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3208章异

诡三国 第3208章异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曹操看着杨修在胡说八道,根本就没有多少心思细听。

如果杨修直接认罪,曹操心中的怒火说不得还会稍微平复一些。

结果杨修还要找借口!

还在找理由!

曹操咬咬牙,微微阖眼。

他也清楚,这不是杨修一个人的问题……

什么样的因,便是有什么样的果。

在这里,并不是佛家的因果论,而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见杨修当下的模样,曹操心中泛起的第一感觉就是鄙夷,随后便是愤怒。

曹操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其实和山东士族,豪强大地主之间,都是处于一个既融合又有相争的状态。融合是曹操自己也脱离不了原本的阶级,无法像是斐潜一样跳出原生的视野去观察世界,愤怒是因为曹操自己心中也是清楚,大汉的这条路已经被这些豪强乡绅走绝了,而且还想要逼着曹操也同样走绝路。

没错,绝路。

至少在袁绍之后,曹操就知道袁绍那条路走不通了。

想要制衡,就是死于制衡。

想要再加大筹码,而大汉这个腐朽的平台,已经不堪重负。

所以,需要削减的是谁?

当然不可能是曹操本身,以及曹操之下的政治集团。

曹操缓缓的捋着胡须。

如果不能对外获得什么,那就只能对内了……

他对于杨修个人,没有太多的痛恨,但是对于杨修身后代表的杨氏,以及杨氏所代表的这些地方乡绅,豪强世家,绝对是怀着不少的怨恨和憋闷。

干啥啥不行,扯后腿倒是最专业。

之前将大汉扯趴下了,后来又将袁绍扯摔倒了,现在轮到扯他老曹后腿了?

小鳖子子,也敢在老子面前耍心眼?

在掀翻了袁绍的那一刻,曹操其实多多少少有一点『报仇雪恨』的快慰。

毕竟当年在二袁之下,曹操被压制得太久了。

颇有些曹操以为袁绍是兄弟,结果袁绍天天想要站曹操后面的感觉……

有人会说,很多人报了仇之后心中空落落的,反而没有多少快感。或许会有这种情况,但那绝对是当事人被这个仇恨伤得太深了,太彻底了,以至于将自己整个人生都给拖疲了,拖废了,再抬头四顾时,心中只剩茫然,已经找不到自己的前路和未来。

但是曹操在袁绍的坟头蹦迪之后,也就放下了和袁绍的恩怨。

可是曹操万万没想到的是,想要站曹操后面的,不仅仅只有袁绍一个人。

比如面前的这个孬孙。

谁都会害怕,胆小,惶恐,这些情绪上头的时候,往往会做一些傻事,曹操都可以理解。如果杨修只是简单的害怕,胆小,亦或是惶恐,以至于不敢说,忘记讲,曹操倒也不会生多大的气。如果杨修真的因为是胆小忘事了,这就证明了杨修是一个普通人,曹操反而会待杨修更加宽厚,千金买骨也下得去手。

可问题杨修不是。

回顾杨修的经历,他就根本不是一个毫无野心的高等衙内。

完全可以设想,若是没有昔日的那些坎坷,没有董卓掀翻了桌子,说不得当下大汉朝堂之中便会有杨修的一席之地,曹操还在外放当某个县的县令,见了杨修的面还要称呼一声『杨公』……

因为袁氏引来了董卓,而董卓一旦出问题,那么是谁要承担连带责任?所以杨彪当时沉默之下的算计,究竟是什么,就很难说清楚了。只不过不管是杨氏还是袁氏,都没想到董卓不仅是控制不住,而且连吃饭的家伙事都给扬了。

什么样的土壤,只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大汉腐朽之地,自然也就只能生出类似于袁绍,袁术,以及杨修这样的家伙来。

有因,自然有果。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曹操毁了袁氏,当然也绕不开杨氏。

曹操可以在袁绍坟头蹦迪,自然也会在四知堂下冷笑。

除非是杨修能够跳出桎梏来,匍匐于曹操,或是斐潜之下,甘心像是袁尚袁谭那样,成为一个小吏,一个挂在屋檐上的祥瑞。

只可惜,杨修不甘心。

如果杨修真的能够跳出来,那么他何必再回来?

杨修咬着牙回来拜倒在曹操之下,不就是等着有一个机会,可以借尸还魂么?

曹操听着杨修的辩解,忽然有些索然无味起来,挥挥手,打断了杨修的话,让人将杨修的护卫带了上来……

杨修瞪圆了眼。

护卫显然受了刑,鼻青脸肿,勉强睁开了肿胀的眼皮,看见了杨修,便是激动得挣扎起来,似乎是想要说一些什么,亦或是暗示一些什么,却很快的被曹氏兵卒又给带了下去,根本没有任何表达的机会。

『杨德祖,可还有何狡辩之言?』

曹操冷笑着。

杨修张了张嘴,见事已至此,然后便也傲气起来,也不再故意装出一副小意模样,甩了袖子回答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曹操大笑,点头,『如此才是!来人!打落其冠,押入后营,严加看管!』

他不会现在就杀杨修,就算是要杀,也要杀得有价值。

杨修被披头散发的押下去了。

曹操站起,看着地上的那件衣袍,哼了一声……

这个该死的斐潜,是不是知道我会这么做?

