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240章 血洗江南,替天行道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240章 血洗江南,替天行道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3:18 来源:源1

第240章血洗江南,替天行道

赵俣登基的第三年,就将镇江由州升格为府,这是两浙地区最早由州升格为府的城池。

这说明镇江在赵俣心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镇江之所以得到赵俣的重视,主要是因为镇江这个地方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镇江北有长江天险,是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可以阻挡南侵之兵南下,又四通八达,哪里都去得,古往今来皆是兵家必争之地。

方腊起义不久,在宋江义军南下的同时,赵俣就命令孙览和王愍率领在淮阳军驻扎的南辅军入驻镇江。

孙览和王愍接到命令了之后,老将王愍当天就亲率先头骑兵入驻镇江。

紧接着,孙览就率领南辅军的大部队分批过江在镇江布置好了完善的防御工事。

当时,方腊义军还没有出清溪县,宋江义军也刚从海州南下。

镇江是江宁府(后世的南京城)东线重要的战略屏障。

自古以来,如果北军占领扬州,接下来就会从长江北岸南下。

夺了镇江之后,就等于切断了江宁府与常州丶苏州丶浙江之间的联系,然后北军就可以横扫苏南,进而形成对江宁府的战略包围。

镇江之于江宁府的重要性,按唐人杜佑的说法,就如同孟津之于洛阳。

北军要是夺下孟津,洛阳则无险可守。

镇江之于江宁府也是如此。

所以,六朝(东吴丶东晋丶宋丶齐丶梁丶陈)都把镇江当成一线军防重镇。

古人讲得很清楚:镇江的军防稍有一些疏忽,江宁府的危险就大一分。

南辅军在镇江驻扎,进可攻,退可守,赵宋王朝几乎是立于不败之地。

江南士绅地主见南辅军到了镇江,心顿时就踏实了不少,以为朝廷很快就会派遣大军去剿灭刚刚才有起色的方腊义军。

不想,南辅军在进入镇江了之后,就再没了下文。

很快,宋江义军就从海州走海路从秀州进入江南。

夺下了秀州之城之后,已经很有经验的宋江义军,立即分军,到处搞公审,将秀州的官吏士绅地主杀了个乾乾净净,并抢夺了大量的金银钱帛丶珠宝贵器,所得地契全都一把大火烧掉,然后开仓放粮,将士绅地主家的粮食全都分给当地百姓。

接着,宋江义军出乎所有江南士绅的意料,他们根本就没有南下跟方腊义军汇合的意思,甚至没有夺取江南第一重镇杭州的意思,而是北上直扑苏州。

苏州的朱勔等官吏士绅地主万万没想到,宋江义军会不打杭州,而是打他们所在的苏州。

——在朱勔等苏州的士绅地主看来,宋江义军北上的话,很可能会碰到宋军的主力,进而有可能被宋军给剿灭。

更让朱勔等苏州的官吏士绅地主万万没想到的是,尽管他们早就向在镇江驻扎的南辅军求援了,可南辅军却始终都没有南下的意思,就是死死地驻扎在镇江。

这就导致,苏州的官吏士绅地主错失了逃跑的机会。

更让苏州的官吏士绅地主没想到的是,就在宋江义军攻城的时候,苏州人石生竟然带着几百个人夺了城门,将宋江义军放入城中。

这导致苏州的官吏士绅地主几乎被宋江义军一网打尽。

宋江义军在苏州摆了一百个公审台,杀了十天十夜,杀得苏州人头滚滚丶血流成河,朱冲丶朱勔父子更是被宋江义军给千刀万剐了。

宋江义军在苏州如此大开杀戒,非但没有让苏州的百姓感到恐惧与怨恨,相反还得到了苏州百姓的感激与支持。

苏州百姓纷纷请求加入宋江义军,想要跟宋江去替天行道。

宋江在跟宇文虚中商量过后,从苏州招募了两万精兵,加上之前从秀州招募的一万精兵,宋江义军已经有十三万大军了。

跟秀州一样,宋江义军依旧没有占领苏州,而是将苏州交给了能从公审台上走下的官吏管理,继续攻打湖州……

宋江义军在苏州如此大肆杀戮,如同一场风暴,迅速席卷了整个江南士绅阶层,引起了他们极大的震动与恐慌。

那些昔日里养尊处优丶作威作福的官吏士绅地主们,此刻全都慌了。

而南辅军按兵不动,死守镇江,也让官吏士绅地主暗道不好。

有些反应快的官吏士绅地主终于意识到,他们之前抵抗朝廷推行新政二策已经惹怒了赵俣,赵俣或许会对他们见死不救?

