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249章 庙堂碾草莽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249章 庙堂碾草莽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3:18 来源:源1

第249章庙堂碾草莽

双方都有用一战就分出胜负的意思。

所以,等一切准备就绪,在宋江的亲自指挥下,宋军就主动向方腊义军发起了进攻。

与此同时,方腊义军也准备用制定好的战术向宋军发起进攻。

只是,让方腊义军始料未及的是,战争一开始,宋江就命令姚平仲率领他本部的三千轻骑兵绕开方腊义军的营垒,向方腊义军的乡民小寨发起进攻。

姚平仲领命了之后,按照他们事先制定好的作战计划,一面冲锋,一面投下柴草和土袋,很轻易地就填平了方腊义军阵前的那片沼泽,并且以最短时间冲到了方腊义军的左翼。

方七佛等方腊义军的头领万万没想到,宋军如此轻易地就破了他们在地形上的优势,

并且还将之转化成了宋军的优势。

这就是双方底蕴上的差距之一。

宋江义军刚接受招安不久,赵侯就派了一个以张所丶李允文丶陈规为核心成员的参谋团给宋江,助他管理新的宋江义军,以及助他打仗。

战前,张所等人就帮宋江分析清楚了方腊义军的所有应对方式,包括方腊义军最擅长的人海战术,当然也有此地的地利情况,以及破解方法。

所谓的「乡民小寨」,其实就是方腊义军的老弱妇孺所居住的营寨。

这些营寨多傍近方腊义军主力的营垒,用大车以及众多杂物临时拼凑成屏障,防御力量极其薄弱。

方七佛等方腊义军的头领其实并没有指望乡民小寨抵御宋军的进攻。

事实上,方七佛等方腊义军的头领是准备将这些老弱妇孺当成炮灰,消耗宋军的精锐。

只是,方七佛等方腊义军的头领万万没想到,宋军很轻易地就闯过了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地利优势,率先向他们发起了进攻,并且还是用攻击力最强的骑兵打他们的炮灰。

电光火石之间,方腊义军的乡民小寨就被姚平仲率领骑兵给攻破了。

惊惶失措的老弱妇孺,本能地逃向了方腊义军主力的营垒,很轻易地就冲乱了没什麽纪律可言的方腊义军左翼的阵形。

姚平仲这个人的问题不小,像刚自用丶好大喜功。

但不得不承认,在打顺风战的时候,名声响彻西军的小太尉,还真是一员猛将。

见方腊义军被他们冲乱了,姚平仲抓住战机,尾随逃跑的方腊义军的老弱妇孺,成功穿过了方腊义军弓弩的射击区,随后猛冲方腊义军的左翼。

方七佛赶紧派方百花率领她手下的精锐前去阻拦姚平仲,双方随后展开了短兵相击的激战。

别看方百花是个女人,年纪也不大,但打起仗来,她真不输大多数将领。

很快,方百花率领的精锐就跟身先士卒的姚平仲交上了手。

见来人是方百花,渴望战功的姚平仲眼前就是一亮。这他要是为赵侯生擒活捉下方百花,没准就能让赵侯知道他的名字,进而为他将来成为真正的太尉铺出一大段路。

姚平仲立即拍马来战方百花。

谁想,方百花的武艺非常精湛,力气也大得惊人,不想也不敢下死手的姚平仲,一时半会还真就击败不了方百花。

方百花带来的精锐,也都是方腊义军中优中选优的高手,并且他们中的不少也是马军。

如此,在方百花等人的努力下,方腊义军的左翼渐渐稳住了阵脚。

见左边一时之间分不出胜负,宋江又指挥刘光世率领其本部的三千轻骑兵去攻击方腊义军的右翼。

刘光世领命了之后,如法炮制去攻打由陈妙真带人组成的右翼。

等刘光世和陈妙真也交上手了之后,不想再束手待毙的方七佛,下令:中军攻上去,

一战分胜负。

于是,方腊义军中,鼓声炸起!

数之不尽的头戴各色头巾的方腊义军,伴随着战鼓的助威声,拿着藤盾不要命一般地向宋军冲来。

首波发起冲锋的方腊义军将土,以老弱妇孺居多,他们手中没有攻击性武器,只有用藤条编的藤盾,他们悍不畏死的向装备比他们好了不知多少倍的宋军发起冲锋。

紧接着,方腊义军中突然响起:「焚我残躯,熊熊烈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这经文就像是方腊义军的战歌。

听到这「战歌」,方腊义军的将士就像是被催眠了一般,完全不顾生死,就是往前冲,前仆后继。

方腊义军手上的藤盾也不知道是什麽鬼东西,箭矢射上去根本破不了防。

尽管宋军这边早就料到了方腊义军会使用这样的人海消耗战术,并做了针对性的应对,但老实说,他们是真没想到,人可以疯到这种程度。

结果就是,宋军将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方腊义军中的老弱妇孺顶着己方的箭雨冲进了自己的军阵中。

这些最先冲进宋军军阵中的老弱妇孺,也不与宋军将士厮杀,就是不要命地往里冲,

直到他们被击杀为止。

炮灰?!

