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252章 梁红玉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252章 梁红玉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3:18 来源:源1

第252章梁红玉

如愿以偿地打下了杭州,又有邵氏丶方百花丶陈妙真这三个美人当献礼,宋江终于可以放心去东京汴梁城面见赵侯了。

将手上的军队暂时交给卢俊义丶关胜丶林冲等人,又交代一番,宋江便带着三百精锐骑兵以及邵氏丶方百花丶陈妙真离开了杭州城。

在经历了这些战事后,杭州城的街巷里满是疮。曾经熙熙攘攘的赵宋王朝两浙路的首府,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如今变得冷冷清清。

店铺关门,绸缎庄里的绫罗绸缎被洗劫一空;酒肆茶楼的桌椅板凳残缺不全;街巷中偶尔能看到衣衫槛楼的流民,他们眼神空洞,捧着破碗在废墟中翻找,试图寻得一口吃食。

往日的吴侬软语化作了孩童的啼哭与老人的叹息,原本富饶的鱼米之乡,如今变得凄凉,仿佛被抽走了生气,只馀一片萧瑟的荒芜。

原本,宋江对此并无感觉,因为这三年多,他走到哪,都会变成这样。

说穿了,宋江义军的破坏力,也不比方腊义军小多少。他们所过之处,也是烽烟四起,民生凋。村庄被战火躁得只剩断壁残垣,田野荒芜,牛羊散尽,鸡犬无声,家家户户紧锁的大门后藏着对战争的恐惧与对未来的茫然。

这种事经历得多了,宋江自然也就麻木了。

直到宋江一行来到他们刚刚离开二十几日的秀州。

宋江然发现,这里竟然有官吏带着民夫在进行春耕和清理运河。

虽然这里的很多民众脸上仍有些许菜色,但到了这里,路上几乎已经没有杭州随处可见的死人了。

又往前行进了一段路程,宋江知道了原因。

原来,进了秀州地界,每隔三五里就有一处施粥点。

一虽然那粥并不十分浓稠,但只要是来施粥点的人,每人都能得到一大碗,喝下以后,有个五六分饱肯定没问题。

另外,每隔几里就有一座医棚,里面坐着赤脚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只要是生了病的人,来到这里,不仅有人免费给他们看病,还免费给他们施药。

还有,在每个施粥点和医棚旁都有招募民夫的告示和讲解人。

这是朝廷在招募种地丶搞基础建设和干杂活的民夫,告示上说得很清楚,只要是应召,工钱日结,并且先付工钱,关键工钱非常公道,而且还提供三种方式,即:只付钱;

只付粮;以及一半钱丶一半粮。

可以说,只要应召,立即就能吃饱饭,并且,不只他自己吃饱饭,他家人也能跟着吃饱饭。

更让宋江动容的是,朝廷不仅招成年男子,还招女人,甚至招孩子。

宋江甚至看到了,有些纺织厂,只招女子。

宋江估算了一下,如果一家人都出来做工,那其家绝对能过上小康的生活。

宋江一行人越是往北走,越能看见,恢复得越好。

等到了苏州,这里似乎都已经从战火中走了出来。这里的人的脸上已经没有了此前的麻木不仁丶看不到半点希望丶如同行户走肉一般。

随着苏州这里的士绅地主以及与他们勾结的官吏全部被清理,随着《士绅一体纳粮》

和《摊丁入亩》的顺利推行,这里的百姓,开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农田里,春耕的景象如火如茶,百姓挥汗如雨,却满脸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笑声在田野间回荡,那是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的乐章。

市集上,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绸缎庄里,虽然货品尚未恢复到昔日的丰盛,但已能见到五彩斑斓的布料,吸引着妇人们驻足挑选,她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新生活的渴望。

