还是一般的漆器,都甚为精良,所以郭嘉一边等着酒肉端上来,一边扭着头左看右看,啧啧称赞。

『此等皆骠骑所赐……』庞统看着郭嘉说道,『奉孝以为如何?若有所喜之物,直取就是!』

郭嘉哈哈大笑,却不回答,然后只是埋头吃着仆从端上来的胙肉。

庞统看着郭嘉转眼之间就将一盘子的胙肉一扫而空,不由得笑了笑,然后示意仆从将一小瓦罐的炖胡萝卜递给郭嘉,『胙肉油腻,可食胡芦,解除烦恶。』

郭嘉却将小瓦罐推开,笑道:『某亦闻庞令君亦喜食肉,尚肥美,如今宴请,竟苛于某乎?』

庞统大笑,便是叫仆从干脆将炖煮卤肉的釜直接端上来。

郭嘉鼓掌大笑,『今次便要大快朵颐了!』

庞统看着郭嘉吃肉,也忍不住喉咙动了动,但是手上却捞了一根胡萝卜啃了起来,『胙肉何其多也,何时不可食之?唯有此等胡芦,西京方美,自显精贵……』

嘴里咬着肉的郭嘉,一边动着腮帮子,一边略带一些含糊的说道,『某宁可食肉!某年少之时,父母早亡,家中困顿,唯得文若照顾,方得些许肉糜……故某立志,愿多食之,直至老死!』

庞统叹了口气,端起了酒杯,『奉孝随意……』

庞统的意思郭嘉明白,郭嘉的意思庞统也清楚。

『伊尹之商汤,吕望之周王,君臣同心,谋无不成,计无不从……』庞统缓缓的说道,『今大将军以荆州之民,换奉孝自由自身,倒也是一美事……』

郭嘉正咬着一块肉,闻言顿时掉落下来,然后抬头看着庞统。

『只是可怜了公达啊……』庞统摇头叹息,『五皮之价,孰得贤之?还有曼成,若是知晓此事,便不知当做何想……』

郭嘉顿时有些尴尬,片刻之后说道,『上不变天性,下不夺人伦,则天地和洽,此乃王道也。骠骑宽宏,嘉铭感五内……』

庞统只是笑了笑,也没有继续讥讽,而是示意郭嘉继续享用酒肉,但是郭嘉这一边即便是吃着酒肉,也显得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虽然说接到了骠骑将军的命令,但是庞统还想再努力一下,但是很显然郭嘉并没有愿意留下的心思,所以庞统到了后面也不再劝说,就当是给郭嘉的践行宴来办了。

主要还是斐潜书信当中表述得很清楚,释放郭嘉回去,一方面是曹操强烈要求,另外一方面斐潜也早有此意。

有很多理念,很多做法,曹操是来不了西京,也是接触不到,看不到实际变化的,但是郭嘉可以。因此在斐潜的战略之中,郭嘉就像是一座桥,将原本割裂的大汉东西,重新有机会勾连起来,但是这座桥具体能架设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看后续的变化了……

……?(*–-)?……

人老的时候,是一条抛物线,越是临近末端,便是下坠得越发厉害。换句话说就是小的时候生长得多快,老的时候衰老就有多快,当看到小孩一天一个样的时候,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同样是一天一个样。

庞德公就是如此。

在斐潜印象当中庞德公依旧是个爱喝茶爱看山水的开朗老者,可是现在看到的,却已经是垂垂老矣,宛如行将就木一般,脸颊干瘪下去,就连原本充满了智慧的眼眸,现在也看起来是浑浊不堪。

『师傅……』斐潜心中不由得泛起了一些酸楚,低下了头。

庞德公裂开嘴,笑了起来,摆了摆手,示意斐潜就坐。庞德公的牙基本上都掉光了,剩下几个零星的牙齿在充场面……

这年头,真心连最简单的牙套,亦或是什么假牙都没有,像是到了庞德公这样的年龄,要么就只能天天吃糊糊,要么就只能囫囵吞。

这一点,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避免……

而且庞德公原本的生活习惯就不是很好,吃饱了就睡,也不刷牙,还喜欢坐在山亭之中看瀑布,年轻时候有多爽,年老的时候就还账。就像是后世那些到了冬天打死也不穿秋裤还要露着膝盖小腿的爱美人士,到了老的时候往往都是风湿病缠身。