敢死队?!

不亲眼看到这一幕,真的很难相信,这些老弱妇孺,会成为方腊义军最锋利的矛,他们竟然以血肉之躯,硬生生地在宋军坚固的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他们的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决绝与悲壮,仿佛是在用生命诠释着某种超越生死的信念。

等到这些老弱妇孺将宋军的战阵冲乱了,方腊义军的精锐才伴随着「战歌」冲上来,

与宋军进行乱战。

这是摩尼教传承了数百年的战法,向来是对付官军最有力的战法。

往往,碰到软弱一些的官军,见摩尼教徒用这麽疯狂的战法,还未交锋,士气便已先溃,接下来的战斗也就毫无悬念了。

以至于,摩尼教徒总能以弱胜强,创造出令人膛目结舌的战果。

值此关键一战,方七佛又选择了这个他们最擅长的战法。

很快,双方的主战场就变成了一场大乱战。

方腊义军的优势是,其人悍不畏死,敢打敢拼,而且他们很会以乱打乱,越乱对他们越有利。

而宋军的优势则是,他们装备精良。不仅人人手上都至少有一支好枪,还人人都穿着甲一一就算是底层士卒,都穿着纸甲。

不要以为,是皮铁不够,才纸甲来凑。

后周进攻淮南时,大肆劫掠,百姓不堪重负,纷纷起义,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谓之「白甲军」,战斗力极为强悍。

到了宋代,纸甲已经是宋军的制式装备。

宋仁宗时期,赵宋朝廷一次性就造了三万件纸甲,发放给陕西防城弓手。

这纸甲,其实是用极柔的纸与丝帛混合,加工锤软,叠厚三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箭矢难透,而且非常轻便。

到了赵侯这一朝,由于麻晓娇改良了造纸技术,使得纸张不论是生产速度还是生产数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才能做到连刚刚受招安的宋江义军都每人能装备一套纸甲的地步。

放在眼下就是,方腊义军将土手上简易的竹枪,很难破开宋军将土的防御,甚至就连他们手上的铁枪都很难给宋军将土造成致命的伤害。

身披纸甲的宋军士卒都如此了,更何况身披皮甲和铁甲的宋军将校了?

可以说,往往方腊义军的将士刺中宋军将士好几枪都刺不死一个宋军将土,而宋军将土却能用他们手中锋利的刀枪轻易收割方腊义军将士的性命。

看到这一幕,方七佛很心痛!他忍不住去想,要是他手下的军队也装备了这麽精良的兵甲,他们肯定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与此同时,方七佛也懂了,为什麽汪公老佛让他们无差别地招募义军,连浪费粮食的老弱妇孺都要。

试想一下,要是他拥有十倍的老弱妇孺,让他们耗光宋军的体力,他再以精锐跟宋军决战,宋军哪怕装备精良,也难逃一败。

如今,他们就只能拼命了。

与此同时,吴用也在对宋江说:「贼徒少兵甲,却敢以性命相搏,本路兵马虽装备精良,但终究缺少训练,拖延下去,我军伤亡必定不小,不如放弃全歼,即刻使用撒手?」

整体看来,不论是兵力,还是装备,宋江义军都占着显着的优势。

因此,在开战前,宋江等人制定的战略目标是全歼方七佛部方腊义军。

可真打起来了之后,宋江等人才发现,被摩尼教控制的方腊义军,还真不是任他们随便拿捏的,更不是他们能轻易全歼的。

宋江用千里镜看了一下方七佛始终没有动用的两万多预备队,见这支人马,虽然也多是步军,但他们却是人人着甲,手中的兵器也都很精良,甚至有不少装备着宋军禁军的兵甲,知道这应该是方七肥用来分胜负的精锐。

只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方七佛明显不会想轻易派出这支精锐。

这样一来,他们想要全歼方七佛部方腊义军,有些不太可能。

虽然心有不甘,但为了取得这场大战的胜利,宋江还是及时做出了取舍。

「传我将令,静塞军出击!」

听见宋江下令,传令官立即挥舞令旗。

很快,「隆隆隆隆隆——」

成编制的战马奔跑声响起。

紧接着,宋军的大后方尘土飞扬!

大地也随之震动起来!

没有战鼓,但这威势,却比战鼓更加震心魄,那轰隆的响声仿佛数百个惊雷一起爆发!