酒肆茶楼也重新开张,文人墨客在此高谈阔论,茶香酒醇,交织成一幅幅生动的市井图景。

纺织厂丶水泥厂丶轴承厂等等一大批原来只在北方开办的工厂,如今已经在苏州开始兴建了。

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和勃勃的生机。匠人们挥汗如雨,在一片片空地上搭建起新的厂房,机器的轰鸣声和工匠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工业兴起的序曲。

这些工厂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更为经济的复苏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当然,在一些地方也能看到战火的痕迹,像一些残破的城墙和焦黑的屋舍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灾难,但它们更像是历史的注脚,被生机勃勃的当下逐渐淹没。

可以想像,多则五年,少则三二年,苏州还将是赵宋王朝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其经济之繁荣,文化之昌盛,将再度引领东南,成为天下瞩目的焦点。

老实说,宋江当初答应率众起义,主要是为了剑走偏锋一展他的政治抱负,「替天行道」丶「为国为民」什麽的,只是他想到的能聚集人心丶让他干得那些杀人放火的事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

后来,宋江乾脆就把超越黄巢当成了他人生的一个目标。

至于大破后才能大立,宋江也只是说说罢了,他真没有太相信。

是。

宋江也听说了,北方的士绅地主被他们给杀光了,朝廷在北方推行了新政二策之后北方迎来了大立。

可宋江从未回去过他烧杀抢掠过的地方,他也不敢回去面对那些被他们践踏过的村庄与城镇,心中总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愧疚与逃避。

直到这时,亲眼见证了,大破之后真有大立,宋江才意识到,赵侯并不是在胡闹,而真是为了彻底消灭赵宋王朝的隐患进行的一场豪赌。

如今事实证明,赵侯赌对了,经过这场大破大立,赵宋王朝不敢说千秋万代,但只要后面的皇帝不太出问题,也没有太多天灾**,赵氏至少能再享受二三百年的江山社稷。

继续北上,宋江越发地有这样的感触和直觉。

到了镇江,宋江没再继续北上,而是很懂官场规矩地主动来拜见童贯,并且还给童贯准备了不少孝敬。

别问宋江哪来的这些东西,他这一路抢过来,就是再上交,也不可能没点存货。

而且,宋江可是刚打下来,仅比东京汴梁城稍差一点的销金窟杭州城,给童贯准备一份肯定能让童贯满意的礼物,还不轻松加愉快?

看在这些礼物上,也看在宋江如此懂事上,更看在赵侯很看重宋江上,童贯对宋江很热情,甚至主动跟宋江说了,他已经派刘法从宣州丶湖州等浙西山路,直扑歙州,再从歙州去攻打方腊的大本营睦洲,而宋江部则是从杭州顺着方腊义军逃跑的方向,也就是顺着富春江丶新安江直扑睦洲,东西两路大军包抄方腊义军的核心成员,消灭方腊义军的精神领袖方腊,使方腊义军群龙无首丶各自为战,再将之逐一消灭。

宋江则表示,他和宋江义军完全听从童贯的调遣,目前他手下的将士正在休整,等他们休整好了,就会打通富春江丶新安江沿线,等他面圣回来,就向睦洲发起总攻。

童贯和宋江的第一次接触非常愉快。

童贯还跟宋江说了很多赵候的喜好,以便宋江在朝见赵侯时,少犯错误,能给赵留下更好的印象。

两人聊过正事了之后,童贯拍拍手,就有三百多个女人,准确地说是少女,被带了上来。

这三百多个少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漂亮,个顶个的漂亮。

不同的是,她们有的温婉如江南水乡里静静流淌的溪水,眉眼间含着烟雨蒙蒙的柔情;有的则英气勃勃,如同春日里初绽的剑兰,带着不容忽视的讽爽;更有那清丽脱俗者,恍若空谷幽兰,不惹尘埃,让人一眼难忘。

见童贯叫来了这麽多美少女,宋江有些异,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童贯要送他美人。

可这个念头,只在宋江脑中一闪,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童贯是什麽人?那是宋江的顶头上司,他还是赵眼前的红人丶亲信,赵宋王朝的高官,他怎麽可能给自己送礼?

