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3175章循规蹈矩也有千变万化

诡三国 第3175章循规蹈矩也有千变万化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雪花纷纷而下,随着寒风在天地间飞舞飘落。

张绣眺望着远方,不多时便是感觉到了有些刺眼,然后连忙将细绢蒙在了眼前。

飞雪在地面层层堆积后,将山川一切都变成了一幅白色的画卷。

美自然是极美,但是除了美丽之外,便是危机四伏。

这种天气,暴露在外的手指头和脚指头,如果稍微保暖不当,便是会发生冻僵冻坏的现象,即便是人抢救回来,手指脚趾往往也会少那么几个。

在张绣的身后不远,就是白波谷。

白波谷如今已经不是当年黄巾贼匪屯扎之所,已经变成了一个汇集军事和民生用途的巨大军寨。在外围的有两道壕沟,谷口之处的大门也被加固了一番,在谷内的空地上如今也是布满了帐篷,从阴山而来的骑兵,便是驻扎在白波谷内。

从平阳方向来的官道在白波谷蜿蜒而过。

周围的平野都是一片雪白,唯有那些灌木、树林和山丘在一片白色当中坚持着自己的轮廓。

白波谷除了有一面是不算太高的丘陵山地之外,其余三面都是相对来说较为平坦原野。

当年白波军横行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荒芜之地,长满了荒草和灌木,现在却已经有许多地方变成了耕地。农夫自行搭建的小棚子,东一处西一处的点缀其中。

张绣正在等待。

他在等待对手的来临。

白波谷有一个好处,就是谷口小,肚子大,这就使得谷内可以避风,在风雪之下可以有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来让兵卒人马休息备战。

『曹氏上下都是疯子……』

张绣哼哼的嘀咕着。

张济负伤的消息,也传递到了河东,张绣自然也就知道了。

沙场之中,或伤或死,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听闻作为亲人的张济负伤了,张绣心中终究很是不爽。

老张头太不小心了。

不过,这仇,就我来替他报罢!

倒不是说张绣是龙傲天,只能是别人有取死之道,然后他自己以杀证道,而是因为这些年来,西凉的老伙计不多了。

西凉的底蕴差,人才积累自行消耗,导致如今在骠骑之下的西凉人,也就剩下大猫小猫三两只,而且张绣还不是那大只的,只能算是小只的猫。

谁是大只猫?

那当然是贾诩啊。

真正混到了骠骑之下,高层决策圈子里面的西凉人,也就只有贾诩一个了。

张绣往西面眺望了一眼,故乡的印象都有些模糊了。

当年张绣遇到斐潜的时候,就对此人颇为佩服。那个时候斐潜说放下内部相互争端,说带他杀胡人,开拓边疆收复阴山。张绣一开始以为斐潜只是说说而已,当个好听的名头而已,然后杀几个落单的胡人就充数了,结果没想到斐潜是来真的……

张绣的脸上露出了些笑容。

转眼之间,岁月流逝,当年不过是军中小头目的张绣,如今也成为了督领一支的军中大将……

隆隆的马蹄声,将张绣从回忆之中拉了回来。

远处一队骑兵,拖拽着滑板辎重雪橇,正在进行在雪地之中快速行进的试验。

自从前两天下雪开始,张绣就开始不断的试验一些雪地之中常用的雪橇和雪车……

张绣仰头望天,看起来这雪似乎一点都没有要停的迹象,断断续续的下着,也不知道这天上哪里来了这么多的雪。

曹军突进河东,从某些方面来说,确实是一个好主意。下雪天会导致骠骑军的很多远程半远程的武器无法使用,同时也基本上失去了最为犀利的火药武器。

张绣试验过,即便是有油纸密封,但是破开之后点燃手雷抛出,依旧会有五成甚至更多几率导致手雷哑火,根本不会爆炸,同时落在雪地里面的手雷即便是爆炸了,其威力也会减少很多。所以这一次的作战,不能依靠火药了。

只不过,山东那些家伙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情……

当年骠骑将军还不是骠骑的时候,打下这么一块地盘,依靠的并不是火药啊!

