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3233章兵

诡三国 第3233章兵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08 22:58:4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长安直城门外,太液池旁。

一些士族子弟在此举办酒宴。

吃喝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是确实是人活在世的第一个问题。

不请客,根本就没人来。

简单来说,就像是免费拿鸡蛋。

此地的酒宴当然比不上城中的醉仙楼,可是醉仙楼贵啊……

陈序坐在其中,神色之中多少带着一些犹豫。

这场酒宴是陈序办的。

酒宴并不算是多么山珍海味,也不是什么富丽堂皇,但是属于流水席,一大海盆的汤饼,然后随时添煮。

卤子也是以盆论,想吃多少自己捞取。

外加每人一碟卤肉片,一壶水酒。

参加的人挺多,大部分都是同样的山东落魄子弟。

大家老大不笑老二,都有相似的倒霉经历,于是越吃越喝越聊越是相互安慰,互相舔伤,倒也氛围不差,热闹得很。

按照道理来说,斐潜制定下来的科考标准并不难,至少比起后世的高考来说,已经是简化到了不能再简化的程度,但是即便是如此,依旧有些山东学子无法通过。

日积月累,这些人化完了携带的钱财,难免落魄。

陈序就是如此。

因为他很不习惯。

山东经学和关中经学是有所不同的,但并不是全然否认,而是主要区别在谶纬上。

也就是说,只要不搞那些神神叨叨的事情,大家都还是好同志。

可问题是陈序已经习惯了谶纬……

或者说是某些经文的自由解释权,就像在某些条款下面最小最细最含糊最不起眼的那一行字。

关键是陈序就算是想要改,也一时之间改不过来。

他毕竟年龄大了一些,记忆力也不像是小时候那么好了,要让他重新去背在青龙寺里面的那些关中标准的经文书籍,他背不了。

宴席一开始的时候,众人还算是正常,但是吃饱喝足,又喝了些小酒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人开始述说一些苦闷,然后就像是打开了什么话匣子一般,咕噜噜的往外就冒。

众人大多数都是从山东各地各郡而来的,在山东之地就不算是什么特别有名望身份的人,大多数都是旁支,很多是在山东混不下了,才到关中来碰运气,结果没想到的是,到了关中依旧日子惨淡。

很多人不仅没能过上想象当中的好日子,还欠下了不少的外债……

说到这些外债,众人就不免觉得陈序是不是攀附上了什么贵人,毕竟想要办这么一场酒宴,即便是菜肴水酒不是太贵,但是人一多,也是个不小数目,这陈序怎么有钱拿得出来?

只不过人都有贪便宜的心理,再加上这些山东士族子弟,在长安也未必人人都能混得如意,见有免费吃喝,那还管他作甚,先混一个肚子圆再说。

当然也有些人在琢磨着陈序身后的金主究竟是谁?

纵然抱不上大腿,好歹吃两口软饭也成。

都是要恰饭么,不丢人。

毕竟已经没有什么其他有价值的东西是可以丢的了……

吃喝到了一定时候,坐在陈序背后的人便是隐蔽的捅了捅陈序。

陈序一个哆嗦,下意识的站了起来。

众人见陈序站起,便是对于这些菜肴酒水尊重,渐渐的收了声,都看着陈序。

也许就是因为众人的目光,终于让陈序下定了决心,他有些哆嗦着,咳嗽了一声,然后说道:『各位!各位兄台,各位乡亲,今日这宴席,未有大鱼大肉,慢待各位了!只求各位能吃得饱,小弟便是心满意足!』

『谢陈兄款待!』

『陈兄大气!』

众人乱纷纷的回答。

陈序又是七八乱扯,众人不明就里,但是看在一餐饭食的份上,还是给些面子的。

坐在陈序身后之人像是嗓子不舒服,很是咳嗽了几声。

陈序身躯微抖,脸上的笑也僵硬了些……

没错,陈序已经将自己的尊严给卖了。

能出卖自己一次。

也就能出卖第二次。

然后第三次……

陈序虽然知道这话一说出来,就必然将来会有问题,但是……

先顾得眼前这餐饱饭罢!

陈序收了笑,带着些发狠,『我们在这吃酒,莫忘了有人却在吃冤枉,吃板子!』

原本酒宴之中气氛还算热闹,结果陈序此言一出,顿时就彻底安静下来。

『陈,陈兄,你想要干,干什么?闹事可是不成!』

有人明显是有些害怕的问道。

就一餐汤饼,值得什么?!

