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3077章商

诡三国 第3077章商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有那么一个瞬间,段煨都有掀桌子的冲动。

不过,段煨毕竟是年纪大了一些,所以也没有像是年轻时那么气盛了。喘息了片刻之后,段煨便是控制了情绪,按住了桌案。

桌案很稳。

段煨也稳了下来,谦卑的说道:『若骠骑愿使民得以休养,在下亦愿为了西凉百姓安康,尽心尽力。』

斐潜点头称善。

商谈之事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一言而定,总是要衡量一二,斟酌再三。

因此也急躁不得。

至于斐潜所言,也有可能仅仅是虚言假语,毕竟大话谁都会讲,但是落到实处却未必了。

所以在最初的愤怒和无措之后,段煨很快的也就重新恢复了表情的自我管理,装作一副斐潜说什么都信的样子,表示愿意代表西凉人,感谢斐潜用心良苦云云。

斐潜笑了。

段煨也笑了。

至于两个人笑的内容是不是一致,那就不清楚了……

得益于斐潜和段煨两人的友好会面,酒泉周边的氛围似乎变得轻泛了一些,也使得酒泉即将举办的这个『宴会』变得确实像一个宴会起来。

篝火点燃而起,在军营之外,各地而来的大户开始像是走亲戚一样的相互招呼着,遇到熟人便是欢歌饮酒,虽然斐潜的大宴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周边的小宴倒是一场接着一场。

斐潜也在军营之外,专门开设了一块区域,吃喝玩乐什么都有,用于军中兵卒的轮休。

兵卒自然就很开心。

虽然大多数的兵卒都不能进城,但是能在训练之中获得前列之后就会有赏金,还有假期,吃喝玩乐什么的也不比在酒泉城中差到哪里去。

凉州大户们也同样很开心。

段煨和斐潜交谈气氛良好,这就给其他的凉州大户吃了一颗定心丸。而后斐潜虽然没有再见什么其他的大户,但也是在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毕竟段煨是年长的老资格,当得起这个待遇,其他的人么,就算是张猛也没有资格说想要见斐潜就能见得到。

酒泉的商户百姓也很开心。

斐潜手下的兵卒不仅是没有进入酒泉城中肆意妄为,而且还托了斐潜的福,多年的库存一扫而空,就连压仓卖不出去的劣酒都能卖出一个好价钱,那有什么不开心的?恐怕唯一不开心的事情,就是货物不够多,还要找临近的县城调运……

因为和西域通商一度断绝,所以凉州之中各地中转都囤积了不少的货物,而斐潜的大军刚好可以消化掉这些货物,同时又能将从西域掠夺而来的金银变成货币在市场之中重新流通起来,这无疑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情。

这些年来,关中的发展,斐潜还是比较满意的。按照他的估计,此时此刻的关中的经济发展状况比大汉的其余地方,超越了至少几十年!

士农工商,是上古圣贤在思索之后总结出来的,对于社会上的人,进行了一个大体上的划分,可是等士爬起来之后,就将农工商给踹到底下去了。

一个只有士和农,不重视工,蔑视商的社会所搭建起来的王朝,往往只有等死一条路可以走。

早死,晚死而已。

而现在西凉,虽然还是有些荒凉,但是已经呈现出了一丝的活力。

这是斐潜的心血,但是斐潜一想到他花费了这么多的心血,依旧有人痴迷不醒,或者装作不愿意醒来,就让斐潜并不能有多少的喜悦之情。

斐潜心中很清楚,任何一种新的政策,只要是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在其初期必然会快速的野蛮式的生长,但是一旦这个快速的发展期过去,也就会跟随着很多后续的问题……

关中的工房工场越来越多,靠近秦岭一带,竖立着大烟囱约有百座。烧砖的,冶金的,制炭的,炼煤的,每一个大烟囱都没日没夜的向外喷吐着浓烟,这让周边的空气开始变得不再像是之前的那么好。

但是让斐潜在选择空气好,还是发展好的时候,斐潜依旧会选择先发展。如果在大汉当下很多人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时候考虑所谓环保这个东西,定然是会被很多人所嗤笑的。

向大地索取更多,向周边索取更多,释放出大汉的贪婪,在所有汉人还没有觉醒对于外界的贪婪的时候,去刺激他们,去引导他们,让汉人习惯的去找大地索取更多,去找外界的疆域索取更多,虽然这种索取最终也会导向罪恶,但是总比一味的朝着自家的百姓的牙缝里面索取要好得多。

说白了,关中到西域这一条路,就是斐潜向大汉展示的一条路。

商路。

贪婪是人类的原罪,斐潜何能例外?

斐潜不能例外,那么大汉这么多人能例外么?大汉的普通民众不能有贪欲,难道作为原本应该引领华夏前进的士,能否有贪欲?

既然如此,又何必天天听儒家念叨什么绝人欲?

究竟绝得是谁的欲?