战争持续到现在这个状况,双方几乎都算是底牌尽出。

剩下的,便是看谁的手中还能扣着几张牌面,谁到了最后还能施展出来的手段罢了……

……

……

斐潜已经回到了平阳。

如今的平阳城已经变成了一个军事大本营。

军营不仅是占据了平阳城外的校场,甚至还占据了平阳西面塬头铺山地的一大块区域。

这一块区域因为靠近山地,水源缺乏,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工业或是商业转运的仓廪使用,现在正好作为军队集结的地点,修建了大量的棚屋驻扎兵马。

游牧民族的蒙古包,或者现在应该叫做匈奴包或是鲜卑包,非常适合在这种天气之下避寒。厚厚的毡毯避风隔寒,铺上一层皮毛,再铺上一层油纸,然后最外层盖上茅草,基本上就不用担心雪水的问题了。

圆形的物体,游牧民族在自然生活当中发现的,最为适合抵御寒风的形态。

圆型的这种毡包,对寒风的承受力和抵御能力要比其他任何形状都优越。毡毯墙围成圆形,而包顶也同样是半圆形。当风雪来临时,包顶不会有积雪,就算是夏季的大雨冲刷,这种包顶同样也不会存积水。就算是暴风雪,也很难吹翻圆形的毡包,因为风在吹过毡包的时候,反而会在毡包周边形成一个低压区,会将毡包向下压而不是向上掀,所以比带有屋檐的华夏房屋更抗风。

斐潜没有拒绝皮毛的温暖,也同样不会拒绝毡包的使用。所以在平阳左近的军营之中,基本上都是这种毡包,而类似于山东的那种三角形,或是四边形的帐篷,就相对较少了。

斐潜将骑兵的主力都留在了关中,一方面是减少陆地运输粮草的困难,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预防关中有什么突发的事件。

如果说斐潜将主力挪动到了河东,除了会给河东带来巨大的粮草补给的压力,像是当下平阳左近的这些毡包也是需要大量的物资进行建造的,以及每日消耗的粮草炭火,都是需要通盘考量的。

战争,永远都是需要统筹安排的,不管是什么时候,只会Allin,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

曹军以为斐潜会半渡而击,但是实际上斐潜根本就没想过要依靠大河来作为防御屏障。

因为大河就像是埃及的尼罗河一样,定期的泛滥导致河岸很不稳定,泥沙的堆积也同样会使得自重超过半吨的战马有陷足的风险。就算是寒冷将地面冻硬,也需要考虑中条山南面的那些巨大沟渠的问题。

大河在龙门渡是冰封,但是在风陵渡及其下游一段距离是浮冰状态,而那些锋利的碎冰,会很容易就划开战马的马腿,使得战马损伤无谓的增加,所以斐潜干脆就打一个纵深策略。

曹操看着像是有纵深,但是他实际上没有。

斐潜这里看着好像是运城盆地之后就是临汾平阳了,但是实际上斐潜还有纵深。

这个局面,异常的有趣。

斐潜此时正在平阳侯府内,凭栏眺望。

来到这个时代后,他最不习惯的就是冬天。虽然他有特权能在家里和公事房用炭火取暖,但出门办事依旧是很寒冷的,而且在外不是随时都有取暖设备,常常会冻得浑身发抖。即便是斐潜挖煤,造出了蜂窝煤炉,生活条件是得到了一定改善了,而且又种植了棉花,也有毛线工场,但御寒衣物的价格依旧很高,冬天冻死人的事情依然还有。

那么,反过来看,曹军能有足够的御寒衣物么?

斐潜表示怀疑。

所以,曹操是在行险。

或许,老曹同学啊,赌性依旧。

这样是不对滴!

