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 第1245章 逼她出手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第1245章 逼她出手

簡繁轉換
作者:任语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8 15:00:22 来源:源1

李威也不想难为一个女人,作为男人,这样做确实丢脸,但是直觉告诉他,这个女人绝对不简单。

唐明军刚刚被抓,她就直接掌控了唐氏集团,一个如此年轻的女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手段可想而知,就在李威抓住她的手腕的时候,虽然没有反抗,但是手腕依然本能的做出了回应,这种回应和普通人明显不同,虽然只是一瞬间,还是被李威捕捉到,这一次的他的手抓向女人的肩膀,只要抓住她的衣服用力一扯,藏在衣服里的秘密自然就会暴露。

朱远航坐在县委办公室的椅子上,窗外是初春料峭的夜色,寒风呼啸着掠过楼顶,仿佛在提醒他,又一个不眠之夜即将开始。桌上摊开的是一份关于全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汇报材料,字里行间透露出基层治理的复杂与艰巨。

“书记,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那边刚刚传来消息,说我们县的土地确权进度排在全地区倒数第三。”秘书小陈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朱远航抬起头,目光沉静地看向小陈:“具体问题出在哪里?”

“主要是部分乡镇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宅基地权属不清、承包地边界纠纷等。”小陈一边翻看资料一边回答,“有些村民甚至因为几十年前的地界划分问题闹到乡政府门口。”

朱远航听后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灯火稀疏的街道,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土地问题从来不只是简单的面积和归属之争,背后往往牵涉家族恩怨、历史纠葛,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这样,你明天一早安排一下,我亲自下去走一圈。”朱远航转身说道,“先去几个矛盾突出的村,听听群众的意见。”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透,朱远航就带着调研组出发了。第一站是位于西部边缘的托克逊村,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近年来因土地确权引发的纠纷不断。

村支书热情接待了他们,但在座谈过程中,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农突然闯进会议室,手里还拿着一份泛黄的旧地契。

“朱书记,您得为我们主持公道啊!”老农情绪激动地说,“我家这块地,祖祖辈辈都种了几十年,现在村里说要重新丈量,说是属于集体用地,这不是要把我们赶出去吗?”

朱远航示意众人安静,然后请老人坐下,耐心地听他说完来龙去脉。

原来,这位名叫马德贵的老人一家五口人,多年来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耕作,但因为当时没有正式的土地证,如今确权时被认定为无合法依据,面临收回的风险。

“您有没有当时的土地分配记录或者公社时期的证明?”朱远航问道。

“有是有,可都在那场洪灾里冲走了。”老人叹气道,“那时候房子塌了,好多东西都没保住。”

朱远航点点头,随即转向随行的自然资源局负责人:“我们要尊重历史事实,不能因为资料缺失就否定农民的实际耕作权益。”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补充道:“对于这类情况,可以考虑通过村委会出具证明、邻村见证等方式进行核实,确保确权工作既依法依规,又体现公平公正。”

当天下午,朱远航又走访了另外两个村,发现类似的问题并非个案,不少村民对确权流程感到困惑甚至抵触,担心自己的土地会被收走。

回到县城已是傍晚,朱远航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召开了紧急会议。

“同志们,土地确权不是冷冰冰的技术活,而是一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政治任务。”他在会上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依法依规推进,又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历史贡献。”

他环视全场,语气严肃:“从下周开始,全县范围内开展‘确权入户’专项行动,每个乡镇都要组织专门的工作队,深入农户家中,现场办公,现场答疑,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他还特别强调:“对于争议较大的地块,必须由村委会、村民代表、法律专家共同组成调解小组,形成共识后再进行确权登记。”

会议结束后,朱远航特意留下李倩:“这项工作交给你牵头,一个月内我要看到明显成效。”

“明白。”李倩点头应下,眼神中透着坚定。

几天后,《皮山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专项工作方案》正式下发,明确了以“尊重历史、依法依规、群众参与”为核心的三大原则,并设立了“土地确权信访接待日”,每周由县级领导轮流接访,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

与此同时,一场更深层次的思考也在朱远航心中悄然展开。

他意识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如何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同时,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与高效利用,成为摆在面前的新挑战。

于是,在一次常委会上,朱远航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我建议,我们可以在全县试点推行‘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平台’,鼓励农户将闲置土地集中流转给农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

这一提议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有人支持,也有人提出质疑。

“如果农民把地租出去了,以后还能不能收回?”一位常委提出疑问。

“当然能。”朱远航回应道,“平台设立之初就必须明确合同条款,规定流转期限、用途限制、违约责任等,确保农民权益不受侵害。”