有些官吏士绅地主赶紧给他们在朝中的官员写信,让那些官员想办法促成朝廷派大军来江南镇压暴民。

还有些官吏士绅地主仗着身份和底蕴跑去镇江,要求孙览和王愍派兵保护他们。

比如蔡攸的妻子宋凤翔的父亲宋乔年。

宋乔年是名相宋庠的孙子,父亲宋充国也是名臣,官至太中大夫。

宋神宗时期,宋乔年在市易司担任监官时,不仅利用职权侵吞公物,还与娼妓合夥谋私。

这些行为最终导致宋乔年被宋神宗罢免为民,生活困顿了二十多年。

直到蔡京受到赵俣重用,靠着蔡京的关系,不仅宋乔年得以担任两浙路副转运使,他的两个儿子宋昪丶宋焕也得以在朝廷担任高官。

宋乔年有这样的家世,还有蔡京当靠山,自己也是江南数得上数的高官,女儿是蔡京嫡长子蔡攸的正妻,两个儿子不仅是宋朝的高官,而且都娶了江南世家大族的嫡女,在宋乔年看来,官位丶背景丶家世都远不如他的孙览和王愍,肯定得卖他面子,派大军来湖州保护他们,甚至是派大军帮他们夺回苏州丶秀州。

于是,在众多士绅地主的拜托下,宋乔年给孙览和王愍写了封求援信。

信是这麽写的:

老朽闻二位将军统御南辅军驻节镇江,守江宁门户,江南士庶皆仰将军虎威以安。老朽素知二位将军忠勇为国,今有燃眉之急,敢请将军垂察。

迩来宋江逆贼猖獗,自秀州犯境,屠戮士绅,焚毁田契,暴行令人发指。苏州朱公冲等忠义之士,本望将军挥师南下,共御狂寇。岂料贼众猝至,城门失守,阖城缙绅几遭灭顶。朱公父子蒙冤,血染姑苏,此诚江南数百年未有之惨祸!

今贼势愈炽,裹挟乌合之众,狼顾湖州,指日将犯我膏腴之地。

江南士庶,皆翘首以盼王师。

老朽世受国恩,数代忝列朝班,不敢不为国御敌守土。

奈何,今贼焰滔天,老朽等虽有剿贼之心,然手无寸兵,力不从心也。

二位将军手握劲旅,坐镇要冲,进退之机,关乎东南安危。倘能移师南下,剿除逆贼,必能上纾圣虑,下安黎庶,功在社稷,名垂青史。

老朽等愿率江南士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犒军之资,亦当倾囊相助。

伏惟将军念朝廷重托,察江南危局,早发虎贲,救江南黎民百姓于水火。临楮迫切,不尽欲言,恭请钧安!

两浙路副转运使宋乔年顿首

洪武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让宋乔年等人没想到的是,宋乔年的求援信就如石沉大海一般,不仅没有等来南辅军的援兵,连一封回信都未曾收到。

这冰冷的沉默,比任何严词拒绝都更让人心寒,也让江南的官吏士绅地主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

很快,宋乔年就收到了蔡京的信。

蔡京告诉宋乔年,不要心存侥幸,赶紧放弃江南的土地,立即离开江南,晚了性命不保。

不仅宋乔年收到了蔡京的警告信,其他南方官吏士绅地主也都收到了类似的信。

有些南方官吏士绅地主选择相信他们在朝中的亲朋好友丶门生故吏,连忙抛弃一切,只打包了一些细软,就迅速带着家人北上镇江,然后从镇江过江,离开江南。

可尽管几乎所有的南方官吏士绅都知道了朝中的官员让他们撤离南方,但还是有大量的官吏士绅地主因为舍不得他们的家业,选择招募庄客兵丁保卫自己的财产。

这些选择留下来的官吏士绅地主,除了舍命不舍财以外,也是因为他们不信赵俣能舍得江南这个繁华富庶之地被打成废墟,要知道江南可是赵宋王朝的钱袋子与粮仓,更不信朝廷会坐视他们这些赵宋王朝的根基被连根拔起,毕竟他们先祖为赵宋王朝立过功,子孙后代丶亲朋好友丶门生故吏是赵宋王朝的栋梁,要是朝廷坐视他们被宋江义军和方腊义军屠戮,肯定会兔死狐悲丶物伤其类,寒了士大夫的心,进而影响到赵宋王朝的统治。