斐潜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终究是走到了这一步。

曹魏集团,是大汉中原地区最为强大的武力,如果不是斐潜到来,他们会横扫整个的北方,进而在二十年后逐渐的收复川蜀和江东,重新一统。

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华夏被打得虚了……

斐潜不由回头看了一眼身边跟着的许褚。

许褚微微动了动眉毛。

『仲康想不想领军上阵?』斐潜问道。

许褚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某听主公吩咐。若主公令某上阵,某就上阵。』

斐潜哈哈笑了笑,伸手点了点许褚。

后世三国游戏当中,总是将许褚勾勒成为一个痴肥模样,但是斐潜清楚,若谁说许褚是痴肥,恐怕他自己才是肥痴。

许褚不想上阵么?

笑话,怎么可能不想?斐潜治下,军功第一,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在西域走了一趟之后,不仅是许褚,就连司马懿都是心动不已,扔下笔来抢军功了。

若说是在之前的大汉,是名声可以某些时候保命,那么现在对于关中三辅骠骑麾下来说,能真正保命的,无疑就是军功了!

只要能开疆,就连吕布那个浑人干的混账事情,都能留得性命……

所以,傻子才不想上阵赚军功。

可是许褚他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斐潜的近卫,而不是在外统领兵马的将领。这就使得许褚更多时间只能待在斐潜左右,而不能随意出击。

斐潜问许褚想不想上阵,说想便是有贪功之嫌,说不想则有虚伪之意,所以许褚既不说想也不说不想,反正一切听领导安排。

许褚如此机灵,反应迅速,怎么可能像是痴肥之人?

斐潜笑道:『哈哈,放心,届时仲康少不了要和曹孟德对阵。』

许褚一愣,旋即有些明悟。

对于许褚来说,斐潜的许多行为似乎看起来毫无意义,但是实际上影响深远。

即便是不说军功一事,就拿之前斐潜带着卫队前出侦测曹军来看,众人都是反对,觉得有风险,可偏偏斐潜带着人就去了,也没有什么直接和曹军交战,看起来意义并不大,但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许褚明白,有些事情绝对不能光看表面……

曹军大举渡河,河东自然也不免震动。

平阳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尤其是从之前壶关上党被袭击,平阳之内的百姓就多多少少有心中的忧虑,如今又听闻曹军进军,渡河来袭,不免也有慌乱的情绪。可等斐潜就这么带着护卫转了一圈之后,平阳百姓的慌乱情绪,就不知道为什么消失了。

那么斐潜是真的知道了这些百姓的情绪变化才这么去做的,还是说……

许褚低下头,不敢流露出太多的神情。

随着斐潜如今地位权势越来越庞大,已经成为了大汉之中唯二的实权人物,许褚自然不可能再像当年一般,在斐潜面前嘻嘻哈哈,而是必须时时刻刻展现出对于斐潜的尊重。

因为这不仅是对于斐潜一个人的尊重,而且还是对于整个斐潜政治集团的尊重。

毕竟许褚也是这个政治集团当中的一员。

曹操领军大举来袭,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斐潜的危机,但是实际上呢?

会不会像是平阳百姓的忧虑慌乱一样,只是需要斐潜转一圈?

许褚的猜测并没有错,斐潜转一圈,确实并不仅仅是为了稳定平阳百姓的情绪,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普通的百姓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

士族乡绅,新兴功勋阶层,以及其他的政治小团体,同样也需要一个勇于面对困难和危险的领袖。

所以斐潜走一圈,政治上的意义大于军事。

斐潜政治集团发展到现在,体系中的人已经是牢牢捆绑在一起,拥有共同的利益,也有相互的矛盾,随着利益范围和实力的扩大,让斐潜治下的扩张的**越发强烈,特别是在人口、土地和商业扩张上,与原本大汉朝廷的冲突,自然也是越来越多。