……

……

关中。

斐蓁穿着一身精良打制的银白色的明光铠,骑马伫立于韩城之南的山脚下,觉得自己的脸被冻的有些僵硬,不由得伸出手揉搓了一下,吐出了一口白烟来。

这几天,他和庞统都在军中。

长安之处留给了荀攸和其他官吏,而他和庞统,以及黄氏的护卫,主要的责任就是保证军权的稳固。

同时也是减少潜在的风险。

毕竟庞统也不清楚在长安之中,会不会有人想不开,忽然来一个大……

庞统作为斐潜之下的二号人物,加上庞氏和斐氏、黄氏之间的亲戚关系,师生之谊,说是一个姓氏都不为过。所以在当下最为关键的时刻,斐蓁跟着庞统来控制直属骠骑部队,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轰隆隆的闷雷声响,是骠骑精锐骑兵在操练。

斐蓁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穿着这样一身盔甲,作为一个吉祥物端坐在马背上,就已经可以极大的振奋这些精锐骑兵的士气了。

斐蓁望着远方。

韩城西北方向,就是龙门渡。

这里是斐潜战术之中重要的支撑点。

龙门渡还是上冻状态,只需要一日夜,韩城的骑兵就可以抵达龙门渡,然后再过一天,就可以抵达河东地区,三天之内,兵锋就可以直接出现在河东郡内的大部分城下,寻找曹军的弱点进行突袭。

在韩城郊外的工房之内的靶场上,也传来了阵阵的轰鸣。

斐蓁知道,那是在试验火药的抗风雪雨水……

对付稳固的步卒阵线,火药这种热武器,无疑是一种令人恐惧且十分有效的东西。火焰、浓烟、爆响和碎片,会让很多士兵直接就精神崩溃,尤其是在夜间使用,更会加强了震慑的威力。

在这个时候,斐蓁才知道为什么他父亲一开始的时候,就使用劣等铁质作为手雷的外壳,而不是用更为便宜的瓦罐,或是瓷瓶。因为瓦罐和瓷瓶,就算是做得再厚,也是易碎的。一旦瓶装破碎,沾染了水汽,火药的威力就会大打折扣。

『士元叔,这曹贼究竟是想要打关中,还是想要打河东啊?』

斐蓁问道。他觉得曹操老贼似乎就像是毫无定性的样子,一会儿一变,之前还在虎视眈眈对着潼关武关使劲,可现在又去了河东……

庞统在一旁笑了笑,指了指远处的方向,『公子可否能在此地,看到曹军动静?』

斐蓁瞪圆了眼,『这怎么可能?』

庞统呵呵笑。

斐蓁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士元叔的意思是,老贼在试探?』

庞统点了点头,『既是试探,也是在调配。』

除了上帝天神,谁能无视战场之上的迷雾?

曹操显然也不行,他必须确定斐潜的主力究竟是在哪里。想要获取情报,一种方式就是抓舌头,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钓鱼,而曹操当下进军河东,无疑就是两种方式都想要用上。

任何事情,都需要两分来看。

就比如天降风雪,一方面使得斐潜一方的火药受到制约,另外也同样使得曹操一方的粮草接济出现问题。

曹操进军河东也是如此。

斐蓁琢磨了一下,『那么……士元叔,我们现在……究竟是要往哪里?』

庞统笑笑,『此题,公子且先试答之……』

斐蓁叭咂一下嘴,呼出一口气,看着白烟消散,说道:『我觉得吧,这就像是猜剪刀石头布,然后老贼说他要出布,我们出剪刀,就中计了……但是,如果我们……也跟着出布,也同样中计了……』

斐蓁又是叹了一口气,『我只是知道这个,如果跟着老贼走,我们就被动了……就像是他随便出什么,我们都要接着……所以,换成我们跟老贼说要出剪刀?』

庞统哈哈大笑,『正是此理!』

……

……

此次东西大战,曹操多路进攻,但是整体上来说还是略有分工的,北面是以夏侯惇为核心,南面是以曹仁为重点,中路自然是曹操自己,分头并进。

出发之前,按照老曹同学的计划,当然最好是能步调一致,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共同夺取关中河东之地,多路合围一口吃下关中这块大肥肉。

可以说,曹操多线进军,确实是一个可以发挥其人多势众的好战略,好计划,可是计划永远都赶不上变化,攻坚攻不下来,奇袭奇不起来,就连曹操原本预料之中的河东关中士族箪壶都没有见到……

潼关无疑是一块巨硬的骨头,即便是没有火药,在历史上老曹同学都打不下来,更不用说加持了各种远程武器的加强版潼关了。

曹操自身的实力,也并不如他吹嘘的那么强大。

山东人多,但并不是都属于曹操的。

山东钱也多,但是同样也不是曹操的。

曹操在中路腾挪,夏侯惇也同样试图在太原郡腾挪,让自己有一个更大的空间。

不过和曹操的目的不同,夏侯惇此时也已经不太在乎自己是否能继续占据立足太原了,而是尽可能的想要牵扯斐潜的兵力,更重要的是他如果再不做什么动作,那么太原郡内这些人,夏侯惇就可能要压制不住了。