斐潜非常讨厌后世动不动就是切,稍有问题就割,似乎只要切割了,屏蔽了,这些问题就可以立刻解决一样。

想要好好的解决问题,确实是很麻烦。

一刀切割下去,永远很简单。

可以说,但凡是出现一刀切的,不是傻子,就是在故意装傻,而不管是傻子还是故意装傻,都等同于渎职!

华夏往往都是被这些傻子,亦或是故意装傻的家伙,一次次的拖拽落入了深渊。

大汉,古典兵器时代的巅峰。

大唐,骑兵战术运用的巅峰。

大明,郑和下西洋,庞大的船队抵达东非的时候,欧洲土著还在地中海的澡盆子里面转悠。

华夏本应是世界之王!

斐潜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那么他就应该带着华夏人去攀登这个巅峰,否则,他就没有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

古典战争最后的窗口期就要过去,然后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一个侧重于钢铁和战马,火焰和火药的时代。

在新的时代里面,一两场战争的胜负已经变得无关紧要,英雄的武勇也将会失去了决定胜负的作用,最终比拼的将是一个国家,或者说一方势力的底蕴。只要拥有着强大的生产能力,跟广阔的纵深,那么就意味着抢先立于不败之地。

幸运的是,华夏可以有。

也必须要有。

后世伟人的思想光辉,对于任何一个战争,甚至是普通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争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只可惜后世大多数人被带歪了,抱着金碗而不自知,宁愿去刷些什么搔首弄姿的戏子,玩一些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翻版。

在真正的华夏民众的需求面前,山东士族的是外强中干的,即便是曹操也是如此。

上党太原的一两次败仗,河洛潼关的暂时失利,都不算是什么,只要关中犹在,只要斐潜这些年布置下去的力量还在,那么曹操就无法和新兴而起的力量相抗衡。

大汉的衰败,主要的原因绝对不是大汉的百姓不勤劳,不努力,不吃苦!

那么凭什么大汉衰败的痛苦,却是大汉的百姓来一而再,再而三的承担呢?

斐潜也曾经以为,大汉的生活条件很差,但是这些年过去了,尤其是他走了一趟西域之后发现,西域的生活更差更可怕!

大汉有什么理由,不把更美好的生活,带给四周的友邦呢?

斐潜需要有无数的人在荒山野岭中为长安采矿,有无数的人在为长安种植粮食,有无数的人在为长安纺织,更有无数支商队在为长安奔波,将全天下可用的物资向长安运输。

更多的矿产,煤炭,木材,各种各样的原材料……

随后大汉会给这些友邦陶瓷,丝绸,布匹,以及钢铁。

以及,和平。

同时大汉也因此而更加的强大,这才是华夏可以立足于世界之巅的基础。

斐潜深信,华夏百姓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调和的矛盾,后世绝大多数的什么对立和争斗,都是某些人或是某些组织特意搞出来的……

真正有矛盾的,是利益的获取者,也就是统治阶级。

因为利益之间的冲突,所以掌权者会裹挟百姓,污蔑对手,最后让其下百姓为其的野心付出生命代价,就像是凉州一代代的反叛军领袖。

斐潜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他在努力的建设关中三辅,要让这个区域成为大汉,成为华夏的未来标杆,让所有华夏人看到好的生活到底该是一个什么样子,或是去明白一个人到底该怎么生活,才能被称之为华夏人。

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渴望是不可阻拦的。

这就是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是因为人们渴望稳定的生活!

合久必分,是因为人们不堪忍受无穷无尽的无法自新的旧秩序的压迫!

酒泉城下,一场风暴正在孕育,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察觉到风暴的来临,依旧在追寻着欢乐。

所有人似乎都因为即将到来的盛大宴会而开心,但是也有一些人不开心。

比如张猛。

『这几天有多少商队前往西域了?』张猛问道。

『大大小小至少有三四十只!』张氏心腹低声说道,『这才是几天功夫啊……』

张猛点了点头。

酒泉的商队大多数都是短途中转的商队,这些商队不会走远,顶多是到玉门附近,所以数量多一些,而那些大型的,专门走长途的商队,一般来说就没有这么密集了。

『据说这几天,玉门关附近的马贼窝……』

『慎言!』张猛皱起眉来。

不知道为什么,张猛心中有些慌。

想要诗书传家的名头,当然就不能操持什么贱业,比如只会奇淫技巧的工,以及计较毫厘的商。

张家选了这样一条路,其他的东西当然不能影响张氏的名声。

可是在家中躺平练书法,吃的喝的真的能够从天上掉下来?

在西凉这样一个民风彪悍的区域之中,书法这玩意……

能值几个钱?

能让马贼俯首帖耳?

就像是某人说自己不喜欢钱,一点都不喜欢,但是闻到了钱味的时候,却敢当着朝廷大员当面跳脚分毫必争……

张氏如果真的只是耕读传家,那么家中坞堡怎么建起来的?

真就是百姓自发自愿的?

