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247章 敕赐虎贲袍,丹书换征衣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247章 敕赐虎贲袍,丹书换征衣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3:18 来源:源1

第247章敕赐虎贲袍,丹书换征衣

独好女色这锅赵侯是甩不掉了。

好吧。

世人也没有冤枉赵侯。

登基十年,赵候的后宫中就已经有四千多位佳丽了,以至于「后宫佳丽三千」这个词都已经不足以形容赵候后宫中的美人之多矣。

就这,蔡京丶童贯等奸臣丶侯臣,竟然还在给赵侯搜罗美人。

去年年初,蔡京就以赵侯后宫中胡人女子太多不利于皇室汉人血统传承为由,在全国范围内给赵侯搜集了三百名汉人女子充斥后宫。

而童贯则不管赵候后宫中的汉人血统纯不纯,他时不时地就给赵候送一些党项美人丶

草原美人丶西域美人,还特意花高价让外商从大食地区丶天竺地区丶乃至从西方给他收集美人,主打的就是让赵尝试不同的女人。

童贯甚至不知从哪给赵侯淘来了两颗极美的黑珍珠,

如今赵宋王朝流传着一种说法:蔡京丶童贯之辈之所以受赵侯重用,就是因为他们懂得投其所好。

不少妄臣,像王丶蔡攸之流,也都有样学样,攀比着给赵侯进献美人。

对此,宋江和吴用也有所耳闻,所以,他们相信,宇文虚中出的主意没问题。

可问题是,他们这一路打过来,打的是「替天行道」的大旗,也不好抢女人,以至于他们手上根本没有美人。

关键,赵侯什麽样的美人没见过,这一般的美人,也入不了赵候的法眼啊。

见宋江愁眉不展,宇文虚中说:「有则锦上添花,无则也不影响哥哥赴阙,据小弟所知,陛下虽从不拒绝臣子好意,却也从不要求臣子送美人,且陛下后宫佳丽无数,又不缺美人,故而,哥哥不进献美人,陛下亦不会责怪哥哥。」

宋江心想,「陛下是不缺美人,问题是,他那些美人没一个是我宋江送的,这如何能让我在众多臣子中脱颖而出,给陛下留下深刻印象?且此番面圣,不仅关乎我等未来,更关乎我等前途命运,绝不能草率行事。』

夜色渐浓,月光如水,洒在宋江义军的营帐上,一片宁静之中,宋江的眉头紧锁,思绪纷飞。他站起身,缓缓步至营帐外,望看远处连绵不绝的山峦,心中暗自思量。

宇文虚中虽言无妨,但宋江深知,在这权力的游戏里,细节往往决定成败,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兄长,夜深了,为何不早些歇息,明日侯舍人便来招安了?」吴用不知何时已站在宋江身旁,轻声说道。

宋江转过身,悠悠地说:「陛下对我等尤厚,不为陛下准备合适面圣之礼,我心难安也!」

吴用知道,让宋江真正不安的是,他们擅自杀了大量的官员,宋江怕赵候追究此事,

而不是赵候对他们太好了。

吴用没有拆穿宋江,因为吴用也有这个担心。

而这关宋江无论如何都得闯,闯过去了,不论是宋江,还是他们这些宋江义军的人,

都将有一个很不错的未来;闯不过去,那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献给赵侯一些可以打动赵候的礼物,无疑能让宋江心安不少,

也能让宋江更容易闯过这关。

宋江叹了口气,又说:「我等在朝中毫无根基可言,若无奇招教陛下记住我等,只怕难以在众多朝臣中脱颖而出。」

吴用说:「小弟以为,给陛下献礼固然重要,却不及实实在在功绩,今杭州被方腊那斯所攻占,令朝廷受损丶蒙羞,若我等受招安后,为朝廷夺回杭州,有此大功傍身,哥哥纵然不带任何礼物,亦会受到陛下青睐。」

顿了顿,吴用又说:「且钱塘形胜,自古称奇。其地襟江带湖,气候温润,四时和煦,烟雨空蒙。西湖水色,灵隐山光,锺天地之灵秀,养儿女之姿容。故杭城姝丽,肌若凝脂,态似弱柳,气韵天成。或打下杭州便能找到可献给陛下的美人?」

虽然吴用说这话其实是想要快点当上名副其实的杭州知府,有一定的私心,但不得不说,吴用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毕竟,对于一位臣子来说,功绩才是最坚实的基石,远胜过任何华而不实的献礼。

关键,赵侯虽好女色,但身为一代明君,心中亦有权衡利弊之尺,对于能为他稳固江山丶稳定朝纲的功臣良将,自然会另眼相看。

而且,宋江手上没有美人,不代表杭州没有美人,说不准打下杭州了之后,他们就能找到合适献给赵候的美人呢?

