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二二一章 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犯强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二二一章 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犯强

簡繁轉換
作者:墨守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3 03:16:16 来源:源1

莫说是李成桂,就是沐英神色也同样显得严峻。

不过好在如今,已经不是最坏的局势。

他们这边已经控制了皇城,手中握着太后,新的高丽王也定了下来,并握在了手中。

有了相应的底气。

若...

####风雪再起(续)

紫云观的风雪依旧未止,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朱祁镇与林逸对坐的身影。林逸缓缓起身,走到殿门口,望向远方的夜色,低声道:“殿下,王文虽已倒戈,然则张辅老谋深算,恐早已布下后手。若欲彻底扳倒此人,还需一计,足以令其自乱阵脚。”

朱祁镇沉吟片刻,道:“先生之意,莫非是要设局,令张辅自投罗网?”

林逸点头,嘴角浮起一丝冷笑:“不错。张辅之所以敢行此大逆之事,无非仗着手中兵权,以及朱瞻基对其的信任。若能令陛下对其生疑,张辅便如风中残烛,随时可灭。”

朱祁镇目光微动:“如何令陛下生疑?”

林逸缓缓转身,目光深邃:“殿下可还记得,当年辽东之败,张辅虽未直接出面,然则兵部调度异常,粮草迟滞,皆有迹可循。若能寻得当年兵部旧档,再辅以密信,便可伪造一封张辅与辽东敌军勾结之书信。”

朱祁镇神色微变:“伪造密信?此举若被识破,恐反遭其害。”

林逸微微一笑:“殿下放心,老朽早已安排妥当。当年兵部有位老吏,名唤周敬,曾亲眼见过张辅与王文密谋,后因惧祸,隐姓埋名,如今已藏于京郊。若能令其出面作证,并配合伪造之密信,便可令陛下对张辅起疑。”

朱祁镇沉思良久,终是缓缓点头:“好,朕便依先生之计行事。”

林逸微微一笑:“殿下果决,老朽佩服。然则,此事需速行,张辅已开始调动京营,若再迟疑,恐局势难控。”

朱祁镇起身,目光坚定:“朕即刻命人前往京郊,寻那周敬。同时,命王文协助伪造密信,务必令其天衣无缝。”

林逸拱手道:“殿下英明,老朽即刻安排。”

####风雪将尽(续)

数日后,太孙府书房内,朱祁镇与王文对坐,案上摆放着一封泛黄的密信。

“殿下,此信已按计划伪造完成。”王文低声说道,“信中言明张辅与辽东敌军勾结,承诺战败后献出京师,以换取封王之位。”

朱祁镇缓缓展开信纸,细细阅读,神色凝重:“此信若呈于父皇,必能令其震怒。”

王文点头:“然则,还需周敬作证,方可令陛下信服。”

朱祁镇沉声道:“朕已命人前往京郊,寻那周敬。若能顺利带回,便可立即呈报陛下。”

王文微微一笑:“殿下英明。然则,此事若被张辅察觉,恐遭其反扑。”

朱祁镇目光坚定:“朕已命李慎之暗中布防,张辅若敢轻举妄动,便让他自投罗网。”

王文拱手道:“老臣愿为殿下效劳。”

朱祁镇缓缓起身,望向窗外风雪交加的夜色,低声道:“张辅,你终于要走到尽头了。”

####东宫密谋再启(续)

翌日清晨,朱祁镇入宫觐见朱瞻基。

御书房内,朱瞻基端坐案前,神色平静。

“太孙此番入宫,有何要事?”朱瞻基抬眼,目光深沉。

朱祁镇上前一步,拱手道:“臣有一封密信,关乎兵部尚书张辅之罪行,特来呈报陛下。”

朱瞻基眉头微皱:“张辅?他有何罪行?”

朱祁镇从袖中取出密信,恭敬递上:“此信乃张辅亲笔所写,言明其与辽东敌军勾结,欲献出京师,以换取封王之位。”

朱瞻基接过信纸,展开细读,神色逐渐凝重。

“此信……可有证据?”朱瞻基缓缓开口,语气中透着一丝怀疑。

朱祁镇点头:“臣已寻得当年兵部老吏周敬,此人曾亲眼见过张辅与王文密谋,愿为陛下作证。”

朱瞻基沉思片刻,终是缓缓开口:“此事重大,朕需亲自审问周敬。”

朱祁镇拱手道:“臣已命人将周敬带入宫中,陛下若欲审问,臣可即刻命人带入。”

朱瞻基点头:“好,朕便亲自审问。”

####风雪再起(续)

片刻后,周敬被带入御书房。

朱瞻基端坐案前,目光如炬:“你便是周敬?当年辽东之事,你可知晓?”

周敬跪地,神色惶恐:“回陛下,小人当年确在兵部任职,曾亲眼见过张辅与王文密谋,截留辽东粮草,致使大军溃败。”

朱瞻基目光微动:“你可愿作证?”

周敬重重叩首:“小人愿为陛下作证!”

朱瞻基沉思良久,终是缓缓起身,目光冷峻:“张辅……竟敢如此大胆!”

他猛然转身,对身旁太监下令:“即刻命人,将张辅与王文一并拿下,押入诏狱,严加审讯!”

太监领命而去。

朱祁镇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英明,臣愿协助审讯张辅,以查明真相。”

朱瞻基微微一笑:“太孙果然忠心,朕信你。”

####风雪将尽(续)

三日后,诏狱内,张辅与王文被押入大堂。

朱瞻基亲自主审,朱祁镇与林逸在旁作证。

“张辅,你可知罪?”朱瞻基目光冷峻。

张辅神色平静,缓缓开口:“陛下,臣无罪。此乃太孙与林逸设局陷害,意图夺权。”

朱祁镇上前一步,冷声道:“张辅,你当年截留辽东粮草,致使大军溃败,此事可有?”