呃,就算是有酒肉也不成!

陈序将手摆了摆,『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要找个领头之人,替我们讨个说法!』

『说法?』众人听闻,多少缓和了些下来。

哦,不是要造反啊,那就还好。

不过还有人在担心,『陈兄,这围哄官廨,也是大罪啊……』

陈序笑道:『诸位放心,我也不傻,不管是长安尹官廨还是骠骑府衙,都是不去的!』

『哦……』众人这才是彻底放下心来。

讨说法,在律法还不健全的封建时代,经常出现。比如水渠里面的水哪个村寨用得多了,都会有一帮子村民去讨说法,所以众人对于此事也不陌生,只要不是去找骠骑麻烦,众人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在山东也是寻常事……

『陈兄放心!这说法,算我一个!』

『对对!陈兄一看就是实在人,这肯定是陈兄占理!』

『我们山东之人在关中如浮萍一般,更要团结互助才是!』

『中咧!』

『……』

众人七嘴八舌的表态,很多人都以为不过是像在山东一样,讨要个说法而已,能有什么大事?帮陈序走这么一趟,将来自己要是有什么事情,不也是可以同样的找些人讨说法?

人多势众么!

陈序拱拱手,『多谢诸位仗义!不过光我们这外乡人可是不成!如今山东之人在关中倍受欺辱,真想要有说法,还是要请几位关中大儒,饱学正直之士为我等申冤为是!』

众人一听,便是越发的同意,毕竟领头的不是自己,就算是将来再有麻烦,也不过是落到了他人身上,那还有什么犹豫的,于是便是纷纷呼喝起来,拍手的拍手,拍大腿的拍大腿,拍桌案的拍桌案,都是觉得陈序此言大有道理。

趁着酒意,众人走在一起,顿时觉得胆气横生。

在众人的呼喝声中,陈序走在最前面。

一时之间,让陈序觉得自己像是回到了山东之地……

在那个时候的山东之地,士族子弟就是如此的强横,纵马驾车过闹事,那个倒霉鬼撞伤了活该,就算是撞死了又能怎样?赔点钱就了事了。说不得还要反咬一口,表示那死者家属一心就是为了讹钱,人品卑鄙下贱!

于是,韦氏『等』的风,最终来了。

『多谢各位抬爱!』

韦端站在台阶之上,笑容可掬,拱手以礼。

『诸位,诸位,且听某一言!』

『夫地者,宇宙间之广漠也!人者,天地间之灵长也!自古洪荒分野,九州裂土,自有国家。然而天下各郡,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皆为汉人焉!』

『昔日汉祖高皇帝起于丰沛之间,扫**之氛秽,合四海之疆域,铸九鼎之大业,开八荒之疆土。自此而后,华夏一统,炎黄子孙,无论北抵瀚海,南及珠崖,西涉流沙,东临碧海,皆以汉自居,共襄盛世太平!』

『瞻望北地,燕赵之士,饮马黄河,襟怀壮志,其气吞山河,其志比星辰。再观南疆,楚吴之民,耕织长江,情深似水,其风雅绝伦,其意绵长。虽地域迥异,风俗不同,然皆抱忠贞之心,守礼仪之邦。』

『是以,地无分南北,人无分东西!吾辈岂可违汉祖之伟业,绝圣贤之遗德乎?』

『如今有狭隘之辈,以南北东西分割华夏之人,以屈民意,岂非欲绝华夏之统,断骠骑之大业乎?!今端不才,得诸位襄举,立志以免除此等狭隘之见!』

『愿我大汉千秋!』

『愿骠骑大业长久!』

韦端慷慨激昂,振臂而呼。

『某有闻!』

『如今骠骑暂离关中,便有小吏貌似忠良,而心藏奸诈。潜行偷盗,贪墨成性,民膏民脂,日夜榨取。其行如鼠窃狗偷,其心犹豺狼虎豹。百姓怨声载道,而小吏恬不知耻,犹自以为得计!』

『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有义士义胆忠肝,不忍百姓之苦,故而密察其情,细审其状,检举其行,其意为善。有道是,有错则改,无过加勉,善莫大焉。』

『却不成想,官官相护,密捕者众,以拥塞言路,害骠骑之业!若此长久,敢问西京如何清明,百姓如何安居?』

『端不才,亦愿将此民间疾苦,下情上达,以明是非!』

『骠骑曾言,治民乃重信也!』

『某愿替民求其信之!』

『若其正,便正其名!』

『若其腐,便律诛之!』

众人闻言,纷纷大赞韦端果然是人如其名,端正无比。

韦端微笑。

此时此刻,他得到了『代表权』,他说他代表了百姓……

请问『百姓』有异议么?

