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 第1244章 强闯唐氏总部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第1244章 强闯唐氏总部

簡繁轉換
作者:任语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8 15:00:22 来源:源1

车子直接朝着大门口的人群冲了过去,这样的一幕让人完全不敢相信,而且还是省公安厅的车子。

祁伟这时忍不住的喊出来,“李威,你疯了,知道是什么后果吗?”

这样的举动只能用疯狂来形容,公然开车撞人,不计后果,在祁伟眼里,此刻的李威完全失去了理智,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祁伟真的后悔,不应该和李威这样的疯子一起行动。

这个时候祁伟才想明白,以李威重情重义的性格为什么不去医院看望受伤的大力,这明显就不正常,当......

朱远航站在县委大院的台阶上,望着远处初春融雪的山峦,心中却并未因冬去春来而感到轻松。刚刚过去的灾后重建工作虽已基本完成,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却接踵而至。

首先是安置点群众的情绪波动。由于部分村庄损毁严重,短期内无法恢复原址居住,许多村民被集中安置在县城边缘新建的临时过渡房中。虽然基础设施齐全,生活保障到位,但仍有不少人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和不满情绪。

“书记,乌尔其乡那边又有十几户人家提出要搬回老屋。”秘书小陈递上一份简报,“他们说住在这里像坐牢,天天盯着水泥墙,心里发慌。”

朱远航接过简报,眉头微皱:“他们不是已经签了安置协议吗?怎么又反悔了?”

“主要是心理上的落差。”小陈解释道,“原来住在村里,种地、放羊、赶集都自由,现在每天得走几公里才能到集市,孩子上学也得重新安排。再加上有些人家里还有老人没迁出来,总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

朱远航沉思片刻,点头道:“这样,你通知一下民政、教育、公安这几个部门的负责人,明天上午十点,我们去乌尔其乡看看。”

第二天一早,朱远航带着调研组再次来到乌尔其乡。他没有直接前往临时安置点,而是先走访了几户仍在原村居住的老人。

一位叫艾买提?阿不都拉的老汉坐在自家门前晒太阳,见朱远航来了,连忙起身打招呼。

“老哥,你们为什么不搬下来?”朱远航拉着凳子坐下,语气平和地问。

“我这把年纪了,哪都不想去。”艾买提摆摆手,“再说我家羊圈还没修好,孙子也在村小学念书,搬下去还得重新适应。”

朱远航听后点点头,随即转向随行的民政局长:“我们要尊重群众意愿,不能搞‘一刀切’。对于愿意留下的,要在原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供水、供电、医疗这些方面。”

回到安置点后,朱远航召集当地干部开了个现场会。

“群众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我们的政策也要有弹性。”他开门见山地说,“不能光想着把人集中起来就万事大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安心、顺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我建议,在现有安置点基础上,增设几个小型社区服务站,提供日常购物、医疗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同时,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走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会议结束时,已是傍晚。朱远航临走前特意叮嘱李倩:“你负责牵头这项工作,一个月内拿出具体方案,我要看到变化。”

李倩郑重地点了点头。

几天后,皮山县委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灾后安置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安置策略,确保群众真正安居乐业。

与此同时,一场新的挑战正悄然逼近。

进入三月,随着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加速,加之前期降雨量偏多,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次生灾害隐患。尤其是位于山区的库勒克乡,地质结构复杂,滑坡风险极高。

“书记,库勒克乡今天早上发生了一起小规模滑坡,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应急管理局局长王强紧急汇报,“但我们发现,该区域地下水位明显上升,土质松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朱远航听完后果断下令:“立即启动三级预警机制,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地质评估,并通知周边群众做好转移准备。”

当天下午,朱远航亲自带队前往库勒克乡实地查看灾情。他冒着细雨,踏着泥泞山路深入滑坡区域,仔细观察地质变化情况。

“这里必须尽快设立警戒线。”他对身旁的交通局负责人说道,“同时,协调施工单位,优先修复通往外界的道路,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晚上,他在乡政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下一步应对措施。

“我们不能等灾难发生了才被动应对。”他在会上强调,“要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实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

他还特别指出:“每个重点区域都要配备一支应急小分队,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在第一时间组织群众撤离。”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决定成立“皮山县地质灾害防控专项工作组”,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全面统筹相关工作。

与此同时,一项更深层次的改革也在悄然酝酿。

随着基层治理机制不断完善,朱远航意识到,仅仅依靠行政手段远远不够,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构建更加系统、科学的治理体系。

“我们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以人为本,二是依法依规。”他在一次常委会上明确提出,“要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让每一项制度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为此,他专门召见县司法局局长:“我希望你们能牵头起草一份《皮山县基层治理条例》,涵盖网格管理、群众参与、监督问责等多个方面,明年上半年务必出台。”

“这个任务很重。”司法局长有些为难,“我们缺乏相关经验,恐怕难以短时间内完成。”

“那就边学边干。”朱远航语气坚定,“我们可以借鉴外地先进做法,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创新。关键是要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体系。”

几个月后,《皮山县基层治理条例(草案)》正式提交人大审议。这部条例不仅涵盖了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还首次将“群众满意度”纳入干部考核体系,成为全国首个将民意测评写入地方法规的县级单位。

这一举措在全区乃至全国引起广泛关注,不少媒体纷纷报道,称皮山经验正在为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出一条新路。

然而,朱远航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这一年夏天,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召开全省干部工作会议,邀请朱远航作为典型代表发言。

在大会上,他以《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为题,系统介绍了皮山近年来在基层治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始终坚持一个理念??人民不是被管理者,而是治理主体。”他在讲话中强调,“只有让群众真正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他的发言赢得了热烈掌声,许多兄弟市县纷纷表示希望前来学习取经。

但就在大会结束后不久,一封匿名举报信却悄然送到了自治区纪委。

信中指控朱远航在干部选拔中存在“任人唯亲”、“违规提拔”等问题,甚至点名张涛、李倩等人,质疑他们的晋升程序是否合规。

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波,朱远航没有惊慌,而是第一时间向组织作出说明,并主动接受调查。

“我相信组织,也相信自己。”他在全县干部大会上表态,“这些年,我们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所有干部的提拔都是经过严格考察、集体决策的。”

随后,自治区纪委派出调查组进驻皮山,对相关情况进行全面核查。

调查期间,朱远航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继续推进各项工作。他坚信,清者自清,时间会给出答案。

三个月后,调查结果出炉:举报内容无实证,所有干部提拔均符合规定,流程合法合规。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而朱远航的威望反而更高了。

年底,自治区党委决定将皮山列为“全区基层治理示范县”,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皮山经验。

站在年终总结大会的讲台上,朱远航望着台下熟悉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

“同志们,过去一年,我们经历了风雨,也收获了成长。”他缓缓说道,“但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只要我们心中装着人民,脚下就有力量。”

掌声雷动中,朱远航望向窗外。夜色渐深,县委大楼灯火通明,映照着他那张坚毅的脸庞。

他知道,未来的路依旧漫长,但他已无所畏惧。

因为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