于是,宋江下定决心,只等受了招安,就率兵夺取杭州,然后再回京赴阙。

次日,中书舍人侯蒙从秀州来到宋江义军,于军帐前设香案。

但见黄旗招展,鼓角齐鸣,宋江率吴用丶卢俊义等宋江义军的头领跪听诏命。

侯蒙展开明黄诏书,声如洪钟:

「门下:朕承昊穹之眷命,抚亿兆之黎元,宵旺忧勤,惟期海宇晏然。朕闻乱极必治,邪不胜正。宋江等义士,虽啸聚山林,然素怀忠义,致力替天行道。今朕悯苍生疾苦,念社稷安危,特赦尔等前您,纳于王化。

封宋江为江南制置使,赐蟒袍玉带,持节铖节制江南诸军,凡州县官吏丶钱粮赋税,

皆可便宜行事;吴用着授杭州知州,兼理屯田水利,务使百姓安业,商贾通途。

另赐空白告身百道,宋江可依军功高下,署补将校,许以正七品以下武职。所需军械粮草,由江浙转运司供给。

今方腊盘踞睦洲丶歙州丶杭州,行不臣之事,茶毒生灵。着宋江率本部,克期进剿,

早奏凯歌。功成之日,加官进爵,荫及子孙;若有怠忽,国法不贷。

于戏!王师所指,四海归心;忠义之土,青史流芳。尔其恪遵朕命,早奏肤功!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诏书读罢,宋江等人叩首山呼万岁,接过诏书与告身。

侯蒙又让人搬来御赐酒肉丶金银彩缎,搞赏众军。

当晚,宋江义军营寨大摆筵席,笙歌彻夜。

紧接看,童贯的师令也到了,让宋江尽快率众攻克杭州。

与童贯一块到的,还有姚平仲和刘光世一人率领的三千马军。

很显然,这是童贯给宋江派来的增援。

宋江命人将宋军的旗帜挂好,就升帐,跟众将商量如何击败方腊义军,收复杭州?

姚平仲和刘光世也参加了这次的作战会议。

老实说,作为正宗的军门世家子弟,姚平仲和刘光世真有些看不起宋江这个草莽出身的统帅。

奈何,宋江得赵侯看中,成了江南战区的前三号(并且还不一定是第三号)的领导人,手下又实打实的有十七万大军。

这就让姚平仲和刘光世这两个刺头都不敢不听招呼了。

战前会议一开始,吴用就给众人介绍道:「方腊手下有一太学生,名叫吕将,他给方腊出谋划策,直据金陵,因传尽下东南郡县,收其赋税,先立根本,徐议攻取之计,可以为百世之业。奈何,方腊刚忆自用,不识良策,而选分路出击。一路往北,进击我等所在秀州;一路往南,进击睦洲以南地区。方腊亲率大军留驻杭州。」

顿了顿,吴用又说:「往南那一路且不去管它,有杭州作梗,我军无法阻之。往北这一路,又分两路。东路约六万多人,由方腊之兄方七所率领,沿太湖东侧北攻崇德,进取秀州,不日便要与我军主力对阵。西路军由方腊之妹方百花,及一个叫陈十四的小娘子所统帅,亦有五六万,进到宣州,即将与我军卢俊义兄弟部对阵———」

姚平仲和刘光世没想到,宋江义军对方腊义军的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

这无疑能让宋军在此战当中占有巨大的优势。

这麽一看,朝廷招安宋江义军,做得非常明智。

等吴用介绍完方腊义军的情况,宋江说:「童宣抚命我等击败方腊收复杭州,我准备先集中兵力,与方七会战于秀州,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说是问所有人,宋江主要是看向侯蒙丶姚平仲丶刘光世等非宋江义军的人。