因为代表老百姓就给自己带来了正当性和合法性,虽然老百姓压根儿没让他代表。

在台阶下的众人之中,陈序也同样在笑。

两人似乎目光有所交汇,但是又像是陌生之人。

这风越来越大,只不过接下来谁能乘风而起,谁又是没翅膀的猪,那就还要在等等看……

……

……

冀州。

黎阳的南门城墙之上。

一名军将正在巡城。

说是军将,根本就不像,因为他不仅未曾披甲,就连军中战袍也未曾穿着,倒是穿着一身儒士长袍,戴着头冠,因为晚上风大,还裹了一层狐裘。不仅是脸上皮肤细嫩,就连手都是白净,连半点舞枪弄棒的老茧都无,不仅如此,手指上还带着两个黄金戒指,在戒指表面还镶嵌了硕大的玉石,在火把光照之下,闪闪发亮,富贵逼人。

若不是其身后跟着一队的军校兵卒,点头哈腰的模样,谁也不会将这个看起来不过二三十许的年纪,如文人雅士一般留着三柳细髯,修眉俊目,俊秀非常,说不出的风流倜傥模样的家伙,当成是一县的军将!

不过,在冀州之地,这种现象很常见。

冀州豫州,先要成为士,然后才能担任某些职位。

至于这个职位是不是这个士族子弟擅长的,亦或是他原本懂不懂职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根本不重要。于是,只是学了些经文,张口闭口之乎者也的人,不仅可以充当将领,也可以从事水利工作,甚至还可以作为一地之长!

这个左看右看,怎么都不像是军将的人物,偏偏就是黎阳之地,不折不扣的统兵大将!

不为什么,就因为此人姓曹。

和关中之地,韦端要想尽办法才能获取一点话语权不同,在山东,有时候一个姓氏,就可以决定一切。当然,姓氏之中也有分上下,原本曹应不过是曹氏旁支,可偏偏攀附上了曹丕,于是逐渐的水涨船高起来。

曹应之前就是个普通读书郎,若是放到后世,顶天也不过就是个汉语言专业的学士罢了,可偏偏就可以担负了重职,作为检查冀州周边的巡查使,溜达了一圈之后,什么问题都没有查出来之后,结果还因此得了善缘,被一群士族官僚表示曹应是个好同志,应该加一加担子,于是顺理成章便是接任了黎阳的军事重担,成为一地之中最高的军事长官。

升迁速度无与伦比。

反正只要有曹丕作为背书,又是曹氏之人,那么原本大汉制定的相关任职考核制度,也就像是一个屁一样,除了放出来的时候有些味道,其他什么作用都没有。

黎阳之南,便是白马津,故而此地军将不仅是要负责县城周边的防御,连带着还要统御白马津的军寨,虽然只是一地县尉,可是差遣在上,并且掌握有军事实权,怎么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军将了。

同时,因为黎阳地处要冲,所以不仅是有往来商贩行人,更是有军粮物资转运的额需求……

按照道理来说,这么一个重要的地点,应该派上一个合格的军将来,可是这一位军将曹应,却从小到大都没有练习过一天的武艺,更没有翻过一本兵法,或是在军营之中待过一日,身上真的一点军人的气味都没有。

当然,对于山东之地的人来说,有军人气息,还未必是什么好评。

武夫!

持勇好斗!

还是文人好,温文尔雅,通情达理,不光长得顺眼,说话又好听……

曹应原本是旁支,家中自然贫困,现如今掌了权柄,那么除了日常守备,缉拿贼匪等等事务之外,最为关键的,自然就是要为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置办出一份家业来。

所以,借着权柄搞来些好田亩,收些租税,拢几间店面,招揽商户,再利用免费的兵卒劳动力,修建一些房屋用来租典,自然也都是正常基操勿六。

除此之外,曹应还深刻的了解掌握了城池修葺技巧,军备设施维护技术,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果……

比如一些陈旧的兵刃,如果换成新的,那么不仅是要多花很多小钱钱,而且还会导致来年无法更换。谁都清楚,这水利建设么,当然每年都要搞,这道路城墙修整么,也是每年都要修,所以兵刃战甲,又怎么能一年到头都不坏不换的?