最终,经过反复论证,县委决定先行在三个基础较好的乡镇开展试点,并邀请自治区农业经济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

几个月后,皮山县首个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正式挂牌运营,首批签约项目涉及耕地面积超过两千亩,预计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带来上百万元的稳定收入。

这一创新举措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自治区党委专门派出调研组前来考察,并将其列为全区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之一。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之时,一封来自省纪委监委的函件却让整个县委班子陷入短暂的紧张。

信中指出,有群众举报皮山县在土地确权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暗箱操作”等问题,要求立即自查并提交报告。

面对突如其来的调查,朱远航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专项自查工作组,全面梳理土地确权相关档案资料,并主动接受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

“我们不怕查,就怕群众不满意。”他在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公开透明、依法依规,就不怕任何风吹雨打。”

随后的一个月里,调查组深入各乡镇,调阅大量档案,走访数百户农户,最终得出结论:皮山县确权工作总体规范有序,未发现系统性违规行为,个别问题已督促整改到位。

风波过后,皮山经验再次赢得上级肯定,成为全国土地改革试点中的亮点案例。

年底,朱远航受邀参加全国乡村振兴论坛,并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激活土地要素,赋能乡村振兴》的主题发言,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站在讲台上,朱远航望向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

他知道,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但他从未后悔。

因为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一名干部,肩上的责任,就是为人民服务。

朱远航坐在办公室里,望着桌上摊开的材料,眉头紧锁。皮山县的经济发展虽已步入正轨,但财政收入的增长仍显乏力。尤其是在灾后重建和基层治理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资金压力日益凸显。

“书记,这是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政收支报表。”秘书小陈递上一份文件,“目前来看,税收增长低于预期,特别是工业税源这块,几乎没有起色。”

朱远航接过报表,仔细翻阅着数据,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县底子薄,产业基础弱,靠传统农业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想办法引进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建议,我们可以重点扶持本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小陈提议道,“比如红枣、核桃这些特色产业,如果能形成产业链,不仅能带动就业,还能增加税收。”

朱远航点点头:“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我们不能只盯着农产品加工,还要考虑如何吸引外来投资,培育新兴产业。”

第二天一早,朱远航便召集发改、工信、招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

“当前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他在会上开门见山地说,“要围绕本地资源优势,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政策,同时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补充道:“我们要打造一个‘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生态,真正把服务做到企业心坎上。”

会后,县委迅速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品牌建设。

与此同时,朱远航亲自带队前往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在一次与某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座谈会上,朱远航详细介绍了皮山的区位优势、政策支持以及劳动力资源情况。

“我们不仅有充足的原材料供应,还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他诚恳地说道,“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支务实高效的政务服务团队,可以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代办服务。”

企业负责人听后频频点头,当场表示将尽快派人赴皮山实地考察,并计划在该县设立分厂。

这一消息传来,全县上下一片振奋。

然而,就在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环保风暴却让皮山陷入被动。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通报称,皮山县部分工业园区存在废气排放超标问题,要求限期整改。

“书记,这次环保督察组来势汹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环保局长王伟一脸凝重地汇报,“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项目审批,还可能被追责问责。”

朱远航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召开紧急会议。

“环保问题不是小事,是底线红线。”他在会上严肃指出,“我们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确保所有问题彻底整改到位。”

他随即作出部署:一是立即组织专项检查组,对全县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全面排查;二是责令存在问题的企业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一律停产整顿;三是加强日常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几天后,朱远航亲自带队深入工业园区,现场督导整改工作。

“你们这家企业的废气净化设备什么时候才能安装完毕?”他指着一台尚未启用的环保设施问道。

“预计下周就能调试完成。”企业负责人小心翼翼地回答。

“不行,必须提前!”朱远航语气严厉,“如果因为你们的原因导致整个园区被挂牌督办,后果你们承担得起吗?”

最终,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所有问题企业均按时完成整改,顺利通过自治区环保督察组的复查。

这场环保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也给朱远航敲响了警钟。

他意识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态保护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于是,在随后召开的常委会上,朱远航提出一个新的构想:“我建议,我们可以在全县推行‘绿色发展指数’考核体系,把生态环境质量纳入干部政绩评价体系。”

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同。

“我们要让每一位干部都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朱远航语重心长地说,“保护环境不是负担,而是责任,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

几个月后,皮山县正式实施“绿色发展指数”考核办法,成为全地区首个将生态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的县级单位。

这一创新做法再次引发广泛关注,不少兄弟市县纷纷前来学习取经。

而朱远航也深知,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

但他始终坚信,只要心中装着人民,脚下就有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