侯蒙先表态:「我来前,陛下有言,教我只负责招安及督促江浙转运司给虎责军(赵侯为宋江义军起的名)提供粮草辐重,其馀之事,概不过问。」

顿了顿,侯蒙又说:「朝廷为虎费军提供的六千匹北地好马丶十万长枪丶两万弓弩丶

羽箭二十万丶兵甲若干丶攻城器械若干丶军服二十万套丶帐篷水壶等军用物资若干,不日便会自秀州港交付,应该不会妨碍虎贲军与贼寇会战。」

昔日啸聚山林时,宋江义军的刀枪多是民间铁匠打造,有些乾脆就是使用一些竹枪丶

木棍当武器,弓弩全军加一起一共都不到一万张,还多是从赵宋王朝投降过来的宋军带过来的,而以竹枝裹铁的箭矢那可是平常他们都舍不得用的宝贝,战甲更是只有从赵宋王朝投降过来的宋军有一些简陋的甲胄,大多数将士连衣服都不全,就更别提战甲了。

如今受了朝廷招安,宋江义军得以鸟枪换炮,装备焕然一新,众将士心中无不激动澎湃,士气高涨。

更让宋江义军的将土万万没想到的是,朝廷还给他们送来了一船军用罐头。

那军用罐头,乃是朝廷刚研制出来的战备物资,内含牛肉丶羊肉与各式乾菜,密封于铁皮之中,经特殊工艺处理,可保数月不腐。

刘光世跟宋江说,这些军用物资,他们西军也是刚刚才得到供应,此前也没有见过,

应该是只有上前线打仗的将土才能享受的待遇。

一众宋江义军的头领打开一些罐头,尝了一下,那味道,鲜美异常,肉质酥软,滋味醇厚,与平日里所食的粗乾粮,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不少宋江义军的头领大赞,这等美食,他们这辈子都没吃过,直让人感叹朝廷果然财大气粗,对前线将土的体恤无微不至。

换上宋军制式的棉布军服,穿上宋军制式的千层底布鞋,系上宋军制式的皮带,跨上带有编号的钢制水壶,好多宋江义军的将士都感慨,他们这辈子都没这麽精神过。

等拿到朝廷发放的武器,宋江义军的将士更是精神为之一振。那长枪寒光闪闪,弓弩精巧结实,羽箭簇新锋利,兵甲厚重坚实,无一不透露出朝廷深厚的底蕴。他们手持新械,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斗志与信心,仿佛只要有了这些利器,便能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更让宋江义军的将士意外和感到心安的是,跟补给船一块到来的还有兵部的官吏。他们要给宋江义军的将士登记造册。

这些兵部的官吏,很认真地记下了每一个宋江义军将士的名字和信息,包括其家在哪,家里有什麽人,万一战死,抚恤金颁发给谁,等等。

这事看着不大,但却让宋江义军的将士深感朝廷此番招安之意诚。他们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原来那帮被视为草寇的义军,而是真正成为了大宋的子民,大宋的军队,肩负着保家卫国丶平定叛乱的重任。

这份被接纳与认同的感觉,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照亮了每一个宋江义军将士的内心。

宇文虚中对宋江等义军头领说:「陛下很看重哥哥及我义军,这些事皆陛下亲自交代,陛下还曾对左右言之,不可教宋江等流血再流泪,他等既受招安,便要一视同仁,不可怠慢。」

宋江等义军头领听言,哪怕是当初反对招安的鲁智深丶武松丶阮小七等人,也都不由得动容,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

鲁智深摸了摸自己光秃秃的头顶,哈哈一笑,道:「早听闻陛下圣明,今日方知,名不虚传,恁地时,这番招安,倒是值了!」

武松也点头:「如此,为朝廷卖命,倒也应该。」

阮小七也附和:「是我等多心了,有皇帝如此,必不会教奸臣残害忠良。」

见原来反对招安的头领也被赵侯给折服了,宋江更是豪气干云。

宋江下令,立即换装休整,三日后,南下与方七佛部方腊义军丶方百花部方腊义军丶

陈十四部方腊义军进行会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