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鸿山折玉 > 分卷阅读30

鸿山折玉 分卷阅读30

簡繁轉換
作者:戏文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19 23:26:3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好奇:“何物?”

承福默了默:“太子旧物。”

其实太子自己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就剩这一个匣子而已,内中装着几件妇人的金钏步摇,与一把纨扇,这是太子生母端敏皇后的遗物。

从前太子就住在这里。

只是那时它并不叫朝德宫,而叫鹤桓宫。桂鸿山当初攻破内城,听人说这是太子居所,便率先践踏了此处,却没想到满殿清朴萧索,全然不像帝王居处。处处绣帘素净,惟有风拂时才隐隐能见游龙在薄如蝉翼的帘上若隐若现,足见绣工之精巧。

一众萧索间,只有后殿梁上垂落一条明黄的长帛,成为唯一鲜亮夺目的颜色;上面斗大的墨字潦草写就,走笔间毛刺频生,力透黄帛,墨迹竟洇去了背面,笔划里仿佛透出执笔者无尽无竭的哀恨,犹如虽死难瞑的遗言:

“留宫与你勿毁宗庙”

有那么一个瞬间,他很难想象这八个字是出自那个十六岁的旻太子之手。

搜便阖宫,桂鸿山却只找到满室的书卷奏本,堆叠案牍足有一尺来高。案头琉璃盏内灯油耗尽,足见得天亮前依然是在挑灯处理政务。太子不见踪迹。

找不到人,桂鸿山盛怒之下一把火烧了那条黄帛,火势虽然不大,后殿梁栋到底是遭了殃,一些物件也在那火中付之一炬。

桂鸿山后来又命工匠加急翻修,换了陈设,而后才住进来。

……

刘安对这些始末知道的并不详细,他去报了桂鸿山。桂鸿山沉吟片刻,还是吩咐就按照太子旧时的习惯来吧。

“把承福那里太子的旧物也收了,晚些朕要一一看过。”临行时桂鸿山道。

桂鸿山借口朝臣觐见离开,让燕琅玉自行传膳。

伺候太子衣饰的宫婢换了新人,刚好在这时进来。她们在承福的指点中服侍着燕琅玉。燕琅玉反应平平,只是极自然地平展双手,由她们动作。注意到他的目光,燕琅玉抬起眼睛,狭长的眼尾扫过桂鸿山的面目,似笑非笑,对他说:

“你先出去。”

桂鸿山表面是走了,实则绕过明堂,又敛息折返。

透过窗棂上两道薄薄的金绢,他向内窥视——

燕琅玉在三个宫婢的忙碌中正在更衣。

日头已经高升,金光入殿,照在燕琅玉身上,顿时满身华彩簇拥着一张如玉的容颜,满面清贵疏离。桂鸿山想象着,旧时太子还在这里住着的时候,该是什么模样?

周围那么静,桂鸿山只听到自己的呼吸,愈发急促,仿佛周身血液汇聚于顶。

他在紧张,紧张燕琅玉会不会在这一瞬猛地清醒、想起所有事!可他又有种暗自的欢喜……

他在欢喜什么呢,他自己也不知道。

--------------------

——

太子后文是会当皇帝的

(被大家看透了属于是)

第28章暖玉06温慰

========================

梁青从牢里出来了这几日,桂鸿山也有恩典下来,让太医去他府上为他看脉,又拨了不少名贵药材。今日他来到煖阁觐见,比前几日气色好了不少,显出点儿矍铄精神。

新皇从正殿来,受了他一拜后撩衣坐下,免他礼,又叫人赐茶。

“昨日朕遍阅邸报。韩歧一部整兵待发。起初三五万精骑而已,短短两月,各方投靠,麾下竟汇聚了三十万前旻军旧部。”桂鸿山一顿,“有何良策,先生请讲。”

议事刚开始,桂鸿山没被激惹时保有着一些风度。

虽然桂鸿山对自己从凉关带来的亲信严苛无比,但眼下用人之际,他对前朝愿意归降的朝臣倒也平心静气。前者中有不少是兵痞氓将,而后者多是儒臣。指望前者浴血杀敌是可以,指望他们治国是肯定不行。

局势不容乐观,梁青眉头紧锁,眉上皱纹更深。

桂鸿山主动提出:

“自朕去年北伐之后,北鞑各部虽稍有休整,但虎视眈眈,随时有叩关进犯的可能。九边军纪荒弛,东北更有御虏缺口。南伐收复,迫在眉睫。否则内忧外患,两方掣肘,朝廷不稳。”

他的大宁会再一次面临和燕旻朝廷一样的结局。

梁青听到这里,终于抬起头,一针见血道:

“不过皇上眼下的确要解决军饷的问题。”

桂鸿山移动视线望向他。

梁青:“数十万雄师,开销甚大。韩歧一部割据淮南,特别是江浙一带,那本是朝廷赋税重地,如今落入其手,国库空虚比从前更甚。皇上才取天下,也需休兵养民。粮草辎重不足,后方不济,不宜大动干戈。”

“更何况,”梁青观察着桂鸿山的脸色,试探地说,“韩歧的‘讨贼’檄文传至各处,称皇上得国不正……”

讲到这里,梁青顿了顿。

桂鸿山面色如常。

梁青才继续说:

“……幽禁皇太子。”

这时,桂鸿山微微眯起眼睛,神色不可捉摸。

旋即他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

“朕即便让太子称帝临朝又如何?韩歧一样会说朕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此讨伐。”

梁青:“韩歧没有自立为帝,而是扶了前旻帝侄辈称‘监国南王’。不管大权在谁手中,淮南江山到底姓燕,这便是正统。是他如今在南方一呼百应的原因。”

桂鸿山一时沉默不语。

隔了许久,桂鸿山阴沉沉道:

“梁青,你几次三番提醒朕‘正统’,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梁青这回只是缄默。

桂鸿山凉森森地道:“韩歧不要指望朕可以像前太子一样,任他蒙蔽摆布。”

这时,梁青辗转几番,再度开口了:

“难道,皇上真的以为前太子当初是‘受他蒙蔽’吗?”

老人话末余音嘶哑,被空荡荡的殿阁拉长。

桂鸿山掀起眼睛,目光投向梁青,“此话怎讲。”

梁青:

“权宜之计。”

“他暗中得知韩歧除去明面上朝廷供养的三万精骑,另还蓄养着数万私兵。桂家能自立为王,韩家当然也能。”

“彼时桂军已经兵变起事,凉川大乱。若还不能稳住韩歧,恐怕早已裂国分疆。”

桂鸿山口气中满是讥讽:“他这么看重韩歧?”

梁青深深叹气:

“不单是韩歧。前太子尤其看重各边封疆大吏与镇关督帅。四年前,听闻桂朔死在狱中,震惊异常。可当他奏请先帝为桂朔平反时,桂军已经焚旗兵变,一切为时已晚。此事便搁置了。”

“奏请平反?”桂鸿山将信将疑,“他那年只有十二岁。”

梁青:

“有卷宗可查。”

“前太子少年临朝,心机远胜先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