庞德公的风湿也很厉害,关节之处肉眼可见的一些红肿,活动起来的时候也能看见庞德公脸上露出的一些痛楚之色,可问题是即便是到了后世,风湿病依旧是一个难以根治的病症,就不用说汉代了,估计连华佗都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士元今如何?』庞德公咧着嘴笑着问道。

『都好,就是喜静不喜动,』斐潜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前些时日,某还拖着士元爬山……』接着斐潜又说了一些关于庞统的事情,逗得庞德公哈哈大笑,让斐潜都有些担心在庞德公嘴中的那几个牙齿会突然掉下来。

『余所授学子之中,汝天分最高……』庞德公笑着,然后看着斐潜说道,『然圣人君子,明盛衰之源,通成败之端,审治乱之机,知去就之节。虽穷,不处亡国之位;虽贫,不食乱邦之禄。潜名抱道者,时至而动,则极人臣之位;德合于己,则建殊绝之功。故其道高,而名扬于后世也……』

庞德公依旧像是华夏传统的师长,即便是见到了弟子获得了什么成就,依旧是会提点和劝诫一番,让斐潜要戒骄戒躁云云。

斐潜一一点头应下。

年少的时候,往往听见大道理心中就烦躁,甚至会有些厌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会发现这些大道理若是能够早一些明白,并且用到实处,将是对于整个人生发展有及其大的帮助,然后才会恍然自己年少之时的烦闷,并非是不知道这些大道理的好处,而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去用……

而庞德公,无疑在这个方面上,领先了许多人。

斐潜依旧记得当年在鹿山之下,庞德公是怎样引导自己去思考,去探索,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然后就甩手不管,当然,这或许也是汉代士族子弟常用的教导方式,与后世的那种教育模式各有优劣。

斐潜当下在军队之中,在平民之处推行的规模化的填鸭式的教育,其实就像是后世的一个翻板,这两种原本不存在同一个空间的教育模式,在当下大汉碰撞在了一起,就连斐潜也不清楚究竟未来会不会产生一些化学变化出来。

『汝之道……』庞德公忽然有些感慨,『昔日初闻之时,实不相瞒,多少觉得有些好高骛远……如今不曾想汝竟实行之,成效亦是斐然……着实令吾心甚慰……甚慰啊……只不过,这条道,依旧难行……切切不可大意!』

斐潜拱手应答:『唯,弟子当尊师傅教诲。』

庞德公毕竟年岁大了,虽然说和斐潜交谈颇为欢愉,但是时间一长精神就有些支撑不住,然后多少有一些萎靡起来。

『还有一事……』斐潜忽然之间有些犹豫,他原本以为庞德公的身体应该还可以,所以计划之中是要和黄承彦一同前往关中去的,但是现在看起来,却有些问题。

许多老人喜欢安稳安定一些的生活环境,并非是这些老人不想去看什么大好河山啊,去游览什么美丽景色啊,往往是因为身体条件不允许,尤其是一般的民众,即便是有一些余钱在手边,年轻时候的拼命劳作所造成的肌体损伤,到了年老的时候便发作出来,甚至会导致行动不便,再这样的条件之下,又怎么可能有游玩的心思?

庞德公就是如此,眼下的庞德公衰老,身上又有关节问题,说不得还有些其他的病症,这从宛城到关中虽然对于斐潜等青年中年人来说不算是什么,但是对于庞德公这样的老年人来说,万一有个什么水土不服感冒发烧,甚至有可能会丧命!

可问题是将庞德公留在宛城,又不是很妥当。像是当下这样的机会,几乎不再可能,也就是说斐潜将来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会再来宛城了,也就无法保证说沿途的安全性,而且庞德公的年龄越大,就越不方便迁移。

庞德公有些浑浊的眼睛看着斐潜,然后笑了,『子渊无须多虑……老朽生于荆襄,便老于岘山……此便是再妙不过……承彦可去关中,此乃应有之意……然老朽已是不良于行,若是长途迁徙,恐为非命亦!倒不如就于此地,老吾之命,倒也甚美也!』

『且去!且去!勿须挂念老朽!』庞德公开始驱赶斐潜,『子渊需知,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如此,可也!去吧!去罢!』

