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 第1178章 杀机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第1178章 杀机

簡繁轉換
作者:任语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1 14:37:38 来源:源1

唐明军终于决定动手,除掉李威,虽然这一切都只是他的推测,但是那个秘密绝对不能泄露出去,否则死的就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

他的拳头攥紧,李威不是多管闲事,他是要把凌北市彻底搅翻天,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应该活。

唐明军向来做事果断,心狠手辣,他也是凭着这一点除掉了昔日的所有竞争对手,凭借他的手段很快就掌控了凌北市大量资源,摇身一变成为成功企业家,顺利当选省人大代表,不要小看了这个身份,作为一名商人......

朱武回到县委大院时已是深夜,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他推开门,李晓明正坐在沙发上等他。

“书记,财政局那边刚送来一份紧急报告。”李晓明起身递上文件,“省里要求我们三天内上报首批项目资金分配方案,同时要附带详细的绩效评估指标。”

朱武接过文件翻了几页,眉头微皱:“时间太紧了。”

“是啊。”李晓明点头,“而且涉及三个重点片区,每个部门都在抢资源,协调起来不容易。”

朱武沉吟片刻,道:“这样,明天上午九点,召集发改、财政、审计、农办四个部门负责人开会,我亲自听汇报。下午两点,再开一次专项小组会议,把各个乡镇的负责人也叫来,必须统一思想,明确优先顺序。”

“明白。”李晓明应了一声,“那今晚我就通知下去。”

“对了。”朱武忽然想起什么,“黄岭村那边,住建局有没有派人去调研?”

“已经去了。”李晓明答道,“今天上午出发的,预计后天能出初步方案。”

“好。”朱武点头,“你回去吧,我再看看这份报告。”

送走李晓明后,朱武坐在办公桌前,拿起笔开始在纸上画图。一张青阳县地图被他铺在桌上,上面标注着各个重点项目的位置和预算。他的目光落在三岔沟区域,脑海中浮现出白天村民代表说的那句话??“怕这些项目最后变成空壳子,钱花了,事没干成。”

他知道,这不是一句简单的担忧,而是无数基层群众对政府项目的质疑与期待交织的真实写照。

朱武合上文件,站起身走到窗边。夜风微凉,吹动窗帘轻轻摆动。他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城区,心中却愈发清醒:这场乡村振兴攻坚战,不仅是一次经济发展的契机,更是一场政治考验。

第二天一早,会议室里已坐满了人。发改局局长王志远率先汇报:“目前我们梳理出第一批申报项目共47个,总投资约9800万元。其中黄岭村生态农业示范区项目预算2300万,白水乡冷链物流中心1800万,三岔沟乡村旅游开发项目2600万。”

财政局长刘文涛接着说道:“根据省里的拨款进度,第一期到账资金为6000万,其余部分需分阶段拨付。建议优先保障基础建设类项目,确保年内能见到成效。”

“但也不能忽视软实力提升。”农办主任陈立军插话,“比如电商培训、旅游服务人员培训,这些虽然不显眼,却是长期可持续的关键。”

“你们的意见呢?”朱武环视一圈。

众人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王志远开口:“我们倾向先抓见效快、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比如道路硬化、污水处理、仓储物流这些。至于人才培训,可以放在第二阶段。”

朱武点点头,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转向审计办主任:“老张,你说说,如果现在就启动这些项目,资金监管方面有什么风险点?”

张主任推了推眼镜:“最大的问题在于前期审批流程是否规范,有没有‘先上车后补票’的情况。另外,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转包、虚报工程量等问题,都需要重点关注。”

“所以我的建议是,在资金拨付之前,必须完成以下几件事。”朱武缓缓说道,“一是所有项目必须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二是由纪委牵头,联合审计、财政,对每一个项目的可行性、预算合理性进行复核;三是建立动态追踪机制,每季度通报一次资金使用情况。”

“书记说得对。”李晓明补充道,“我建议成立一个由纪委副书记任组长的督查组,专门负责跟踪资金流向,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

“那就这么定了。”朱武拍板,“从今天起,所有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审三公开’制度??项目申报审核、资金拨付审核、竣工验收审核;项目内容公开、资金使用公开、责任人信息公开。”

会议一直持续到中午十二点才结束。午饭过后,朱武又马不停蹄赶往县电视台,参加一场面向全县干部群众的专题访谈节目。

主持人问:“朱书记,这次中央专项资金落地青阳,您如何看待这笔钱的意义?”

朱武笑了笑,语气坚定:“这笔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国家对我们青阳县的信任和支持。我们要用它做真正利民的事,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那么,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您最担心的是什么?”