所以一些不必要的兵器战甲,用木头刷一层漆,不就好了么!

至于什么是『不必要』的,那自然是见仁见智了。

于是乎,这林林总总,大大小小,即便是曹应来此才没多久,这身上穿戴也就自然高贵了起来……

至于什么戒备防务,那更是根本不必提起了。

反正黎阳之地,上下左右都是自己人,能有什么问题?

不过,这一天,曹应却难得到了城头上来巡弋。

自上任起,都不来城头巡查的曹应今天忽然来了,顿时就将城头上的值守军校等人吓得不轻,连忙屁颠颠的跟在后面,不知道曹应的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曹应也是不耐,巡查了一圈之后,便是站定,往西边一指,问道:『听闻了朝歌之事没有?说是骠骑人马越过太行,偷袭了朝歌!你们说,这事情是真是假?』

『这……』跟在曹应屁股后面的军校们面面相觑。

这事情,要怎么说?

军校们吭哧半天,然后低眉顺眼的说道:『我等都是些粗鄙之人,怎么能知道这些……还请县尉赐教一二……』

曹应哼了一声,傲然说道:『太行者,巍巍哉!』

军校们不由得缩了缩脑袋,吞了一口唾沫,偏偏又要像是听到了什么仙音一般,表示出一副欣喜的洗耳恭听的模样来。

『太行之山,巍峨耸立,如屏翰于天地之间。其峰插云,若龙腾九霄;其脉跨域,似虎视八荒。自古英雄豪杰,多有欲登其巅者,然不可全也。』

『余也曾披星戴月,越险阻,历艰辛,以求一睹雄伟之姿。行至山腰,回望四方,群山皆小,唯太行峥嵘,云海腾越,犹如仙境。』

『然太行之高,非寻常可攀。途中或逢峭壁悬崖,或遇密林深谷,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昔日黑山之贼,纵横太行多年,熟知地理,仅浅居山谷,未能跨域而战,何况骠骑乎?』

『尔等可是明之?』

曹应蔑视的扫了一圈周边的军校。

他确实有些不爽。

这在黎阳才没几天舒心日子,就接到了什么骠骑人马突破太行的消息,简直要让曹应笑掉大牙!

就像是曹应之前和在黄泽边上的冀州大粮仓的任管事所论及的一样,太行是那么好走的么?

要不然乐进将军也不会折戟于壶关之下!

若是曹应没有担任这军事要职倒也罢了,可能还不清楚这其中的调调儿,但是现在身为黎阳县尉,曹应真是太清楚其中的奥秘了!

这多半是朝歌的守军贪墨太厉害了,导致连太行山中的那些山贼都打不过!

没错,曹应认为,那所谓的骠骑人马,不过就是太行山的那些残留的山贼罢了!

因为亏空太厉害,导致查账的时候抹不平了,便是借着山贼的机会,将陈年旧账一笔勾销……

这手法,曹应可是太熟悉了。

所以他今天特意上城头来,将手下的军校聚集在一起,一方面是将此事拆穿,以展示自己的睿智,另外一方面也借着警告手下的这几个军校,别贪墨得太过分,最后做不了帐,连检查都混不过去,牵连到他头上来就不美了。

众军校顿时恍然,便是连连拍胸脯保证,说他们都是专业的,绝对可以过账!

做的帐,都是请冀州内的士族子弟来做的,大家都认识,只要一看暗记,就知道是谁的亲戚孩子做的帐,都是会手下留情关照一二,绝对不会给曹应带来半点的麻烦!

曹应这才缓缓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有诸位齐心协力,自然是可保黎阳百姓平安无忧!我心甚慰,甚慰啊!』

众军校又是一阵不要钱的马屁送上。

正在其乐融融之时,忽然城头有一名值守的兵卒叫出声来,吓了曹应和众军校一跳!

没等曹应和军校发火,那兵卒连忙用手一指,『那边,那边有火光!有火光前来!』

众人不由得转头,趴在城垛上望去,只见远方道路上隐隐有些火光,在渐渐阴沉下来的夜色中,越发的明显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