说完了,庞德公便是闭上眼装睡,不再理会斐潜。

斐潜无奈,最终沉默了片刻,然后上前给庞德公叩首再拜而出。

庞德公所居住的地方自然环境优雅,若是春夏之时,池塘听蛙,松林闻禅,可见红花绿草,但是现在进入深秋,只见黄红落叶纷纷。

斐潜走了出来,然后微微叹了口气。

以庞德公如今的声望,自然基本上就是整个士林子弟大儒之中的制高点,若是真能到长安之中,必然对于斐潜下一步整合儒家有莫大的帮助。在某些场合之下,庞德公能出面说一句话,比斐潜说一百句都管用。

只可惜……

但是想一想当下庞德公的身体状况,确实是不适合长途跋涉。

无奈之下,斐潜也只能是放弃了原本的计划……

另外,斐潜写了封手令,调在筑阳的百医馆医师华佗前来宛城,给庞德公诊治一二,或许稍微可以缓解一些庞德公现在所承受的那些疼痛。

斐潜自己的左肩,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之中,也是受了风湿,一到天气人冷热变化,左肩便是酸胀疼痛,若是华佗能开发出针对于风湿的针灸之法,一方面可以缓解庞德公的病痛,另外一方面或许也可以在将来给斐潜自己医治。

庞山民走了过来,拱手说道:『将军,宴会之事已经备好了……』

庞山民经过了这一次的战斗,也负了一些伤,所幸并不重。生死之间乃大恐怖,这句话真是一点都没有错,经过了生死之后的庞山民,多了几分的坚毅,少了几分的柔弱,就像是钢胚里面的杂质被敲打锤炼出去一般。

斐潜点了点头,然后和庞山民一同转向到了宛城校场。

校场宽大,四四方方。

周边早就已经收拾干净,完全没有了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道路和石板上显然都清扫过,没有多少的尘灰。护卫的兵卒也是盔甲明亮,井然有序。

从昨日开始,庞山民就开始准备这一次的宴会。斐潜要宴请在宛城之中的这些大小商户。不管怎么说,骠骑之宴,当然不可能随意了事,牛羊是至少需要准备的,还要各式的蔬菜瓜果等等,然后酒水也是要有一些,这些东西若是平常来说自然不算是什么问题,但是在宛城之战刚打完,要备齐还是有些难度的。

所幸宛城原本商贸产业就非常丰富,这一次被围城的时间也不算是太长,物资虽说比之前有所短缺,但也还有一些……

毕竟是骠骑所需,城中商户除非真的没有,否则怎样也会匀一些出来的。

校场之中,大部分受到邀请的商户已经是早早就来了,正坐在校场之中,或是跟相识的打招呼,或是三三两两聚集一处闲聊。恍惚之间似乎宛城之战当中被包围的那种绝望已经烟消云散,如今便是雨收天晴,风轻云淡一般。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食物的品种和质量的局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宴会更多的是偏向于功能性,也就是沟通上下,体察民生的方式,在宴会当中谈一些事情,或许便是从哪个时候形成的一种习惯。

到了汉代当下,华夏之民对于自然界之中动、植物的认识和利用的水平,不管是食物品种还是整体数量都远远超过了春秋战国之时,于是乎宴会便真正的具备了双重性质,甚至更偏重于娱乐性。

在校场边上的有原本属于军中的乐师,现在也被调用,在一旁舒缓的鸣奏一些民间杂曲,更是增添了几分的欢快气息。

『骠骑将军宴请吾等,却是为何?』

『这……小弟如何能知?莫非赵兄知晓其中奥妙?』

『哎!愚兄哪里知道……』

『或是又要征调货物?』

『不会吧……骠骑口碑向来不差,未曾有此等之事……』

『可是万一有些变化……』

『啊?这个……』

在场的商户在没见到斐潜出现之前,心中多数便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等到掌灯时分,篝火和灯火交相辉映的时候,才有一队兵卒缓缓而来,顿时便令校场之中的商户纷纷各自落座,静静等待。

倒也不是骠骑斐潜要特意摆什么架子,而是这是必须的一种模式。

随着众商户屏息以待,在校场大门之处,总于是显露出了骠骑的身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