“我最担心的,是有人打着乡村振兴的旗号,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甚至贪污挪用。”朱武顿了顿,“所以我反复强调,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资金监管体系,做到阳光操作、透明运行。”

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不少群众纷纷打电话到县纪委咨询资金使用情况,也有不少人提出建议和意见。

当晚,朱武接到省委组织部来电,部长亲自打来电话:“朱武同志,你在青阳的工作做得不错,特别是资金监管这块,很有借鉴意义。省委打算把你这方面的经验整理成材料,在全省推广。”

朱武谦逊地说:“感谢领导肯定,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挂断电话后,他站在窗前,久久未语。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一周,朱武几乎每天都在奔波中度过。他先后走访了黄岭村、白水乡、三岔沟等地,实地查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听取群众反馈,调整优化实施方案。

一天傍晚,他回到县委大院时,发现门口站着一群人,手里举着横幅,上面写着“感谢党和政府关心农民生活”“朱书记是我们心中的好书记”。

原来,这是黄岭村村民自发组织的感谢团。他们带来了自家种的蔬菜和土鸡,说是送给县委食堂改善伙食。

朱武感动不已,连忙上前迎接:“大家辛苦了,快请进!”

一位年长的大叔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书记,自从您来了以后,我们村变化太大了,路修好了,电通了,水干净了,连孩子上学都方便了。我们全村人都感激您!”

朱武眼眶有些湿润:“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大家过得好,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村民们围着他,七嘴八舌地讲述着村里的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一刻,朱武仿佛看到了自己奋斗的意义。

夜深人静,他又一次坐在办公室里,翻开笔记本,写下一句话:

**权力是用来为民谋福的,不是用来谋私的。**

窗外,月光如洗,洒在大地上,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朱武回到办公室时已是深夜,窗外的月光洒在办公桌上,映出他略显疲惫的脸庞。他坐在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已经凉透的茶。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李晓明发来的信息:“书记,住建局今天下午完成了黄岭村污水处理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下周可以进场施工。”

朱武点了点头,回复了一个“好”字,随后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这一天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从早到晚几乎没有停歇。可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工作才刚刚拉开序幕。

第二天一早,朱武准时出现在县委会议室,主持召开了“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一开始,他就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财政局局长刘文涛率先发言:“目前第一期到账资金为6000万元,按照省里的要求,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80%的资金拨付。但问题是,基层项目申报流程复杂,审核周期长,容易造成资金滞留。”

审计办主任张伟接着说:“还有一个风险点,就是部分乡镇存在‘先干后报’的现象,甚至有个别项目还未立项就已开工,这给后续监管带来很大难度。”

“所以我们要建立一套快速响应机制。”朱武接过话题,“我建议设立一个由县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合审批小组,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同时,所有项目必须做到‘三同步’:立项同步公示、施工同步监督、验收同步审计。”

“那具体怎么操作?”发改局局长王志远问。

“很简单。”朱武翻开手头的文件,“一是实行‘项目预审制’,由各乡镇提前报送项目意向,经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评估可行性后再正式立项;二是推行‘线上审批’,依托政务云平台实现电子化申报、审核和备案,减少人为干预;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凡因审核不严导致资金流失的,一律严肃追责。”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资金使用与监管方案。会后,朱武又召集了纪委、财政、审计、农办等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项推进会,部署具体落实工作。

当天下午,朱武前往白水乡调研冷链物流中心建设情况。白水乡党委书记李军陪同介绍:“这个项目预算1800万,主要用于建设恒温仓储库、冷藏运输车调度中心以及配套电力设施。目前已经完成选址,预计下个月底就能动工。”

朱武走到规划图前,仔细查看了一会儿,问道:“电力供应有没有保障?冷链系统对供电稳定性要求很高。”

“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李军答道,“我们已经和供电公司协调,近期将进行线路改造升级,确保项目用电无忧。”

“很好。”朱武满意地点了点头,“另外,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引入社会资本?比如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共建共营,既能减轻财政压力,又能提升运营效率。”

“有这个打算。”李军回答,“我们正准备联系几家物流企业和电商公司,看看他们是否有投资意愿。”

“那就抓紧推进。”朱武叮嘱道,“如果需要支持,可以直接找我。”

调研结束后,朱武又马不停蹄赶往三岔沟,参加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村民座谈会。

村委会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各自的想法和担忧。

一位中年妇女站起来说:“朱书记,我们村现在游客越来越多了,但住宿条件太差,很多人来了只能转一圈就走了。听说这次要建民宿,是真的吗?”

“是真的。”朱武笑着点头,“而且我们计划采用装配式建筑,既环保又高效。第一批十栋民宿将在年底前建成,届时能提供至少50间客房。”

“那能不能优先安排本地人就业?”另一位村民插话。

“当然可以。”朱武回答,“我们已经在培训本地村民学习旅游服务、餐饮接待等技能,未来这些岗位都会优先考虑本地居民。”

“那我们就放心了。”村民们纷纷表示支持。

夜幕降临,座谈会结束,朱武站在村委会门口,望着远处群山连绵,心中却并不轻松。他知道,这些项目看似美好,但执行过程中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而他作为县委书记,肩上的担子只会越来越重。

回程的路上,李晓明轻声说道:“书记,这两天您几乎没怎么休息,要不要调整一下节奏?”

朱武笑了笑:“不行啊,时间不等人。咱们青阳要发展,就必须抢在别人前面。我累一点没关系,只要老百姓能真正受益,一切都值得。”

车内陷入短暂沉默,只有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

朱武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心中默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条路,我走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