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180章 真送女以求和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180章 真送女以求和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8:4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80章真送女以求和

萧勃迭和左企弓一离开斋宫,就马不停蹄地回到了燕京城。

进城后,他们也顾不上休息,就连忙入宫禀奏。

见到耶律延禧君臣之后,在宋军军营中待了多日的萧勃迭,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宋军列阵似铜墙,冲锋若奔雷。行止划一犹臂驱指,攻守呼应似鱼贯渊。令出即行绝无懈怠,赴汤蹈火浑不畏死。白刃相接时,喊杀声震彻云霄,方阵稳固如山岳,虎狼之师,恰似狂潮荡涤,势不可挡!」

顿了顿,萧勃迭又说:「宋军还有众多利器,神臂弓丶轰天雷丶虎蹲炮丶炸药包,不论交战,还是攻城,皆无往不利,此前数城皆未挡住两个时辰便被其攻破,可见一斑。」

接着,萧勃迭总结道:「宋军不可敌也,我大辽势若垒卵。」

萧勃迭这一席话让耶律延禧君臣大感震惊。

萧奉先在一旁附和:「宋军之势的确雄盛,未可轻易抵挡,宜从速许之,不可缓也。」

倒是左企弓这个汉儿,劝耶律延禧君臣三思道:「宋主索要历年岁币,方可谈议和之事,其数额何其庞大,我大辽岂能尽予之?」

这一百来年,靠着赵宋王朝给的岁币,辽国的国库充实,贵族生活奢靡。

不说别人,只说刚刚过世的辽道宗耶律洪基。

他在位时多次进行迎置佛骨丶饭僧丶建造佛寺等活动,大康四年就饭僧达三十六万之多。

他还广建寺庙,房山石经的续刻和《契丹藏》的雕造也在其任内完成。

这些活动需要大量的人力丶物力和财力。

要是没有赵宋王朝年年纳贡丶岁岁来朝给的岁币,他能干成这麽多费钱的事?

如今,赵俣要将这麽多钱给要回去,这可麻烦了。

2000万两银,3000万两绢,让他们怎麽还,拿什麽还?

耶律延禧问非得把他留在这里的萧常哥丶耶律和鲁斡等主战派:「宋主索要巨额岁币,何以应对?」

这岁币本来就是辽国趁着自家势大或者占据优势时讹诈赵宋王朝的,如今形势逆转,赵宋王朝势大了,不,是把他们全都困在一城之中了,索要这麽多年被他们勒索的钱帛,有毛病吗?

没毛病。

许你辽国做初一,就许人家赵宋王朝做十五。

更何况,赵宋王朝现在还只是要回自己的钱帛。

这事就算是打到天边去,也不能说赵俣无礼。

再加上,萧常哥丶耶律和鲁斡等主战派现在也没有什麽太好的办法。

所以,萧常哥丶耶律和鲁斡等主战派全都沉默不语。

萧奉先对萧勃迭所说的深信不疑,他说:「今宋军已兵临城下,而我城内守军不足,唯有议和方能保社稷江山,不如先答应他们,只是数目太大,可考虑答应给金一百万两,银二百万两,绢如银之数。」

萧奉先的提议很对耶律延禧的心思,关键耶律延禧不愿也不敢冒险抵抗,他只想保住社稷江山,保住他们契丹的天下,所以,他点点头,表示认可萧奉先所说的。

这时,萧奉先提醒耶律延禧:「宋使还被我朝扣押,宜速请出安抚,以化解两家仇怨。」

耶律延禧心里「咯噔」一声,他终于想起那个敢当着他的面大放厥词的林摅了。

耶律延禧忙说:「速请林大使。」

萧常哥在一旁提醒道:「陛下乃一国之主,岂可亲见林摅这狂妄之辈?」

经过萧常哥的提醒,本来就畏惧林摅的耶律延禧,正好就坡下驴,让萧奉先代替他去安抚林摅等人。

萧奉先下去了之后,耶律延禧问萧常哥丶耶律和鲁斡等:「可还有他法?」

这回,就连萧常哥都不得不说:「事无可奈何,只能先委曲求全,以待援军。」

选择与赵俣议和,就意味着朝廷必须付出沉重的财产代价。

对此,耶律延禧君臣心里很清楚。

在大臣萧三宝奴的建议下,耶律延禧决定带头节衣缩食,他下诏说,因宋军入侵,自今日起,他要避正殿丶减常膳。

那边,萧奉先又送礼丶又说好话丶又赔礼道歉,才说服林摅等人于明日带着辽使回去面圣。

不想,当晚宋军就对燕京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宋军猛烈攻城,他们以投降赵宋王朝的辽人充当先锋。