『段氏那边是什么意思?』张猛问道,『可是有什么举动?』

『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动作……』心腹回答道。

张猛皱着眉头,背着手走了几圈,『去,唤邯郸氏来。』

之前张猛和邯郸商是同学,这没有错。

一起学的时候固然是同学,但是在吃了张氏的饭,拿了张氏的钱之后,张猛就觉得邯郸商就是一条狗了。

……

……

『凉州三明……』酒泉之内的官衙之中,徐揖的头很痛,但依旧强撑着说道,『三明不可聚,合之则必乱!大汉如今风雨飘摇,却有妖孽欲搅乱乾坤!痛哉!惜哉!』

酒泉太守徐揖拍着桌案,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但是很快,咳嗽就毁坏了徐揖这慷慨的模样,将他渲染成为一个病夫。

徐揖紧紧握着腰带上的革囊,那里面有天子授予他的金印。他紧紧的捏着,就像是握着他全部的生命,所有的希望。

硕大的厅堂之中,除了徐揖和庞淯之外,并无他人。

一方面是徐揖和庞淯的谈话,需要隐秘一些,另外一方面则是在酒泉之处,徐揖除了找到庞淯这样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之外,便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可以坐在一起相商『大事』的人了

山东经学,在西凉并不吃香。

但也不是完全无用。

不得不说,儒家搞教育是很有一套的。

潜移默化是儒家法宝,言传身教是儒家奥义。这么多年来,也能影响了一些西凉人。

『一定要做一点什么……』徐揖低声念叨着,『必须要做一些什么……为了大汉,为了大汉啊……』

门口幽暗之处,滑进来一个身影,递送上了一封名刺,『使君,有人自称使君旧友,前来求见……』

『旧友?』徐揖接过了名刺,打开一看,不由得愣了一下,片刻之后便是笑道,『还真是旧友……便请进来罢……』

庞淯想要起身告辞,却被徐揖拦住,『不必,此人……也是主簿旧识……』

『嗯?』庞淯有些差异,结果一看徐揖手中展示的名刺,便是明白了。

名刺内页上,除了一个旧友名号之外,另外还有一方印,邯郸商的印。

代表了雍州刺史的萝卜章。

很多人以为,官场上的职位大半级,就必定会压死人,但是在实际的环境当中,这一条未必是绝对的真理。

新县令碰见了老县丞,新刺史遇见了老太守,往往都是要龙争虎斗一番,才能定下上下之别的。所以和大多数的刺史一样,邯郸商到了新雍州的时候,并不被徐揖等人所欢迎。没有哪一个媳妇,会喜欢头上忽然多了一个管事的婆婆。更何况原本这媳妇在家里可是说一不二的,现在忽然多了一个婆婆吆五喝六的,相互之间没直接扯破脸皮干起来,就已经算是相当克制了。

邯郸商也知道他不受欢迎,所以他之前几乎也不和徐揖做什么沟通交流。因为他们两个本身的利益是冲突的,单纯的口头沟通一点用都没有,唯有摆出来的实力才有话语权。邯郸商的话语权来自于张氏,而张氏只是在敦煌有效,在酒泉么……

酒泉也是有大户的,有和徐揖保持了表面友好关系,实际上不怎么**徐揖的黄氏。也有愿意和徐揖站在一起的庞氏,所以敦煌的号令到了酒泉,就像是放个屁。

而现在,因为斐潜的乱入,原本是水火不容的两个人,却成为了『旧友』。

在毫无营养的寒暄之后,厅堂之内就陷入了沉默。

邯郸商以眼示意,眼镖嗖嗖的射向庞淯。大概意思就是大人在说话,你个毛孩子混过来干什么?还不赶快走?

徐揖只是半闭着眼,就当做看不见。

庞淯颇为尴尬,坐立不安的扭动了两下,『二位……在下还有些事……』

『好好……』邯郸商连连点头。

『不必!』徐揖却是直接拒绝,『徐某一生堂堂正正,无有不可对人言!何必回避?!』

邯郸商眼皮沉下来,嘴角下撇。

庞淯有些冒汗,不由得用袖子擦了擦。

邯郸商很想要甩袖子就走。

好歹他是个刺史!

刺史啊!

麻辣隔壁的,先前被张家子呼来唤去也就罢了,虽然张家子是金主呢?拿人钱财自然就是手短舌拙,但是你个徐揖不过就是个酒泉太守,也敢如此……

就像是邯郸商需要张氏作为支撑一样,酒泉太守徐揖也需要庞氏作为支撑。徐揖一方面是在对邯郸商展示力量,另外一方面也是向庞淯表示立场不会变。

僵持了片刻之后,邯郸商决定先让步,沉声说道:『某自山东而来,至此雍凉之地,随不敢仿效圣贤,行万里路明万世之理,然亦有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邯郸商挺直了腰,就像是传统的山东杠精一样,开始攀登道德的高地,『想我堂堂大汉,泱泱大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可为何如今沦落到了这般模样?』

邯郸商痛惜的拍着大腿,声音悲切无比,『无他!乱臣贼子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