新体制和旧思想的冲突。

军功新贵和世袭士族的矛盾。

寒门学子和传统名流相互鄙视撕逼。

旧有官僚人才体系和新建的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可调和。

还有传统农业小农经济体系和提振生产发展的社会分工体制之间的问题。

这些在斐潜领地之中的种种问题,同样也是关中三辅和山东之地之间的巨大隔阂。

尤其是在商业发展上面,因为商业的利益远远的超过了农业种植的利润,使得在关中三辅之内很多适应新政策的士族开始走商业扩张的道路,比如司马氏。司马氏承包了一个金矿,如今已经进入了开采收益的时期,这使得司马氏坚定不移的站在了斐潜这一边,并且不畏牺牲……

山东之人,包括曹操在内的一些人,已经察觉到了商业侵蚀的问题,他们也开始动用官府的力量,对关中的商货进行限制,而斐潜在山东那里的影响力并不算大,所以也是被迫让利给这些山东士族乡绅,但是利益的分割问题会使得冲突最终无法避免。

因此和曹操的一战,同样是无法避免的。即便斐潜没有更进一步的志向,最后也会被这架战车推到那个位置上,所以斐潜平日里面也不会特意对这样思想进行限制,同时也不会宣扬,主要是避免引起过于激进的行动,影响自己的全盘战略。

所以斐潜觉得,现在的曹操顶着风雪进军,除了在军事上的意图之外,是不是也有一点政治上的谋划……

斐潜正思考着,忽然有兵卒前来,到了望台之下报信,『启禀骠骑,曹军前锋五千人,出了山道正在往张阳池进军!』

斐潜点了点头,『不出所料。嗯……让我想想……让人将曹氏子的人头送给司马仲达……我想,他应该知道怎么用。』

……

……

张阳池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沼泽。

据说当年挥公便是在此地研制出了惊天动地的新式武器,一举替炎黄对抗蚩尤的大斧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这地方就成为了上古张氏的封地。

张阳,或许因为张扬而变,或是张城之阳而来。

如今挥公不再,唯有池泽凄凄。

张阳池左近,司马懿从容的立马于阵中。

这一次在司马懿左右,不再是河东郡兵,而是真正的骠骑人马。

这些骠骑人马并没有在寒风之中排成阵列,而是东一拨西一处的在避风之处围着篝火,拉着幕布在烤火。看着像是一点组织性纪律性都没有,但是司马懿知道,如果他一声令下,便是会在瞬息之间组建成为钢铁之师。

另外的一些人则是在张阳池左近修建军营。

过了张阳池,就是蒲坂县,在蒲坂县往西不远,便是蒲坂津。

虽然说蒲坂津此时此刻河面上已经泛起了冰面,但是还不够厚。想要大军通行,像这样的严寒天气,至少还要持续几天,但是又不能是等得太久,因为现在已经是正月了。

虽然说当下天气反常,但是毕竟是已经进入了春天,谁也不清楚什么时候便是风雪消散,然后春回大地,旋即冰河消融,到时候不管是蒲坂津,甚至是龙门渡,都不能冰上走马了,而是要等到冰块完全消停融化之后,才能行舟。

这些事情,曹操未必不知道。

但是曹操真正是怎么想的,真的就像是表现出来的那么凶猛和急切么?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正常来说,如果要进军关中,只有拿下蒲坂津,或是进占龙门渡。

但是曹军会如此的老实么?

说打张阳池就只来张阳池,想要进关中便是抢蒲坂津?

而是还会有不少招式。

就像是围棋,谁都清楚不过就是黑白二色,抢边夺角占中央,可是真正对弈的时候,又是千变万化……

司马懿将大氅裹得紧一些,然后目光忽然落在了远处的张阳池上。

『张阳池……』

司马懿喃喃低语,旋即他似乎从这个地名里面想到了一些什么,在头罩之下的阴影里面的脸庞,露出了一点的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