就像是斐蓁无法将目光直接投送到到潼关两侧,大河两岸一样,身处于战场之中的人,永远只能看见自己眼前的这一小片区域,其他的信息,则是需要情报。

没有情报,就是睁眼瞎。

斐潜在平阳,他会有更多的情报来源,但是在太原各地乡县之中,能有和斐潜一样的信息来源么?所以夏侯惇就打这么一个信息差,他做出了向平阳准备进军的架势,但是实际上调转头准备清理他屁股后面的这些乱哄哄的羌胡。

这些三五成群,专门收割他落单兵卒的羌胡,就像是一群苍蝇,不一定能够一下子杀死夏侯惇,但是能把夏侯惇恶心得够呛……

在游牧民族还没有完全进入铁器化的年代里面,大汉的步卒即便是面对骑兵,也是有一战之力的,虽然会战得比较辛苦。

夏侯惇意识到,不管是这些散乱的羌胡怎么乱跑乱窜,终究是需要一个中转站,亦或是叫做补给点的,所以他利用一次诱饵行动,找到了当下的这个藏在沟壑褶皱之中的山村。

二箍村。

两条山道,一条在土塬上,一条在沟壑底部,就像是木桶上的两道箍。

这是临近于太原晋阳的一个小山村。

因为位置相对来说比较隐蔽,就成为了这些侵扰夏侯惇的羌胡的聚集点。

在这里有不少的胡骑,抢到了曹军的物资之后,就会回到这里休整。

因为村子是在沟壑的半坡之中的,所以如果从远处看去,根本看不到村寨窑洞,就像是人马忽然消失了一样,

在山西太原一带,有不少这样的窑洞村寨,甚至还有人将四合院都搬到了地下的。这一带的降水稀少,根本就不知道潮湿二字有几划,窑洞又是冬暖夏凉,所以出现这种比较奇特的建筑也算是因地制宜罢,却给曹军的斥候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曹军斥候大多数都是山东之人,思维习惯在地面上找东西,结果就这么一个村子,几乎就是在晋阳的眼皮子低下,就愣是看不见,直至因为马蹄和马屎的痕迹多了,才最终被曹军斥候所发现。

羌胡的这种行为,简直就像是蹲在夏侯惇的脑袋上拉屎……

夏侯惇当然不能忍,立刻就带了兵卒,半夜偷偷出发,摸到了二箍村这里,堵住了路口,然后向村子里面发动了攻击。

夏侯惇要以这些该死的羌胡人头,来震慑晋阳周边泛动起来的人心……

计划当然不错,可执行的时候,又出现了问题。

二箍村比夏侯惇想象的要难打。

因为这里的村寨是窑洞,不是草木搭建起来的瓦房。

在山东那些大多数的村落里面,很多房屋都是土木结构的,土墙,砖瓦,就已经算是非常好了,还有很多就是简单的木板,草棚,而这些木板草棚又是易燃物,因此在进攻那些山东村寨的时候,曹军便是会先放一把火,后面的事情自然就简单了……

可问题是,现在二箍村子里面的『房屋』,是窑洞。

这火,放倒是也可以放,问题是烧得不大,效果很差。

烟熏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只不过窑洞又不是全数相通的,在这一头烧了,烟熏不过去,总不能让曹军兵卒在土层里面开个洞吧?

还有一个很麻烦的,就是窑洞土层都很厚的,根本不像是山东那边的土坯墙。人多了甚至可以将土坯墙体直接推倒,但是在这里,曹军兵卒根本拿这些窑洞的墙体毫无办法。

于是只能一点点的啃过去……

这效率和伤亡率,当然就是相当可以了。

如今二箍村中传来阵阵喊杀声,不断有些受伤的曹军兵卒从村口退出,夏侯惇见状,便会皱着眉头再补充进去一些。

不是不想一拥而上,而是二箍村地方就那么点大。人多了,更多时候反而会碍手碍脚,发挥不出优势来,也就只能是强盾硬弩往窑洞里面打。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侯惇的心,渐渐的有些急躁和不安起来。

从到达这里开始,夏侯惇已经投入了三百甲兵和四百辅兵了,却没有投入直属精锐,他自己也在犹豫着。虽然说此战也确实比较重要,但直属精锐如今是他最后的底牌,他还舍不得就这么打出去。

毕竟这只是一群羌胡……

但是战况显然有些出乎夏侯惇的意料。

『这些杂胡……』

夏侯惇抬头看了看天色,显然有些不满。

这样持续交战,从临近中午打到了天色渐渐阴暗,村中仍然没有分出胜负,

犹豫片刻,夏侯惇把手举起来,正要下令让直属精锐进村,结果见到斥候急急而来,然后在远处也看到了烟尘腾起。

夏侯惇咕嘟一声吞了一口唾沫,他倒是不怕胡人,他就怕后面还跟有骠骑的人马,于是他顾不得二箍村的战况,迅速把手收回,抓紧了战马的缰绳,『撤出村子,准备迎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