这些辽人为了活命,拼命往城墙上射箭。他们箭发如雨,射入城壁上,如同刺猬毛一样。

宋军又用巨弩车丶床弩丶虎蹲炮丶投石机丶神臂弓等轰击城壁。

大如磨盘的炮弹不时落在城上,不少楼橹被摧毁。

那世弩车和床弩所用箭以木为杆,铁片为翎,号称「一枪三剑箭」。这种箭实际上是一支带翎的枪(矛),破坏力很强。床弩又可射出「踏橛箭」,使之成排地钉在夯土城墙上,攻城者可藉以攀缘登城。

虎蹲炮威力虽然不大,但发射的全都是散弹,对甲胄不全的辽人很有杀伤力。

最可怕的还是炸药包。

那黑乎乎丶沉甸甸的包裹里,藏着足以撼动城墙丶撕裂防御的恐怖力量。每当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响起,伴随着滚滚浓烟与四溅的碎石,城墙的某一处便会出现裂痕,乃至深坑,如果不是燕京城够坚固,早就被轰塌了。

没有人怀疑,说不准某个时刻,就会有一段城墙轰然倒塌,然后如潮水一般的宋军就会杀进来,血洗燕京城。

这吓得辽军一刻也不敢松懈,他们拼了命地抵御宋军的攻击。

而宋军将士,也趁着这样的攻势,呐喊着,蜂拥杀上城楼,试图在这生死缝隙间撕开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就在燕京的城墙到达极限,辽军快要绝望之际,天亮了!!!

守卫燕京城中的辽军喜极而泣。

相反,之前占尽优势的宋军,则失望不已。

黑夜的黑暗环境为攻方提供了天然的掩护,攻方可以利用夜色隐藏行动,悄悄接近敌方阵地,降低被发现的概率,达成突袭的效果。

黑夜还会给守方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增加其心理压力,影响其判断和反应能力。同时,攻方在暗处更具心理优势,更敢于大胆行动。

另外,黑夜通常是守方警惕性相对较低的时候,攻方选择在此时发动进攻,能够打乱守方的日常防御节奏,使守方在慌乱中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而白天光线充足,守方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攻方的行动,及时发现攻方的进攻方向丶兵力部署等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御布置,有效组织火力进行反击。

还有,大多数武器装备在白天的使用效果更好,守方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种观察设备丶火力装备等,发挥其最大效能。

白天也便于守方各作战单位之间进行沟通丶协同和配合,能够更准确地执行防御任务,相互支援和策应,形成较为紧密的防御体系。

总之,因为天亮了,燕京城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但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宋军的攻势太凶猛了,只要再进入黑夜,燕京城十有**就会被攻破。

这几乎已经成了燕京城中之人的共识。

不只燕京城中之人,宋军也换了一批人继续攻城。

只不过,宋军在白天时攻城,并没有晚上那麽凶猛,他们只是防止辽军破坏壕桥,修复被宋军攻坏的城墙,明显是准备将之前的战果保留到今天晚上,然后继续攻打燕京城。

对此,耶律延禧召开紧急会议。

会上,已经被耶律延禧升为北院枢密使的萧奉先语气严肃地说:「绝不可教宋军再攻城了,不然我燕京城必破,恁地时,陛下危矣,我大辽危矣,城中上下或皆被宋军所洗,今已到我大辽生死存亡之际。」

这回,没有人反对萧奉先所说的,他们也都看出来了,现在辽国真的很危险,稍有不慎,不说亡国,但他们这一城人多半要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最⊥新⊥小⊥说⊥在⊥⊥⊥首⊥发!

耶律延禧很恐惧地问:「如何才能保全我大辽?」

见别人都不说话,萧奉先说:「唯有议和。」

这其实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条路,问题是,宋军都已经快打破燕京城了,只要城破,想要什麽,宋军都可以自取,何必脱裤子放屁,在这种情况下,再跟辽国议和,多此一举?