很快,呼延绰和他的副将彭就率领三百静塞军越过宋军的大部队冲入战场。

这就是朝廷给宋江义军准备的杀手,三百套具装重骑兵的装备。

而呼延绰原来就是静塞军的将领,自然由他来组建这支静塞军。

至于彭,原来也是宋将,奉命被宋江义军「击败」后,投得宋江义军。

呼延绰和彭率领的这支静塞军虽然是新组建的,但却是宋江从十七万宋江义军中挑得最好的骑兵组建的,他们的马匹也都是宋江义军中最好的。

再加上呼延绰和彭都是良将,又特别懂静塞军。

这使得,这三百静塞军,疾如风,动于九天之上;徐如林,行者厚积薄发;势如火,

生而雷霆万钧;稳如山,心自巍然不动。

这支人马皆甲所有将士均手拿寒光凛凛的丈许长枪的静塞军一出现,就像三百辆重型坦克杀出军事基地,组成一股人挡杀人丶佛挡杀佛的钢铁洪流,直奔方腊义军人最多的地区冲去。

话说,那里其实还有不少宋军在跟方腊义军厮杀。

可呼延绰和彭还是不分敌我地率领静塞军冲了过去。

静塞军如秋风扫落叶般,无情地碾压过战场,所到之处,无论是方腊义军的顽强抵抗,还是宋军的误伤混乱,皆被这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所吞没。之前还跟宋军打得虎虎生风的方腊义军,立即就被冲得七零八落。

面对这种人力根本无法阻止的钢铁洪流的冲击,方腊义军开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摇接着,静塞军横冲直撞,野蛮冲锋,方腊义军本就松松垮垮的战阵,立即就被冲散了....

借着这个势头,站在高处指挥这场会战的宋江,果断让人擂起战鼓,对方腊义军发起总攻。

随着战鼓声擂响,宋江始终都没有动用的万馀轻骑兵,冲入阵中,见到方腊义军的将士就砍·

方腊义军的战况立马急转直下。

没办法,在冷兵器时代,骑兵与步兵的对决堪称一场力量悬殊的博弈。

就拿眼前这场战斗来说,万馀轻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战场,其冲击力之强,瞬间便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名训练有素的宋军骑兵凭藉战马的高速奔袭进方腊义军的步兵阵营时,每一次挥刀都能轻松砍断方腊义军将士的脖子甚至是身体。

粗略估算,一名轻骑兵在一次冲锋过程中,平均能在短短十几秒内,连续斩杀三到五名毫无还手之力的步兵。

而且,骑兵在机动性上占据着压倒性优势。他们的移动速度是步兵的三到四倍,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迁回丶包抄等战术动作。

宋军的万馀轻骑兵,分散开来后,可在方圆数里的战场上迅速穿插。他们可以在十分钟内,对分散在不同区域的方腊义军步兵进行轮番冲击,让步兵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防御阵型。

相比之下,步兵一旦阵型被冲散,想要重新集结极为困难。而骑兵却能利用速度优势,不断地骚扰丶分割步兵队伍。

据统计,当骑兵与步兵的数量比达到一比五时,只要战术运用得当,骑兵依然能够凭藉机动性和冲击力,将步兵阵型彻底打乱,使其陷入混乱与恐慌之中。

在这场战斗里,方腊义军的步兵面对宋军的轻骑兵,就如同待宰的羔羊,毫无招架之力。

方七佛站在高处,看着自家的义军被宋军骑兵肆意屠戮,心如刀绞。他眼睁睁地看着宋军的骑兵从不同方向反覆冲击,每一次冲击都带走大量义军的生命。

在宋军的骑兵的冲击下,不到半个时辰,方腊义军就折损了万馀人,而且方腊义军已经被宋军切割成了数十个零星的小群体,彼此之间难以呼应支援,只能各自为战,等待着被宋军逐个击破。

见此,方七佛只剩下两个选择,要麽将他的预备队全都押上,再拼一次;要麽就只能逃了。

方七佛很想再拼一次,可他看了看宋军方面至少还有五六万装备精良的宋军没有投入战斗,立即就没有了孤注一掷的勇气。

「宋江,我不是输给了你,而是输给了你背后的大宋!」

不怪方七佛不服气。

要不是宋江义军换了装备,这场会战,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

甚至可以说,要是方七佛早就知道了,宋江义军已经换装了,朝廷又给宋江义军增援了两支精锐马军,他很可能不会跟宋江打这场会战。

如今,没办法,方七佛只能下了撤退的命令。

随着方七佛带头跑路,本就支撑不住的方腊义军,立马崩溃。

趁着这个机会,武艺在西军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姚平仲,一枪将也想撤退的方百花扫下了马。

与此同时,刘光世拦在了枪都不知道丢哪了的陈妙真面前,很客气地说:「小娘子莫怕,我家陛下想见你。」

这边姚平仲刚擒下方百花丶刘光世刚「说服」了陈妙真去见赵侯,那边宋江也下了全线追击的命令。

见此,姚平仲和刘光世不约而同地将方百花和陈妙真交给他们手下最稳妥的亲信,让亲信将方百花和陈妙真带去交给宋江,然后他们就亲率各自手下的人马随着大部队去掩杀方腊义军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