再者说了,童贯就是赏赐他美人,有一个就够了,最多也就两个,三百多个,他怎麽可能消受得起?

所以,宋江断定,这些美少女肯定不是给他的。

再想一想童贯喜欢给谁收集美人,这些美人是童贯送给谁的就不言而喻了。

很快,宋江的猜测就得到了证实。

只听童贯说:「她等中,有不少是江南士绅地主家女,因仰慕陛下,自愿进宫服侍陛下,求到我这里了,念她家长心诚,我便做回好人,成全一二。

7

宋江一听,就明白了,江南士绅地主认输了,这是靠着给赵侯送自家优秀的女子表示,愿意向赵侯臣服,以后不敢再阻挠新政二策了,会全力配合赵治理赵宋王朝,求赵侯高抬贵手放他们一马。

说真的,宋江都有一种很解气的感觉。

宋江是知道事情的始末的。他十分清楚,赵是被士绅地主给逼得没办法了,才兵行险招,用他们强人来扫清障碍的。

你以为这容易吗?

毫不夸张地说,赵侯这是在拿赵宋王朝的命运,甚至是在拿他自己的安危在赌。

老实说,要不是赵宋王朝已经到了王朝末期,各种矛盾丛生,如乾柴烈火,一触即发,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而这些士绅地主又固步自封,以保守之名,行阻挠新政丶中饱私囊之实,导致民不聊生,国库空虚。

若非如此,肩挑江山社稷之重的赵侯,又岂会轻易将国家命运押于赌桌之上?生活幸福美满的他,更不会把自己的安危也押于赌桌之上。

说来说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些士绅地主逼的。

如今,赵侯不说彻底赌赢了,也已经离取得全面胜利不远了。

这士绅地主们为了保住他们的荣华富贵,才向赵侯投降,甚至不惜送女儿以表示他们的屈服。

这是陛下应得的!

突然,宋江看到了一个也就十来岁的小姑娘,进而一:『这女娃娃也被其家用来做政治交易?!

童贯顺着宋江的目光看过去,哪能猜不到宋江心中所想?他笑着说:「除了士绅地主家之女,她等中还有不少罪臣之女,我将她等送去伺候陛下,其家或可因此得到特赦,东山再起也未尝可知矣。」

听童贯这麽一说,宋江就明白了。

江南遭到了这麽大的破坏,很多地方都被义军给攻下了。

官员有守土之责。

那些抵抗不力的官员,弃城而逃的官员,贻误战机的官员,肯定都得被治罪,甚至他们的家人都得受到连累,男人刺配,女人进入教坊司。

童贯这是挑了一些他想拉一把的官员,把他们家里的女儿送给赵侯。

当然,肯定也有一些,只是因为她们特别漂亮,而被童贯选上。

童贯看着宋江看的那个十来岁的小女孩说:「她姓梁,祖父丶父亲皆是武将,方腊起事,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连陷州郡,我官军屡次征讨失败,她祖父丶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按说该将她祖父丶父亲就地正法,可官家慈悲,从轻处罚了他等,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她家男子皆被刺配,女子皆进入教坊司。」

说到这里,童贯指着这个小女孩,也就是历史上那个擂鼓战金山的抗金名将丶女英雄丶韩世忠的继室梁红玉,对宋江说:「你别看她小,她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又精通翰墨,还生有神力,能挽强弓,每发必中,陛下特别喜欢这样的奇女子,待她长大,多半会成为陛下亲卫,你不可怠慢。」

宋江心里跟明镜似的,赵之所以会对这些犯了罪的官员从轻发落,绝不是什麽慈悲,而是因为这些事就是赵侯搞出来的,他们多少沾点冤枉,不然你看赵侯会不会对他们网开一面。

宋江又看向梁红玉,心想,『原来官家喜欢奇女子,这我可得记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