耶律延禧问:「宋主若不愿和,为之奈何?」

萧奉先说:「臣见过宋主,非暴虐之人,只要我大辽表示出诚意,多送金银绢帛丶美人,再讲明,与西夏结盟,出兵威胁南朝,乃陛下受人蛊惑,非圣意,或可保全我大辽宗庙社稷。」

萧奉先此言一出,萧常哥丶耶律和鲁斡等主战派的脸色立即就变得很不好看。他们觉得,萧奉先这是在含沙射影他们。

耶律延禧也看向萧常哥丶耶律和鲁斡等主战派,仿佛在说:「要不是你们误朕,我大辽何至于如此?」

萧常哥丶耶律和鲁斡等主战派实在是无言以对。他们是真没想到,宋军这麽厉害,又或许据城而守这套战法,并不适合他们胡人,他们应该用老祖宗留下的野战之法与宋军交战,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立于不败之地。

耶律延禧收回目光,看向萧奉先,情真意切地说:「全靠爱卿斡旋。」

萧奉先一拜在地:「此臣子本分。」

接下来,萧奉先主张,立即向全城的达官贵胄丶士绅望族丶豪门大户说明利害关系,向他们借金银绢帛,越多越好,另外赶紧给赵俣准备三百位各族美人,记住一定得是处女,还不能是汉族的,免得适得其反。

见此,虽然萧常哥丶耶律和鲁斡等主战派看不惯,但也没有别的可以保全燕京城办法的他们,也只能是听之任之,他们心想:「暂时委曲求全也好,等我四方勤王之师云集城下之后,再做进一步打算。」

稍后,萧奉先又独自一人去见耶律延禧,说道:「陛下还需舍得一人。」

耶律延禧问:「何人?」

萧奉先悠悠地说:「文妃。」

耶律延禧一惊!他没想到,萧奉先竟然想让他将萧瑟瑟送给赵俣求和。

耶律延禧想起他跟萧瑟瑟的过往,心中升起一丝不舍。

是。

耶律延禧恨萧瑟瑟让他落到如此境地。

可他毕竟曾经深深地爱过萧瑟瑟。

这让他将萧瑟瑟拱手让给赵俣,他这心里难免一揪。

再者,作为一个皇帝,把自己的女人送给别的皇帝,还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他面子上也过不去。

关键,萧瑟瑟腹中还有他的孩子。

所以,耶律延禧很犹豫地说:「非如此不可?」

其实也不是非如此不可,但萧奉先早就想除掉萧瑟瑟这个他们兄妹的巨大威胁,如今又是天赐良机,他当然得努力一把了,所以他说:「若不给宋主交代,宋主以何为缘由放过我大辽?」

耶律延禧顿时哑口无言。他一想也是,如果不给赵俣找好台阶,就算赵俣有心放过他,也没有藉口。

想了想,耶律延禧问:「以她人代之,可否?」

萧奉先摇摇头:「胡睹姑之辈见过文妃,若宋主知晓我大辽骗他,必发雷霆之怒,届时……」

耶律延禧知道,帝王一怒,伏尸百万,可不能将赵俣激怒了。

犹豫再三,耶律延禧问:「送文妃头颅,可否?」

其实,这样也已经达成萧奉先的目的了,而且送萧瑟瑟的人头,是最稳妥的,省得萧瑟瑟不死,再搞出什麽事来。

可送萧瑟瑟的人头,萧奉先是满意了,但他不知道赵俣会不会满意?

毕竟,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来看,肯定更想要一个活着的美人,尤其是敌人的女人,而不是一颗冰冷的人头。

而且,萧瑟瑟曾经可是有「辽国第一美人」之称,活着的她,肯定比死了的她,更能消除赵俣的怒火。

关键,他们辽国,送去一个女人的头颅,就想把联合西夏挑衅赵宋王朝的责任推脱得一乾二净,纯粹是白日做梦,而要是萧瑟瑟主动承担这一切,多少能好一点,也更能表现出他们求和的诚意。

基于此,萧奉先摇摇头。

耶律延禧换位思考,如果是他带兵围住了东京汴梁城,他也更希望得到赵俣的妃嫔,以彰显他的武功,而不是一颗可有可无的人头。

毕竟,战胜敌人,夺其所有,见其亲人流泪,纳其妻女才是人生之最乐。

因此,耶律延禧觉得,萧奉先所说的,没有问题。

可要做这样的决定,对耶律延禧来说,还是有些犹豫不决。

见耶律延禧下定不了决心,萧奉先在一旁劝道:「陛下为一国何惜一妇人?且文妃性子极烈,又爱煞了陛下,必不会受辱,定会在此间事了,自我了结,以全陛下名声。」

耶律延禧觉得,这确实像是萧瑟瑟的作风。

最重要的是,事已至此,耶律延禧也是真没别的办法了。

所以,最终耶律延禧点了点他那「高贵」的头颅……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