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风华首辅 > 第三百八十一章 刘綎入湖广

红楼:风华首辅 第三百八十一章 刘綎入湖广

簡繁轉換
作者:烟柳画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0 01:06:0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百八十一章刘綎入湖广(第1/2页)

次日黎明时分正德帝从乾清宫中醒了过来,一如既往的更衣后直接前往偏殿稍坐,用饭,然后批阅奏折,等待时辰一到便上朝。

今天的早饭是一盆松子菱芡枣实粥,十个巴掌大的烧饼,三斤羊小肋,一只烧鹅,一碟子撕碎成条的红浸浸的熏鹿脯。最后是一小碟子的醋拌菠菜。

一国之君的早饭只是这些,已经堪称节俭了。

不是大臣也劝过正德帝,对自己好一点吧,现在国库也不缺陛下您吃饭的那点银子。

可正德帝对此的回答是:朕为君父,上行下效。朕节俭十分,下效一分,朕便欣喜。朕奢靡半寸,下效十分,朕亦心悲。

这个回答令不少大臣深感惭愧,一时间在隆庆帝、正德帝两代皇帝带头节俭之下。

京城贵族奢靡之风居然真的如同被踩下了刹车一般。

正德帝的胃口很好,一盆粥,十个烧饼,三斤羊小肋以及几样辅菜都被吃的一干二净。

就这还是为了惜身养福,所以只吃了八分饱。

正德帝用过早饭后便继续开始批阅奏折,忽然目光落在最上面的一封折子上,眸子微动瞥向王承恩。

“嗯?朕记得昨天最上面的折子不是这一封。”

王承恩连忙躬身道:“陛下圣明,确实如此。这折子是昨天夜里湖广武昌府发过来的,想来应是薛侍郎的密折……”

正德帝冷着的脸瞬间化开,抬手拽过折子便阅读了起来。

折子分为上下两份,合在一个本子中。

上半本是对湖广地方的一些情况的说明汇报,以及薛虹对正德帝的问好。

下半本则是说明了薛虹所写有关于改土归流的事情。

正德帝一字一句阅读,仔细斟酌着。看过后合上折子,感慨道:“若天下百官都似景瑜这般,何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呢?”

湖广、云南、贵州、四川、广西五省历届这么多官员,正德帝就不信没有人想过这群土司会带来的麻烦。

可自从世祖以来百余年间,没有一个人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更没有人上书改土归流之事。

是他们不如薛虹聪明吗??恐怕不见得。

每一名能做到地方知府知州的官员,无一不是万里挑一天才中的天才。

薛虹是探花不假,可探花三年就有一位,现如今本朝还活着的探花,就有十几位。

所以他们不是看不到土司制度的弊端,要么是但求无功无过。要么就是甘心借着土司制度,同流合污,剥削地方。

在折子里,薛虹提出了三种区别对待的当时。

第一种,就是如同昔日奢香夫人那样,明事理,懂大义,心怀天下的土司。(这才是正八经的大女主!让无数人佩服的真正的强者。)

对待愿意主动配合的,朝廷采取缓慢、稳定、主动融合的措施,立书院,施教化,统文字,修道路的办法。

朝廷可以改当地土司为宣慰使,封官加爵,依旧准其后裔世代富贵,但却不得保留对地方的统治权。

第二等,百姓没什么抵抗情绪,但土司家族顽固不化。

办法也很简单,土司灭门,然后另立一名当地宣慰使,同时从朝廷中派遣官员坐镇。由朝廷官员为主,地方保留监督、上书、参政权。

第三种,从上到下,都顽固不化,坚决反对教化的地方军阀武装割据势力。不废话,直接带兵屠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百八十一章刘綎入湖广(第2/2页)

杀完了给好人腾地方!不管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谁搞国家分裂,谁想做地方土皇帝,朝廷就该弄谁!

改土归流薛虹一共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谈判,然后对不同的土司态度进行判断,分门别类:好人、人、非人哉!

第二阶段,武力降服,恩威并施!将大的土司部落,划分成为无数小的部落。然后再慢慢同化。

第三阶段,地方行政重新划分。

比如在薛虹的折子里就提到,湖广一省南北差异太大,且体量庞大,理应分做两省。

其实大明在这小两百年里,也不是什么都没干。

西南规模较大的,反叛的土司,已经有不少都被当初的太上皇超度到极乐世界了。

只不过后来天灾频发,朝廷彻底没有精力管理西南了。

即便如此,太上皇还是立了个南安郡王,负责镇守西南,结果这位就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在西南镇守几十年,屁用没有,反而把朝廷打碎的土司又给养活了!

想到这里,正德帝就不禁感慨,自己父皇弄死勋贵一脉简直是最圣明的决定!!

这群躺在功劳簿混吃等死的王八蛋该杀呀!!

“王大伴,传朕旨意,调游击将军刘綎前往湖广听侯差遣。

景瑜身为钦差,自然不能以身犯险,亲领一军对垒。”

“陛下说的,可是善使一百二十斤大刀的刘将军?”

“嗯,不错。下去传旨吧。”

……

长沙府衙门内,陈辰听着小吏的禀报,心底也在暗自嘀咕着。

“景瑜已经到武昌半月有余,为何迟迟没有动作?

虽说景瑜从来不做无准备之事,可是一点动静没有,也不符合他之性格啊……”

不是陈辰瞧不起湖广这点土匪山贼,只要薛虹想,三个月之内,他绝对有能力调兵从北砍到南。

可现在别说动手剿匪了,就连一丁点动手的意思也没看到。

陈辰从座位上起身,在屋子里踱步。

“大人,会不会是这位钦差大人觉得无从下手,所以不敢动作?”

“嗤!就他们那些歪瓜裂枣,也配让景瑜忌惮?

十年前景瑜就曾随如今兵部尚书出征缅甸,杀敌十万。区区山贼罢了,景瑜反手可灭。

以本官对他的了解,他向来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迟迟不肯动手,恰恰说明接下来要有大的动作。只是……到底是什么呢……”

陈辰在屋子内转了转,而后坐回椅子上。

“景瑜此番下来,必然是为了解决地方势力坐大的问题。

按理说,解决同地方官员勾结的山贼流寇便是最好的办法……不对!!

山贼流寇只是表象。真正让地方官员得以与朝廷抗衡的,是湖广湘西一带的诸多土司!!

景瑜的目标难道是他们???”

(作者没给大明开挂,本书大部分名人都是一百年左右的。而刘綎本身就是这个时代的。

时间肯定还是有差异的,但毕竟我这是架空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