张辅冷笑:“辽东之败,乃天灾**,与臣无关。”

朱祁镇目光如炬:“那你可曾与王文密谋,欲扶植张世安入主东宫?”

王文神色微变,却未否认。

朱瞻基目光一寒:“张辅,你若再狡辩,休怪朕无情。”

张辅沉默片刻,终是缓缓开口:“陛下,臣所做一切,皆为大明社稷。辽东若胜,朱瞻基必削东宫之权,臣不过为保太孙之位。”

朱瞻基冷冷道:“你竟敢以社稷为名,行谋逆之事?”

张辅缓缓抬头,目光坚定:“臣无悔。”

朱瞻基怒极反笑:“好,好一个无悔!来人,将张辅与王文打入死牢,待朕择日问斩!”

侍卫领命,将张辅与王文拖出大堂。

朱祁镇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林逸站在他身旁,低声道:“殿下,张辅虽已伏诛,然则朝中仍有人心怀不轨,需谨慎行事。”

朱祁镇点头:“朕知。然则,今日之事,已让朕真正掌握东宫之权。”

林逸微微一笑:“殿下果然英明。然则,若欲真正稳固地位,还需一人。”

朱祁镇眉头微皱:“谁?”

林逸缓缓道:“建文遗臣。”

朱祁镇神色微动:“你是说……建文一脉?”

林逸点头:“建文虽已覆灭,然则其遗臣仍在,若能联合,便可令天下归心。”

朱祁镇沉吟片刻,终是缓缓开口:“朕愿一试。”

林逸微微一笑:“好,老朽愿为殿下铺路。”

风雪未歇,京城依旧寒冷,但一场更大的风暴,已在暗中酝酿。朱祁镇与林逸的合作,将如何改变大明的未来?朱瞻基是否真的信任朱祁镇,还是另有深意?一切,皆在风雪之中,悄然展开。

####东宫密谋再启(续)

紫云观外,风雪愈急,山道上积雪已深,寒风呼啸,吹得檐角铜铃叮当作响。朱祁镇身披斗篷,立于殿门前,望着远方夜色沉沉的京城,神色凝重。

“殿下,张辅虽已下狱,然则朝中仍有不少其党羽,若不尽快肃清,恐生变故。”林逸站在他身后,语气低沉而凝重。

朱祁镇缓缓点头,目光如炬:“朕已命王文清查兵部旧档,查出张辅亲信名单,再由李慎之秘密调遣京营,以防不测。”

林逸微微一笑:“殿下果然谨慎。然则,若欲真正掌控朝局,还需一人。”

朱祁镇眉头微皱:“先生之意,可是指朱瞻基?”

林逸摇头:“非也。朱瞻基虽为天子,然则其心思深沉,未必会真正信任殿下。若欲稳固东宫之位,还需一位可倚重之臣。”

朱祁镇目光微动:“先生所指,可是杨士奇?”

林逸点头:“不错。杨士奇乃三朝元老,素有贤名,若能得其支持,便可令百官信服。”

朱祁镇沉吟片刻,终是缓缓开口:“杨士奇为人正直,素不与权臣往来,朕若贸然求见,恐遭其拒。”

林逸微微一笑:“殿下若愿,老朽可助你一臂之力。”

朱祁镇目光微动:“先生之意?”

林逸缓缓道:“杨士奇虽不涉权谋,然则其最重社稷,若能以‘复明’为名,向其陈情,或可令其支持殿下。”

朱祁镇神色微变:“‘复明’?”

林逸点头:“建文一脉虽已覆灭,然则其遗臣仍在,若能以‘复明’为旗,便可凝聚人心,令天下归心。”

朱祁镇沉思良久,终是缓缓开口:“朕知。然则,此事需谨慎行事,若被朱瞻基察觉,恐生变故。”

林逸微微一笑:“殿下果然谨慎。然则,若欲成大事,需有大魄力。老朽愿为殿下铺路,助你一臂之力。”

朱祁镇目光坚定:“好,朕信先生。”

####风雪再起(续)

数日后,朱祁镇于太孙府秘密召见杨士奇。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对坐的身影。

“殿下召见老臣,不知所为何事?”杨士奇神色平静,语气不卑不亢。

朱祁镇拱手道:“臣有一事,欲与先生商议。”

杨士奇微微一笑:“殿下请讲。”

朱祁镇缓缓开口:“先生可知,张辅虽已伏诛,然则朝中仍有不稳之势。若欲真正稳固社稷,还需一位贤臣,辅佐陛下。”

杨士奇目光微动:“殿下之意,可是欲推举老臣?”

朱祁镇点头:“先生德高望重,素为百官敬仰。若能入阁参政,必可安定朝局。”

杨士奇沉思片刻,终是缓缓开口:“殿下此言,老臣感激。然则,老臣年事已高,恐难担此重任。”

朱祁镇目光坚定:“先生若愿出山,臣愿以‘复明’之名,助先生一臂之力。”

杨士奇神色微变:“‘复明’?”

朱祁镇低声道:“建文一脉虽已覆灭,然则其遗臣仍在,若能以‘复明’为旗,便可凝聚人心,令天下归心。”

杨士奇沉默良久,终是缓缓点头:“殿下果然英明。老臣愿为殿下效劳。”

朱祁镇微微一笑:“好,朕信先生。”

风雪未歇,京城依旧寒冷,但一场更大的风暴,已在暗中酝酿。朱祁镇与林逸的合作,将如何改变大明的未来?朱瞻基是否真的信任朱祁镇,还是另有深意?一切,皆在风雪之中,悄然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