宋乔年就是这些官吏士绅地主的代表。

面对蔡京的好意,宋乔年丝毫都不以为意,他让族人招募了不少庄丁,连他手下的厢军共凑出来了三千人马,与其他官吏士绅地主招募的庄丁组建了一支三万多人马的大军,守卫湖州。

见他们如此「兵强马壮」,宋乔年等人对守住他们的家产,更是信心满满,完全没把宋江义军当回事。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宋乔年等官吏士绅地主沉重一击。

宋江义军虽无朝廷正规军的精良装备,却因一路吸纳饱受压迫的流民,士气如虹且作战悍不畏死。

三万官吏士绅地主拼凑的乌合之众,不过是临时招募的庄丁与战力孱弱的厢军,平日里作威作福尚可,真到了战场上,面对宋江义军,瞬间暴露出致命缺陷。

宋江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先是派小股部队在湖州城南虚张声势,擂鼓呐喊,引得宋乔年将主力调往城南防御。与此同时,义军精锐趁着夜色,沿着隐蔽的河道,乘船直扑防守薄弱的城西。

关键,有之前混进庄丁中的归安县的陆行儿,带人里应外合。

当宋乔年察觉中计,西城门已被陆行儿他们打开,喊杀声震天而起。

混乱中,官吏士绅地主庄丁相互践踏,乱成了一锅粥,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宋乔年看着自己精心拼凑的军队如潮水般溃败,心中满是绝望。他试图指挥家丁稳住阵脚,却被逃窜的人群给冲倒,后被宋江义军的头领林冲捉了。

短短几个时辰,湖州城破,宋江义军冲入城中,那些平日里欺压百姓的官吏士绅地主包括他们的家人和爪牙全都被捉了送上公审台,他们家里的钱财全都被宋江义军抢了,地契全都被宋江义军给烧了,粮食全都被宋江义军分给了广大的百姓。

宋乔年等自觉身为江南望族,理应享有世代累积的荣华富贵,却不料一朝风云突变,家族百年的基业竟如沙堡般轻易崩塌于宋江义军的怒潮之下。他们被押至公审台前,面对着曾经被他们视为蝼蚁的百姓,那份高傲与不屑此刻化为了深深的恐惧与无助。

宋乔年他们恐惧是对的,因为那些被他们剥削与欺压的百姓,如今成了他们的审判者。在这些百姓的眼中,没有了往日的敬畏与顺从,只有被压迫已久的愤怒与渴望杀人的火焰。

在「杀杀杀……」的怒喊中,能从公审台走下来的官吏士绅地主,百不存一。

依旧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宰相的孙子丶名臣的儿子丶当朝宰执的亲家丶朝廷的副转运使宋乔年的无头尸体,也躺在这血河中。

将湖州交给从公审台上走下的官吏,宋江义军继续北上,连下常州丶丹阳,所过之处,当地的官吏士绅地主全都被宋江义军送上了公审台。

随着宋江义军的北上,江南大地仿佛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洗礼,旧有的秩序在愤怒的火焰中被彻底颠覆。每一座城池的攻陷,都伴随着官吏士绅地主的哀嚎与百姓的欢呼。

在这场关于土地丶正义与复仇的深刻较量中,那些曾经高高在上丶不可一世的官吏士绅地主,如同秋风中的落叶,几乎全部陨落。

让官吏士绅地主彻底心凉的是,即便宋江义军都送上门来,南辅军也没有与之交战的意思,他们就静静地看着宋江义军从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前往江宁府,继续替天行道。

不久之后,整个江南北方都被宋江义军给血洗了一遍。

扫清了江南北方的蛀虫,宋江义军没有任何留恋,他们直截了当地挥师南下,继续他们的替天行道。

宋江义军就像一群真正的侠客,他们扛着「替天行道」的大旗,行走在江南的大地上,他们的每一步都踏在了腐朽与不公之上,而扬起的是希望与自由的尘埃。

或许,宋江义军的头领宋江,已经分不清楚,他到底是在执行赵俣给他的任务,还是在追寻一种超越个人生死丶直击这个时代病灶丶助赵俣建立一个更美好的理想国的壮志豪情,亦或者这只是他在嘲笑黄巢不丈夫……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